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辛弃疾写了首悲凉的词,年轻时读不懂,历尽沧桑后再读却泪流满面

辛弃疾写了首悲凉的词,年轻时读不懂,历尽沧桑后再读却泪流满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鼠兄猫弟 访问量:1537 更新时间:2024/2/11 9:42:25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是最深情的诗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他是最勇猛的战士。“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他又是一个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的普通人。他是谁?他便是南著名学家、将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

公元1140年,南宋受到了金国的侵略,已经摇摇欲坠了。岳飞将军,同他的岳家军在战场出神入死,却不曾想受到了奸人的猜忌,在将要直捣敌人老巢的时候,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含冤而死,南宋最后一颗擎天之柱坍塌。

辛弃疾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出生的,他虽未宋人,可是他自幼生长的土地,却是敌人所占领的地方。多少同胞,在金人的欺辱下活着。

辛弃疾从小就有一颗志在报国的心,1161年21岁的辛弃疾便高举了抗金的大旗,他凭借着一腔热血,屡立战功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并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任职。

怎奈性格直率的辛弃疾屡遭歹人弹劾,辛弃疾不屑于与奸人为伍,辞去了所有的职务,闲居江湖,可是辛弃疾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国事,却又对此深感无能为力,恨不能拔剑杀敌,以身报国。

一日辛弃疾闲游于博山道中,胸中翻涌一阵愁思,他逐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一首词,名为《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可以分为两段,前段描写的是辛弃疾少年时,喜欢登楼,或者说是涉世未深的他,对未来盲目的自信。为了写一首好诗词,强把愁思加入其中。其实是在自欺欺人,写的诗词自然多是不伦不类。

而后半句则是此时的辛弃疾,此时的辛弃疾早已历尽了沧桑,不再是那个懵懂的少年。他眼看着中原沦陷,自己却无能为力,想要改变这一切又不知从做起。这是大多数成年人的无奈。

更无奈的是,这种无奈很多时候都是无法人倾诉的,只能暗自埋藏在心里。想要找人倾诉,却也不知该要如何去表达。什么是真正的愁?这大概便是真正的愁了。

这首词本身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甚至没有什么修辞手法,可就是这样一首词,它让人在不同的阶段读却有完全不同的感悟,产生完全不同的联想。当你少年时读,只觉得平淡无奇,好似作者随口所言。

可是你在中年读,却发现这首词正中了你的内心,因为历尽沧桑后的人,大多都会有“欲说还休”的经历,还有什么比在一首词中找到自己更难得呢?更何况这是一种何其深刻的情感啊,让人读后忍不住泪流满面。

标签: 辛弃疾诗词诗人岳飞

更多文章

  • 本该沙场霍去病,奈何从文辛弃疾

    历史解密编辑:富书标签:金人,岳飞,苏轼,赵构,汉朝,辛弃疾,霍去病,从文辛,御史中丞,千古名句

    作者:蒌蒿满地(富书作者)有这么一位词人,他与苏轼齐名,被称为“词中之龙”。然而,为众人所不知的是,他同时也是一位将领,敢于率领50轻骑孤军直入敌方5万人的阵营,成功斩杀叛徒。可谓上马能杀贼,下马能写诗,这样文武双全的男人,很难让人不爱。然而,终其一生,他的文武全才,却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转换,本该在战

  • 钢铁直男如何哄老婆开心?辛弃疾一首《浣溪沙》,尽显似水柔情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辛弃疾,朱颜,苏轼,白居易,一首,张浚,皇帝,浣溪沙,南宋,声乐,宋朝

    俗语说得好:妻贤夫贵重,家和万事兴。一个男子在外拼事业,在家里没一个贤内助是不行的。作为南宋最有名的爱国词人,曾鏖战沙场的武将、“钢铁直男”辛弃疾也深知这个道理。他少年归国,沉浮官场,即使后来被迫隐居乡间时,也一直忙着四处活动郊游。夫妇聚少离多,千言万语道不尽心中柔情。唯有在妻子大寿之时,奉上词作一

  • 辛弃疾的绝笔词,道出了人生的真谛,读懂受益终身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岳飞,绝笔,开禧,南宋,诗人,宋朝,辛弃疾,宋宁宗,古典乐

    公元1205年,宋宁宗改元开禧。“开禧”是宋太祖的开宝年号和宋真宗的天禧年号各取一字,宋宁宗以此命名,是准备北伐金国,收复失地,再开大宋盛世。而这一切,都是当时权臣韩侂胄在背后大力筹划推动。韩侂胄是名相韩琦之后,因拥立宁宗即位有从龙之功,最后官至平章军国事,成为了当时实权在握的丞相。韩侂胄一力主战,

  • 辛弃疾水平最高的10首词,每一首都堪称千古绝唱的佳作!

    历史解密编辑:如是青山文案馆标签:辛弃疾,孙权,刘裕,曹操,清平乐·村居,刘备

    “词中之龙”辛弃疾:文能提遍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辛弃疾水平最高的十首词,每一首都很经典,堪称千古绝唱!第十首:最沉痛悲愤的词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

  • 辛弃疾生在敌国,满清热血为大宋却执意北伐,宋高宗:人才难得

    历史解密编辑:木棉小故事标签:赵构,金人,大宋,书生,金国,金朝,南宋,辛弃疾,宋高宗,古典乐,官宦世家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这是辛弃疾留宿博山而作,谈到辛弃疾,或许太多人会认为他是宋代一个著名的大文豪,其实历史往往记下的都是这个人最辉煌的成就,然而,在诗词方面的辉煌,却并不是辛弃疾最想要的功绩。辛弃疾的人生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他的祖父;辛弃疾从出生开始,自己的父亲就早逝,自己跟着祖父生活;

  • 他是杨过的原型,辛弃疾的莫逆之交,写给稼轩的两首词豪放又深情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杨过,苏轼,刘过,诗人,稼轩,南宋,辛弃疾,白居易,古典乐,千古名句

    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南宋文学家。他是《神雕侠侣》中大侠杨过的原型,终身未入仕,布衣行走江湖,却时刻关心着河山收复和驱逐金人的大计,与稼轩为友,为岳飞喊冤,始终满怀热血。刘过词风与辛弃疾相近,狂逸俊致、豪放潇洒,与刘克庄、刘辰翁合称“辛派三刘”。他的笔下,既能写出“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

  • 辛弃疾俯瞰江水,写一首《菩萨蛮》,堪称词中瑰宝,媲美李白杜甫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辛弃疾,李白,杜甫,菩萨蛮,宋哲宗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三十五岁的辛弃疾驻节赣州,写下了一首满怀激愤的《菩萨蛮》。词中涉及两宋之间,一位传奇太后的往事。全词抑扬顿挫,沉郁中带着激愤。读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因此梁启超评此词:如此大声镗鞳,(前)未曾有也。有学者认为,辛弃疾此词抒写爱国情怀,兼有杜甫《长江二首》之长,表达了惆

  • 辛弃疾一首冷门“剑诗”,仅仅4句,却蕴含无限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辛弃疾,苏轼,诗词,河山,豪放词,诗人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论豪放,古今词人都不及词中之龙辛弃疾。豪放词自北宋苏东坡首倡,至南宋方才发展壮大,到辛弃疾手中成就了豪放词的巅峰。在辛弃疾的笔下,豪放词可谓慷慨高亢,气象恢弘,波澜壮阔,震烁了整个南宋词坛。南宋国破偏安的时代背景造就了慷慨激昂的豪放词风,但不得不说,辛弃疾的豪放词几乎每一首都

  •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20句辛弃疾的小众诗词,不只豪迈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辛弃疾,停云,离骚,诗词,桃花,稼轩

    心如素简,静数流年,人间有味,最是清欢。欢迎关注清欢,品读绝美诗词。胡适曾经评价辛弃疾:他是词中第一大家。他的才气纵横,见解超脱,情感浓挚。他是词中名家,更是一位帅才。但可惜的是,他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却不得重用,郁郁半生。稼轩词中歌咏最多的,是爱国思想与战斗精神,比如回忆昔日战场上的英姿,

  • 与无尤:辛弃疾不是一个值得歌颂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花间不敬酒标签:辛弃疾,虞允文,陆游,朱熹,苏轼,宋孝宗

    作者:与无尤如果你认为辛弃疾是那种整天忧国忧民,一心想着抗金,一心想着收复北方统一全国的爱国将军,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今天,我就带你认识一下真正的辛弃疾。辛弃疾和陆游、苏东坡这些像绵羊一样老实巴交的纯文官不一样,辛弃疾是一头狼,一头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饿狼,但这头饿狼却被困在“归正人”的樊笼里,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