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辛弃疾闲居多年,重新被起用,激奋中写下一词,成千古名篇

辛弃疾闲居多年,重新被起用,激奋中写下一词,成千古名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平酱文史 访问量:844 更新时间:2023/12/27 22:26:14

1204年,长期闲居铅山的辛弃疾被重新起用,朝廷任命他为镇江知府,希望他在北伐中能发挥作用。

而辛弃疾,对这次的北伐也充满希望,情绪十分高涨,激动兴奋之中,他写下了一首词,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成为了传诵千古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这首词吧!

那一天,辛弃疾登上北固亭远眺,看着眼前的“千古江山”,不由自主地感叹“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江山千古依旧,却再也找不到像孙仲谋这样的英雄人物。

孙仲谋,即三国时期的吴太祖孙权,他一手创建了孙吴帝国,与曹操刘备三国鼎立。孙权年少丧父,却白手起家、年轻有为,其谋略与沉勇,令人称奇。

孙权曾在京口建都,在这里创造辉煌。登上京口北固亭,站在同一片土地上,词人不禁心想,假如这样的英雄人物在世,又何愁不能收复故国呢?

可惜的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的身影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风烟之中,无处可寻。世间再无孙仲谋,这怎能不令词人扼腕叹息呢?

这片土地上,不但曾有英雄孙仲谋,还曾有英雄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是词人眼中所见之景,那个黄昏,他登高远望,只见夕阳的余晖洒满花草树木,目之所及只是最寻常的街巷,谁又能想到,这样平平无奇的地方曾经住过一个所向披靡的大英雄呢?

“人道寄奴曾住”,这个英雄小名叫“寄奴”,大名叫“刘裕”。刘裕是南朝宋武帝,他出身于京口,又从京口起兵,先后灭了南燕、后秦,最后又推翻了东晋,开创了刘宋王朝。

刘裕当年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可想而知。词人看到的是眼前荒凉普通的黄昏之景,想到的却是历史上振奋人心的战争场面。

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如同刘裕一样,战无不胜,消灭掉敌人,收复故土,凯旋而归啊!只可惜,他的一生,“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虽有抱负,却是壮志难酬。

尽管辛弃疾希望早日杀敌复国,但是,对于出兵一事,他的内心还是很谨慎的。因此,在本词的下片,他回顾了刘裕之子刘义隆的一次失败经历,提醒皇帝不要草率北伐。

下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狼居胥”是地名,“赢得”是“落得”的意思。元嘉二十七年(450),宋文帝在草率的情况下,命令王玄谟出兵北伐,他本想如同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建功立业,不料却大败而归,落得个仓皇而逃的下场。

宋文帝的败北,让辛弃疾想到了赵宋王朝的屈辱,被金朝打得只能南渡。

接下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是辛弃疾对自己这一生戎马的回忆。

《宋史》记载:“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也就是说,绍兴三十二年(1162),辛弃疾正式开始为南宋朝廷效力。而他写这首词的时候,则是开禧元年(1205),刚好是四十三年。登高远眺,他仿佛依稀看到了自己这四十三年的金戈铁马、南征北战之景。

即便自己努力了几十年,但是依然没能收复旧山河,也算是跟元嘉草草的宋文帝同病相怜了吧!

宋文帝派出去的王玄谟,后魏太武帝拓跋焘在打败他后,带军直取瓜布山,于山上修建行宫,成为了后来的佛狸祠。因此,辛弃疾才说“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几百年过去了,佛狸祠依然还在,只要一想到佛狸祠,词人就会想到败北的宋文帝,进而想到出师未捷的自己。

结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尽管词人年岁已高,壮志未酬,他却依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希望能像廉颇那样,被皇帝惦记着起用,派人来问自己的情况。

可惜的是,宰相韩侂胄出师北伐,却因为用人不当而惨败。辛弃疾至死都没能实现他的理想,宋朝的旧日山河,永远也不可能被收复了。

标签: 辛弃疾刘裕孙权宋文帝

更多文章

  • 辛弃疾写《鹧鸪天》,送给即将“高考”的弟子,九句话用五个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久叔标签:辛弃疾,李白,典故,书生,功名

    又到一年的高考季了,作为过来人和长辈,你对你的朋友、晚辈们,有什么想说的话呢?在这种时候,有人会运用成语和警句,向他们表达鼓励和祝福;也有人会提前给他们打“预防针”,告诉他们成败不重要,重要的是求学过程。在八百多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也有一位门生要去参加“高考”。作为先生,辛弃疾满怀热情地送上了一首

  • 读诗|辛弃疾的酒风

    历史解密编辑:老黄说史标签:辛弃疾,破阵子,壮志,豪放派,诗友

    辛弃疾的酒风:不仅醉里挑灯看剑,亦可醉里贪欢!辛弃疾之所以名垂后世,除了他是著名的抗金将领外,还因为他是两宋的杰出词人。辛弃疾是山东历城人,是隋唐名将秦叔宝的同乡。辛弃疾出生靖康之难后的第十三年,其时的山东已沦落金人之手。少年辛弃疾即以恢复为志,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声名远播

  • 辛弃疾一首《满江红》,开头这四个字绝了,至今被世人嫌弃太出色

    历史解密编辑:东哥谈猛兽标签:词牌,荼蘼,词坛,诗人,宋朝,南宋,辛弃疾,满江红,周邦彦

    《满江红》这个词牌名是北宋词人柳永所创,然而真正让《满江红》传唱大江南北的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一曲“怒发冲冠”,这首《满江红》千百年来也激励着国人的爱国之心。《满江红》这个词牌名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提高。之后《满江红·中秋》、《满江红·暮春》等诗词相继出现。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首辛弃疾的《满江红》,这首

  • 辛弃疾最好的一首词,非这首莫属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辛弃疾,孙权,刘裕,信平君,曹魏

    辛弃疾的一生,就是一部南宋抗金史。21岁时,辛弃疾便集结了2000多人起义,并加入了耿京的起义大军。22岁时,当他听说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七义军溃散的消息后,只率领50余人,袭击拥有几万人的敌营,亲手将叛徒张安国擒拿,交由南宋皇帝处置。可是,他的人生并没有因为这种豪壮之举而有多少变化,他的抗金之路

  • 辛弃疾失意时写的一首词,最为悲壮,道尽满腔热血、壮志难酬!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辛弃疾,陈同甫,抗金,刘备,破阵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院长读书今天请您一起来品读辛弃疾一首经典词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是著名的爱国词人,这首词大概是辛弃疾在失意闲居信州(今上饶)期间写的,辛弃疾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和金朝军事冲突不断,南宋江山风雨飘摇。辛弃疾是汉人,却出生在被金国占领的地区,他和祖辈都期待着

  • 辛弃疾不为人知的一面:妻妾成群,庄园豪宅,中二、自恋的老男孩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辛弃疾,妻妾成群,李清照,诗人,才子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一定都不陌生,这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中的一句。他的事迹被无数后人传唱,他的诗词为无数后人所敬仰,他的气概被无数世人所称赞。辛弃疾本人字幼安、号稼轩,出生于山东的东路济南府下的历城县,也就

  • 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临终前为何大喊“杀贼、杀贼”?原因让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辛弃疾,南宋,张浚,豪放派,义军

    辛弃疾,字幼安,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生于山东济南府历城县。我们所熟知的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但我们所不知的,他还是一位抗金英雄。辛弃疾到底有怎样的传奇人生,烂柯人君带领大家走进辛弃疾的一生。一、意气风发、英雄少年辛弃疾出生之时,距离北宋的靖康之耻(1127年)已经13年,他的家乡已经

  • 率50人活捉叛将,文武双全的辛弃疾,晚年用一首词讽刺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姿势分子knowledge标签:辛弃疾,叛将,赵构,金国

    公元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率军南征。尽管此时已经是北宋灭亡后的第三十四年,但中国北方依然有许多仁人志士,满怀着驱逐鞑虏的雄心壮志。趁着完颜亮南征的时候,许多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在当时的山东,有一支军队非常强大,其领导者是一个叫耿京的人。他本人虽然不太出名,但他手下有一个人家喻户晓,此人名叫辛弃疾。

  • 苏轼离世76年后,辛弃疾路过赤壁写下此词,东坡的苦词中之龙都懂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苏轼,辛弃疾,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念奴娇,宋词

    辛弃疾比苏轼晚出生103年,同为宋代顶级词人,两人所处的年代虽不同,但经历却差不多。他们的起点都很高,苏轼21岁靠文采名扬京城,而辛弃疾也是20岁出头扬名沙场。可是过了高光时刻后,他们的人生却充满了坎坷。苏轼被一贬再贬,最后去了“天涯海角”的儋州;辛弃疾罢官赋闲了半生,临死前仍喊着“杀贼”。公元11

  • 王安石、辛弃疾、李清照……六首温暖入心的诗词,把日子过成诗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王安石,李清照,辛弃疾,范晔,诗词

    心如素简,静数流年,人间有味,最是清欢。欢迎关注清欢,品读绝美诗词。人生于世,难免艰辛苦难。回首往来萧瑟处,总有温暖存于心。或友情,或爱情,或亲情,或乡情,令人每每回想,忍不住心生暖意。六首温暖入心的诗词,把日子过成诗。相聚的温暖: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宋】杜耒《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