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汉卿:封建时代的反抗者

关汉卿:封建时代的反抗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专注谈话三十年 访问量:2121 更新时间:2024/1/15 17:47:18

关汉卿是元朝伟大的剧作家,他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当属《窦娥冤》。窦娥背负冤屈,临终时许下三桩誓愿,最后一一实现,终于平反昭雪。对熟悉的故事情节进行深思,我们就能听到关汉卿在黑暗时代的大声疾呼。一、关汉卿生平元代,科举废止,知识分子的地位下降,甚至到了“十儒九丐”的境地。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路径已经走不通,他们长期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报国无门,士人们走了市井,流连于烟花巷陌,体察下层百姓的生活。他们组成书会,进行戏剧创作。关汉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饱经磨难后,他放下了人的清高,频频出入剧场、青楼等场所。他戏称自己是“铜豌豆”“浪子班头”,既表现出对人生境遇的调侃,又充满着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然而,关汉卿毕竟生活在封建时代。他深受儒家影响,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

二、关汉卿作品的反抗性先从我们最熟悉的《窦娥冤》谈起。窦娥是一位至纯至善的女子,却拥有悲剧的人生。她出身寒微,幼年丧母。七岁那年,父亲窦天章进京赶考,为了抵债,把她卖给蔡婆婆。窦娥十七岁时,丈夫就去世了。面对无常的苦难,窦娥质问“天知否”。但她还是耐住寂寞,孝敬婆婆。蔡婆婆靠放贷挣钱,索债遇到危险,被张驴儿父子救下。父子二人心怀歹意,想要占据蔡家婆媳。窦娥不肯,张驴儿就想毒杀蔡婆婆,逼迫窦娥改嫁。结果阴差阳错,张驴儿的父亲喝下了有毒的汤水身亡。张驴儿趁机诬赖窦娥,威胁她嫁给自己。窦娥一身清白,和张驴儿对簿公堂。判官桃杌颠倒是非,让窦娥枉死。

窦娥的形象符合封建社会对贤良妇女的定义,但她的行为也体现了反抗性。张氏父子以救助蔡婆婆的恩情为筹码,想要“入赘”,蔡婆婆有意答应。一向孝顺的窦娥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竟当面顶撞婆婆“你岂不知羞”。临终时,窦娥向天地申诉,若自己有冤,就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些奇异的现象变成现实,向世间昭示了窦娥的清白,渲染了浓厚的悲剧氛围。窦娥去世后,依旧没有屈从。她的魂魄在窦天章案头翻动文书,挑弄灯火,吸引他的注意。窦天章受到警示,为女儿平反了冤狱。虽然窦娥身死,她的反抗终究得到了回报。关汉卿用窦娥的经历告诉世人,即便身处不见天日的铁屋当中,也要拼尽全力去捶打铁壁,高声呐喊。比《窦娥冤》更具有喜剧色彩的是《救风尘》。

《救风尘》主要讲述了封建时代风尘女子的悲惨命运。引章希望嫁给良人,不用再倚栏卖笑,过“冬暖床,夏摇扇”的日子。她不谙世事,经不住周舍的诱骗,把自己交付出去。周舍狠辣歹毒,婚后对宋引章百般虐待,却不肯休掉她。宋引章向好姐妹赵盼儿求救。赵盼儿阅尽风尘,早就看出周舍心术不正,曾经劝说宋引章不要嫁给他。宋引章不听劝告,深陷不幸,赵盼儿并未埋怨,而是立刻搭救。她知道周舍好色、多疑,于是先色诱他,然后随机应变,一点点消除周舍的戒心。最后让周舍给宋引章写休书,成功救出好姐妹。关汉卿同情下层女子,但是他没有把拯救她们的希望寄托在侯将相身上。相反,他着重表现弱女子赵盼儿的侠肝义胆。

古代女子地位低下,风尘女更是被视为玩物。文人墨客喜欢描摹风尘女的美丽,却总是透露着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关汉卿塑造弱小女子中的英雄形象,正是告诉所有需要解放的人:不必向外界寻觅拯救,圣者就在我们之中。弱者相互救赎,才是反抗不公、走向光明的通途。他也在情真意切地说,一个人是否高尚,和身份地位无关。他满怀人道主义,为遭人践踏的妓女除去身份的枷锁,观照她们作为人的美好本质。三、关汉卿作品的局限性关汉卿在黑暗中点亮了抗争的火花,但是他的思想也有封建时代的烙印。《窦娥冤》中,窦娥最后沉冤得雪,是因为做官的父亲利用权力公正办案。若不是窦娥的冤魂多次警醒,窦天章就会稀里糊涂地尘封案卷,忽略这桩冤案。这体现了关汉卿对元代司法机关的怀疑,也表现出他对仁政的向往,依然渴求清官廉吏来澄清玉宇。

《救风尘》里面,赵盼儿利用美色勾引周舍,固然是最高效、最能体现戏剧性的选择,但也透露出封建社会对青楼女子的刻板印象。行动之前,赵盼儿的心理活动香艳、轻佻,体现出作者对妓女职业的无意识轻视。最后,书生安秀实迎娶宋引章,抱得美人归。安秀实比周舍品格高尚,但是他有那个时代读书人的通病:软弱、逃避,前途无望。结局看似是才子佳人的大团圆,其实并没有给妓女从良指明真正的出路。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书乃可贵参考文献: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关汉卿《救风尘》《窦娥冤》

标签: 关汉卿救风尘窦娥冤妓女窦娥

更多文章

  • 除了追《梦华录》,还可以看看关汉卿的这些散曲

    历史解密编辑:现代出版社标签:关汉卿,梦华录,谢安,散曲,题情

    最近的热播剧《梦华录》让人上头,这部电视剧以关汉卿创作的的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为蓝本进行了再创作。电视剧以宋朝为故事背景,宋朝人雅致的生活情调、剧情进度的跌宕起伏,三姐妹情感命运的波折多喘,吸引了众多剧迷追剧。关汉卿所创作的元杂剧中,影响力最大的要数《窦娥冤》了。我们在此前出版的由“铲史官”团队

  • 《梦华录》剧情崩于原创?与关汉卿相比,真的差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凌波痕湮逝标签:关汉卿,梦华录,救风尘,杂剧

    电视剧《梦华录》已经播完,热度逐渐退去,却仍有一些争议,有人抬出这样的观点:认为《梦华录》后面的剧情崩了,听说前面几集才是关汉卿原作,所以编剧就是不行啊,比不上关汉卿云云。真的如此吗?持这种观点的人,真的看过关汉卿的《救风尘》吗?认为《救风尘》是《梦华录》原作的人,本身就已经大错特错,这部几百年前的

  • 神操作!《梦华录》编剧转发剧评:新时代乐府,立意超越关汉卿

    历史解密编辑:娱真像标签:梦华录,关汉卿,戏曲,剧评,乐府

    是不是嫌《梦华录》太热了?自己的编剧下场降温了!今天,该剧编剧张巍转发了一篇关于该剧的豆瓣剧评。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马上炸锅了!咱们来看看这篇剧评是怎么写的:这个剧评把本剧和关汉卿的戏曲作品做了对比,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该剧的立意要比关汉卿高的太多了!这还不算,剧评还将该剧比做是新时代乐府!这是有多

  • 《梦华录》里的赵盼儿让人喜爱,关汉卿笔下的赵盼儿独一无二

    历史解密编辑:凤凰读书标签:关汉卿,梦华录,赵盼儿,救风尘,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周舍

    最近,电视剧《梦华录》热播,剧中宋代生活的美好画面惹人向往,而由刘亦菲扮演的赵盼儿,更因其敢爱敢恨、生动美丽的气质收获颇多喜爱。《梦华录》的故事母本、人物原型,乃至姓名,都来自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经典杂剧作品《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而《梦华录》中所表现出的支持女性自强、反对男性压迫等等相对进步的性别意识

  • 赵盼儿之于关汉卿——元杂剧中的演绎者和笙歌者初探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关汉卿,赵盼儿,救风尘,谢天香,元杂剧

    最近很多朋友向我推荐影视剧《梦华录》,他们说作为一个戏曲理论研究者,我应该为《梦华录》点赞,因为这部电视剧把关汉卿笔下的赵盼儿带火了。诚然,让年青一代认识到侠肝义胆的赵盼儿,进而认识关汉卿,认识元杂剧,这份功劳不可谓不大。然而,当我看完《梦华录》,却心绪难平。因为这部电视剧并没有抓住赵盼儿这个灵魂的

  • 民间故事:关汉卿智斗宋员外

    历史解密编辑:字言字语标签:关汉卿,宋员外,知县,谢天香,恶少

    大戏剧家关汉卿,在元代就被誉为“杂剧班头”“梨园领袖”。 他风流倜傥,滑稽多智,又兼一身铮铮硬骨,不畏权,不畏势,自称“我是个蒸不烂、 煮不熟、捶不偏、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晚年因作《窦娥冤》得罪当朝, 被逐出大都(北京);回到老家蒲阴五人村隐居。回到五人村以后, 把自己关在小楼上埋头写作,不

  • 关汉卿、“唐山事件”、女性友好型社会

    历史解密编辑:秦朔朋友圈标签:关汉卿,窦娥冤,杂剧,救风尘,王国维

    · 这是第4549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每周,我都会写一个人物。今天写的是关汉卿。最近随着改编自关汉卿杂剧《救风尘》的《梦华录》的热播,人们对于“女生帮女生”(Girls help girls.)非常有共情。周舍把宋引章娶回家,对其不断进行家暴,都快打断了腿。还是赵盼儿出手,有勇有谋地救了

  • 关汉卿大约为由金入元的作家,作品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关汉卿,录鬼簿,拜月亭,杂剧,朱帘秀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关于他的籍贯,还有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村、大都(今北京市)人,大约生于金国末年(约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1300年前后)。与马致远、郑光

  • 关汉卿, 封建时代的反抗者

    历史解密编辑:食话周天标签:周舍,编剧,关汉卿,救风尘,窦娥冤,赵盼儿,宋引章,风尘女,曲作家,古典乐,剧作家,青楼女子

    关汉卿是元朝伟大的剧作家,他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当属《窦娥冤》。窦娥背负冤屈,临终时许下三桩誓愿,最后一一实现,终于平反昭雪。对熟悉的故事情节进行深思,我们就能听到关汉卿在黑暗时代的大声疾呼。一、关汉卿生平元代,科举废止,知识分子的地位下降,甚至到了“十儒九丐”的境地。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路径已经走

  • 关汉卿笔下的“俏冤家”大女主们究竟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关汉卿,谢天香,救风尘,金线池,窦娥冤

    还是要感谢《梦华录》,即便它完全背弃《救风尘》的精气神,但“赵盼儿”这个名字,把关汉卿带进大众的视野,是时候了解一下在《窦娥冤》之外,关汉卿写过的那些生气勃勃的大女主们。田汉写《关汉卿》时,请教了历史学家翦伯赞。翦伯赞提醒他,关汉卿是“郎君班头”,和那时大都的名女优们来往是少不了的,关于元代女优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