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除了追《梦华录》,还可以看看关汉卿的这些散曲

除了追《梦华录》,还可以看看关汉卿的这些散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现代出版社 访问量:4050 更新时间:2024/3/14 22:15:28

最近的热播剧《梦华录》让人上头,这部电视剧以关汉卿创作的的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为蓝本进行了再创作。电视剧以宋朝为故事背景,宋朝人雅致的生活情调、剧情进度的跌宕起伏,三姐妹情感命运的波折多喘,吸引了众多剧迷追剧。

关汉卿所创作的元杂剧中,影响力最大的要数《窦娥冤》了。我们在此前出版的由“铲史官”团队绘著的漫画《拍案惊奇:惊天谜案的历史真相》一书中,曾用现代的预言和视角,通过二次元爆笑的方式进行了揭秘。感兴趣的读者可戳这里查看。除此之外,关汉卿的作品还有散曲,现存小令五十八首,套数十一篇。

由毕宝魁和尹博共同完成的这本《元曲三百首译注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系列”其中一册,以《全元散曲》(隋树森编,中华书局1964年版)为蓝本,共选散曲三百篇,其中就收录了关汉卿的如[仙吕]一半儿·题情、[双调]沉醉东风·别情等散曲。全书体例分为诗人小传、原曲、注释、译文和评析几部分。

[仙吕]一半儿·题情

云鬟雾鬓胜堆鸦①,浅露金莲②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③。骂你个俏冤家④,一半儿难当⑤一半儿耍。

注释

①堆鸦:应该也是一种发式,或比较乱的头发。

②金莲:比喻女子的脚。

③等闲墙外花:普通的墙外花。墙外花指夫妻关系以外的情人。

④俏冤家:是女子对自己最爱男人的称呼。

⑤难当:难以称得上。

译文

那充满美感的云鬟和雾鬓远远胜过普通堆鸦的发型,在轻柔飘飘的绛色纱裙下稍微露出的小脚更是袅袅婷婷,你是深闺中的秀女而不是一般路边墙外的野花游蜂。“我骂一声你真是个多情的俏冤家,我是一半儿难于担当一半儿领你的情。”

评析

[一半儿]是属于“仙吕宫”的曲牌,句式为七、七、七、三、九,多出的字数都是衬字。而尾句的“一半儿……一半儿……”是固定的句式。关汉卿用“题情”这一题目写了四首小令。这是第一首。描绘一对男女青年一见钟情的情景。“云鬟雾鬓胜堆鸦”写见到的第一眼印象,首先当然是脸面和发型。“浅露金莲簌绛纱”,“金莲”则是指女子的纤足,“簌”是象声词并带有一定的形容色彩,形容拖地长裙颤颤巍巍的样子,这样可以想象在下面露出的小脚是很难看清楚的,而男子居然从头发一直看到最下面的纤足,便是对女子全身的打量和欣赏。第一句是静态的美,而第二句是动态的美,从头部到足下,从静态到动态,都是那样的轻盈妩媚,那样的千娇百媚,怎能不令男子心旌摇荡呢!因此是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叹。接着的话是:“不比等闲墙外花”这句话含义很丰富,首先要确定“墙外花”的含义,一般都是指非夫妻关系的另外的女情人,肯定是男子的口吻,而且开头两句观察的视角肯定是男子无疑,这样就是男子自言自语的一句话,大意是说你确实很美丽,不是一般的“墙外花”,是乍见时的惊喜和赞叹。于是引出女子的话:“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我真该骂你这个该死的俏冤家,你说的话我这边难以承受如此的评价,而你那边大概是说笑话吧!有的人解释这两句话也是男子的话,似乎不好解释。“俏冤家”也不像男子的口吻。而如本文这样解释更合乎情理。

[南吕]四块玉·闲适

南亩①耕,东山卧②,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③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注释

①南亩:用诸葛亮典故。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②东山卧:用谢安之典。谢安曾经在东山高卧,后来出山而干成一番大事业。③思量:思考衡量。

译文

像汉末的诸葛亮那样在南亩耕田,像东晋初的谢安那样高卧在东山。世态人情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历练。闲暇时把经历过的往事都重新思考估量一遍。就算是那些人贤良优秀,就算是我愚蠢孤陋,还能争论出个什么子午卯酉。

评析

关汉卿有四首同调同题“闲适”的小令,这是最后一篇,带有收束总结的性质,故有很强的议论性。

“南亩耕,东山卧”连用两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故事来写自己的现实生活状况。像诸葛亮那样出仕前在南亩中耕耘,像谢安那样在东山隐居高卧。“南亩”和“东山”相对,都是偏正结构的名词,“耕”和“卧”一静一动相对,都是动词,字面很工稳。其实是说自己在耕耘中过着隐居的生活。“世态人情经历多”中包含着大量的潜台词,“世态”侧重社会的风气和状态,是大环境。孔子便几次说过“邦有道”或者“邦无道”的话,实际也是概括社会的道德水准和政治是否清明的意思。关汉卿时代的世态如何,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人情”则是围绕自己发生的许多具体的事情,其中可以表现出丰富的人性,是小环境。其实,人生是否幸福,是否可以获取发展机会,便与这种大环境和小环境有直接的关系。“经历多”则是人生经验丰富的意思,因为经历多,才会有深刻的思考和总体的考量,才会接着说“闲将往事思量过”,闲是仔细清醒地思量。“往事”的内容只有作者才最清楚,无非是官场中的尔我诈,坑蒙拐骗而已。古今中外,只要是名利场中,便会充满机关和陷阱,很少有公开透明的公平的竞争,很多暗箱操作,很多贿赂和交易。既然如此,没有公平的环境,甚至没有裁判,这样的竞争还有什么意义。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赢家不光彩,输家不丢人。因此作者才最后下断语道:“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贤良的就算是他们,愚蠢的就算是我,总行了吧!还有什么可争的!

读罢全篇,给我们很深刻的示:社会需要公平,社会公平便是最大的政治,便是最好的社会。其实,国家以及政府的存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否则,就会出现大量的声闻过情的现象,虚伪和造假便无法避免。

[双调]碧玉箫

盼断归期,划损短金篦①。一搦②围,宽褪③素罗衣。知他是甚病疾?好教人没理会④。拣口儿食,陡恁⑤的无滋味。医,越恁的难调理⑥。

注释

①划损:由于在墙上划道计算归期而将短金篦磨损了。短金篦:饰金的梳头用具。

②搦:握、拿着。这里说女子的腰太细,一把就能握过来。

③褪:脱衣。这里是指瘦得穿不住了。

④理会:理解。

⑤恁:如此,这么。

⑥调理:治疗。

译文

望眼欲穿盼望意中人的归期,她天天在墙上划道道计算着他回来的日期,乃至磨损了她那可爱的短短的金篦。她不必减肥已经瘦得一把就能掐过来的小小的腰围,瘦得已经撑不起原来白色的罗衣。也不知道她得的是什么病疾,真叫人难以理解。即使是挑爱吃的东西吃也还是那么没滋没味。尽量医治,却是那么难以医治和调理。

评析

这是一首风情旖旎的闺怨小令,写一个盼望丈夫归来而丈夫久久不归的思妇形象。“盼断归期,划损短金篦”,开头就出现一个典型动作,把短金篦都划得磨损了,那得划多长时间划多少道道哇!一个多情痴情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这是用动作的结果表现过去时光相思的程度。“一搦围”是口语,如同说一把掐的小细腰,那可不是减肥的结果而是相思造成的损害。“宽褪素罗衣”承前继续说美人之瘦,还有丈夫不在无心打扮的意蕴。“知他是甚病疾?好教人没理会”两句用设问的手法点出女子病症的奇怪,有点儿明知故问的 意思,实际是文学作品中常见之手法,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拣口儿食”是挑食的意思,但依旧“陡恁的无滋味”,“陡”强调程度的口语,意思说怎么就那么一点儿滋味都没有。强调的还是心情的烦恼和苦闷。“医,越恁的难调理”,最后进一步明确这种病不是医疗可以医治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必须用解除心病的方法来医。解除心病的方法不言自明,小令的主题也就不言自明了。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系列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宋词三百首译注评》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

【详细内容】

确定篇目之后,最难的便是译文,元曲本来很通俗,但今天读来依然有隔阂。我始终坚持“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要翻译出味道来,还必须符合原作之意境,其实是很难的。自我感觉这一点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在最后校阅全书时,有时候还会会心而笑,感觉有点意思。注释只是翻译和评析的工具,不做烦琐考证,能够注释明白在当句当篇中的意思即可。评析则坚持两方面:一是作品的内容是什么,二是作品好在哪里,是欣赏的引擎,文字力求简洁,尽量做到不蔓不枝,点到为止。对于每一篇,我都面对原文凝思苦想,直到自己完全明白后才开始敲击键盘,这样就会行文流畅而不枯涩,有时候是一边敲字一边不断涌现文思和灵感,这便是一种享受。——毕宝魁

识别下方二维码可购买本套书

近期文章推荐

标签: 关汉卿梦华录谢安散曲题情

更多文章

  • 《梦华录》剧情崩于原创?与关汉卿相比,真的差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凌波痕湮逝标签:关汉卿,梦华录,救风尘,杂剧

    电视剧《梦华录》已经播完,热度逐渐退去,却仍有一些争议,有人抬出这样的观点:认为《梦华录》后面的剧情崩了,听说前面几集才是关汉卿原作,所以编剧就是不行啊,比不上关汉卿云云。真的如此吗?持这种观点的人,真的看过关汉卿的《救风尘》吗?认为《救风尘》是《梦华录》原作的人,本身就已经大错特错,这部几百年前的

  • 神操作!《梦华录》编剧转发剧评:新时代乐府,立意超越关汉卿

    历史解密编辑:娱真像标签:梦华录,关汉卿,戏曲,剧评,乐府

    是不是嫌《梦华录》太热了?自己的编剧下场降温了!今天,该剧编剧张巍转发了一篇关于该剧的豆瓣剧评。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马上炸锅了!咱们来看看这篇剧评是怎么写的:这个剧评把本剧和关汉卿的戏曲作品做了对比,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该剧的立意要比关汉卿高的太多了!这还不算,剧评还将该剧比做是新时代乐府!这是有多

  • 《梦华录》里的赵盼儿让人喜爱,关汉卿笔下的赵盼儿独一无二

    历史解密编辑:凤凰读书标签:关汉卿,梦华录,赵盼儿,救风尘,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周舍

    最近,电视剧《梦华录》热播,剧中宋代生活的美好画面惹人向往,而由刘亦菲扮演的赵盼儿,更因其敢爱敢恨、生动美丽的气质收获颇多喜爱。《梦华录》的故事母本、人物原型,乃至姓名,都来自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经典杂剧作品《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而《梦华录》中所表现出的支持女性自强、反对男性压迫等等相对进步的性别意识

  • 赵盼儿之于关汉卿——元杂剧中的演绎者和笙歌者初探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关汉卿,赵盼儿,救风尘,谢天香,元杂剧

    最近很多朋友向我推荐影视剧《梦华录》,他们说作为一个戏曲理论研究者,我应该为《梦华录》点赞,因为这部电视剧把关汉卿笔下的赵盼儿带火了。诚然,让年青一代认识到侠肝义胆的赵盼儿,进而认识关汉卿,认识元杂剧,这份功劳不可谓不大。然而,当我看完《梦华录》,却心绪难平。因为这部电视剧并没有抓住赵盼儿这个灵魂的

  • 民间故事:关汉卿智斗宋员外

    历史解密编辑:字言字语标签:关汉卿,宋员外,知县,谢天香,恶少

    大戏剧家关汉卿,在元代就被誉为“杂剧班头”“梨园领袖”。 他风流倜傥,滑稽多智,又兼一身铮铮硬骨,不畏权,不畏势,自称“我是个蒸不烂、 煮不熟、捶不偏、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晚年因作《窦娥冤》得罪当朝, 被逐出大都(北京);回到老家蒲阴五人村隐居。回到五人村以后, 把自己关在小楼上埋头写作,不

  • 关汉卿、“唐山事件”、女性友好型社会

    历史解密编辑:秦朔朋友圈标签:关汉卿,窦娥冤,杂剧,救风尘,王国维

    · 这是第4549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每周,我都会写一个人物。今天写的是关汉卿。最近随着改编自关汉卿杂剧《救风尘》的《梦华录》的热播,人们对于“女生帮女生”(Girls help girls.)非常有共情。周舍把宋引章娶回家,对其不断进行家暴,都快打断了腿。还是赵盼儿出手,有勇有谋地救了

  • 关汉卿大约为由金入元的作家,作品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关汉卿,录鬼簿,拜月亭,杂剧,朱帘秀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关于他的籍贯,还有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村、大都(今北京市)人,大约生于金国末年(约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1300年前后)。与马致远、郑光

  • 关汉卿, 封建时代的反抗者

    历史解密编辑:食话周天标签:周舍,编剧,关汉卿,救风尘,窦娥冤,赵盼儿,宋引章,风尘女,曲作家,古典乐,剧作家,青楼女子

    关汉卿是元朝伟大的剧作家,他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当属《窦娥冤》。窦娥背负冤屈,临终时许下三桩誓愿,最后一一实现,终于平反昭雪。对熟悉的故事情节进行深思,我们就能听到关汉卿在黑暗时代的大声疾呼。一、关汉卿生平元代,科举废止,知识分子的地位下降,甚至到了“十儒九丐”的境地。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路径已经走

  • 关汉卿笔下的“俏冤家”大女主们究竟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关汉卿,谢天香,救风尘,金线池,窦娥冤

    还是要感谢《梦华录》,即便它完全背弃《救风尘》的精气神,但“赵盼儿”这个名字,把关汉卿带进大众的视野,是时候了解一下在《窦娥冤》之外,关汉卿写过的那些生气勃勃的大女主们。田汉写《关汉卿》时,请教了历史学家翦伯赞。翦伯赞提醒他,关汉卿是“郎君班头”,和那时大都的名女优们来往是少不了的,关于元代女优们的

  • 关汉卿:锁在浓浓迷雾中的“曲圣”

    历史解密编辑:青林知青标签:散曲,元朝,关汉卿,窦娥冤,单刀会,元杂剧,剧作家,曲作家,古典乐

    关汉卿:驱梨园领袖,捻杂剧班头我们今天能知道关汉卿,真是要拜那个时代了,在“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元代,文化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仅仅高于乞丐,甚至还不如娼妓。知识分子上升的通道被阻断,如果不归隐南山,就只能混迹于勾栏瓦肆或戏剧书场,但这也派生出一个新的文学现象,那就是元杂剧和元曲的勃兴。五十年代中苏关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