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蒲松龄的《野狗》,是最吓人的一篇小说?

为什么说蒲松龄的《野狗》,是最吓人的一篇小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原始人侃历史 访问量:127 更新时间:2024/1/17 23:51:19

《野狗》之所以恐怖,因为这不是鬼在作恶,而是人。

《野狗》写了乡民化龙,正好遇到了著名的于七之乱。他为了避免被杀,从山中逃出来,又突然遇到军队。无奈之下,李化龙只能躺倒附近的死人堆里面装死,躲过了军队。

但是,此时尸体都站了起来,说起话来,他们很恐惧一种叫做野狗的怪物。

没多久,野狗就来了,是个人身狗头的怪物,专门吃尸体的脑子。李化龙实在躲不掉,被迫捡起一块石头突袭了野狗,将他嘴巴砸伤。野狗受伤后逃走,李化龙侥幸活命。

大家会不会觉得背景很奇怪,什么叫做于七之乱?为什么李化龙所在的山里遭遇大屠杀,他逃出来还可以看到到处躺着的尸体?为什么李化龙看到军队就要装死?

所谓于七之乱,是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满清对山东的栖霞、莱阳、登、福山、宁海等县进行的血腥屠杀。

当时一个叫做于七的汉族武举人,不堪被满清政府压迫,愤然率领乡民起兵反叛。

满清立即派出重兵进行围剿,花费了数个月时间打垮了于七。

于七只率领少数部队突围,继续反清作战。清军将于七家满门抄斩,杀死了数十口人。这还不算,又将于七亲朋好友甚至同乡邻居一律屠杀,杀死了二三千人之多。

由于山东当地多次造反,同满清作战,此次清军还决定杀一儆百。

为了恐吓当地民众,清军在登莱二府很多县城,尤其是栖霞县进行血腥大屠杀,死者无数,一说有十多万人,至少也有上万人。

这个屠杀记载在《清史稿》、《山东通志》、《续登州府志》、《栖霞县志》等书中。

《野狗》其实根本不是灵异小说,说的就是当地被清军反复屠杀以后的惨状。

大量尸体留在荒野无人收敛,被野狗吃掉。

所谓的尸体站起来说话,唯恐自己死无全尸,其实是说这些被屠杀的乡民曝尸荒野。

李化龙也不是遇到了什么鬼怪,他仅仅是一个幸运的大屠杀逃生者,靠躺在死人堆里装死才逃过一劫。

想起了电视剧聊斋的主题曲:牛鬼蛇神,它倒比真人君子更可爱!

标签: 蒲松龄野狗大屠杀屠杀

更多文章

  • 好友愿花500两黄金买手稿,蒲松龄:不卖,结果问题出在后人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蒲松龄,聊斋志异,光绪,老舍,手稿,中国音乐家,清朝,音乐家,艺术家

    蒲松龄花费20多年的时间与精力完成《聊斋志异》,他的好友王士祯知道后,愿意出500两黄金购买手稿,不料,被蒲松龄坚定地一口回绝,结果后人却为了利益,主动拿出了手稿。一部《聊斋志异》,论的是反鬼神,见的是人心。蒲松龄之所以不卖给自己的好友,其实是有原因的,他有个心愿,想要把这部手稿传承下去,作为镇家之

  • 蒲松龄写《聊斋》,请人抽便宜烟,喝最苦的茶

    历史解密编辑:酒歌说文标签:举人,袁枚,蒲松龄,纪晓岚,奇幻片,恐怖片,科学家,聊斋志异,民间故事,阅微草堂笔记,聊斋(2005年电视剧)

    人活一辈子,想混出点名堂不容易。能让世世代代都记住你,更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教书先生,一辈子没考中举人,没一官半职,却因为写了一本狐精志怪的小说,从而青史留名,流芳百世。他就是清朝著名的民间文学家,如今自媒体民间故事的祖师爷,蒲松龄。蒲松龄一辈子写过很多东西,最有名的当属《聊斋志异》。以民间流传的故事

  • 语文课本上,蒲松龄笔下的《狼》,你真的看懂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自说文史标签:梦狼,武艺,屠夫,清朝,蒲松龄,语文课,科学家,小说家,聊斋志异,中国古文献

    这几年一直在写民间故事,为了素材,我也买了许多书,看了许多书,从先秦到明清,少说也有一百五十本吧。对于中国古代的志怪故事,其实很多都是表面写怪,实际写人。像《聊斋志异》就是,当年语文课本上学的几篇文章,也是多年后才弄懂。比如《狼》,就不仅仅是屠夫和狼斗智斗勇的故事,其内涵是非常深刻的。原文只有二百来

  • 经典大师蒲松龄的梦中女子:千古浩叹为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二十四桥观星标签:宦娘,康熙,聊斋,狐谐,书生,绿珠,清朝,蒲松龄,白秋练,科学家,小说家,中国古文献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完美的梦中情人,大师蒲松龄更是如此。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小美女顾青霞,却生发出大师的诸多灵感妙笔,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大快事吧。顾青霞生于1654年,她静如处子,美丽妖娆,饱读诗书,多愁善感,16岁成为宝应知县孙蕙的侍妾。当年蒲松龄29岁,在孙蕙手下任师爷,而顾青霞喜欢诗歌,经常在蒲松

  • 江湖局外人蒲松龄,如何书写江湖里的凶恶烟波?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标签:尼姑,书生,武艺,唐人,聊斋,清朝,蒲松龄,科学家,小说家,中国古文献

    武侠小说中的武艺,和真实武林中的不同,前者天马行空,极尽夸张之能事,就像六脉神剑、降龙十八掌等;而后者追求实战,如至刚至阳的半步崩拳。但更为真实的武林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旧时武林有许多值得回味的掌故,读之令人大开眼界。这些武人气韵背后,是传承至今的规矩人情。在《屠龙简史:武林漫游三千年》一书中,作者王

  • 为“五一”蒲松龄文博馆开放周雁翔再次审查陈列形式和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神采城标签:文物,清朝,蒲松龄,文博馆,周雁翔,科学家,小说家,聊斋志异,醒世姻缘传,中国古文献

    韩家氺 绿屏源为了弘扬华夏民族传统文化、更为了把淄博独一无二的蒲松龄文化的瑰宝这张淄博含金量极高的文化名片擦亮,为此,以淄博中华文化促进会聊斋文化专业委员会近几年研究的学术成果和蒲松龄文献与文物广泛的征集,都集于五一佳节即将开放的“蒲松龄文博馆”内陈列展出,以满足广大观众和研究学者的需求。为了达到对

  • 蒲松龄见过的幻术

    历史解密编辑:怡乐儿标签:偷桃,春雪,幻术,神仙,清朝,蒲松龄,科学家,小说家,聊斋志异,中国古文献

    神仙索和肢解术:偷桃蒲松龄儿时到济南府参加童生考试,时逢立春,布政司衙门前搭了彩楼“演春”。忽有一男子领着个披发小童荷担面上。官员问“你擅长什么戏法?”男子答“能颠倒生物。”意思是能反季节长出各种东西来。长官遂命男子“取桃子”。男子为难地说“眼下春雪未化,恐怕只有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才有吧,那得到天上去

  • 为什么说蒲松龄的《野狗》是最骇人的一篇小说?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蒲松龄,野狗,于七,清兵

    还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曾学过一篇名叫《狼三则》的短篇文言文,这三则和狼有关的故事,不仅将狼的奸诈、狡猾、凶残的本性描绘的惟妙惟肖,而且也写出了屠夫夜归遇狼的内心变化。虽然通篇不足600字,但却堪称短篇古文故事的经典之作。豆瓣评分一直居高不下的电影《倩女幽魂》,故事原型也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聂小

  • 再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皇权专制下,统治的残暴与阴冷的世风

    历史解密编辑:颜威说历史官方号标签:促织,皇帝,书生,蒲松龄,席方平,科学家,奇幻剧,聊斋志异,聊斋故事,中国音乐家,聊斋(2005年电视剧)

    《促织》《促织》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故事说的是宣德年间,皇宫之中流行斗蟋蟀的游戏,为了源源不断地获取善斗的蟋蟀,朝廷每年都向各地按时征收。有个华阴县令为讨好上司便进献了一只战斗性强的蟋蟀,不料因此博得了皇帝的欢心,于是皇帝便责令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常供”。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于是责

  • 故事:据说捻军中曾秘传异术,能屠龙降妖!蒲松龄为何说是妖术?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奇谈录标签:蒲松龄,道士,捻军,乡绅,道观

    康熙2年,蒲松龄应乡试未中,窝在家里心情十分郁闷。突然有一天,同窗刘道三秀才登门拜访,约他去五六十里外的大海眼村开开眼界,说是去观看百年难遇的“屠蛟会”!蒲松龄素来喜好神异、妖鬼之类的奇闻异事,赶忙答应。家里人怕他闷出病来,也赞成他出去走走,散散心,于是,赶忙备上牲口,打发两个年轻人上路。话说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