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王朱高煦谋反,朱瞻基不知是否亲征,夏原吉:看李景隆就知道了

汉王朱高煦谋反,朱瞻基不知是否亲征,夏原吉:看李景隆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莹子小趣 访问量:2876 更新时间:2024/1/8 12:25:34

洪熙元年五月份,仁宗皇帝朱高炽病重,不久后便去世了,享年四十八岁。当时皇太子朱瞻基正在南京,接到讯息后立马火速赶往北京。他的叔叔汉王朱高煦向来自视甚高,当朱高炽去世的那一刻,便产生了想要将其取而代之的念头,便派人去半路暗杀。

好在由于太过匆忙,朱高煦派过去的人并没有顺利完成任务,朱瞻基顺利赶到北京,户部尚书夏原吉带着仁宗皇帝朱高炽的遗诏前往卢沟桥迎接,不久后顺利登基,继位成为宣宗皇帝,夏原吉作为先朝重臣,再加上接驾有功,因为受到敬重。

在此后,为了安抚自己的叔叔汉王朱高煦,朱瞻基对于其所提出的所有要求,只要不太过分,都一一满足了。然而这在汉王朱高煦的眼中,他反而觉得自己的这个侄子实在是太软弱,就更当年建文帝朱允炆一样是个废物皇帝。

渐渐地,朱高煦觉得自己也能向老爹永乐皇帝朱棣一样,通过一场战争,来将这个软弱且废物的侄子皇帝给取而代之。于是乎在宣德元年八月份的时候,朱高煦正式起兵造反,打着也是当年他父亲的旗号——靖难。

朱高煦在檄文列举了各大臣的罪状,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户部尚书夏原吉!

宣宗皇帝朱瞻基立马招来一班大臣进行商议,当时内阁重臣杨荣立马就劝朱瞻基,在朱高煦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御驾亲征,直扑其老巢乐安,打他个措手不及。

当朱瞻基不习兵事,才刚刚登基就要御驾亲征,这让他感到很是为难,拿不定主意。

对此,夏原吉进言表示:“陛下,您难道没有听说过当年李景隆的故事吗?臣下昨天才亲眼看到您所派出的将领,出征的命令才刚刚下达,他们的脸色就变得难看至极。试问一下,这样的将领上了战场,难道其表现会好过当年的李景隆?”

“当年,李景隆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挥霍掉朝廷的几十万军队,致使战局被逆转。如今,陛下如果不选择御驾亲征的话,难道也要让这些庸将挥霍掉朝廷的精锐将士们。兵贵神速,陛下速速做出决断,就可以先声夺人,杨荣的建议很好,请陛下听从。”

靖难之役的教训并不遥远,由此宣宗皇帝朱瞻基立即下定决心,御驾亲征,迅速包围了乐安擒拿了汉王朱高煦,成功将叛乱给扼杀在摇篮之中,没有让靖难之役重演!

更多文章

  • 单位来了强势的新领导,该怎么相处?明朝夏原吉的做法值得参考

    历史解密编辑:邮寄雪兔标签:夏原吉,原吉,朱棣,朱高炽,朱高熙,尚书

    公元1402年6月,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历经3年时间终于攻破都城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派手下官员接收六部等各个衙门,当来到户部时发现各级官员跑的跑、藏的藏,只有一个年轻的小官员还在认真地核对全国钱粮汇策,朱棣不禁收起宝剑饶有兴趣地向此人走去…朱棣对他说你一个小小的户部六品主事为何不跑?此人不亢不

  • 古代精于“为人”的人18a-有德、廉洁、“最吝啬”的夏原吉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朱棣,皇帝,大臣,夏原吉,朱高炽

    夏原吉,字维喆,今湖南湘阴人,明朝初年重臣、财政大管家。夏原吉天资聪颖,早年丧父,幸而其岳父招其入赘,才得以有条件学习并赡养母亲,如此也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洪武年间,夏原吉中举后又通过乡荐进入太学,选拔在宫中负责制诰。朱元璋有一次去视察太学时,看到大多数太学生们都在喧嚣打闹,只有夏原吉端坐不动,并

  • 换了强势的新老板,该怎么相处?明朝夏原吉的做法值得参考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夏原吉,原吉,朱棣,朱高炽,朱高熙,尚书

    公元1402年6月,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历经3年时间终于攻破都城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派手下官员接收六部等各个衙门,当来到户部时发现各级官员跑的跑、藏的藏,只有一个年轻的小官员还在认真地核对全国钱粮汇策,朱棣不禁收起宝剑饶有兴趣地向此人走去…朱棣对他说你一个小小的户部六品主事为何不跑?此人不亢不

  • 夏原吉:历时4朝,辅政27年,朱棣的头号功臣,朱高煦最恨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槿小澜标签:夏原吉,朱棣,朱高熙,皇帝,朱高煦,明成祖,军事政策,国防政策

    《大明风华》描述了从明成祖朱棣经历夺门之变,重登帝位历经五帝六朝的精彩故事,昔日的帝后悉数登场,更有贤臣猛将让人印象深刻。说到其中最耀眼的治世能臣,恐怕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然而在《明史》中却记载着一位“名位先于三杨”的“古之遗爱”,尽管他在电视剧中出场不多,却是位历经

  • 肥天下而瘦自己,夏原吉用25年时间,还给明朝两大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正一品历史标签:夏原吉,原吉,朱棣,朱元璋,朱允炆,明朝

    提起明朝朱棣,就不得不提一提他一手发动的“靖难之役”,篡了自己侄儿建文帝的皇位。篡位之后,朱棣自然开始着手清算建文旧臣,一位名叫夏原吉的官员自然也在其清算之列。出乎意料的是,死到临头之时,夏原吉并未退缩求饶,而是向朱棣提出是否能给自己三天时间整理好钱粮账册完成交接工作。靖难之役画像朱棣心头一惊,念在

  • 夏原吉:被朱棣放过的建文帝旧臣,朱棣临终前还念叨他的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夏原吉,朱棣,原吉,朱允炆,朱元璋

    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件不可思议的事,那位在靖难之役肆意屠杀建文帝旧部的明成祖朱棣,竟然会在临死前痛呼建文帝的旧臣夏原吉。自古就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作为臣子,特别是身居高位的大臣,更是如履薄冰,一句话就可能性命不保,而夏原吉作为上一代的臣子并且是朱棣痛恨的建文帝的旧部,按理说他完全不

  • 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给夏原吉25年,他还明朝两大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朱棣,夏原吉,朱瞻基,朱允炆,朱高炽,明朝

    提起明朝历史,“靖难之役”一定绕不过去。在此事件中,燕王朱棣夺取政权,成为了明朝第三位皇帝,建文帝下落不明。那么建文帝的旧臣们都怎么样了呢?以如此手段取得皇位,朱棣当然难以优待建文旧臣。然而有一人却是个大大的例外,他不仅没有被清算,而且大有作为,成为了垂范青史的一代名士,这个人就是夏原吉。爱民如子的

  • 夏原吉:利天下、瘦自己,朱棣给了他三天时间,他还明朝两大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夏原吉,朱棣,朱元璋,朱高炽,明朝,朱瞻基

    你敢相信吗?在明朝有这样一位大臣,他辅佐了五代帝王,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皆由他构造。但他能拥有如此伟大功绩的原因,竟只是因为朱棣曾给了他三天活命的时间。那我们今天就借着这个话题来瞻仰一下这位明朝的肱股之臣—夏原吉夏原吉,字维喆,湖北长沙府湘阴人,也就是如今的湖南省湘阴人,祖籍是江西德兴的。在公元136

  • 朱棣与杨广之间的距离,就差着一个夏原吉?

    历史解密编辑:倾听的历史观标签:朱棣,杨广,隋炀帝,夏原吉,明成祖,开国皇帝朱元璋

    从秦到清,在中国2134年的帝制史上一共出现过400多个正经的皇帝。其中的佼佼者,伟人曾盖棺定论——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捎带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当然就像莎士比亚说过的“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可能有人会持有不同的意见。比如是四百年强汉的奠基者、汉太祖刘邦不

  • 夏原吉,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给了他25年,他还明朝两大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趣史研究社标签:夏原吉,朱棣,原吉,明朝,朱元璋,朱高炽

    明朝时期的夏原吉,字维喆,祖先是江西德兴人。他是朱元璋培养的人才,是明朝屈指可数的好官,一心为民,没有任何党派利益之争,在朱元璋时代任户部主事。夏原吉的能力很强,无论多么繁琐的事务,他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很多人都非常欣赏他,也有人嫉妒他的才能,朱元璋知道了立刻把那个人斩首,可见夏原吉的为人和品格。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