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板桥:做人要糊涂,卖画要清醒!

郑板桥:做人要糊涂,卖画要清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得艺ARTPLUS 访问量:3367 更新时间:2024/1/15 12:23:35

你一定听说过郑板桥这句名言:

吃亏是福,难得糊涂

郑板桥《难得糊涂》刻石拓片 潍坊市博物馆藏

在做人上,郑板桥推崇糊涂哲学

但在卖画上他却一点也不糊涂

他将人耻于言利的酸腐气一扫而空

是历史上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

郑板桥(1693-1765)

江苏兴化人,名燮,字克柔,号板桥道人、板桥居士等

清代著名文人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号称“诗书画”三绝,擅画兰竹,创“六分半书”

代表作:《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

图源@雅昌艺术研究院

郑板桥的诗、书、画世称“三绝”

他的作品不仅风格独特、领异标新

也是其鞭挞丑恶、为百姓发声的有力武器

郑板桥《峤壁兰图》题:

峤壁兰垂万箭多,山根碧蕊亦婀娜

天公雨露无私意,分别高低世为

郑板桥《峤壁兰图》潍坊市博物馆藏

画中峤壁山根的兰花均受大自然雨露

却被人为地分高下,郑板桥以此

隐喻世间的不平,为底层劳动人民发声

在文字狱盛行的年代,郑板桥毫不顾忌地

借字画为百姓发声,赢得百姓的爱

但耿直的性格终究不适合官场

1753年,郑板桥因开罪上司被罢官

为维持生计,61岁的他重操旧业

(1723-1732年郑板桥曾在扬州卖画)

在经济繁荣的扬州重新开了卖画生涯

图源@雅昌艺术研究院

不过,与二十几年前的境遇不同

郑板桥不再是当初那个寄居寺庙的落魄青年

此时的他已声名远播,求画者络绎不绝

作为“扬州八怪”的代表画家

郑板桥的“怪”并未完全体现在其作品上

而更多体现在他的性格及行为上

他的“怪”在卖画这件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郑板桥《润格》刻石拓片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郑板桥大方公布自己作品的润格: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三两

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他还以戏谑调侃的方式

直言不讳地阐述交易注意事项:

图源@雅昌艺术研究院

大意是:不收礼物,只要白银

不讲价,不赊账,不陪聊

他的语言爽快直接,风趣幽默

傲娇中带有一点可爱

将文人遮遮掩掩的酸腐之气一扫而空

此外,买他的画,只有钱也不行

扬州盐商纵出高价,他也不加理会

而且,他卖画还要看心情

高兴时提笔就画,不高兴了还要骂人

郑板桥 《竹石兰图》

在郑板桥《竹石兰图》中,有这样一段题跋:

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

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

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

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

可以说是史上最有脾气的乙方啦!

在当时,文人卖画的行为虽较为普遍

但郑板桥这般毫不遮掩地将钱摆在明面上

明码标价卖画的行为确实是惊世骇俗

图源@雅昌艺术研究院

面对郑板桥这一疯狂举动

鄙夷者有之,赞许者有之,诋毁者有之

但更多的人是在微微一笑中

接受了书画市场的这一悄然变化

郑板桥这则直白、露骨的“卖画广告”

把许多文人画家明明意在功利,却又以

“利而兼行”相掩饰的遮羞布撕得干干净净

将长期笼罩在艺术市场上的酸腐气一扫而空

文人画的价值观被经济杠杆所撬动

古代文人画市场自此迈入新的阶段

每天开启一个艺术盲盒

10-12 特稿

10-20 特稿

标签: 郑板桥画家扬州八怪

更多文章

  • 泰州临湖禅院,它曾是宫氏春雨草堂,郑板桥等名人常来此吟诗作赋

    历史解密编辑:水玉扬观世界标签:郑板桥,高凤翰,翁同龢,泰州市,临湖禅院

    如果说来到千年古城江苏省泰州市,你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泰山岭上有禅院,百年银杏枝叶繁”,而这句话中所说的禅院就是临湖禅院了。在泰山公园内的泰山脚下,顺着台阶拾级而上,你会发现在泰山山腰,有一座巍峨的明清式砖券门,券门上方镶嵌石刻匾额,上书“临湖禅院”四个大字。临湖禅院又名云溪精舍,是明朝中晚

  • 民间故事:郑板桥审驴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说故事标签:骡子,包公案,郑板桥,衙役,大老爷,私访

    清代画家郑板桥,人称“扬州八怪”之首。 他写得怪,画得怪,说话办事也怪。扬州府志上记载,他是 “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纤细必周。”就是说: 怪虽怪,给老百姓办事非常细心周到。审驴这个笑话, 传说是他在山东潍县做官时候的事。潍县这个地方,东至莱州、 登州,西经青州城到济南府,是一条要道。 郑

  • 聚焦!纪录片《郑板桥》即将登陆央视!

    历史解密编辑:图说兴化标签:兴化,中共,故居,先生,央视,宣传部,纪录片,古装片,历史片,郑板桥(电视剧)

    三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郑板桥》将于4月24日-4月26日CCTV-9 纪录频道每晚19:23档《活力·源》栏目播出同时“央视频”APP也将全网首播‍ 敬请收看!据了解三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郑板桥》由中共泰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兴化市委宣传部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联合出品中央新

  • 民间故事:郑板桥与商人斗智斗勇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郑板桥,对联,字画,墨宝

    扬州八怪的郑板桥,在还是秀才的时候,去了邗江三次,专门卖自己的画作,但没有一个欣赏的,落魄凄惨,十分可怜。后来考中进士,还是县里的第一名,一时间名声大震,这时到了邗江,人们争先抢购他的墨宝,只要郑板桥出门,就会被人围堵,道路堵塞。他本来是一个穷书生,功成名就之后,书画作品就被人追捧,不是高价都买不到

  • 郑板桥奇案奇破

    历史解密编辑:七分灵异标签:郑板桥,刘青,刘氏,秀春,二毛

    1742年春天,郑板桥到山东范县赴任知县,上任第一天就有人击鼓鸣冤。郑板桥一面坐案,一面令师爷唤击鼓人进堂。老妇喊冤一位60多岁的农村妇女进了大堂,含泪呈上一张状纸:“早闻大人为官清正,求您为女把冤伸。女儿名叫王秀春,为人善良心眼诚。相夫教子是典型,勤俭持家传美名。女婿在外把商经,大务小事一肩承。只

  • 市场上,郑板桥画作,为何多为“赝品”?真迹鉴别,方法有四!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郑板桥,赝品,书法,真迹,藏友

    近年来,郑板桥画作在拍卖市场上尤为瞩目,也连连拍出天价。与此同时,很多伪作、赝品也开始充斥市场,有些还打着着录、回流的旗号,花样翻新,不一而足。在华豫之门鉴宝节目上,有一个女藏友拿着一副家传郑板桥墨竹画作,刚开始胸有成竹说,有相关藏品机构曾报出1200万的天价,今天专门请专家予以确认。然而令人大跌眼

  • 尼姑私会旧情人,被人告上县衙,郑板桥:还俗!结婚!

    历史解密编辑:老黄说史标签:郑板桥,进士,尼姑,乾隆

    僧尼私会被举告,郑板桥妙判: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名人雅士,做派与常人不同, 郑板桥也未能免俗,

  • 郑板桥「重修城隍庙碑记」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石涛,书法,郑燮,郑板桥,城隍庙,扬州八怪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郑板桥(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

  • 慎郡王允禧:福晋不是玉娆,孙子却是乾隆之子,与郑板桥是知己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晋标签:乾隆,玉娆,福晋,康熙,雍正,慈禧太后,慎郡王允禧

    “甄玉娆就是甄玉娆,只可独一无二,不可为人替身”,这句话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是《甄嬛传》中甄嬛的亲妹妹甄玉娆对待感情的态度,坚决拒绝做雍正的妃子,与自己的姐姐甄嬛一起共侍一夫。雍正之所以想要将玉娆纳入后宫,是因为玉娆长得最像纯元皇后。但玉娆绝不甘心做别人的替身,必须要跟自己喜欢的男人长相厮守。而

  • N多出版的郑板桥竹石图,不知会比六年前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风雨兼程送书画标签:做功,郑板桥,竹石图

    N多出版的郑板桥竹石图,不知会比六年前高吗,这次又新增了两个出版,这么多书,光做功课都得不少时间精力,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