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泰州临湖禅院,它曾是宫氏春雨草堂,郑板桥等名人常来此吟诗作赋

泰州临湖禅院,它曾是宫氏春雨草堂,郑板桥等名人常来此吟诗作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水玉扬观世界 访问量:2154 更新时间:2024/6/8 8:00:43

如果说来到千年古城江苏省泰州市,你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泰山岭上有禅院,百年银杏枝叶繁”,而这句话中所说的禅院就是临湖禅院了。

在泰山公园内的泰山脚下,顺着台阶拾级而上,你会发现在泰山山腰,有一座巍峨的明清式砖券门,券门上方镶嵌石刻匾额,上书“临湖禅院”四个大字。

临湖禅院又名云溪精舍,是明朝中晚期由泰州本地望族宫氏后人捐献春雨草堂旧园址而建的,一直以来这里都供佛住僧,也是泰山公园里的一处风光佳绝之地。

乾隆年间,这座寺院的住持是德源老和尚,他字巨潭,在清代李斗所著《扬州画舫录》上也有其小传。老和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与郑板桥高凤翰等诸多名流相交友善,聚集唱和。郑板桥来泰州的时候,就经常寓居在南门弥陀庵和临湖禅院中。

临湖禅院虽小而环境优美宜人,历代许多名人雅士常集于此,吟诗作赋,写字作画,故禅院字画收藏颇多,有郑板桥、高凤翰、翁同龢、陆润庠、韩国钧等名人字画。现存岳父子画像两幅,上钤宋高宗玉印一方,周边题满自清嘉庆十一年两淮都转盐运使曾燠、扬州知府伊秉绶拜瞻题跋及泰州历届知州、名宦、名人题跋、题咏。印度梵文古贝叶经一匣数十页,现俱存光孝寺中。

到了1951年的时候,这里被改为泰州专区烈士纪念堂(泰州烈士祠),用于陈列原泰州专区各县市的革命烈士遗像、遗物和传略,所以在很多老泰州人的心目中,这里就是大家小时候祭扫烈士的地方。后来到了2004年,烈士祠迁并入了泰州烈士陵园,禅院房屋也成为了泰山公园代管的景点,再后来就恢复了这座禅院。

记得每次来泰山公园的时候,我都会经过临湖禅院的大门口,但非常可惜的是,以前它正常是大门紧闭,不对外开放的。正是带着这样一种神秘的心情,来到里面我却发现这里却是另外的一番天地。

虽然说这里的佛像都是新的,也谈不上多么地高大威严,但它们看起来却是慈祥端庄的,瞬间带给了我一种内心平静的感觉。

走入寺庙的院内,我们会看到一株巨大的银杏树,在每年的秋天,它也成为了泰山公园的网红取景点,金灿灿的一片片叶子恍然间带你走入了童话世界,当我凑近了去看这棵树的时候,却发现它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

临湖禅院的大殿叫做佛殿,里面一派金碧辉煌,尤其是房梁上的各路神仙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看起来也是非常有趣的。

整座寺院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院子里的砖雕了,尽管它们已显沧桑斑驳,充满了岁月的痕迹,但我透过它们却看见了属于这座寺院的厚重历史,仿佛在这里也和郑板桥、高凤翰、翁同龢、陆润庠、韩国钧等一众名人打了一个照面。

更多文章

  • 民间故事:郑板桥审驴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说故事标签:骡子,包公案,郑板桥,衙役,大老爷,私访

    清代画家郑板桥,人称“扬州八怪”之首。 他写得怪,画得怪,说话办事也怪。扬州府志上记载,他是 “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纤细必周。”就是说: 怪虽怪,给老百姓办事非常细心周到。审驴这个笑话, 传说是他在山东潍县做官时候的事。潍县这个地方,东至莱州、 登州,西经青州城到济南府,是一条要道。 郑

  • 聚焦!纪录片《郑板桥》即将登陆央视!

    历史解密编辑:图说兴化标签:兴化,中共,故居,先生,央视,宣传部,纪录片,古装片,历史片,郑板桥(电视剧)

    三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郑板桥》将于4月24日-4月26日CCTV-9 纪录频道每晚19:23档《活力·源》栏目播出同时“央视频”APP也将全网首播‍ 敬请收看!据了解三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郑板桥》由中共泰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兴化市委宣传部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联合出品中央新

  • 民间故事:郑板桥与商人斗智斗勇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郑板桥,对联,字画,墨宝

    扬州八怪的郑板桥,在还是秀才的时候,去了邗江三次,专门卖自己的画作,但没有一个欣赏的,落魄凄惨,十分可怜。后来考中进士,还是县里的第一名,一时间名声大震,这时到了邗江,人们争先抢购他的墨宝,只要郑板桥出门,就会被人围堵,道路堵塞。他本来是一个穷书生,功成名就之后,书画作品就被人追捧,不是高价都买不到

  • 郑板桥奇案奇破

    历史解密编辑:七分灵异标签:郑板桥,刘青,刘氏,秀春,二毛

    1742年春天,郑板桥到山东范县赴任知县,上任第一天就有人击鼓鸣冤。郑板桥一面坐案,一面令师爷唤击鼓人进堂。老妇喊冤一位60多岁的农村妇女进了大堂,含泪呈上一张状纸:“早闻大人为官清正,求您为女把冤伸。女儿名叫王秀春,为人善良心眼诚。相夫教子是典型,勤俭持家传美名。女婿在外把商经,大务小事一肩承。只

  • 市场上,郑板桥画作,为何多为“赝品”?真迹鉴别,方法有四!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郑板桥,赝品,书法,真迹,藏友

    近年来,郑板桥画作在拍卖市场上尤为瞩目,也连连拍出天价。与此同时,很多伪作、赝品也开始充斥市场,有些还打着着录、回流的旗号,花样翻新,不一而足。在华豫之门鉴宝节目上,有一个女藏友拿着一副家传郑板桥墨竹画作,刚开始胸有成竹说,有相关藏品机构曾报出1200万的天价,今天专门请专家予以确认。然而令人大跌眼

  • 尼姑私会旧情人,被人告上县衙,郑板桥:还俗!结婚!

    历史解密编辑:老黄说史标签:郑板桥,进士,尼姑,乾隆

    僧尼私会被举告,郑板桥妙判: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名人雅士,做派与常人不同, 郑板桥也未能免俗,

  • 郑板桥「重修城隍庙碑记」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石涛,书法,郑燮,郑板桥,城隍庙,扬州八怪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郑板桥(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

  • 慎郡王允禧:福晋不是玉娆,孙子却是乾隆之子,与郑板桥是知己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晋标签:乾隆,玉娆,福晋,康熙,雍正,慈禧太后,慎郡王允禧

    “甄玉娆就是甄玉娆,只可独一无二,不可为人替身”,这句话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是《甄嬛传》中甄嬛的亲妹妹甄玉娆对待感情的态度,坚决拒绝做雍正的妃子,与自己的姐姐甄嬛一起共侍一夫。雍正之所以想要将玉娆纳入后宫,是因为玉娆长得最像纯元皇后。但玉娆绝不甘心做别人的替身,必须要跟自己喜欢的男人长相厮守。而

  • N多出版的郑板桥竹石图,不知会比六年前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风雨兼程送书画标签:做功,郑板桥,竹石图

    N多出版的郑板桥竹石图,不知会比六年前高吗,这次又新增了两个出版,这么多书,光做功课都得不少时间精力,牛逼~

  • 扬州八怪之郑板桥:人生自61岁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君来访书画苑标签:郑板桥,黄庭坚,司马相如,怀素

    人生自61岁开始文/钱红莉郑板桥的外祖父汪翊文是个博学多才的乡间隐士,把家里唯一的女儿嫁给了郑板桥的父亲。父亲给儿子取名为“燮”。燮,这个字含有和顺、调和之意。每一位长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做个随和平顺的人,以至有一个一帆风顺的人生。这么一来,郑板桥仿佛注定了要走一条主流之路,从小浸染在“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