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官难断家务事,那有没有能断家务事的清官呢?郑板桥断家务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那有没有能断家务事的清官呢?郑板桥断家务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1117 更新时间:2024/2/10 10:22:50

康熙时期

有一个才子叫做郑板桥,被派到了山东的潍县去当县令,他感觉非的委屈[流泪],觉得像他这么有才华的人,怎么说也得搞一个知府来当一下,再看看朝堂里面的那些官武官,几乎都是没有谁的才能能够赶得上他。

所以说郑板桥接到了皇上下的令之后,他心情就很不好[流泪],他一肚子火没有地方发泄,他觉得皇上这个人不会用人,他感觉一个小县令没有什么好当的,但是既然是皇上的命令,那也没办法,只好去当县令去了。

忘却官场不如意

但是呢,他来到这个山东的这个潍县还没有几天,他就喜欢上了这里,虽然说这里地方有点偏远,但是看着却有点江南的样子。我们都听过那一首忆江南说,江南好,江南风景美如画。然后呢,郑板桥呢,也很聪明,又有才华,不但画画得好,而且写字也写得很漂亮。

他来到这个地方,就每天写字,画画,然后完全就把皇上派他来当官这件不开心的事情抛到了脑后去了,忘得一干二净。

办案。

有一天上午他去府衙上的时候,然后没有人申冤,他就把朝堂上面的案板一拍,想要说退堂,就是这个时候就有人击鼓来告状了,然后他就心想,哎,谁呀,这么讨厌。

然后他说,把告状的人带到里面来,然后发现告状的是一个50多岁的老头子。老头子的左手和右手一边拉着一个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

述说经过。

等到他们走进来之后,老头子就跟郑板桥说,老爷呀,你要为我做主呀。

但是郑板桥一眼看过去,这个老头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在那里说。转过去看着那两个年轻的小伙子,两个人很紧,而且全身都在发抖。老头说要告他们,然后他们也没有说话,就在那里默不作声。

郑板桥就想了一下,然后就摇摇手说,你们既然在这里来打官司,那就一个一个地来说,我自然会决断,而且到了这里就要有这里的规矩,不能像在家里那么随便。

情况。

这三个人一听之后,还是遵守官府的规矩,就全部都跪下来了,然后那个老头还是一只手拉着一个人,害怕他们跑掉。然后郑板桥就笑了,他说,你把他们放下吧,不要拉拉扯扯的,在这里没有人敢跑,谁跑了就是罪上加罪。然后这个老头才把手松开,松开之后擦了一把眼泪说,老头子我叫张三,这两个都是我的儿子,他们两个很不孝,一个叫做张地,一个叫做张天,老头子我辛辛苦苦的把他们养大成人,还给他们娶媳妇。

我本来想着让他们好好地孝敬我,让我晚年有一个幸福的日子,但是他们都是白眼狼,他们娶了媳妇之后就不管我了,肉也不给我买,钱也不给我花,他们就只顾着自己家里面开心就好。

大人,你要替我做主。郑板桥听了之后想了一下,他转过头去问一下这个张地和张天,你们为什么要虐待你们自己的爸爸?

有冤不能说。

这两个人说,我们虐待了自己的爸爸,犯罪了,希望老爷你把我们兄弟二人给打了,哪怕是皮开肉绽也没关系啊,只要我们的爸爸能够消消气就行了,别的我们也不想多说了。

之后,郑板桥哼了一声,他问这个张三说,你这两个儿子都说了,他们已经承认了自己不孝顺,你这个经历我也都知道,现在的话,我打他们每人30大板,把他们打个半死不活,你看这样怎么样?然后张三就说,这样挺好的。

这样一来的话,以后他们就不敢虐待我了。然后郑板桥心想,虎毒还不食子,这个张三怎么这么忍心打自己的儿子,而且还要把他们打死了才甘心,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冤屈?

想了一个妙计。

郑板桥说,清官也难断家务事,你们这个案子,一时半会儿他也很难找出头绪来,就决定说,一个人给你们100块钱吧,你们出去找一个饭店去,吃饱肚子,等你们回来,我们再接着审理这个事情。

然后每个人给了他们100块钱,让他们出去吃饭,然后郑板桥就派了一个府里的衙役,让他换上一个老百姓的便服,让他跟踪这三个人。等到一个小时以后,张三和他的两个儿子就返回了府衙。他们回来之前,郑板桥派出去的那个人也回来了。然后他就在郑板桥的耳朵边说,把这些事情全部都告诉了郑板桥,然后等他们走进来之后,郑板桥就说,你们都吃好吧?张三说,喝了三杯酒,还吃了很多的东西。

得知真相。

然后郑板桥就问,你们每个人100块钱够不够?三个人都说钱够了,然后郑板桥就说,不晓得你们有没有剩下的,我的钱也是一块一块地挣的,你们要是有剩下的就还给我吧,要是全吃光了那就算了。张三没皮没脸地说,一点都没有剩下,全部都花完了。

然后郑板桥就看着张三说,既然你喝完了,那我问一下你儿子,他就说问张地和张天说,你们的爸爸100块钱全都喝酒吃饭了,花完了,那你们也喝了吧。张地和张天就说没有喝,那这么说的话了,100块钱吃顿饭的话,怎么用也用不完吧,那你们剩下的是不是被你们都贪了?

两兄弟不知所措。

然后两兄弟对视了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郑板桥就走到了案桌后面,然后拿着案板在桌子上一拍说,升堂,今天我就来把你们这个家务事给断一下。

然后那个府衙就说我跟着他们出去,我伪装成饭店的一个小二,我刚走进饭店,就看到张三伸手把两个儿子的钱要走了80块钱,而且是一个要走了80,他说我要喝酒吃肉。

你们就吃碗面条,再加个饼就行了,然后他的两个儿子都乖乖的,就听话把钱交给了他,他呢,也不客气,然后就叫了一壶酒,还有两个菜,自己吃香的喝辣的,然后他两个儿子呢,就很听话,一个要了一碗面条,还有一个饼。

为了满足自己,让儿子无论如也要听话。

两个儿子就坐在那里不敢吱声地吃,等快要吃完的时候,他说,你们两个要是想让我不告你们的话,你们以后就要满足我的所有的要求。

我想吃的时候你们就把孩子老婆卖了,也要把钱给我。这两个儿子也不敢顶嘴,就知道哭。然后那个府衙就跟郑板桥说,他当衙役已经有30多年了,胡子都要白了,还是第一次见到张三这样的爹。

决断。

然后郑板桥就说,张三,你以为我的钱是多了花不完,其实我是为了考验你们,现在我知道结果了,不是你的两个儿子不孝,是你太坏了,你好吃懒做,为了满足自己那一点点私心,不惜一切代价的去榨干你儿子的血汗钱。

而且还要强迫他卖儿子,卖老婆,也要把钱来供给你吃喝,你真的是让人忍无可忍啊。来人,把这个张三给推出去,给他打个30大板。

儿子给父亲求情。

张地和张天听到了之后,就着急跪着爬过来,说让老爷饶了他爹,说他爹已经50多了,可能打了板子之后会把他打得没有气了。

要是说老爷30大板不够的话,我们两个做儿子的就替爸爸被打40大板吧,双倍也行。

被两个儿子的孝心感动。

郑板桥就说,这个可不行,我这个板子不能打没有犯错的人,你们两个跪到一边去,让我秉公执法。张地和张天看着张三,眼睛里面流下了眼泪[流泪]。然后郑板桥就说,张三,你看看你的两个儿子对你这么孝顺,你还这么对待他们,你要点脸吗?你好意思吗?要不是看在你两个儿子的份上,今天我非打死你不可,你自己好好考虑一下,是不是这个样子?

张三知道自己错了。

这个时候,张三就连连郑板桥磕头,他说他错了,然后他一手抱着一个儿子,他说还是打我板子吧。经历了今天这个事情,我才知道我自己做错了。

然后郑板桥笑了笑说,算了,看着你们自己知道自己的错,我这300块钱就算没有白花,以后的话,你们你不要这个样子做了。父子情很贵重的,好好珍惜吧。然后今天就到这里吧,我自己还没吃午饭呢,先退堂吧,我去吃饭了。之后,郑板桥就看着这张家父子三人走出了大堂。之后,他觉得当县令还是挺不错的,能够帮别人调节家庭里面的事。

总结一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做父母的还是做孩子的,都要讲理。如果你的孩子对你很孝顺,你也不要找理由去压榨剥削他,如果父母对你很好,你一定要孝顺他们。

而且,亲情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东西,我们一定要珍惜,不能等他失去了才想起来,原来亲情这么贵重。

好了,本期文章就分享到这里,在这里给大家讲的是要珍惜亲情。我是阿欢,我们下期见。

标签: 郑板桥清官皇上张天县令

更多文章

  • 中国民间故事—郑板桥审案

    历史解密编辑:老胡胡侃电影标签:郑板桥,知县,清官,县衙,大老爷,中国,民间故事

    郑板桥在潍县当知县的时候,处理完了公务事儿,喜欢布衣便装到外边逛一逛。一天傍晚,他独自一人逛到城郊一座小桥旁,见两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伙子,坐在桥头上闲聊、正在议论郑知县的事儿。郑板桥停住脚想听一听。你说郑知县好不好?”“人们都喊他清官哩!”我看他是个糊涂官。“为什么?”“他整天写字画画儿,老百姓能当

  • 郑板桥竟然为了一口狗肉上当受骗,这个盐商到底用了什么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盐商,字画,狗肉,畜肉,郑板桥,扬州八怪

    谈笑千年历史,解读百味人生。谈天说史,不断推送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口舌之欲乃是人的天性。一代奇人异士郑板桥因为爱吃狗肉上当受骗的事被传为佳话!“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这两句诗据说是郑板桥被罢官,为前来送行的潍县百姓赠画留念时所提。那时的郑板桥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一向清廉。临

  • 郑板桥:做人要糊涂,卖画要清醒!

    历史解密编辑:得艺ARTPLUS标签:郑板桥,画家,扬州八怪

    你一定听说过郑板桥这句名言:吃亏是福,难得糊涂郑板桥《难得糊涂》刻石拓片 潍坊市博物馆藏在做人上,郑板桥推崇糊涂哲学但在卖画上他却一点也不糊涂他将文人耻于言利的酸腐气一扫而空是历史上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郑板桥(1693-1765)江苏兴化人,名燮,字克柔,号板桥道人、板桥居士等清代著名文人书画家,扬

  • 泰州临湖禅院,它曾是宫氏春雨草堂,郑板桥等名人常来此吟诗作赋

    历史解密编辑:水玉扬观世界标签:郑板桥,高凤翰,翁同龢,泰州市,临湖禅院

    如果说来到千年古城江苏省泰州市,你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泰山岭上有禅院,百年银杏枝叶繁”,而这句话中所说的禅院就是临湖禅院了。在泰山公园内的泰山脚下,顺着台阶拾级而上,你会发现在泰山山腰,有一座巍峨的明清式砖券门,券门上方镶嵌石刻匾额,上书“临湖禅院”四个大字。临湖禅院又名云溪精舍,是明朝中晚

  • 民间故事:郑板桥审驴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说故事标签:骡子,包公案,郑板桥,衙役,大老爷,私访

    清代画家郑板桥,人称“扬州八怪”之首。 他写得怪,画得怪,说话办事也怪。扬州府志上记载,他是 “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纤细必周。”就是说: 怪虽怪,给老百姓办事非常细心周到。审驴这个笑话, 传说是他在山东潍县做官时候的事。潍县这个地方,东至莱州、 登州,西经青州城到济南府,是一条要道。 郑

  • 聚焦!纪录片《郑板桥》即将登陆央视!

    历史解密编辑:图说兴化标签:兴化,中共,故居,先生,央视,宣传部,纪录片,古装片,历史片,郑板桥(电视剧)

    三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郑板桥》将于4月24日-4月26日CCTV-9 纪录频道每晚19:23档《活力·源》栏目播出同时“央视频”APP也将全网首播‍ 敬请收看!据了解三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郑板桥》由中共泰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兴化市委宣传部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联合出品中央新

  • 民间故事:郑板桥与商人斗智斗勇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郑板桥,对联,字画,墨宝

    扬州八怪的郑板桥,在还是秀才的时候,去了邗江三次,专门卖自己的画作,但没有一个欣赏的,落魄凄惨,十分可怜。后来考中进士,还是县里的第一名,一时间名声大震,这时到了邗江,人们争先抢购他的墨宝,只要郑板桥出门,就会被人围堵,道路堵塞。他本来是一个穷书生,功成名就之后,书画作品就被人追捧,不是高价都买不到

  • 郑板桥奇案奇破

    历史解密编辑:七分灵异标签:郑板桥,刘青,刘氏,秀春,二毛

    1742年春天,郑板桥到山东范县赴任知县,上任第一天就有人击鼓鸣冤。郑板桥一面坐案,一面令师爷唤击鼓人进堂。老妇喊冤一位60多岁的农村妇女进了大堂,含泪呈上一张状纸:“早闻大人为官清正,求您为女把冤伸。女儿名叫王秀春,为人善良心眼诚。相夫教子是典型,勤俭持家传美名。女婿在外把商经,大务小事一肩承。只

  • 市场上,郑板桥画作,为何多为“赝品”?真迹鉴别,方法有四!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郑板桥,赝品,书法,真迹,藏友

    近年来,郑板桥画作在拍卖市场上尤为瞩目,也连连拍出天价。与此同时,很多伪作、赝品也开始充斥市场,有些还打着着录、回流的旗号,花样翻新,不一而足。在华豫之门鉴宝节目上,有一个女藏友拿着一副家传郑板桥墨竹画作,刚开始胸有成竹说,有相关藏品机构曾报出1200万的天价,今天专门请专家予以确认。然而令人大跌眼

  • 尼姑私会旧情人,被人告上县衙,郑板桥:还俗!结婚!

    历史解密编辑:老黄说史标签:郑板桥,进士,尼姑,乾隆

    僧尼私会被举告,郑板桥妙判: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名人雅士,做派与常人不同, 郑板桥也未能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