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战争:陈玉成打不赢湘军,便联手李秀成去打八旗

太平天国战争:陈玉成打不赢湘军,便联手李秀成去打八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3229 更新时间:2023/12/8 16:42:50

1860年初,陈玉成增援太湖,湘军名将鲍超被围困在小池驿。陈玉成集中兵力,重点攻打鲍超的“霆军”,太平军连续发起猛攻,鲍超招架不住,“霆军”死伤惨重。接下来,多隆阿、唐训方率兵来增援,跟鲍超换防,让“霆军”从一线下来休整。即便多隆阿到来,陈玉成还是压着他们两人吊打,太平军士气高昂。不出意外,“霆军”以及多隆阿的八旗马队将会被打残。可惜,陈玉成的对手是湘军大帅胡林翼,此人用兵能力远非曾国藩可比。王闿运评价:清朝中兴之功劳,首推胡林翼。《清史稿》评价:没有胡林翼的话,曾国藩、左宗棠难以出人头地。

东征作战计划,是胡林翼制定,也是他本人亲自实施。从湖北进攻安徽时,胡林翼亲自抵达前线指挥,鲍超、多隆阿、李续宜、成大吉等都是他麾下悍将。鲍超被陈玉成打,太平军全力以赴,争取消灭“霆军”,打残湘军的机动力量。胡林翼让鲍超、多隆阿坚守营垒,凭借坚固防御工事抵挡太平军,不要轻易出击。接下来,胡林翼从何处抽调兵马,让金国琛等率一万精兵绕道奔袭,去截击太平军的粮食运输线,从背后夹击陈玉成。此外,让彭玉麟杨载福等率水师增援,确保太湖湘军的补给稳定。陈玉成主力出击,后方兵力不多,又没有足够的粮食打持久战,故而撤兵。太平军撤退时,胡林翼指挥各路兵马反攻,太平军交战失败,损失三万余人,元气大伤。陈玉成退走后,太湖将士也撤离。

湘军从长江上游发起进攻,太平军屡次交战都失败,和春、张国梁的“江南大营”又连续对天京发起进攻。1860年初,太平军与湘军在太湖血战之时,和春、张国梁夺取九袱洲、雨花台要塞,将天京团团包围,城内外粮草断绝。湘军攻打上游,“江南大营”的八旗、绿营攻打天京,太平军两面受敌,处境被动。同时迎战湘军、八旗、绿营,陈玉成、李秀成无法做到。既然短时间内打不赢湘军,还不如拿八旗和绿营开刀,先摧毁“江南大营”,然后夺取经济富裕的苏常,回头再收拾湘军。太平打不赢湘军,这点毫无疑问。湘军采取“龟壳战术”,严防死守,又拥有水师优势,且精锐部队很多,太平军没啥优势。两广“老兄弟”能打,但人数不多,又缺乏水师,不具备打持久战、消耗战的本钱。

既然搞不定湘军,太平军决定调整进攻目标,攻打驻守在天京郊外的八旗、绿营。“江南大营”,主要由八旗、绿营构成,兵力7万,是咸丰皇帝的希望所在。咸丰皇帝眼中,湘军只是“炮灰”,八旗、绿营拿下天京,坐享胜利果实。八旗、绿营人数众多,但弱点很明显,比湘军容易对付。首先,“江南大营”兵力分散在天京、江北、皖南、江浙等各地,直接攻打天京的兵力并不多。其次,和春、张国梁之间矛盾重重,彼此相互拆台,配合不给力。再则,湘军与“江南大营”是死对头,陈玉成、李秀成若是全力攻打八旗、绿营,胡林翼跟曾国藩不会去救援。原因很简单,帮助八旗和绿营,湘军只能一直打替补,吃力不讨好,又是何必呢?此外,八旗战斗力很弱,击败他们难度不大。

1860年5月,忠王李秀成策划“围魏救赵”作战方案,兵分两路奔袭江浙。李秀成率3000兵马奔袭杭州,李世贤率6000兵马奔袭湖州。陈玉成、杨辅清、刘官芳、黄文金、古隆贤、赖文鸿等从各地向天京靠拢,“江南大营”四面受敌,难以招架。太平军攻打江浙,用的是“围魏救赵”之计,和春、张国梁也知道,却不能不分兵去救援。原因很简单,江浙不但是“江南大营”粮饷的供应基地,也是清朝重要的财税基地。清朝一年的税收,江浙提供一半。对咸丰而言,江浙不能丢失,否则严惩不贷。和春、张国梁分兵,派张玉良率15000兵马增援杭州,派郑魁士率8000兵马增援湖州,“江南大营”兵力不足。李秀成、李世贤得知“江南大营”分兵后,立刻率军返回,与各路诸侯在建平召开会议,然后分五路攻打“江南大营”。

太平军五路进攻,“江南大营”兵力不足,和春、张国梁招架不住。李秀成自述书中说,太平军先击败八旗马队,然后攻打“汉军”绿营兵,连战连胜。八旗、绿营战败,和春、张国梁溃逃,天京得以解围。陈玉成、李秀成乘胜追击,八旗、绿营毫无招架之力。咸丰惶恐不安,让曾国藩、胡林翼派兵东征,去江浙迎战太平军。谁知,湘军按兵不动,在太湖、潜山一带休整,丝毫不理会朝廷的旨意。没有湘军帮忙,八旗、绿营不是太平军的对手。丹阳之战,张国梁落水而死,和春兵败后自缢而死。接着,太平军横扫江浙,夺取苏州、常州,打开了新局面。得到江浙这块富庶之地,太平天国得以继续坚持4年。

“江南大营”被摧毁,太平军东征江浙,八旗、绿营一败涂地。为此,咸丰皇帝只能授予曾国藩实权,让他担任两江总督,节制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等四省军政事务,成为封疆大吏,权力比当年的洪承畴吴三桂还大。得到实权后,曾国藩的湘军休整结束,然后继续东征。1861年9月,湘军夺取安庆。1864年7月,湘军攻克天京,灭亡太平天国。从某种程度上看,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击溃了八旗、绿营,湘军才有机会夺取天京,否则只能是替补,给八旗打工。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更多文章

  • 安庆被清军围攻时,李秀成为何不积极率军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安庆,李秀,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军,清军,安庆市

    1853年被太平天国攻占的安庆,一直是拱卫天国西部的战略军事重镇,也是清军重点进攻的目标之一。文献记载,1859年后半年,从三河之役惨败的阴影中逐渐走出的曾国藩,开始调集湘军主力分路进军安徽。曾国藩的战略构想是:先攻取安庆(当时的安徽省府),就可以全取安徽全境,继而向天京(今南京)推进。1860年春

  • 南京之魂方山,秦始皇祖龙顶挥鞭,李秀成宝积庵被捕!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嬴政,祖龙,方山,李秀成,宝积庵,南天门

    天印宫花园,方山之巅定林寺的左后方,就是方山十八盘了,比较陡峭,雨雪天气不建议由此攀爬上山。正常时间,从这里上去,经过一片茶园,很快就能到达方山之巅——天印宫花园。由于我去的这日,十八盘正在维修中,不能攀登。我便沿着柏油道慢走。方山上有不少军事基地,是禁止靠近和拍照的,所以不要自找麻烦。倒是有一些已

  • 湘军攻克南京后杀了多少人?城破后忠王李秀成为何仍能突围而走?

    历史解密编辑:百年战争纪标签:李秀,太平军,李秀成,曾国藩,天京,城破

    1864年7月19日天京沦陷,繁华六朝古都顿成人间地狱1864年7月19日午后,湘军吉字营用穴地攻城法炸塌南京(太平天国王都天京)城墙一角,终于攻破了固若金汤的石头城——南京。湘军兵勇冲入南京城后,开始了一场疯狂的烧杀抢掠。城中太平军虽然断粮已久,个个饥疲无力,但仍然举起刀枪进行抵抗,与杀红眼的湘军

  • 太平天国最后的决战,李秀成手握20万大军,为何打不过2万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侃侃历史官方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太平军,清军,石亚达,洪秀全

    清政府晚年爆发长达2年多的鸦片战争,军费和赔款花了约一亿两,这些钱都是收刮民脂民膏而来,在短时间内全国各地增加税收,老百姓赋税沉重,尤其是两广富庶之地,承担的赋税就要多一些,加之长年旱灾,老百姓苦不堪言。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上帝教会众2万多人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是

  • 李秀成投降后献出一计,可剿灭太平军,曾国藩听完大怒:立即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军,太平天国,清军,洪秀全,军事制度,科学家,清朝,艺术家

    我们都知道,晚清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有着属于它的辉煌,但也有着属于它的多事之秋。清朝末年是一个灾祸横行的年代,那个年代中内有太平天国举义,外有列强虎视眈眈掠夺中华民族的财富资源。种种的缘由让中华民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族危急时刻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汉臣开始崛起,他们靠着自己的能力支撑起了风

  • 曾国藩曾孙抛出重磅史料,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的真相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明星十级研究学者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洪秀全,清军

    太平天国,一个前期生猛活跃,被民众视为希望,后期内部四分五裂,遭到朝廷打压,成为朝廷巩固自己腐朽统治的牺牲品。不管是洪秀全,还是其他的王,最后都惨死在朝廷手上。大力想要摧毁太平天国,而不是与其一起联手击退洋军,宁愿任人宰割,也要将农民起义的势力扼杀在自己手里。太平天国的失败让世人看到清末朝廷的荒唐。

  • 李秀成评价杨秀清:不是做大事的料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李秀成,杨秀清,洪秀全,东王,太平天国,石亚达

    李秀成,忠于国王的太平天国,已故的绝对支柱,他的“自我叙事书”,一篇关于国王第一义的文章阐述了这一点。那么他对杨秀清说了什么?李秀成;在他的眼里,东王杨秀清具有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堪称他的才华,但人际关系方面,杨秀清处理不当,最终死于队友之手。“东王杨秀清,住在桂平县,住在一座叫平高山的山上。他在

  • 安庆之战有多惨烈?因李秀成失约,三员天将罹难,两万太平军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秀成,太平军,安庆,陈玉成,曾国藩,李续宾,安庆之战,安庆市

    1853年被太平军西征时攻占的安庆,既是当时安徽省的省会,同时又是长江沿岸的一座军事重镇,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安庆被太平军占领后,一直是太平天国西部最重要的军事屏障,也可视作地处长江下游天京(江宁,南京)的西面门户,于是便成了清军重点进攻的对象。1858年,清军攻陷江西九江,随后收复江西大部,进而窥伺

  •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捕之后,写下了天国之十误,有哪十误?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如此美妙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太平天国,石亚达,清军

    作者:清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捕之后,在临刑要处死时,写下导致太平天国失败著名的《天国十误》,罗列十大失误使太平天国走向灭亡第一大错:杨秀清让李开芳、林凤祥北征,这是太平天国败亡的前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太平天国拨给北伐军的只有两万兵马,这两万兵马虽然作战勇猛,

  • 1939年,有人自称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之子,讲述自己父子逃生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洪秀全,太平军,曾国藩,清军

    近来流传有一种说法,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与湘军领袖曾国藩私下里有不错的交情,两人在天京城破前夕互通款曲,暗中达成协议:李秀成开门给曾国藩献城,曾国藩则放李秀成一条生路。这种说法,源自一篇署名为王公玙的人写的题为《李秀成伏诛之谜揭秘》的文章。该文大意是:1939年冬,作者王公玙时任国民党江苏省民政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