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秀成在浙江统30万大军,为何却被只有两万人马的左宗棠击败?

李秀成在浙江统30万大军,为何却被只有两万人马的左宗棠击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4426 更新时间:2023/12/19 19:32:59

自安庆失守后,忠王李秀成便把兵力几乎全部集中到了江浙地区。从江西向东进的侍王李侍贤部以及从广西回归天京的翼王石达开旧部加起来几达30余万人,一时间,忠王麾下兵多将广,气势大振,太平军几乎遍布了浙江全省。

而一直主张“保越图吴”的左宗棠在湖南湘阴等地大肆招兵买马,他招揽了曾国藩弃将王錱的旧部,还招徕了大批练勇,一共聚集了5804人,号为楚军。咸丰11年8月,左宗棠亲率楚勇经醴陵杀入江西,在江西东北部与太平军遭遇,并交锋过几次,取得了一些小胜,随后他率军从江西东部转战到了浙江。

当年12月19日,李秀成率大军突然兵临杭州城下,随即展开了激烈的围攻 ,并一举攻克了杭州,浙江巡抚王有龄无奈被迫吞金自尽。

此前,清廷曾连发3道谕令,催促左宗棠马上兵进浙江,负责全省军务督办。帮办团练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也请左宗棠督率所部赶快增援浙江,并将驻守徽州的张运兰部,驻防广信的屈蟠部,驻防玉山的王德榜部,驻防广丰的段起部,以及孙昌国统领的内河水师,全部交给左指挥,由左宗棠就近节制调度。

曾国藩身为两江总督,原本只负责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军政事务,但他深感清廷对自己有太重的依赖与期望,自己太位高权重或遭人嫉恨,因此身为理学名臣的他内心有些畏惧,他不敢再去染指浙江,怕被人攻讦欲控制4省大权,于是极力向朝廷推荐左宗棠 ;另一方面,他一向认为左氏有大才,完全能独当一面,说明当时曾对左是完全信赖并倚重的。

此时的左宗棠正在江西上饶广信部署驻守防御之事 ,接到命令后他根据“宁肯缓进,断不后退”的原则,率军进至婺源,又分兵解除了太平军对徽州的包围,一举稳固了浙江的大后方。

11月11日、12日、14日、16日,清廷又接连发来4道谕旨,催左宗棠尽快赶往浙江,以解杭州燃眉之急。同治元年正月15,千家万户正忙着过节,左宗棠却率军从江西东北部和皖南翻越连绵大山,历尽千辛万苦进入了浙西北的开化县,并神不知鬼不觉的向驻扎在该地的太平军发起袭击,迫使其退往遂安。初战告捷,楚军士气大振。

随后,左宗棠根据曾国藩事先制定的以衢州府作为掌控浙江全省局势的基地之战略部署,于5月初4日突然挥兵攻占衢州 ,守城太平军疏忽大意,猝不及防下被迫弃城而逃,左氏遂以衢州为基地整军备战,进而谋夺全浙。

这年8月,蒋益澧率8000多湘勇从广西开至衢州,左宗棠的部队一下子增至16000多人。楚军从南向北扫荡并逐次推进,李秀成则指挥太平军顽强抵抗。太平军毕竟人多势众,再加上李秀成能征善战,使楚军的进展很缓慢,战果也极其有限。

双方经1年多的反复拉锯、对峙,互有胜负,但谁都无法一口吞掉对方。此时的太平军因天京事变、石达开分裂而元气大伤,人数虽多,但成分复杂,且大多数都是后来加入的新弟兄,不论士气还是战力均下降明显,因此早已不复往日之勇。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阴历2月25日,曾、左花重金雇来了法国军官克德碑率领的常捷军助阵,在这支器械精良、号称不败之师的洋人雇佣军的帮助下,楚军一扫颓势、连战连捷,并一举克复了杭州。

李秀成并不甘心,他还好几次组织兵力发起反扑,双方你来我往,反复争夺了好几个月,直到8月下旬,左宗棠的楚军迭经血战,这才基本占领了浙江全境。

左宗棠率楚军收复杭州后,声誉鹊起,1865年3月18日,清廷大肆封赏有功人员,攻安庆的曾国荃补授浙江巡抚,平浙江、克杭州的左宗棠功莫大焉,补授闽浙总督,同时仍然担任浙抚的职务。至此,恃才傲物、大器晚成的左宗棠已经在官场上站稳脚跟并历练成熟了,并逐渐成为清廷重臣,是与曾国藩、李鸿章基本处于同等地位的显赫人物了。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插图源自网络】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战争:陈玉成打不赢湘军,便联手李秀成去打八旗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军,太平天国,胡林翼,八旗

    1860年初,陈玉成增援太湖,湘军名将鲍超被围困在小池驿。陈玉成集中兵力,重点攻打鲍超的“霆军”,太平军连续发起猛攻,鲍超招架不住,“霆军”死伤惨重。接下来,多隆阿、唐训方率兵来增援,跟鲍超换防,让“霆军”从一线下来休整。即便多隆阿到来,陈玉成还是压着他们两人吊打,太平军士气高昂。不出意外,“霆军”

  • 安庆被清军围攻时,李秀成为何不积极率军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安庆,李秀,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军,清军,安庆市

    1853年被太平天国攻占的安庆,一直是拱卫天国西部的战略军事重镇,也是清军重点进攻的目标之一。文献记载,1859年后半年,从三河之役惨败的阴影中逐渐走出的曾国藩,开始调集湘军主力分路进军安徽。曾国藩的战略构想是:先攻取安庆(当时的安徽省府),就可以全取安徽全境,继而向天京(今南京)推进。1860年春

  • 南京之魂方山,秦始皇祖龙顶挥鞭,李秀成宝积庵被捕!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嬴政,祖龙,方山,李秀成,宝积庵,南天门

    天印宫花园,方山之巅定林寺的左后方,就是方山十八盘了,比较陡峭,雨雪天气不建议由此攀爬上山。正常时间,从这里上去,经过一片茶园,很快就能到达方山之巅——天印宫花园。由于我去的这日,十八盘正在维修中,不能攀登。我便沿着柏油道慢走。方山上有不少军事基地,是禁止靠近和拍照的,所以不要自找麻烦。倒是有一些已

  • 湘军攻克南京后杀了多少人?城破后忠王李秀成为何仍能突围而走?

    历史解密编辑:百年战争纪标签:李秀,太平军,李秀成,曾国藩,天京,城破

    1864年7月19日天京沦陷,繁华六朝古都顿成人间地狱1864年7月19日午后,湘军吉字营用穴地攻城法炸塌南京(太平天国王都天京)城墙一角,终于攻破了固若金汤的石头城——南京。湘军兵勇冲入南京城后,开始了一场疯狂的烧杀抢掠。城中太平军虽然断粮已久,个个饥疲无力,但仍然举起刀枪进行抵抗,与杀红眼的湘军

  • 太平天国最后的决战,李秀成手握20万大军,为何打不过2万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侃侃历史官方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太平军,清军,石亚达,洪秀全

    清政府晚年爆发长达2年多的鸦片战争,军费和赔款花了约一亿两,这些钱都是收刮民脂民膏而来,在短时间内全国各地增加税收,老百姓赋税沉重,尤其是两广富庶之地,承担的赋税就要多一些,加之长年旱灾,老百姓苦不堪言。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上帝教会众2万多人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是

  • 李秀成投降后献出一计,可剿灭太平军,曾国藩听完大怒:立即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军,太平天国,清军,洪秀全,军事制度,科学家,清朝,艺术家

    我们都知道,晚清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有着属于它的辉煌,但也有着属于它的多事之秋。清朝末年是一个灾祸横行的年代,那个年代中内有太平天国举义,外有列强虎视眈眈掠夺中华民族的财富资源。种种的缘由让中华民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族危急时刻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汉臣开始崛起,他们靠着自己的能力支撑起了风

  • 曾国藩曾孙抛出重磅史料,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的真相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明星十级研究学者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洪秀全,清军

    太平天国,一个前期生猛活跃,被民众视为希望,后期内部四分五裂,遭到朝廷打压,成为朝廷巩固自己腐朽统治的牺牲品。不管是洪秀全,还是其他的王,最后都惨死在朝廷手上。大力想要摧毁太平天国,而不是与其一起联手击退洋军,宁愿任人宰割,也要将农民起义的势力扼杀在自己手里。太平天国的失败让世人看到清末朝廷的荒唐。

  • 李秀成评价杨秀清:不是做大事的料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李秀成,杨秀清,洪秀全,东王,太平天国,石亚达

    李秀成,忠于国王的太平天国,已故的绝对支柱,他的“自我叙事书”,一篇关于国王第一义的文章阐述了这一点。那么他对杨秀清说了什么?李秀成;在他的眼里,东王杨秀清具有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堪称他的才华,但人际关系方面,杨秀清处理不当,最终死于队友之手。“东王杨秀清,住在桂平县,住在一座叫平高山的山上。他在

  • 安庆之战有多惨烈?因李秀成失约,三员天将罹难,两万太平军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秀成,太平军,安庆,陈玉成,曾国藩,李续宾,安庆之战,安庆市

    1853年被太平军西征时攻占的安庆,既是当时安徽省的省会,同时又是长江沿岸的一座军事重镇,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安庆被太平军占领后,一直是太平天国西部最重要的军事屏障,也可视作地处长江下游天京(江宁,南京)的西面门户,于是便成了清军重点进攻的对象。1858年,清军攻陷江西九江,随后收复江西大部,进而窥伺

  •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捕之后,写下了天国之十误,有哪十误?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如此美妙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太平天国,石亚达,清军

    作者:清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捕之后,在临刑要处死时,写下导致太平天国失败著名的《天国十误》,罗列十大失误使太平天国走向灭亡第一大错:杨秀清让李开芳、林凤祥北征,这是太平天国败亡的前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太平天国拨给北伐军的只有两万兵马,这两万兵马虽然作战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