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影视作品影响,多数人认识骆秉章都是借由石达开的被其诱捕,人们对翼王的喜爱自然转化为对骆秉章的厌恶。事实上,对阵双方并非正邪对立或非黑即白,骆秉章“刽子手”面孔的背后,是体恤百姓的有为清官。那么疑问有三:如何评价骆秉章;他与洪秀全有何渊源;他又为何是太平军的噩梦。本文笔者就以如何看待历史人物作引,说说骆秉章的“两副面孔”。
平日里和朋友谈天,笔者常会被问及一个问题:某某是好人还是坏人?笔者总会笑答:没这么简单。这个问题呢简单来说是大众普及的需要,脸谱化的人物更有益于理解和传播;往深了说量子力学和混沌理论的研究,发现了不确定性、非线性更接近这世界的本质。历史人物概莫能外,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同阵营,对一个人物的评价甚至会截然相反,正是这些片段共同构成了历史人物的厚度。了解了这一点,笔者就来说说这位手握屠刀的爱民清官骆秉章。
电视剧《太平天国》骆秉章(吴宏厚饰)
骆秉章(1793年—1867年),字龠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并称为“晚清八大名臣”。他是道光朝进士,历任侍讲学士、湖南巡抚、四川总督等职。骆秉章抚湘十年使得湖南大治,并成为湘军平乱的大后方;督川七年剿灭石达开所部,清廷论功行赏授以太子太保衔。时人将他和曾国藩并称为“东西相望,天下倚之为重”,屡屡告老不被准许,可见清廷倚重。
骆秉章生于乾隆朝,长于嘉庆朝,于道光、咸丰朝建功,于同治朝去世,算得晚清官场的活化石。骆秉章出生于广东花县,和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是妥妥的同乡,相差二十一岁的两个同乡人在日后走向截然相反的道路,不得不让人感叹人生的魔幻。不同于秀才都考不上的洪秀全,骆秉章四十岁考中进士,在京师做过16年朝官,当过道光帝的侍讲学士,以帝师之尊蜚声士林。咸丰帝登基伊始,骆秉章被任命为湖南巡抚,他也即将迎来与同乡洪秀全的一次擦肩而过。
1851年,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起义,一路左突右奔攻府夺县,官军难以阻遏。骆秉章虽有回京另派的任命,但要等到新任巡抚张亮基到任方得离开,他预感到太平军有突入湖南之势,便带头捐银修缮长沙城墙巩固城防。不久后太平军西王萧朝贵即亲率所部急行军杀至长沙城下,此时城内只有数千弱兵,没有一员有作战经验的将领。可以预想,如果没有骆秉章的未雨绸缪,长沙城将很难守得住,萧朝贵或许就不会战死,太平天国和大清两者的国运都将迎来变化。
长沙古城的缩影天心阁
太平军的远袭先锋顿兵城下,萧朝贵也被击毙于天心阁。两月后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到任,大胆任用举子左宗棠指挥守城,双方经过数轮大战后以太平军主动撤围告终。次年,骆秉章再度出任湖南巡抚,数顾茅庐请左宗棠助他管理幕府,改革财税整顿吏治,罢黜大钱剔除漕运弊政,使得湖南百姓拍手称快。湖南全境的民心安定与经济秩序的恢复,也为湘军和近代湖南搭乘剿匪“快车”实现迅速崛起,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和环境基础。
近代湖南的崛起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自曾国藩创办湘军直到新中国的教员和大批将帅,湖南武运昌隆猛人辈出。其中湘军的发迹就不得不提骆秉章,他任职湖南巡抚期间,不拘一格网罗提拔了一大批像左宗棠这般有才能、有抱负的青年才俊。另外如曾国藩、胡林翼、江忠源、彭玉麟、罗泽南、鲍超、王錱、刘蓉、刘长佑等湘军将领都得到过骆秉章的扶持和提携。这样的人才和施政手段,同样被骆秉章应用到了督川期间。
1860年,入川的云南太平军李永和与蓝朝鼎所部发展至十余万,直接威胁成都,清廷急调骆秉章入川救火。在手下将领萧启江的配合下,骆秉章集中兵力分别击破,用时两年完成平叛。未及休息,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就兵分三路由云贵边界入川,意图让骆秉章挪窝给自己割据四川腾地方。刚刷完李、蓝“副本”的骆秉章一顿操作猛如虎,编织了由川军、湘军和土司夷兵组成的“猎石”大网。仅仅数月就让石达开所部坐困紫打地陷入死地,骆秉章命杨应刚前往游说诱捕了石达开,遣散四千余老弱病残后背弃承诺,将翼王所部200余将领和两千余精壮士卒全部屠杀。
清代官员监斩绘图
1867年,骆秉章病逝于成都官署,清廷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谥号文忠。湖南、四川两地百姓无不悲恸,自发为其建立宗祠。骆秉章一生为官清廉造福地方,剿匪平逆无往不胜,萧朝贵、石达开更是直接死于其手。以清廷看来他是国之重臣,以太平天国看来他是清妖帮凶。依笔者愚见,石达开得江西民心,骆秉章得湖南、四川民心,二人都是彼时中国第一流的人物,既分阵营必分生死,命运造化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