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蒲松龄《凤阳士人》:三人异床同梦,梦醒后悟出原配妻子才是最

蒲松龄《凤阳士人》:三人异床同梦,梦醒后悟出原配妻子才是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花萃谈谈 访问量:441 更新时间:2024/1/23 3:36:37

为什么说蒲松龄的《凤阳人士》是最不可思议的一篇小说?

蒲松龄的这篇小说之所以是最不可思议的,那就是这一章节叙述的故事情节非常离奇,三个人竟然在同一时间,做了同一个梦。

在现实生活中,如此巧合的梦,概率实在太低了,就像芝麻掉进针眼里那么小,却用我们的常识无法解释,所以大家才觉得太不可思议。

故事的情节如下:

安徽凤阳有个叫杨三郎的化人,辞别自己的妻子氏出去赴会,出门的时候说不日就会回来。

可是丈夫一去不回,妻子苦苦等待,几个月过去了依旧音讯皆无。,

李娘子独守空房,寂寞难耐,夜夜辗转反侧、度日如年。这天夜里,她刚刚躺下,忽然听见窗外有异常,忙出去看个究竟。

只见一美女款款走来,柔声说到"姐姐是不是想你的夫君了,跟我去吧,我能让你如愿。"

说完美女不由分说拉着李氏就上路了。

二人走了很久,都有点疲倦了,李氏有点失望,也有点怀疑,不想再走了。

正犹豫的时候,一少年书生策马而来,李氏抬头一看正是自己的夫君。

美女见状非常非常善解人意,对二人说:"你们夫妇阔别已久,一定有说不完的知心话,但外边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妨请你们二位到我家去吧。"

美女显得非常诚恳,盛情难却,夫妻就跟着人家到了一个小村庄。村头一个非常别致的,就是美女的家。

美女非常热情,呼唤丫鬟倒水倒茶,吩咐下人炒菜做饭。

时值盛夏,晚饭过后,三人就在外面的凉亭就餐,他们沐浴月光,在习习晚风中边吃边聊,非常惬意。

这时候李氏并不开心,因为丈夫对自己的到来似乎并不怎么热情,就像陌生人一样,反而跟那个美女说的火热,无拘无束、亲密无间、就像多年的夫妻。

吃着吃着,美女似乎嫌这样不过瘾,吩咐丫鬟上酒。二人酒过三巡,更加放肆,不再是眉目传情,而是直接搔首弄姿,动手动脚,完全无视李氏的存在。紧接着,女的半掩衣襟,唱起了靡靡之音:

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我们俩是一家人(靠脑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这时候,李氏才察觉,自己的夫君真的在给美女抚琴伴奏。

酒足饭饱,二人调情够了,美女醉醺醺摇摇晃晃进了闺房,而杨三郎也忙不迭尾随而去。进去之后,里面的灯就熄灭了,接着房中传出一阵的窃窃私语声。

李氏在外面听得真切,句句都是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丈夫还对那女子说"你比我的娘子都有手段。"

此刻李氏是又羞又气,肺都气炸了,难咽下这口气,恨不得闯进去把这对狗男女碎尸万段。

可是仔细一想,自己一个弱女子不是他们的对手,不如让娘家人来替自己出气。

曹操曹操到,李氏刚上路没走几步,迎面碰到自己娘家弟弟,就他哭诉了自己的委屈,弟弟听了怒发冲冠,二话不说就去找姐夫算账。这时候杨三郎还在跟美女缠绵,小舅子满腔怒火,拿起石块就向屋里投掷。

石块刚投出去,里面的美女惊叫道:"哎呀,老公,你的脸怎么出血了?"

这时候李氏不但没有夸弟弟,反而大骂弟弟:"没眼色的家伙,我让你来是让你给我说事的,谁让你动粗了。"说着说着放声大哭起来。小舅子见姐姐此刻大骂自己,觉得委屈死了,要拂袖而去。

李氏却拉着弟弟的手不放,大吼道:"混小子,深更半夜,黑灯瞎火,离家又这么远,你走了是不是要狼吃我呀?"

小伙子觉得非常委屈,也懒得跟姐姐废话,就把她推倒在地,自己翻身上马而去。

李氏被弟弟这么一推,如梦初醒,她睁开眼一看,自己不是在地上,还在床上,原来真是一场梦。

正回忆梦境的时候,突然听到门外有动静,原来是马蹄声,马蹄声由远而近,出门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夫君。

过了片刻,弟弟来了,说昨晚做了个奇特的梦,放心不下,就来瞅瞅。

这时候杨三郎也说话了:"你们知道我为啥这时候来家吗?原来我也做了一个跟你们一样的梦,你说奇怪不奇怪。"

其实蒲松龄小说《聊斋》里的故事,都非常奇怪,没有一个靠谱的,说白了都是瞎编。

但是蒲松龄老爷子也不是吃饱了没事干,瞎编赚流量,他编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寓意深刻的,是借助梦境,讽刺现实,是一门影射功夫。

影射什么呢?男人有本事了,外面就有美女投怀送抱。男人看到美女了,就把家里宝贝看得一文不值,昔日亲爱的成了不堪入目的黄脸婆了。

作为正妻,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对自己老公的出轨也只能听之任之,无计可施。而一旦老公东窗事发,弄得灰头土脸的时候,正妻反过来担心老公会不会受委屈,会不会影响到生意、事业和乌纱帽,表现得比丈夫还着急。但这时候的情人哪里去了?早就开开心心另攀高枝了!

说一千道一万,都是传统女性没有经济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女的有工作有收入,经济独立的话,还怕他个甚。一旦自己能独立,老公出轨了马上休了他,三条腿的狗少见,两条腿的男人遍地都是,何必在一颗歪脖子树上吊死?

这也是现代社会离婚率高企的原因。

更多文章

  • 因果报应、礼法并行——以《聊斋志异》为例,论蒲松龄的法律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李伯言,儒家,苏轼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曾经涌现出诸多精彩的作品。无论是李白笔下大千世界的瑰丽,还是苏轼笔下旷世的豁达,抑或是红楼梦中的人情世故,都让我们沉迷其中,为中华文化的魅力所折服。而纵观中国所有的文学类型,灵异志怪类小说无疑是其中相当奇特的一种,蒲松龄笔下的《聊斋志异》更是其中的精品佳作。在这本小说当中,蒲松龄

  • 美女“赛杨妃”坠风尘,任铁樵编故事的能力除了蒲松龄还有谁能比

    历史解密编辑:通玄文化张同全标签:蒲松龄,杨妃,铁樵,乾隆

    在《滴天髓阐微》“闲神”章中有一个命例:坤造:丁丑 壬子 辛巳 丙申大运: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原文分析:“任铁樵:壬水合去丁火之杀,丙火官星得禄于日支,似乎佳美,所以出身旧家,因其貌美而菁媚。群以赛杨妃称之。四五岁时,眉日秀丽,及十三四益娇冶,成为画中人。年十八,归士人妻,士素醇谨好学

  • 到淄博撸串,别忘了去蒲松龄故居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他乡遇古人标签:淄博,柳泉,撸串,清朝,小说家,科学家,聊斋志异,蒲松龄故居,中国古文献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今天孩子与朋友结伴,也去淄博赶“烤”撸串,我再三嘱咐他,去短篇小说大王蒲松龄故居看看吧!大约二十年前的暑假,我怀着对短篇小说大王的崇拜,自己去了一趟淄博。年轻时就是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记得到达淄博后,下了大客车,问了几个路人,走过一座桥,才到达了目的地。已经忘记那时候的

  • 蒲松龄为啥在广大考生中不吃香?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进士,银子,状元,清朝,蒲松龄,穷书生,小说家,科学家,中国古文献

    淄川区有一著名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就是蒲松龄。著名吧?全世界都知道他的狐仙故事,但是都不愿提他的“高考”之失败。因为每个城市都在借名人效应。而这里却无法大力宣传他的屡试不中,为何?因为我们的蒲老先生不合当下时宜呀!原因有三:一是他屡试不中,七次“高考”,均以失败而告终。在当下若宣传他屡战屡败,只能从

  • 蒲松龄说《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那他愤恨什么?原来是这四种人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窦氏,马介甫,邵女

    蒲松龄自己说,《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孤愤的解释是愤世嫉俗。蒲松龄有着绝世才华,但却终身潦倒,他对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当然有一肚子的牢骚。但他所愤恨的,不是抽象的社会,而是具体地从切身体会中来。通过《聊斋志异》,可看到他最愤恨的是这几个方面:一、乡绅明代绅权最重,名相如徐阶,名士如董其昌,在家乡都是横

  • 融合戏曲与歌剧,蒲松龄的《画皮》被改编成美国当代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第一财经资讯标签:蒲松龄,歌剧,古典音乐,交响乐团,贝多芬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5日晚,中国作曲家郝维亚的室内歌剧《画皮》首场公演在纽约上州的哈德逊歌剧院收官,当66岁的指挥家蔡金冬携导演迈克尔·霍夫曼及三位歌剧演员登台谢幕时,台下掌声雷动。歌剧《画皮》是第五届纽约中国当代音乐节里的重磅节目之一,筹备了大半年。原定在剧中饰演狐妖妫嫣的昆曲名旦钱熠,因疫情影响

  • 看起来一本正经的纪晓岚,还写过这种书?连蒲松龄的聊斋都没法比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纪晓岚,蒲松龄,和珅,乾隆,阅微草堂笔记,聊斋,聊斋(2005年电视剧),奇幻爱情电视剧,冒险剧,音乐家

    纪晓岚是清朝时期的著名文人,民间也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如今更是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他智斗和珅当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实,影视作品中的纪晓岚与历史上的纪晓岚并不相同,甚至就连和珅和大人,他的形象经过影视剧的艺术加工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形象相去甚远。在影视作品中,纪晓岚是一个

  • 蒲松龄的社会诗,对古代以及现代有怎样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诗歌,诗词,诗人,文学,科举,清朝,蒲松龄,社会诗,科学家,小说家,千古名句,中国古文献

    说到《聊斋志异》就不得不说蒲松龄,这部被众多导演翻拍的作品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当然能够写出如此磅礴的小说作品,他也不是等闲之辈。他用自己的诗,道出了生活的窘迫、写作的艰辛和无怨无悔的决心,坚定表达出对自己作品终将获得后人青睐的预测和愿望。蒲松龄的诗歌不仅是他人生现实生活所见、所闻、所思最为真实

  • 蒲松龄《聊斋·三生》、莫言《生死疲劳》,谁的故事更魔幻?

    历史解密编辑:醉笙情标签:蒲松龄,莫言,生死疲劳,聊斋·三生,阎王,三生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有一部畅销小说《生死疲劳》,讲的是一个地主冤死后,经历了六道轮回,分别体验了驴、牛、猪、狗、猴的一生,最后转生为一个大头婴儿蓝解放,整个故事由蓝解放讲述,充满了魔幻色彩和现实主义的悲欢。我想,莫言先生这个魔幻的脑洞,一定少不了蒲松龄老先生的启示,因为在《聊斋志异》中就有《三生

  • 落魄秀才,却写出旷世名作《聊斋志异》:蒲松龄的不凡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民国女子标签:蒲松龄,聊斋志异,聊斋,纪晓岚,促织,卡夫卡

    今天说一说蒲松龄吧,连日酷暑,实在难熬,说一说他放的那把”鬼火”,蓝莹莹,绿幽幽,格外有感觉。其实,这个山东汉子,本意是想挑起庙堂的红灯笼,不去理会荒野的鬼火。只是,命运历来是个奇特的东西。对命运而言,红灯笼和鬼火,都有亮,都是火。他是明末清初人,生于1640 年。那一年,离大明王朝的覆灭还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