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芝龙:别把我和王直、倭夷相提并论论技术俺家甩他们半个福建

郑芝龙:别把我和王直、倭夷相提并论论技术俺家甩他们半个福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好女孩也疯狂 访问量:1734 更新时间:2024/1/16 10:03:11

关于郑芝龙郑成功,最流传已久的误会就是他们都是倭寇。实际上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的海上技术可比直和日本倭寇高多了,可以说甩了这些人半个福建。

王直和徐海是明清时期中国海商集团中的另类,他们是少有的徽州海商。在明清的海上江湖中,徽州人是少数派,这不是因为他们不精明,而是因为徽州不是当时传统的造船重地,缺乏足够的船只和水手。明清时期中国海商、海盗的主要产地就是盛产船只的福建和广东,因为这两个地方出福船和广船,是中国船只最多的两个省。王直早年也确实是给别人打工的,他的老板是许栋,而许栋的老大就是福建人李光头。许栋和王直、徐惟学(徐海的叔叔)都是在李光头的帮助下得到了航海经验,明军进攻双屿岛时李光头也是公认的中外人渣首领。

双屿岛之战李光头被抓,许栋损失惨重(他没死,王直死了他都没死),王直才趁机带走了许栋的部分海上家当自立门户。王直最大一笔海上收入是明朝政府给的,他借口帮助明朝消灭海盗陈思盼,从明朝政府手中二十余只福船,这就是王直的海上物质基础(他的核心武力是3000余人,一艘福船可以搭载70到80人)。王直和徐海船只火力强于传统的日本倭寇,也就是明朝所谓“倭夷”。传统的日本倭寇(嘉靖以前的倭寇主要是九州一带的日本武士、浪人)以跳帮作战为主,就算从王直手中购买了火绳枪,也只会进行火枪齐射,船只没有装备火炮。

而王直的福船上本身就装备有无敌神飞砲两门,这是一种三个子铳的大型佛郎机火炮;佛狼机6门,百子炮8门。这些火炮和西方舰船有差距,但特别适合对付蜂拥而至的日本海贼,是王直不被日本人黑吃黑的关键。徐海的船上还装备能发射四斤弹丸的发熕火炮,火力超过了同时期的明军水师。王直和徐海舰船火力超过日本,但他们十分依赖九州地区的日本大名,需要这些日本土皇帝提供近战武装人员充当作战主力,也需要日本人提供庇护,所以他们也被认为是倭寇。

郑芝龙和郑成功的武装核心是福建沿海居民,只是少量雇佣了日本浪人,郑家根本就不能被叫做是倭寇。因为这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泰国国王和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大量雇佣了日本人,总不能说这些人和势力也是倭寇吧。郑家船只的含金量更是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日本,把他们说成是倭寇,那就是一种侮辱,因为他们的舰船不但远超日本水军,更是直接对标西方列强。

郑家水师的主力舰是双层甲板大鸟船。这是郑家吸收荷兰海军技术的产物,传统的大福船无法停靠浅水港,广船无法远行,因此郑家才搞出了这种船。大鸟船船长可长十余丈,船身高大,吃水深,载重要比传统兵船大的多,在17世纪被福建、广东的海商当做了远洋首选。郑家改进的大鸟船有双层甲板设置,船只一侧的炮眼就有9个,一艘大鸟船平均可以装备18门的大炮,郑芝龙的主力舰甚至装备了24门火炮(《明档》“……郑芝龙破刘香时,阅其战舰,坚原如铁城,每船可安置大铳二十四位”。

郑家的船只火炮多,火炮的质量也高。郑家船只广泛使用红夷大炮,“每贼炮船安红夷大铜炮一位,重三四千斤,在船头两边安发熕二十余门不等,鹿铳一二百门”。郑家的火炮虽然在性能上比不上荷兰人,但和同时期的日本比起来确实远远超出的,也远远超出了王直这些前辈的水准。在壬辰战争中,日军才用俘获的朝鲜火炮装备了自家船只,形成了安宅船每艘两门炮的“豪华阵容”,这种船只遇到郑家船队绝对死的很快。日本的火炮科技树一直落后于中国,在大坂之战中德川家康才荷兰人手中购买了十几门重型火炮。而在崇祯五年郑芝龙剿灭昔日把兄弟刘香时,全军装备“大铳五百門”。郑家还在澳门一次就购买了150门火炮,在收复台湾之战中,打出了2500多发30磅重的炮弹,彻底摧毁了荷兰人的抵抗意志。

郑家水师全盛时期有舰船3000多艘,重型火炮至少数百门,中型火炮数千、上万门,技术含量远超王直,和日本正规水师PK也是稳赢,把这只武装叫“倭寇”那可真是侮辱。

更多文章

  • 招抚郑芝龙

    历史解密编辑:京彩台湾标签:知县,崇祯,明朝,郑一官,单传忠,郑芝龙,科学家,生物学家,中国古文献

    招抚郑芝龙1918年,明代闽人陈白南的《莲山堂文集》由近代闽人丘复“订正”、“陈敬贤备资刊刻”、交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陈白南,名如松,福建同安人。明万历壬子(1612年)举于乡,曾任浙江萧山知县、太仓知州。明天启甲子(1624年)告老还乡。《莲山堂文集》书稿成于明崇祯甲申(1644年)。《莲山堂文集

  • 郑成功不满父亲郑芝龙叛明投清,创立水上义师,联合农民军抗清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郑成功,郑一官,清军,清兵,农民军,隆武帝

    一六六三年,农民领袖王铁佛在建宁依山结寨,进攻邵武,农民领袖余角,结寨茶畲山,也大举进攻清军,一直到三藩事件发生,农民军仍在那里进行着英勇的抗清斗争。广东方面自李成栋失败以后,广州再度失陷,懦弱的明朝官军退出广东,英勇抗敌的任务,只有当地人民群众担负起来。农民领袖王兴,因为精明强干,人们给他起了一个

  • 海上霸主郑芝龙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郑一官,隆武帝,清廷,郑成功,崇祯,郑鸿逵

    郑芝龙,南安石井巡司人,字曰甲,号飞黄,小名一官。郑芝龙父名绍祖,曾是泉州太守蔡善继底下一名管理仓库的小吏。天启三年(1623年),黄程有白糖、奇楠、麝香、鹿皮等货物想要搭附李旦的商船前往日本,便派遣郑芝龙随船押运。在跟随李旦期间,郑芝龙学会了西班牙、葡萄牙语,并学习贸易和东瀛武术。当李旦去世时,郑

  • “海贼王”郑芝龙,与我国近代著名海盗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发带月亮标签:郑一官,海盗,郑成功,明朝,水师,郑和

    中国海盗排行榜,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当属第一大航海时代的中国海贼王,明朝至清朝初期,郑艺龙(郑成功之父)当之无愧的排名第一。公元1500年前后,被史学界普遍认为是大航海时代的开始。个人以为,应该将火器的发明使用的时期,计算在内的。还有盖伦帆船的发明。没火炮、火枪武装的大航海,挺没劲的。还有一种说法是

  • 郑芝龙投降清朝,为何郑成功却坚定反清,与其日本母亲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镜头下的文化标签:清朝,明朝,日本,郑一官,郑成功,郑芝龙,地理学家,中国古文献

    郑芝龙出生于一个小官吏家庭,小时候由于生活艰难,他便带着弟弟去香山澳(澳门)投靠了舅舅黄程。在此期间,郑芝龙不断与海上国家打交道,渐渐学会了多国语言。明朝天启年间,郑芝龙的舅舅见他能干,就决定让他远赴日本去历练一番。刚开始来到日本人生地不熟,郑芝龙就以“卖履”为生。可他极具经商天赋,所以后来干脆就跟

  • 没落的明朝完胜强势的荷兰,不知道料罗湾海战,你敢说了解郑芝龙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郑一官,罗湾,明朝,海战,战船,荷兰

    一个没落垮掉的王朝,一场规模不大的海战,成就一位天才水师将领,也为明朝的衰败画上圆满的句号。料罗湾海战,或许你没听过,但你一定对郑芝龙有所耳闻。此人绝非常理认为的那样,是个活跃于明朝晚期,盘踞东南沿海的海盗。由他领导的料罗湾海战,是中国历史上对抗列强入侵,为数不多的海战大捷。海上马车夫的崛起荷兰素来

  • 郑芝龙的海上王国有多牛?抢葡、西、荷三国的生意,让其几近绝望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郑一官,总督,崇祯,日本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1、郑芝龙的持续做大庞大的海外贸易利权的确引起中央官员的关注,崇祯十一年(1638)正月,兵科都给事中凌义渠指责广东总兵官陈谦“诱夷船十余万金入之帅府”,事实上,福建的郑芝龙也是如此。问题是晚明最后十

  • 明朝时期, 郑芝龙与荷兰——双方围绕日本市场贸易间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张勇说生活标签:日本,明朝,幕府,郑一官,荷兰人,郑芝龙,科学家,地理学家,中国古文献

    明朝时期,郑芝龙与荷兰——双方围绕日本市场贸易间的较量,1638年(宽永15年)4月6日平户荷兰长官尼古拉斯至江户参府时,幕府的阁老便询问他:如果禁止葡萄牙人前来日本贸易,荷兰是否能提供相当的丝织品来满足日本的市场。日本市场的贸易在葡萄牙人未被禁止贸易之前,荷兰在日本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便是葡萄牙。现

  • 击败“海上马车夫”荷兰,生混血儿郑成功,郑芝龙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凉觅凉人心标签:明朝,李旦,崇祯,郑成功,郑一官,马车夫,郑芝龙,科学家,生物学家,中国古文献

    只要是提到郑成功,我们都知道他是民族英雄,收台湾。一生都在为反清复明的事业在努力,只可惜年仅38岁含恨离世,实在是令人。但大部分不知道的是郑成功其实是一个混血儿,是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混血;郑成功的母亲其实也是一个混血,也是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混血,所以说田川氏有一半的中国血统;而郑成功的父亲则是被人称为“

  • 郑芝龙比郑成功实力大?控制东南亚海域,海上马车夫荷兰也得低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郑一官,郑成功,东南亚,清廷,洪承畴,明朝

    从实力上来说,郑芝龙当然要比郑成功更加出色,这哥们最强盛的时期,拥有3000条战船,和20万带甲之兵,与日本和南亚诸国都有往来,是整个东南亚最大的海盗,就连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船队路过东南亚的时候,都需要给郑芝龙交保护费。可是从民族情结、人品修养上来说,郑芝龙是远不及他的儿子郑成功的。郑成功不光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