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的中国海贼王,明朝至清朝初期,郑艺龙(郑成功之父)当之无愧的排名第一。
公元1500年前后,被史学界普遍认为是大航海时代的开始。个人以为,应该将火器的发明使用的时期,计算在内的。还有盖伦帆船的发明。
没火炮、火枪武装的大航海,挺没劲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大航海的起始时间,具体应该从从哥伦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开始。他发现了巴哈马群岛,而不是计划中的日本。
而实际上,哥伦布发现的地方,包括美洲大陆,海盗们都已经光顾过了。只不过没有什么记载。
因此说来,创造大航海时代历史的,绝对应该是一群默默无闻的海盗船。
话又说回来,我国大航海时代的著名海盗,数量还真不少。在郑芝龙之前,就有赫赫有名的海盗王陈祖义,现海盗王排名第三。
明朝洪武年间,海盗王陈祖义盘踞在马六甲10多年,手下海盗数量最鼎盛时超过万人。战船百艘。雄霸于日本、台湾、南海、印度洋等海面。劫掠过往船只达万艘,攻打50多座沿海镇城。并且自立为“渤林邦国的国王”。
当时,明太祖朱棣悬赏50万两白银捉拿陈祖义;后来在明朝永乐5年,陈祖义想劫掠郑和船队,采取诈降的方式,反被郑和施计斩杀。
而闽广沿海一带,著名的海盗团首领林国显、吴平、许栋、许朝光、曾一本、林凤等等,都不及陈祖义的强大。
中国海盗排名第二的,应该数最著名的女海盗郑石氏了。
郑石氏于1801年,在印尼被海盗郑一劫持,郑一死后她代替了郑一的位置。
最鼎盛时期,郑石氏曾掌控一支拥有数百艘船的海盗舰队。于1811年,郑石氏接受清廷的招安,率领配备1200门火炮的270余艘船只、近2万名部众向朝廷投降,被清廷授为千总职位。
1200门火炮,什么概念?很庞大的火力输出,足够横扫一个小国家了。
因其强悍的舰队实力,足够让郑石氏在世界海盗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而按综合实力来讲,不及郑芝龙,在中国海盗排名榜上可排名第二。
与郑石氏同时代的海盗王蔡牵,亦排名第四。
蔡牵福建同安县人,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被迫出海为盗。至嘉庆时,部众发展至2万余人,武装船只二百余艘,近千门火炮,纵横海上十五年,曾攻打台湾,称镇海威武王。
在郑芝龙的同时代,即1650年前后,我国东南沿海涌现出十几股比较强大的海盗团。郑芝龙的老相识、老对手刘香;这有一个李魁奇实力也不弱。
刘香在海盗实力中排名第五。在1633年7月6日的料罗湾海战中,被郑芝龙的大明水师打败。当时的郑芝龙已经招安了。
料罗湾海战历史上称之为“崇祯明、荷海战”,或金门海战。
明朝荷兰料罗湾大海战,是中国古代规模比较大的海战之一。
明朝崇祯六年,即1633年7月6日起,2个多月间。明朝方面先后投入了战舰150多艘,士兵几万人;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刘香、李魁奇海盗联军,以数十艘最新式加农炮的荷兰战列舰为主,在福建金门东南海岸料罗湾展开激战。最后明朝水师完胜。
刘香海盗团败逃,之后时常找郑芝龙的麻烦。双方仇杀其家人,掘过祖坟。
于1639年,郑芝龙消灭了老对手刘香,剪除了各路海上群雄,又招募了李魁奇、杨六、杨七、钟斌等海盗团,纳人地方官府体制,郑芝龙的势力达到最鼎盛的时期。
其20万人的军力。同时拥有超过3000艘大、小船只的船队,成为东南沿海至福建海域的最大霸主。
他这个霸主并非浪得虚名,曾多次打败西班牙、荷兰及葡萄牙的舰队。当时的日本德川幕府,也对其礼让三分。
后来有人评论,以郑芝龙的实力,应该去澳洲或美洲去发展,绝对能改变当时的世界格局。
后来的大清国在当时来讲,仍是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不是那么好混的。果然后来惨遭算计,步入宋江的后尘。
纵观郑芝龙的生平不难发现,他得到过贵人的帮助,因此很快发迹。李旦和颜思齐,就是提携他、陪伴过他的两大海盗王。
著名的海盗王李旦(郑芝龙义父),闽南泉州商人,16世纪末于菲律宾经商,后转至日本成为当地华侨领袖。
后来,李旦借助日本海盗团帮助,组建了自己的海盗团。据说,德川家康统一日本,曾经受过李旦的资助。
而颜思齐呢,公认为第一个建设台湾岛的拓荒领袖。他年轻时也在日本发展,因不满日本德川幕府的统治,密谋起事造反,后来也组建了海盗团,在我国沿海活动。
有一次,颜思齐曾与杨天生、陈衷纪、郑芝龙等二十八人拜盟为兄弟,众推颜思齐为盟主。
1661年4月,即明永历15年。郑芝龙之子郑成功,将荷兰人逐出台湾,改热兰遮城为“台湾城”。
热兰遮城位于台湾台南市,现在叫“安平古堡”。
著名的“安平夕照”,于1953年当选为台湾八景一。
就这个“热兰遮城”,乃荷兰人当初建立的堡垒。
然而在历史上,第一个攻打“热兰遮城”的人,并非郑成功。而是他父亲的老对手刘香。只不过因为某种原因,没成功罢了。主要是战术上的失误。刘香的海盗团实力,比后来的郑成功还要强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