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芝龙比郑成功实力大?控制东南亚海域,海上马车夫荷兰也得低

郑芝龙比郑成功实力大?控制东南亚海域,海上马车夫荷兰也得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花萃谈谈 访问量:2217 更新时间:2023/12/9 4:05:31

从实力上来说,郑芝龙当然要比郑成功更加出色,这哥们最强盛的时期,拥有3000条战船,和20万带甲之兵,与日本和南亚诸国都有往来,是整个东南亚最大的海盗,就连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船队路过东南亚的时候,都需要给郑芝龙交保护费。

可是从民族情结、人品修养上来说,郑芝龙是远不及他的儿子郑成功的。郑成功不光立志恢复大明江山,一生抗清,而且还击败了荷兰,收复了台湾岛,是我们国家的民族英雄。郑芝龙是个投机倒把之辈,贪图满清开出三省王爵的空头支票,结果身陷囹圄。

因此我个人从感情上,更加偏袒郑成功,论成就也是郑成功更大。不过论实力,不得不说,郑芝龙的实力是郑成功比不上的。

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见了郑芝龙也得交保护费。

郑芝龙就是海盗出身,这是无疑的。他打小就跟着海盗颜思齐混,因为业务能力突出,不断被提拔,长大以后就成了海盗集团里的中流砥柱,大家都离不开他。

打家劫舍,这也是一门手艺活,想要体面地吃这一碗饭,并没有那么容易。这需要排兵布局,需要走一步看三步,因此郑芝龙能建立起一个海上帝国,实属不易。

可以说郑芝龙天生就是做海盗的料子,让他去正儿八经地当官,真的是屈才了。整个东南亚包括日本的海域,当时全是郑芝龙的地盘。

他跟明朝过去那些倭寇不同的是,他有强大的舰队。整个东南亚海上的贸易往来,全部都被他的舰队所控制。

郑芝龙的舰队除了配备基本的红衣大炮以外,还有弗朗吉大炮和大量火枪,每只船上基本上都能配备30门重炮,这是什么概念呢?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当时在海上出了名的殖民者,到了郑芝龙的地盘,也得老实巴交地跟个少先队员一样乖。

想要来经商,那是相当欢迎的。不过有一个大前提,必须要交保护费,要不以后我可不敢保证你们家的船只会不会突然在海上失踪。

这就是郑芝龙的底气,任何国家的船只要想到厦门经商一次,就得缴纳3000两白银,这玩意儿不就是后来的贸易关税吗?

1633年,常常来交钱的荷兰人有点想不开,他们带着军舰前来挑战郑芝龙在东南亚的权威,结果在料罗湾海战中,被郑芝龙打得丢盔弃甲,从此只好每年交钱保平安

所以说郑芝龙在东南亚海域,那是绝对的权威,这一点不管是强大的明朝还是趋于统一的日本,都没有实力与之抗衡。

一个郑芝龙等于郑成功加郑彩加郑鸿逵。

郑芝龙是个海盗,但是他有招安情节,这一点跟宋江就有点类似了。分明做了强盗头子,可每天盼着的就是朝廷能够认可他们的行为。

归顺明朝的时候,郑芝龙上报自己的实力时十分小心,只说自己有3万人马和1000多艘战船。这么一来明朝觉得他也是靠得住而且威胁不是很大,所以就让他做了福建总兵。

芝龙尝娶日本妇,是生森,入南安学为诸生。芝龙引谒唐王,唐王宠异之,赐姓朱,为更名。寻封忠孝伯。唐王倚芝龙兄弟拥重兵。芝龙族人彩亦封伯,筑坛拜彩、鸿逵为将,分道出师,迁延不即行。招抚大学士洪承畴与芝龙同县,通书问,叙乡里,芝龙挟二心。三年,贝勒博洛师自浙江下福建,芝龙撤仙霞关守兵不为备,唐王坐是败。---《清史稿》

朝为海盗郎,暮登天子堂,指的或许就是郑芝龙这号人物。其实他的实力远比这要大得多,我们从他被抓以后的情况就能猜测一二分。

大汉奸洪承畴南下以后,把清廷吹上了天,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招安,正对郑芝龙的胃口,不过这得看清廷给郑芝龙开出多少筹码才行。

洪承畴扬言,只要郑芝龙投降清朝,那东南三省就归郑芝龙管,封他个三省王爵不为过。其实这都是洪承畴瞎掰的,他有这个权力就怪了,只是想快点交差下班而已,是不是像极了国庆假期前一天还在工作的你?

郑芝龙心里当然高兴,毕竟现在只管着一个省,结果就上当了,他带着几十个人就敢去签订投降协议,结果被洪承畴弄到京城幽禁了起来。

郑芝龙被抓以后,其实郑家并没有立刻就全部落在郑成功手里。当时郑家至少有三股力量,第一股就是郑成功的人马,这一部分人马其实占不到大头。

真正有实力的其实是第二股人马郑彩的部队。郑彩是郑芝龙的从子,他也想着独立,甚至扶植了鲁王朱以海和郑成功较量,还占据着当时郑家的战略要地厦门。

第三股力量郑鸿逵,那是郑成功的叔父,后来选择跟随郑成功一起反清复明。此外还有大量投降清廷以及远遁海外的力量,更是不计其数了。

郑成功的成就,远超郑芝龙。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这副对联,是康熙皇帝写给郑成功的,可见郑成功当年有多么受人敬仰。就连最大的对手,都对郑成功充满了敬畏之心。

郑成功原名郑森,是郑芝龙的长子。后来隆武帝朱聿键赐姓他为朱,所以大家又称他为朱成功或者国姓爷。

他在收复了叔叔郑鸿逵以后,又击败了郑彩的军队,逐渐将郑氏家族昔日的旧部招揽在了一起。从此以后立志抗清,一生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

在荷兰人攻占台湾以后,郑成功带兵收复了这里,击败了荷兰殖民者。这对中华来说,是具有千秋功业的大事情。

因此郑成功的成就是非常巨大的,虽然实力比不上父亲郑芝龙,可是做事的方向完全跟郑芝龙相反,因此郑成功更值得后人纪念。

总结:郑成功去台湾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后期的郑成功并没有恢复大明朝的想法了,在北伐南京失利以后,郑成功就在寻找一个自己的根据地。张煌言得知郑成功要前往台湾后,捶胸顿足,他认为留在大陆尚且可以与之一战,一旦前往台湾,那就是要过偏安一隅的日子了。

张煌言说的不错,其实郑成功后期就是为了在台湾过偏安一隅的生活。可惜他到了这里仅仅一年时间就被儿子郑经给气死了,也有说是被毒杀的,年仅39岁。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南明史》

更多文章

  • 郑芝龙如何从明末叱咤东南的“海贼王”沦为满清的提线木偶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郑一官,郑成功,清军,清廷,南明,明朝

    导语提到郑芝龙,也许很多人不熟悉,但他的儿子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而郑成功能够在明末乱世打败号称“海上马车夫”的盛极一时的荷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郑芝龙给他留下的丰厚家底。17世纪上半叶,在明朝实施海禁与全球海权兴起的背景下,郑芝龙依靠高超的商业头脑和外交手腕,建立起一

  • 吊打明军和荷兰人的郑芝龙,却选择投降朝廷,海盗王难道不香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郑一官,荷兰人,崇祯,李旦,郑氏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郑芝龙的船帮集团在福建海出现是值得深思的。他出生于泉州府南安县的石井村,少年便随李旦到了澳门,信仰了基督教,懂得葡萄牙语,这些条件有利于其日后的商业活动。他早期的活动范围是澳门—马尼拉—日本之间。1、

  • 这个日本女人死后,郑芝龙彻底沦为清廷走狗,郑成功终成民族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清廷,明朝,郑一官,郑成功,郑芝龙,科学家,民族英雄,地理学家,中国古文献

    明朝末年,郑芝龙是当之无愧的海上第一人,他往返于福建、日本、台湾、南洋之间,通过半商半盗的运作,在东南沿海有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力。但面对来势汹汹的清军,国破家亡之时,枭雄郑芝龙的表现,反而远远不及初生牛犊的郑成功,不免让人大失所望。笔者以为田川松死后,郑芝龙彻底沦为清廷走狗,而郑成功则踏上了抗清兴明之

  • 明末“海贼王”郑芝龙,为一己私利归降清朝,儿子却是抗清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记实标签:郑一官,郑成功,清朝,隆武帝,明朝,清廷

    明朝隆武二年(1646年),隆武帝被清军所俘杀,隆武朝随之覆灭,南明政权也即将走到尽头。自从崇祯帝自缢而死后,明朝就已经名存实亡了,虽说南京旧臣在故都南京拥立了藩王为帝,可这些藩王都是些平日里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所以根本无法挽回局面。而在南明四帝中,唯有隆武帝朱聿键算是一位有才华,有抱负的皇帝,可他

  • 郑芝龙执意投降清廷 郑成功大哭:如你一去不回,我为你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郑一官,郑成功,清廷,吴三桂,洪承畴,南明

    古往今来,以劫掠为生的海盗多如牛毛,但能够以海盗的身份登堂入室、拜相封侯者如凤毛麟角,郑芝龙要算一位。郑芝龙是明朝末期活跃于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名海盗。与别的海盗不同,郑芝龙不允许手下骚扰普通百姓,“不许掳妇女、屠人民、纵火焚烧、榨艾稻谷”。还救济贫穷百姓,“有彻贫者,且以钱米与之。”由此看来,郑芝龙颇

  • 明将郑芝龙投降清朝,为何其日本妻子田川松,反而自杀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车马行空说标签:郑一官,田川,郑成功,清军,清廷,洪承畴

    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松,是日本肥前国平户藩家臣的女儿。当初,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从福建远渡日本长崎。在地生人疏的地方,郑芝龙先以“卖履”为业,后来又以“为人缝纫糊口”,生活相当艰苦。不过郑芝龙性情豪爽,有膂力,好拳棒。且为人机警,精于海事。因此得到海商李旦的器重,被收为义子。从此,郑芝龙开始了既为海商,又

  • 南明史:郑芝龙、郑成功、郑经,爷仨抗清的重大决策失误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郑一官,郑成功,郑经,张煌言,南明

    明末清初时,有一支制霸中国沿海的海上军事力量,即郑芝龙创建的郑氏武装集团。这支军队,在当时的海上作战几近无敌(同数量战舰对垒的话,战术和火器的质量落后于荷兰、西班牙等),是能影响到明末清初局势的一股决定性势力。曾有很多分析文章认为,如果当时郑氏武装集团,能顺着大海,北上山东、北直隶,或辽东的话,对占

  • 古代史研读, 明朝时期, 郑芝龙与荷兰人之间的交往

    历史解密编辑:郭超说财经标签:明朝,平户,郑一官,荷兰人,朱印船,古代史,郑芝龙,科学家,地理学家,生物学家

    古代史研读:明朝时期,郑芝龙与荷兰人之间的交往——进入17世纪之后,垄断了中日贸易30多年的葡萄牙开始衰落,中日、荷日之间的贸易逐渐占据上风,葡萄牙失去了其优势地位。首先,中日之间的直接贸易兴盛起来。1590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为扩充幕府财力,巩固统治地位,同时也为了将各海商集团控制在中央权力机关

  • 厦门之战:郑芝龙的海上帝国险些遭荷兰突袭摧垮

    历史解密编辑:冷炮历史标签:郑一官,郑成功,明朝,荷兰,水师

    公元1633年7月,无疑是福建郑氏家族崛起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作为集团奠基人的郑芝龙,就是在这个夏天发动了料罗湾海战,从而为自己的家族夺下台湾海峡主导权。但就在郑芝龙决心发起总攻前夕,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武装便兵临厦门。不仅将他苦心打造的舰队摧毁,还顺带关闭了明朝自主发展近代化海军的机会窗口。由此造成的重

  • 清军入闽与郑芝龙降清事考

    历史解密编辑:Humanitas标签:清军,清兵,明军,明朝,郑一官,郑成功,洪承畴,郑鸿逵,郑芝龙,科学家,地理学家,中国古文献

    内容提要:本文考证了清军入闽之后的仙霞岭之战、分水关之战以及清军攻克建宁府、延平府、汀州府、福州府的过程,从而证明《清实录》、《清史稿》等书所载博洛等人苦战而得闽中的记载为谎言。对郑芝龙降清一事,作者也根据新史料对其动机与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考订。文章认为,明末清初的中国海洋势力有拥清派与拥明派两大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