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成功不满父亲郑芝龙叛明投清,创立水上义师,联合农民军抗清

郑成功不满父亲郑芝龙叛明投清,创立水上义师,联合农民军抗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2739 更新时间:2024/1/14 13:11:07

一六六三年,农民领袖王铁佛在建宁依山结寨,进攻邵武,农民领袖余角,结寨茶畲山,也大举进攻清军,一直到三藩事件发生,农民军仍在那里进行着英勇的抗清斗争。广东方面自李成栋失败以后,广州再度失陷,懦弱的明朝官军退出广东,英勇抗敌的任务,只有当地人民群众担负起来。

农民领袖王兴,因为精明强干,人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绣花针”。在一六四六年就在恩平县率部起义,他支援了“广东三忠”的起兵,据有阳江、恩平、阳春、开平四个州县,拿依山临海、有险可守的恩平的文安村作为中心据点,结寨固守。

茫茫的海水,崎岖的山路,把文安村隐蔽在中间,农民军可以出击清军,而敌人不容易进攻,有这样良好的根据地,四周的抗清武装也都受他节制。与王兴同时起兵的还有南海陈奇策,率部据守下川,往来于虎门之间;高州邓耀据守孤悬海外的龙门岛;王兴的部将萧国龙,据守在永丰寨;这几部分抗清武装联合起来,共推王兴作为领袖,与福建方面郑成功的义师,互相策应,进攻清军。

同时明末爱国志士都集中到文安,规划恢复的运动。明永历朝东西往来的使臣和军事上秘密的函件,都由王兴传递。文安村成为东西来往交通上的跳板,到一六五五年,王兴引导着李定国军,东破高州和廉州,由新会围攻广州,明朝的军威为之大振。但由于永历政权内部发生纠纷,迫使李定国率师西返,未能与郑成功会师恢复两粤,王兴只有退守文安,仍与清军抗战,相持达十余年之久。

到一六五八年,汉奸尚可喜派重兵围攻文安,费了十三个月的工夫,损失数万士兵和无数的代价,直至王兴兵尽粮绝,才把文安攻下,在八月中秋那天,王兴穿着明朝的衣冠全家殉难,文安既破,陈奇策、萧国龙等也相继为清军所败,先后战死。仅有邓耀剪发为僧,他们自始至终,绝不与清朝妥协。

这四位英勇的将军,虽然失败了。但继之以广东蜑户周玉,自号恢粤将军,率领数百个缯船,起兵海上。他们善于水战,冲浪如飞,联合郑成功的军队,攻打广东的沿海,到一六六三年,才为清军所败。可是恢粤将军的部将黄明初,谭琳高仍据守东涌海岛。到一六七一年左右,还在那里出没海上,继续抗清。

在广东,不仅抗清武装分布在大部分的地区,而且还到处发生人民自发的反清斗争,例如乳源县梅花岭山岳的地方,有邓张两位老人,领导当地的老百姓不剃发,穿着明代的衣冠,据险固守,这一带地区一直到一六八五年三藩事件结束之后,才归入清代的版图。清廷因为地势的险要,因而把它从番禺南海地界划出来,建置花县。

这些都表现了广东人民对清朝侵略者坚决不妥协的精神。《四朝成仁录》的著者屈大均,曾自豪地说:“王、陈、邓、萧四公,盖自永历元年至今,凡十余载,大小诸军,所在血战,所谓君子之师也。”在这样广大的地区上爆发的抗清斗争,是南明政权继续维持了十几年之久的主要原因。这里仅是作一个例子,至于其他各地人民英勇奋击的情况,借此也可以概见了。

明末的最后一支抗清力量是郑成功所领导的海上义师。这一支义师曾长期地以厦门和金门、台湾为根据地,几次出击福建和浙江的沿海一带,有力地支持了永历政权,直至永历帝被汉奸吴三桂杀害后,还坚持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

郑芝龙投降清朝后,他的儿子郑成功对他父亲的卖国行为深为不满。成功本名森,字大木,少年聪明,英勇有为,十五岁时,就考取了同安的秀才。弘光帝即位,他随着叔父郑鸿逵同到南京,在国子监中读书,他看到明朝政治的腐败,和史可法的督师江上,誓扫清兵,激发了他的爱国思想。

隆武帝建都福建,他的父亲同他去朝见,隆武帝见他相貌英俊,仪表非凡,很喜爱他,赐他姓朱,改名成功,从此就得到了“国姓爷”的称号。成功受到隆武帝的奖励,更鼓舞了他尽忠报国的热忱。

郑芝龙早怀着二心,他叫成功接近隆武帝,是为了借此可以伺察隆武帝的动静的,可是成功平时既不满意他父亲跋扈的行为,同时对于隆武帝寄人篱下凄凉的状况,深表同情,但对自己的父亲又没有什么办法。他常与隆武帝谈到国家的前途,军事的利弊,说到激昂慷慨的地方,君臣甚至于抱头痛哭。

他曾经愤慨地说:“到不得已的时候,我只有以死报国。”不久清军攻陷福州,明军退守同安,芝龙为了个人的地位和财产,宁肯背叛祖国,而拒绝了他儿子成功、兄弟鸿逵和朋友周鹤芝的苦劝,终于身败名裂。由于芝龙投降清朝,引起了成功的义愤,郑成功率部进驻厦门,坚决不降。郑芝龙被清军强迫要劫到北京去后,而清军进入安平镇时,仍不免烧杀掳掠。他的母亲翁氏是个日本人,抗拒清军的威胁和侮辱,不屈身死。

成功见到这种凄惨的情况,怀着无比的愤怒,就和他父亲发生决裂,在给他的父亲的信上说:“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教子以贰。今父不听儿言,倘有不测,儿只有缟素而已。”这年郑成功才二十四岁,感觉到国忧家难集于一身,他便脱去了腐朽的儒冠,换上了崭新的戎服,同着他的战友陈辉、张进、施琅、陈霸等一行九十余人,坐了两条大船,走到南澳,招集义旅,准备组织抗清斗争。不到几天,就有九千多人。

福建的广大群众和郑芝龙的部将,都愤恨郑芝龙的叛国行为,因而都支持和拥护郑成功的旨在恢复明朝统治的斗争。于是郑成功就以南澳为基地,树立起抗清的旗帜。旗帜上面写着“明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又有一面旗上写着:“背父救国”四个大字,表明了以身许国的决心。

义军初起的时候,称隆武二年,后来听到永历帝在肇庆即位,就改用永历的年号。成功是属于隆武系统的,但他并没有因为唐鲁不和而摈弃鲁王,仍然迎接穷蹙无归的鲁王,奉居在金门,与鲁王方面出色的将士的张名振、张煌言引为战友,密切配合,严重地打击清军。

郑成功在南澳起兵的时候,同情他这种行动的是他的叔父郑鸿逵。他于是与鸿逵一同地团结了郑芝龙部下的英勇将士甘辉、翁天佑等,在隆武三年由南澳出兵,连破福建、同安、海澄,漳浦,并攻克泉州闽南沿海一带地方;袭击动摇分子,他的堂兄郑彩、郑联等,进据金门、厦门,统一了内部的事权。

厦门在明朝原名中左所,成功改名为思明州,就把它建立为政治中心,发号施令的重要据点。接着围攻福建漳州达七个月之久,没有攻下,清兵因之进攻海澄,郑成功英勇应战,坚拒清兵,直至清兵的火炮用尽,但发空枪,郑成功使兵士们拿巨斧在城上砍杀无数将要登城的清兵,郑成功的军队从城中赶出来,清兵大败而逃,终于保全海澄,攻克漳州。

漳泉是福建的富庶地区,郑成功拥有许多船只,与日本、暹逻、安南、占城、吕宋诸国来往,做海外的贸易,又把进口的货物和南方的出产销行到内地,换回来“杉桅、桐油、铁器、硝磺、绫、粮米一切应用之物”,作为军储。他又派闽粤的商民潜到北京、苏杭、山东等处去经营商业,所谓“招集伙商,发本经营,一时遂有五大商会之号”。各地的商民,都集中到思明,“井里烟火,几如承平时景象”。思明州不但是政治中心而且是经济中心。

贪婪的清朝统治者看见思明的殷富,叫它做“金穴”,因之蓄意要夺取金、厦,而清廷的武力在郑成功据守时期,始终未能占领金、厦,海上义师常得与大陆上保持着联系。郑成功于是与内地的义师互相接应,率师北伐,攻克浙江的温州、台州,从海道直上崇明,进人长江,扰乱清军后方。又于一六四九年南下,攻破广东惠州与潮州。

结语

一六五○年广州再度失陷时,郑成功率师进援,因清兵偷袭金、厦,郑成功恐怕后方有失,不得已而退回原防。到一六五四年,郑成功又派林察、周瑞进攻广州。要与李定国西攻新会的军队会师,但因永历政权内部的纠纷而告失败。

更多文章

  • 海上霸主郑芝龙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郑一官,隆武帝,清廷,郑成功,崇祯,郑鸿逵

    郑芝龙,南安石井巡司人,字曰甲,号飞黄,小名一官。郑芝龙父名绍祖,曾是泉州太守蔡善继底下一名管理仓库的小吏。天启三年(1623年),黄程有白糖、奇楠、麝香、鹿皮等货物想要搭附李旦的商船前往日本,便派遣郑芝龙随船押运。在跟随李旦期间,郑芝龙学会了西班牙、葡萄牙语,并学习贸易和东瀛武术。当李旦去世时,郑

  • “海贼王”郑芝龙,与我国近代著名海盗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发带月亮标签:郑一官,海盗,郑成功,明朝,水师,郑和

    中国海盗排行榜,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当属第一大航海时代的中国海贼王,明朝至清朝初期,郑艺龙(郑成功之父)当之无愧的排名第一。公元1500年前后,被史学界普遍认为是大航海时代的开始。个人以为,应该将火器的发明使用的时期,计算在内的。还有盖伦帆船的发明。没火炮、火枪武装的大航海,挺没劲的。还有一种说法是

  • 郑芝龙投降清朝,为何郑成功却坚定反清,与其日本母亲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镜头下的文化标签:清朝,明朝,日本,郑一官,郑成功,郑芝龙,地理学家,中国古文献

    郑芝龙出生于一个小官吏家庭,小时候由于生活艰难,他便带着弟弟去香山澳(澳门)投靠了舅舅黄程。在此期间,郑芝龙不断与海上国家打交道,渐渐学会了多国语言。明朝天启年间,郑芝龙的舅舅见他能干,就决定让他远赴日本去历练一番。刚开始来到日本人生地不熟,郑芝龙就以“卖履”为生。可他极具经商天赋,所以后来干脆就跟

  • 没落的明朝完胜强势的荷兰,不知道料罗湾海战,你敢说了解郑芝龙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郑一官,罗湾,明朝,海战,战船,荷兰

    一个没落垮掉的王朝,一场规模不大的海战,成就一位天才水师将领,也为明朝的衰败画上圆满的句号。料罗湾海战,或许你没听过,但你一定对郑芝龙有所耳闻。此人绝非常理认为的那样,是个活跃于明朝晚期,盘踞东南沿海的海盗。由他领导的料罗湾海战,是中国历史上对抗列强入侵,为数不多的海战大捷。海上马车夫的崛起荷兰素来

  • 郑芝龙的海上王国有多牛?抢葡、西、荷三国的生意,让其几近绝望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郑一官,总督,崇祯,日本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1、郑芝龙的持续做大庞大的海外贸易利权的确引起中央官员的关注,崇祯十一年(1638)正月,兵科都给事中凌义渠指责广东总兵官陈谦“诱夷船十余万金入之帅府”,事实上,福建的郑芝龙也是如此。问题是晚明最后十

  • 明朝时期, 郑芝龙与荷兰——双方围绕日本市场贸易间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张勇说生活标签:日本,明朝,幕府,郑一官,荷兰人,郑芝龙,科学家,地理学家,中国古文献

    明朝时期,郑芝龙与荷兰——双方围绕日本市场贸易间的较量,1638年(宽永15年)4月6日平户荷兰长官尼古拉斯至江户参府时,幕府的阁老便询问他:如果禁止葡萄牙人前来日本贸易,荷兰是否能提供相当的丝织品来满足日本的市场。日本市场的贸易在葡萄牙人未被禁止贸易之前,荷兰在日本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便是葡萄牙。现

  • 击败“海上马车夫”荷兰,生混血儿郑成功,郑芝龙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凉觅凉人心标签:明朝,李旦,崇祯,郑成功,郑一官,马车夫,郑芝龙,科学家,生物学家,中国古文献

    只要是提到郑成功,我们都知道他是民族英雄,收台湾。一生都在为反清复明的事业在努力,只可惜年仅38岁含恨离世,实在是令人。但大部分不知道的是郑成功其实是一个混血儿,是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混血;郑成功的母亲其实也是一个混血,也是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混血,所以说田川氏有一半的中国血统;而郑成功的父亲则是被人称为“

  • 郑芝龙比郑成功实力大?控制东南亚海域,海上马车夫荷兰也得低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郑一官,郑成功,东南亚,清廷,洪承畴,明朝

    从实力上来说,郑芝龙当然要比郑成功更加出色,这哥们最强盛的时期,拥有3000条战船,和20万带甲之兵,与日本和南亚诸国都有往来,是整个东南亚最大的海盗,就连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船队路过东南亚的时候,都需要给郑芝龙交保护费。可是从民族情结、人品修养上来说,郑芝龙是远不及他的儿子郑成功的。郑成功不光立志

  • 郑芝龙如何从明末叱咤东南的“海贼王”沦为满清的提线木偶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郑一官,郑成功,清军,清廷,南明,明朝

    导语提到郑芝龙,也许很多人不熟悉,但他的儿子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而郑成功能够在明末乱世打败号称“海上马车夫”的盛极一时的荷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郑芝龙给他留下的丰厚家底。17世纪上半叶,在明朝实施海禁与全球海权兴起的背景下,郑芝龙依靠高超的商业头脑和外交手腕,建立起一

  • 吊打明军和荷兰人的郑芝龙,却选择投降朝廷,海盗王难道不香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郑一官,荷兰人,崇祯,李旦,郑氏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郑芝龙的船帮集团在福建海出现是值得深思的。他出生于泉州府南安县的石井村,少年便随李旦到了澳门,信仰了基督教,懂得葡萄牙语,这些条件有利于其日后的商业活动。他早期的活动范围是澳门—马尼拉—日本之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