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海贼王”郑芝龙,为一己私利归降清朝,儿子却是抗清名将?

明末“海贼王”郑芝龙,为一己私利归降清朝,儿子却是抗清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古今记实 访问量:251 更新时间:2024/1/16 10:03:10

明朝隆武二年(1646年),隆武帝被清军所俘杀,隆武朝随之覆灭,南明政权也即将走到尽头。

自从崇祯帝自缢而死后,明朝就已经名存实亡了,虽说南京旧臣在故都南京拥立了藩王为帝,可这些藩王都是些平日里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所以根本无法挽回局面。

而在南明四帝中,唯有隆武帝朱聿键算是一位有才华,有抱负的皇帝,可他仅仅在位一年就死在了清军的手中,隆武朝的灭亡也代表着南明政权走到了尽头,而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盘踞福建的军阀头目—郑芝龙

郑芝龙是明末清初的降清将领之一,也是从福建到东南海域一带的海上霸主,有着“世界史上第一船王”之称。

他的名字在历史上或许鲜为人知,但他却有一个很出名的儿子,也就是收复台湾的抗清名将“郑成功”。

郑芝龙的别名叫做郑一官,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出生于福建安南的一个小官吏家庭,因此他的身世可以说是平平无奇,而他的发家史要从十七岁开始说起。

元年(1621年),年仅十七岁的郑芝龙就跟着商队乘船前往澳门,而他此行的目的是去投奔他的舅父黄程。

黄程是一位经营海运的商人,常年往返于日本与澳门之间,积攒了不少的家产。对于这位外甥,黄程还是很满意的,不仅吃苦耐劳,还十分聪慧,将商队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因此黄程觉得郑芝龙将来必定会有一番作为,于是在天启三年(1623年),黄程将郑芝龙送到了当地最有势力的海商, 日本平户华侨李旦的船队中。

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郑芝龙凭借着出色的能力,在李旦的船队中混得顺风顺水,深受李旦器重,不仅有了自己的船队,还和李旦以父子相称。

有心栽培郑芝龙的李旦,将自己的部分资产和船只交给了郑芝龙,让他前往越南做生意,仅仅一两年的时间,郑芝龙就赚取了万贯家财,而且还娶了当地日本诸侯松浦氏的家臣之女田川松,并且生下了长子郑森,也就是将来的“郑成功”。

在天启五年(1625年),李旦去世,由于没有妻室子女,所以他将自己在台湾的产业和事业都交给了义子郑芝龙,这位郑芝龙之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在之后的两年中,郑芝龙开始自立门户,恰好此时,闽南发生了旱灾,饥民遍地,郑芝龙接济了数万百姓,并将他们转移到台湾,垦荒定居,这也是台湾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移民。

他的这一举动不仅救助了灾民,还借助民间的力量发展了自己的航海业,到了1627年,郑芝龙的手中已经有了700艘商船,成为了海上的一大势力。

不久后,明朝便发布了海禁,因此郑芝龙也被定义为海盗,同时还遭到了另一位投身于朝廷的海盗商人许心素的针对,许心素联合福浙副总兵俞咨皋想要剿灭郑芝龙,夺取他的巨额财富,但被郑芝龙反杀了。

经此一战,郑芝龙也意识到了权利和地位的重要性,于是郑芝龙便主动归顺明朝,并且表示以“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为己任,担任海防事务,任职“五虎游击将军”。

在他任职期间,为抵挡了海贼倭寇和荷兰人的轻饶,甚至荷兰人的船只只要在中国海域上露面,就会被郑家军所截获。

凭借着官面上的身份,郑芝龙不仅生意越做越大,势力也更加雄厚了,在他麾下有着多达二十万的兵力,其中有汉人、日本人、朝鲜人、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种,除此之外,还有着超过三千艘大大小小的船队,成为了东南海域公认的海上霸主。

到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惨败,对军死伤惨重,崇祯帝被迫上吊自尽。明朝旧臣在故都南京拥立了弘光帝朱由崧登基,郑芝龙也被封为了南岸伯,镇守福建,负责福建省的抗清军务。

商人逐利,体会过权力的好处,郑芝龙自然不会满足于此,他想要的是位极人臣,掌控朝政。

在弘光元年(1645年),登基不到一年的弘光帝被清军所擒获,郑芝龙见时机已到,便拥立了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郑芝龙也被册封为安南侯。

凭借着“拥立之功”,郑芝龙的权力地位也达到了的顶点,为自己谋取了暴利。不仅如此,由于此时的南明朝有名无实,所以不论是军事力量还是财务都得依靠郑家,没有郑芝龙的同意,即便是皇帝也无法调动一兵一卒。

而隆武帝因为早年时期的遭遇,有着其余藩王无法相比的品行和才华,一心想要恢复明朝往日的辉煌。

但郑芝龙却不这么想,毕竟是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家业,所以他可不愿意与清军为敌,只想盘踞一方。

不久后,郑芝龙就收到了清朝的劝降书,在信中清廷许诺他“闽粤总督”之职,也就是将福建、浙江两地交由他掌控。

这对于郑芝龙有着不小的诱惑,因此贪图利益的郑芝龙选择了投靠清朝,并且还将福建各个关卡的守军撤走了,由于这一切都是暗中进行的,所以无人知晓。

此时清军已经攻破了赣州,距离福建越来越近,隆武帝曾多次请求郑芝龙出兵,但却都遭到了拒绝。

最终当清军即将抵达最后一道防线仙霞关时,隆武帝忍无可忍,率领了数千明兵“御驾亲征”。

但他却不知道此时的福建已经门户大开,清军一路畅通无阻,刚刚抵达延平的隆武帝就收到了仙霞关失守的消息,被迫逃亡汀州,但最终还是死在了清军的手中。

与此同时,郑芝龙率领着自己的随从赶往了清军大营,可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清朝所看重的是他手上的军事力量,而他来的时候只带了自己的随从。

关于归顺清朝一事,郑芝龙并没有取得他那些弟弟以及儿子郑成功的同意,所以现在的他只是一个光杆司令。

因此清朝要求郑芝龙劝说郑成功投降,但郑成功在接到父亲的劝降书时,十分气愤,仍然坚持抗清。

如此一来,郑芝龙对于清朝来说毫无用处,再加上不久后郑成功让清军损失惨重,所以恼羞成怒下,清廷下令将郑芝龙囚禁了起来,最终郑芝龙被清朝的辅政大臣苏克萨哈下令当街斩首。

郑芝龙的一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早期的他确实值得世人敬佩,即便是为了利益,他救济百姓,抵抗荷兰人,抗击清军都是不可抹去的功劳。

可是到了晚年他却被利益蒙蔽了双眼,置国家于不顾,最终落得如此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

标签: 郑一官郑成功清朝隆武帝明朝清廷

更多文章

  • 郑芝龙执意投降清廷 郑成功大哭:如你一去不回,我为你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郑一官,郑成功,清廷,吴三桂,洪承畴,南明

    古往今来,以劫掠为生的海盗多如牛毛,但能够以海盗的身份登堂入室、拜相封侯者如凤毛麟角,郑芝龙要算一位。郑芝龙是明朝末期活跃于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名海盗。与别的海盗不同,郑芝龙不允许手下骚扰普通百姓,“不许掳妇女、屠人民、纵火焚烧、榨艾稻谷”。还救济贫穷百姓,“有彻贫者,且以钱米与之。”由此看来,郑芝龙颇

  • 明将郑芝龙投降清朝,为何其日本妻子田川松,反而自杀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车马行空说标签:郑一官,田川,郑成功,清军,清廷,洪承畴

    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松,是日本肥前国平户藩家臣的女儿。当初,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从福建远渡日本长崎。在地生人疏的地方,郑芝龙先以“卖履”为业,后来又以“为人缝纫糊口”,生活相当艰苦。不过郑芝龙性情豪爽,有膂力,好拳棒。且为人机警,精于海事。因此得到海商李旦的器重,被收为义子。从此,郑芝龙开始了既为海商,又

  • 南明史:郑芝龙、郑成功、郑经,爷仨抗清的重大决策失误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郑一官,郑成功,郑经,张煌言,南明

    明末清初时,有一支制霸中国沿海的海上军事力量,即郑芝龙创建的郑氏武装集团。这支军队,在当时的海上作战几近无敌(同数量战舰对垒的话,战术和火器的质量落后于荷兰、西班牙等),是能影响到明末清初局势的一股决定性势力。曾有很多分析文章认为,如果当时郑氏武装集团,能顺着大海,北上山东、北直隶,或辽东的话,对占

  • 古代史研读, 明朝时期, 郑芝龙与荷兰人之间的交往

    历史解密编辑:郭超说财经标签:明朝,平户,郑一官,荷兰人,朱印船,古代史,郑芝龙,科学家,地理学家,生物学家

    古代史研读:明朝时期,郑芝龙与荷兰人之间的交往——进入17世纪之后,垄断了中日贸易30多年的葡萄牙开始衰落,中日、荷日之间的贸易逐渐占据上风,葡萄牙失去了其优势地位。首先,中日之间的直接贸易兴盛起来。1590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为扩充幕府财力,巩固统治地位,同时也为了将各海商集团控制在中央权力机关

  • 厦门之战:郑芝龙的海上帝国险些遭荷兰突袭摧垮

    历史解密编辑:冷炮历史标签:郑一官,郑成功,明朝,荷兰,水师

    公元1633年7月,无疑是福建郑氏家族崛起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作为集团奠基人的郑芝龙,就是在这个夏天发动了料罗湾海战,从而为自己的家族夺下台湾海峡主导权。但就在郑芝龙决心发起总攻前夕,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武装便兵临厦门。不仅将他苦心打造的舰队摧毁,还顺带关闭了明朝自主发展近代化海军的机会窗口。由此造成的重

  • 清军入闽与郑芝龙降清事考

    历史解密编辑:Humanitas标签:清军,清兵,明军,明朝,郑一官,郑成功,洪承畴,郑鸿逵,郑芝龙,科学家,地理学家,中国古文献

    内容提要:本文考证了清军入闽之后的仙霞岭之战、分水关之战以及清军攻克建宁府、延平府、汀州府、福州府的过程,从而证明《清实录》、《清史稿》等书所载博洛等人苦战而得闽中的记载为谎言。对郑芝龙降清一事,作者也根据新史料对其动机与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考订。文章认为,明末清初的中国海洋势力有拥清派与拥明派两大派系

  • 郑芝龙降清前后发生的一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清军,清廷,顺治,明朝,郑一官,郑成功,隆武帝,郑鸿逵,郑芝龙,科学家,生物学家,中国古文献

    1646年六月,进军浙东的清军征南大将军博洛不费吹灰之力瓦解南明鲁监国政权,福建的隆武帝政权顿有唇亡齿寒之感,雪上加霜的是早在三月间东南一带的实权人物郑芝龙此时已经与清军暗通款曲,决意投降换取前程,之后秘密命令仙霞关守将武毅伯施福放弃天险退守福建,隆武帝震怒不已但又无可奈何,不久郑芝龙又谎称家乡安平

  • 李自成吃活人真相:福王朱常洵,三百余斤与鹿烹煮,称其为福禄宴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李自成,朱常洵,福禄宴,皇位,朱常洛,明神宗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战争年代,一些统帅为了振奋人心会采取很多极端的方式,有的统帅会下令在攻下城池后进行烧杀掠夺,彰显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有的军官还会抢夺敌方貌美的女儿或者爱妻,显示一s个不可侵犯的威武实力。在明朝末年统治者昏庸无道,百姓民不聊生饥不择食,于是农民起义军奋勇起义,凶狠善战的

  • 如果万历赢了争国本,朱常洵会是怎样一个皇帝,面对怎样的朝局?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朱常洵,皇帝,朱常洛,朱由崧,魏忠贤,宦官

    在明朝发生了一件改变王朝命运的事,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那就是“国本之争”。熟知明史的人都知道,这场“国本之争”是万历皇帝输了,朱常洛在万历驾崩后顺理成章接过了这一棒当了皇帝。但是,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就算硬抢来也不会长久,这位明光宗朱常洛才登基一个月就一命呜呼,这也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种子。而扶持朱

  • 朱棣徐妙云讨论立世子!父母偏心溺爱是取祸之道,想起福王朱常洵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朱棣,朱常洵,世子,徐妙云,朱高炽,朱高熙

    朱棣徐妙云讨论立世子!父母偏心溺爱是取祸之道,想起福王朱常洵电视剧《山河月明》主要讲述了永乐大帝朱棣传奇的一生。就目前更新的剧集来说,冯绍峰饰演的朱棣,人生也开始精彩起来,相得益彰。朱棣的成功也离不开他的贤内助徐妙云,颖儿的演技不错,把徐妙云这个角色演绎淋漓尽致,已经不能与夏冬春那个角色,同日而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