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松,是日本肥前国平户藩家臣的女儿。
当初,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从福建远渡日本长崎。在地生人疏的地方,郑芝龙先以“卖履”为业,后来又以“为人缝纫糊口”,生活相当艰苦。不过郑芝龙性情豪爽,有膂力,好拳棒。且为人机警,精于海事。因此得到海商李旦的器重,被收为义子。从此,郑芝龙开始了既为海商,又为海盗的生涯。不几年,竟成了沿海一带赫赫有名的富商。在最辉煌的时候,郑芝龙光是大小海船,就有3千多艘。同时,他还拥有一支20多万人的私家军队。以至于东洋和南洋海域,几乎被他全部垄断。洋人若想在此做生意,必须向他交纳保护费才可以经商。日本见郑芝龙做了海上霸王,为了出口贸易能得到保障,于是极力拉拢他。因此,郑芝龙在日本名气很大。不光日本政府对他特别重视,一些地方贵族也争相与他交好。其中,肥前国平户藩的诸侯松浦氏,为了能让郑芝龙能长居肥前国,不仅赐地给他建房立屋,还把家臣田川昱皇的女儿田川松许配给他为妻。次年,田川松便为郑芝龙生下长子郑成功。然而,郑芝龙为了海上事业,长年在外根本无法安定。因此,他和田川松聚少离多。田川松对他的事业非常支持,毫无怨言独力在家抚育年幼的郑成功。随着时间的推移,郑芝龙在海上的势力愈发强大。明廷对他非常忌惮,多次围剿均告失败,随后,便以高官厚禄对他进行招安。郑芝龙也厌倦了海上东飘西荡的海盗生涯,于是便归顺了明廷。1630年,郑芝龙升任为都督同知。因为地位显赫,生活也趋于稳定,因此郑芝龙决定把妻儿都接到中国团聚。可是,当时的日本已经进入德川幕府时代,由于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腹中怀着孩子的田川松,被“日女不入中原”的禁令阻挠,未能顺利同行,只得让才6岁的郑成功,先随堂叔父郑芝鹗同中国,和郑芝龙相聚。不久后,田川松在日本生下次子七左卫门。
(郑芝龙剧照)1644年,随着李自成的大顺军攻进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明朝宣告终结。此后清军入关,入主中原。在亡明旧臣的拥立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但不久便为清军俘虏处死。1645年,在郑芝龙等人的拥护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而郑芝龙也因拥立有功,在数月之内,便成为权倾朝野的重臣。不光统领所有军事,还肩负起了抗清的重任。同年,郑芝龙再次写信给田川松,打算派人接她和七左卫门回中国一家团聚。可是,当时日本的闭关锁国令尚未解除,尽管田川松四处努力,最终,也只得到了日本同意她离开,但七左卫门必须留在日本的结果。田川松考虑到中国正是战乱,丈夫和长子又都处在事业的紧要关头,经过一番权衡后,最终,她忍痛把15岁的七左卫门留在日本,独自回中国。田川松来到郑芝龙和郑成功的身边,为他们打理好后方事务,让他们安心去完成他们未竞的事业。此时,清军已经挥戈南下。郑芝龙虽掌管南明军政大权,但他却丝毫不打算抵抗,反而想以此作为与清廷谈判的资本。已投降清廷的洪承畴,由于在明朝做将领时,与郑芝龙关系密切。于是,洪承畴出面,向郑芝龙发出劝降信,许诺他只要归降于清廷,清廷便封他为三省王爵,同时还会优抚他的家人。面对清廷开出的优厚条件,郑芝龙心动不已,不顾郑成功和田川松的劝阻,带着其他几个儿子北上京城,以表归降的诚心。然而,就在郑芝龙离开福建南安不久,清军将领博洛便违约,继续南攻,直取福建南安一带。在战乱中,来不及逃走的田川松惨遭清军的侮辱,最后,田川松上吊自杀。
(郑成功剧照)当郑成功匆匆率军赶到时,清军已离开南安。面对死去的母亲,郑成功悲痛不已。黄宗羲的《赐姓始末》中记载:“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肠涤秽,重纳之以殓。”也就是说,郑成功用日本人剖腹的方法,将母亲的肚子破开,取出内脏,用清水洗净后,再放回腹中,以此还她清白之身。之后,才予以隆重下葬。杀母之仇,让郑成功愈发坚定了反清复明的信念。他四处招兵买马,向清军数次发动反攻。在挥师北上的途中,由于太过思念田川松,他还专门用黄金为田川松铸了一尊像,并用沉香做床,五色珠宝做帷帐,以此来供奉田川松。可惜在与清军抗争的过程中,金像竟不慎被清军抢走溶成金水。这愈发加重了郑成功对清廷的愤恨,从此矢志抗清,至死不渝。不过,关于田川松的去世还有另一种记载。在守山正彝所著的《平藩语录郑氏兵话》中,便记载了郑芝龙归降,但田川松却和郑成功却投身到反清的大业中。田川松被俘后,清军将领固山见她容貌秀美,欲对她行辱。田川松见状,大骂不止,并从怀中掏出匕首要刺杀固山。固山大怒,于是拔剑刺穿田川松的肚腹。而田川松则岿然不动,任血流不止,仍骂个不停,直到断气。不管田川松究竟是怎么死的,但她性情刚烈,由此可见一斑。比起郑芝龙毫无民族大义,屈膝投降清朝的行径而言,她虽是个日本女子,却对强盗一样凶残的清军,毫无畏惧。这无疑身体力行地告诉了郑成功,什么是血性,什么是骨气。(参考史料:《平藩语录郑氏兵话》《赐姓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