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和郑板桥都是他们所处时代的佼佼者,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郑板桥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两位大家不仅仅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而且其也在世俗中灵活运用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王羲之刚刚落户绍兴之时,春节即将到来了,可谓双喜临门,自然是要庆祝一下,于是王羲之挥笔写下了一个对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景新家。此时的王羲之名气十分之大,有着“书圣”之称的他墨宝自然是价值连城了。哪里有宝贝,哪里就有投机的人。王羲之刚刚将春联贴上,还没过夜对联便被人家给偷走了。王羲之又写了一副对联。 然而,还没到第二天 .对联又被偷了。王羲之见此,沉思没一会儿就有了主意,他又写了一副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可能是偷春联的人看到这对联不合时宜,于是没有偷走。大年初一,王羲之在对联上挥笔补了几个字,将对联给改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日行。原本不吉利的话语,摇身一变成为了辞旧迎新的好话,众人无不拍手称绝。
郑板桥卖画,不像以往文人那样犹抱琵琶半遮面。他制定《板桥润格》,成为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当时江西有位张真人,受皇帝召见进京。扬州的富商争相讨好他,请郑板桥写对联送给张真人。由于张真人所要的对联尺幅大,郑板桥索价1000两,富商讨价还价为500两。哪知郑板桥写了“龙虎山中真宰相”的上联后就不肯再写,还说:“原索一千,君应五百,故只书上联。”富商只好凑齐银子,他才写了“麒麟阁上活神仙”的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