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绑石头不说话,郑板桥怒斥恶霸:敢诬告石头?恶霸大惊:愿赎钱

被绑石头不说话,郑板桥怒斥恶霸:敢诬告石头?恶霸大惊:愿赎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 访问量:2021 更新时间:2024/1/20 23:43:53

郑板桥看着被五花大绑的石头大怒道:若这石头既不会说话,又不会走路,那怎么说是它故意绊倒老汉,这分明是你们做了坏事,嫁祸于石——给我打!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学家,1742年,任范县县令,他为官清廉,一心为民,深得百姓赞扬。

一天,郑板桥在外办公,回来已是傍晚,轿子快到衙门口时,却走不动了,原来,前面吵吵嚷嚷的一群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条街本身就很热闹,有卖油条的、卖煎饼的、修锅的、补鞋的,但时也有财主、恶霸上街来欺负老百姓。

这会儿,有几个恶霸又上街了,那卖东西的便赶紧躲。

谁知,一个卖粥的老汉没躲及,被恶霸故意推到墙边,恰巧把准备卖的一罐子粥,打在了墙边的大青石头上。

罐子也打了,粥也撒了,老汉的眼泪啪嗒啪嗒落下来。

郑板桥正要问什么事儿,一个恶霸拽着老汉的衣襟,上来说道:这个家伙故意把粥罐子砸在大青石上,拦老爷的大驾,不知安着什么心,请老爷严加问罪!

卖粥老汉战战兢兢的回道:回老爷,我全家就靠我卖粥养活着,这会儿,我刚来卖粥,就被人挤到了墙根的大青石头上。把粥灌子也打碎了,我是冤枉的!

这时,一个胖财主上来说道:老爷,做坏事的是那块大青石头,我们都亲眼看到,它绊倒了老汉,请大老爷明察!

胖财主一说完,众恶霸也纷纷附:做坏事的就是那块大青石头,请老爷严惩它!

郑板桥看着卖粥老汉脸上,被打的青一块紫一块的,心里什么都明白了。

于是,他郑重其事的说道:既然大家都说是这块大青石头作恶,那么,我们就把它押到公堂上审理,只不过,还得麻烦各位都去做个证,要不大石头赖账,可怎么办呢?

众人见郑板桥说要审石头,心中不禁暗笑起来,看看这个大老爷怎么审石头,于是,一群人闹闹哄哄的都到了公堂上。

一会儿,郑板桥坐在了公堂的正中,堂前一边跪着卖粥的老汉,一边是被五花大绑的石头,还有财主、恶霸等,都在一旁做证人。

郑板桥一拍惊堂木,对着五花大绑的石头说道:好块恶石,你为故意绊倒老汉?还砸坏他的粥罐子。快快如实招来。要不然,必将你砸个粉碎,扔进粪坑!

郑板桥连说了三遍,大青石头却一句话也不说。

郑板桥又下令:将大青石头重打四十大板。

看着衙役打石头,那个财主和几个恶霸不禁哈哈笑起来。

郑板桥不禁一拍惊堂木,问道:你们几个证人,笑什么?

那几个恶霸回道:老爷,这个石头是哑巴,他不会说话,您就是把它打碎了,它也说不出话的。

郑板桥惊讶的问道:难道这块儿石头不会说话?

恶霸答道:是的,这块儿石头不会说话。

郑板桥又问道:那它会走路吗?

恶霸又答道:老爷,石头没长腿,它也不会走路。

郑板桥听了以后,“啪”的一拍惊堂木:你们明知道这块石头既不会说话,又不会走路,怎么就说是它故意绊倒了老汉。这分明是你们做了坏事,嫁祸于石,欺骗本官。来呀!重打四十大板!

说罢,就让众衙役将胖财主和几个恶霸,摁倒在地,开始打起板子来!

胖财主和几个恶霸,本想戏弄郑板桥,没想到反而挨起板子来,一个个赶紧求饶。

打了十几板子之后,郑板桥问道:你们是继续挨板子?还是留下赎罪钱?

几个人纷纷磕头说道:赎钱!赎钱!

郑板桥让他们留下钱以后,才放走他们。而后,又把那些钱都给了卖粥的老汉。老汉感激的只给郑板桥磕头。

郑板桥赶紧把他扶了起来,又安慰了一番。让他拿着钱回家去了。

老百姓见郑板桥如此审案,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夸郑大人是一心为民的好县令!

本文改编自《中国古代经典奇案》

标签: 郑板桥问道财主公堂

更多文章

  • 郑板桥风骨傲然,刘伯温暗藏大智慧,古人的辞职信太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乾隆,明朝,诗人,郑板桥,刘伯温,朱元璋,胡惟庸,科学家,天文学家,官宦世家

    春暖花开,处处好风光。有多少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DNA又动了?十个打工人,至少就有八个想过辞职,剩下的正在写离职信。说到辞职,最有经验的该是那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了。他曾五次辞职,还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辞》,“归去来兮归去来,长安纵好休徘徊”。他向往着回到幽静闲适的故乡,“吟且咏,

  •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有多怪诞?为自己选了墓“邻居”?

    历史解密编辑:宝宝爱我标签:墓地,风水,郑板桥,扬州市,大运河,扬州八怪,中国文物,中国世界遗产

    提起郑板桥,我们都知道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为人随性率直,甚至有些怪诞。有一次他专门给表弟写信。提出要购买一块墓地,特别的是这块墓地上已经有了一座无主孤坟。郑板桥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但他却还是想要买下它,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郑板桥表弟家的庄园,有一块土地,论起地理位置确实不错。可不巧的是上面有一座

  • 袁枚与郑板桥:红桥修禊写诗唱和的忘年交,惺惺相惜或文人相轻?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袁枚,郑虔,修禊,郑燮,诗人,清朝,郑板桥,王羲之,散文家,千古名句

    “禊”者,古代春、秋两季为祈福和禳除灾疠而举行的祭祀。这种古老的仪式源于周代,一般是在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取涤旧荡新之义,借以除灾去邪,称作“祓禊”;而文人相约饮酒赋诗、谈玄论理的集会,则称为“修禊”。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个修禊地,当属兰亭和红桥。兰亭修禊的召集人,是东

  • 糊涂县令郑板桥:乡人状告和尚与尼姑有私,审判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郑板桥,尼姑,糊涂县令郑板桥,寺院,和尚

    糊涂县令郑板桥:乡人状告和尚与尼姑有私,审判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相信大家都知道郑板桥的名字,然而,我们所知道的大多是郑板桥的画和诗词。其实郑板桥也做过官,虽然只是小小的县令。从郑板桥的作画风格可以看出,郑板桥有着高风亮节的品质,因为他一生画的只有三种肥西,分别是兰花、竹子和石头。同时,郑板桥还被列入扬州

  • 山东手造|潍坊:非遗传承人在铜器上“临摹”郑板桥字画 千锤百炼“秀”出真功夫

    历史解密编辑:闪电新闻标签:郑板桥,潍坊,魏伟,年画,非遗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8日讯潍县砸铜作为潍坊代表性非遗项目,距今已有几百年的传承历史。为保护和弘扬非遗技艺,潍坊专门打造了东亚锤铜技艺文化交流中心,助力“东亚文化之都”创建。8月18日,记者来到东亚锤铜技艺文化交流中心,看到潍县砸铜技艺传承人魏伟正在专心打造铜器。他告诉记者,潍县砸铜技艺主要是利用金

  • 郑燮「郑板桥书润格」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郑燮,兰竹,清朝,画家,郑板桥,黄庭坚,书法家,书法作品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郑板桥早年学书相当刻苦,写众家字体均能神似,但终觉不足。有一次,他竟在妻子的背上划来划去,揣摩字的笔画和结构。妻子不耐烦了,说:“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你老在人家的体上划什么?”这无意间说出的一语双关的话,使板桥恍然有悟:不能老在别人的体格上“规规效法”,只有在个人感悟的

  • 【国学】山东民间传说:郑板桥“难得糊涂”,是指一道菜或一锅粥

    历史解密编辑:年之父标签:郑板桥,难得糊涂,乾隆,民间传说,板桥

    难得糊涂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郑板桥游历莒州(今莒县),行至莒北碁山西山旺时,当地王员外大摆筵宴、给予款待。王员外久闻板桥大名,于是,就在宴席上了当地最有名的“糊涂菜”。所谓“糊涂菜”,就是先用面糊把鸡、鱼、肉或其他菜包裹起来,然后用小火慢慢油炸至表面金黄。因为此菜上桌时,外形像老虎头,故称

  • 郑板桥:我画竹子,只有一个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郑板桥,竹子,窗纸,竹影

    他,一生爱竹画竹,画出了竹的精神,画出了一个竹的世界,传之后人,可谓流芳百世,启迪来者。郑燮画竹因喜欢竹之气节,有题画竹句“屈大夫之清风,卫武公之懿德”。他画竹的三个阶段:“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他的特异之处还在于他作画全然体现了“书画同源”理念,可谓“一笔书,一笔画”。他画得的

  • 这次不抱奖牌睡觉!马宁晒执法亚冠决赛照片:套用郑板桥诗句自勉

    历史解密编辑:西西职场说标签:亚冠,郑板桥,裁判组,浦和红钻,马宁(足球裁判)

    北京时间5月6日,执法完亚冠决赛次回合比赛之后,马宁在社媒晒出了自己执法亚冠决赛的奖牌,同时借用清朝诗人郑燮(郑板桥)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不负初梦奋进中!”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虽然新赛季在中超赛场亮相的机会不多,但马宁主要的任务还是放在国际赛场。去年未能在世界

  • 一和尚向郑板桥求对联,上联:凤来禾下鸟飞去,看完下联尴尬了

    历史解密编辑:明德阅读标签:郑板桥,对联,苏轼,竹石

    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古以来,无论是百姓住宅,还是民间商户,门口两侧以及大门的上方都贴着红底黑字的对联。贴对联是中华民族传承千百年的习俗,根据历史记载,现代人俗称的对联在古代也叫做楹联。它最早的呈现方式就是桃符,人们把吉利的语言以文字形式篆刻的桃木上,悬挂于门的两侧。 在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