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有多怪诞?为自己选了墓“邻居”?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有多怪诞?为自己选了墓“邻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宝宝爱我 访问量:295 更新时间:2024/1/3 5:01:36

提起郑板桥,我们都知道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为人随性率直,甚至有些怪诞。

有一次他专门给表弟写信。提出要购买一块墓地,特别的是这块墓地上已经有了一座无主孤坟。郑板桥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但他却还是想要买下它,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郑板桥表弟家的庄园,有一块土地,论起地理位置确实不错。可不巧的是上面有一座无主的孤坟,无奈之下只好当做墓地出售。郑板桥的父亲经想买下这里,当做自己的墓地,可又不忍心铲平人家的墓来安葬自己,只好作罢。

时间一年年的过去,郑板桥也到了为自己考虑身后事的年纪。他忽然想起了父亲当年没买成的目的,于是提笔给表弟写了这样一封信。信中说“我听说贵庄有一块墓地要出售,我父亲当年本想购买,但因为不忍心铲平人家的墓而作罢。但这块地竟然放出了出售的消息,价格又不贵,世人未必都像我父亲那样,心存不忍,肯定会贪图便宜的价格,铲掉原来的坟墓,另立新坟的。与其这样还不如让我买下来,留作我妻子的墓地。如果你把这块地卖给我,我不仅不会铲掉原来的孤坟,还要在我的墓碑上嘱咐我的子孙,让他们以后来拜祭我的时候,多准备一份香烛酒饭。给这位不知名的“邻居”,也算是继承我父亲当年的仁厚之意,所以麻烦你替我留意,如果还没有买主的话,就将这块墓地卖给我吧!”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中国的传统化中,生死之外无大事。所以对于这两件事,即使对不迷信风水的人,也多多少少有些介意的。可郑板桥却丝毫不放在心上,甚至愿意留下一座无主孤坟,与自己的墓穴为伴,颇有种狂生的韵味。一方面清醒理智,不信风水。另一方面又仁厚善良,心地豁达。

或许正如郑板桥信中所说:踏破铁鞋觅宝地;不如扪心自省,方能俯仰无愧。

大家说郑板桥信没信风水?他完全可以另找一个地方!现在的人们应该都是不信这个的吧!大家信吗?为什么信?反正我不信!因为我一直穷着!

更多文章

  • 袁枚与郑板桥:红桥修禊写诗唱和的忘年交,惺惺相惜或文人相轻?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袁枚,郑虔,修禊,郑燮,诗人,清朝,郑板桥,王羲之,散文家,千古名句

    “禊”者,古代春、秋两季为祈福和禳除灾疠而举行的祭祀。这种古老的仪式源于周代,一般是在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取涤旧荡新之义,借以除灾去邪,称作“祓禊”;而文人相约饮酒赋诗、谈玄论理的集会,则称为“修禊”。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个修禊地,当属兰亭和红桥。兰亭修禊的召集人,是东

  • 糊涂县令郑板桥:乡人状告和尚与尼姑有私,审判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郑板桥,尼姑,糊涂县令郑板桥,寺院,和尚

    糊涂县令郑板桥:乡人状告和尚与尼姑有私,审判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相信大家都知道郑板桥的名字,然而,我们所知道的大多是郑板桥的画和诗词。其实郑板桥也做过官,虽然只是小小的县令。从郑板桥的作画风格可以看出,郑板桥有着高风亮节的品质,因为他一生画的只有三种肥西,分别是兰花、竹子和石头。同时,郑板桥还被列入扬州

  • 山东手造|潍坊:非遗传承人在铜器上“临摹”郑板桥字画 千锤百炼“秀”出真功夫

    历史解密编辑:闪电新闻标签:郑板桥,潍坊,魏伟,年画,非遗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8日讯潍县砸铜作为潍坊代表性非遗项目,距今已有几百年的传承历史。为保护和弘扬非遗技艺,潍坊专门打造了东亚锤铜技艺文化交流中心,助力“东亚文化之都”创建。8月18日,记者来到东亚锤铜技艺文化交流中心,看到潍县砸铜技艺传承人魏伟正在专心打造铜器。他告诉记者,潍县砸铜技艺主要是利用金

  • 郑燮「郑板桥书润格」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郑燮,兰竹,清朝,画家,郑板桥,黄庭坚,书法家,书法作品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郑板桥早年学书相当刻苦,写众家字体均能神似,但终觉不足。有一次,他竟在妻子的背上划来划去,揣摩字的笔画和结构。妻子不耐烦了,说:“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你老在人家的体上划什么?”这无意间说出的一语双关的话,使板桥恍然有悟:不能老在别人的体格上“规规效法”,只有在个人感悟的

  • 【国学】山东民间传说:郑板桥“难得糊涂”,是指一道菜或一锅粥

    历史解密编辑:年之父标签:郑板桥,难得糊涂,乾隆,民间传说,板桥

    难得糊涂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郑板桥游历莒州(今莒县),行至莒北碁山西山旺时,当地王员外大摆筵宴、给予款待。王员外久闻板桥大名,于是,就在宴席上了当地最有名的“糊涂菜”。所谓“糊涂菜”,就是先用面糊把鸡、鱼、肉或其他菜包裹起来,然后用小火慢慢油炸至表面金黄。因为此菜上桌时,外形像老虎头,故称

  • 郑板桥:我画竹子,只有一个秘诀...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郑板桥,竹子,窗纸,竹影

    他,一生爱竹画竹,画出了竹的精神,画出了一个竹的世界,传之后人,可谓流芳百世,启迪来者。郑燮画竹因喜欢竹之气节,有题画竹句“屈大夫之清风,卫武公之懿德”。他画竹的三个阶段:“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他的特异之处还在于他作画全然体现了“书画同源”理念,可谓“一笔书,一笔画”。他画得的

  • 这次不抱奖牌睡觉!马宁晒执法亚冠决赛照片:套用郑板桥诗句自勉

    历史解密编辑:西西职场说标签:亚冠,郑板桥,裁判组,浦和红钻,马宁(足球裁判)

    北京时间5月6日,执法完亚冠决赛次回合比赛之后,马宁在社媒晒出了自己执法亚冠决赛的奖牌,同时借用清朝诗人郑燮(郑板桥)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不负初梦奋进中!”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虽然新赛季在中超赛场亮相的机会不多,但马宁主要的任务还是放在国际赛场。去年未能在世界

  • 一和尚向郑板桥求对联,上联:凤来禾下鸟飞去,看完下联尴尬了

    历史解密编辑:明德阅读标签:郑板桥,对联,苏轼,竹石

    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古以来,无论是百姓住宅,还是民间商户,门口两侧以及大门的上方都贴着红底黑字的对联。贴对联是中华民族传承千百年的习俗,根据历史记载,现代人俗称的对联在古代也叫做楹联。它最早的呈现方式就是桃符,人们把吉利的语言以文字形式篆刻的桃木上,悬挂于门的两侧。 在古

  • 清代郑板桥的这首咏物诗,不仅传神洒脱,还极富人生哲理

    历史解密编辑:此生读写伴标签:郑板桥,竹石,诗歌,咏物诗

    文\常清君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常清君导读:在流传至今的古诗词曲中,有相当数量作品的内容是有关“咏物”的,即描写事物题材的。这些咏物古诗词曲,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或以物明理,或写物

  • 民间故事:扬州八怪郑板桥,巧断风流偷情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白名单标签:山东,乾隆,县令,郑板桥,扬州市,大运河,扬州八怪,民间故事,中国文物,中国世界遗产

    乾隆年间,山东有个姓张的地痞,因调戏寡妇被告到了县衙,县令郑板桥却说他是个大善人,张某闻言大哭:“大人饶了我吧,小人再也不敢了”。郑板桥一生光明磊落,满腹才华,只可惜时运不济,四十四岁才考上进士,又过了几年,才辗转到山东潍县当了个县令。虽然和故居扬州相比,潍县只能算穷乡僻壤,他也只是个芝麻官,但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