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代才子郑板桥对联智斗恶霸,佳话传千古,令人津津乐道

清代才子郑板桥对联智斗恶霸,佳话传千古,令人津津乐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真游泳的猫 访问量:390 更新时间:2024/1/16 15:46:53

说起郑板桥,大家一定很熟悉。作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诗书画样样皆能,堪称清代大才子。

而且郑板桥关心民间疾苦,对老百姓还是不错的,属于古代难能可贵的清官。

据说,郑板桥辞官之日,经写下一副对联:“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

这个对联颇为精巧,模仿苏东坡的名对:“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因为上联的“三绝”包括了诗书画三样内容,下联也必须要用这种格式。但是上联五个字,下联也必须五个字,等于在格式上宣告了不可能下联。

所以,想要对下联,就必须别出心裁,破解上联的“格式陷阱”。像苏东坡是通过“雅”分大雅小雅来解决“四变三”的问题。

而郑板桥则是通过“一官”来统领“归去来”三样状态,真是非机智了。

由此可见,郑板桥的对联水平是非常高明的。加上老百姓们认为郑板桥是个清官,所以民间流传着大量郑板桥的对联故事。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清代才子郑板桥对联智斗恶霸,佳话传千古,令人津津乐道!

话说扬州有一个恶霸,外号“老虎”。他仗着京城当官的舅舅各种胡作非为,欺男霸女,横行霸道,让老百姓苦不堪言。

这个张老虎不知道从谁那里听来一个鬼点子,派家丁霸占了运河的一个港口,不让过往船只轻易过路。

想要过路,要么出大额的银子,要么就得对出张老虎的一个上联:“吃墨看茶听香读画。”

这个上联听上去很简单,但想要对出下联却很难。上联听上去没有道理,违背生活常识,但是仔细一想,却很有诗味,很有禅味。

也不知道张老虎从哪个帮闲的狗头军师哪里知道了这个上联,居然借此敛财,也是相当奸诈了。

老百姓一没有化,二没有银子,往往只能绕远路,白白浪费许多时间,对这个张老虎真是敢怒不敢言。

郑板桥听说了这件事,决心杀一杀张老虎这个恶霸的威风。他扮成一个渔翁的样子,驾着小船来到港口。

张老虎的家丁一看到小船,眼睛立刻亮了:“老头儿,知道规矩吗?想要从此过,留下银子先!”

郑板桥笑呵呵说:“不是说可以对对子过关吗?我要对对子。”

家丁愣住了,这老头看着不起眼,怎么敢来对对子?好几个秀才都对不出对子,落荒而逃,这个老头可以对肚子?开玩笑的吧!

这时候郑板桥又说话了:“对啊,就是对对子。不过呢,我要和你们张老虎亲自对对子!”

家丁一听,气乐了:“还没有人敢当面说我们老爷的外号呢,你这老头儿想找死是吧!”

另外一个家丁连忙劝住:“兄弟,别激动,这老头儿弱不禁风,万一你动手打死了他,你可就摊上官司了,犯不着。不如让老爷自己来处理,那时候有老爷担着,我们也不怕!”

没错,是这个理儿。于是家丁们就跑到港口旁边的大房子,把张老虎请了出来。

张老虎正在和美女玩闹呢,听说有个老头要对对子,居然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很好玩:“呦西,生活没有乐子,没想到乐子找上门了。美人儿,走,我们一起看热闹去。”

然后,张老虎搂着美女就往港口上来,拿两只醉醺醺的眼睛瞪着郑板桥:“老头,你要对对子,那就对吧!那上联是啥来着?”

旁边家丁已经背得滚瓜烂熟:“吃墨看茶听香读画。”

郑板桥摇摇手:“且慢,我如果对出下联,你就把这个港口的人马给撤了,敢不敢?如果我对不出来,随便你怎么处理。”

张老虎气乐了:“哈,居然要自己送死?满足你!来人,给他写下生死状,对出对子,我撤掉港口,对不出对子,他死翘翘!”

郑板桥很快把生死状写好了,然后不慌不忙对着围观的老百姓说:“大家伙仔细听好了,我的下联是吞花卧酒喝月担风。”(也有说下联是吞风卧露喝月担云。)

旁边老百姓拍手称快:“好下联,完美对应了上联,太厉害了。”

张老虎也不懂对联啊,他醉醺醺喊道:“胡说,你们都是胡说。来人,快把狗头军师喊来,让他来评理。”

狗头军师来了,他听到郑板桥的下联,有点呆住了,犹犹豫豫说:“老爷,这个下联还真是对出来了。”

“什么?岂有此理!”张老虎立刻酒醒了,瞪大眼睛说:“什么玩意儿,不就是对个对子吗?老爷就是玩,老爷不离开港口,谁敢不服?”

这时候郑板桥脱下渔翁的伪装,现出真面目,笑着说:“老夫郑板桥,京城也有熟人。如今生死状在手,你要是耍赖,那还是官府见吧!”

郑板桥在扬州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张老虎一听这人是郑板桥,一下子蔫了:“这老东西人脉还挺广,我要是赖账,说不定我舅舅也保不住我。罢了,只能认栽了。”

于是乎,张老虎只能落荒而逃,撤掉了港口的家丁。老百姓拍手称快,纷纷夸奖郑板桥是个奇才啊。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多多点赞、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这对我很重要。我是真游泳的猫,再次感谢大家!

标签: 郑板桥对联清官下联

更多文章

  • 郑板桥巧用对联判案,原告被告都服气,后世传为美谈

    历史解密编辑:害羞的脸标签:对联,县令,下联,郑板桥,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山东潍县做过县令。当年他巧用对联断案的一段佳话至今还被人广为传颂。有一天,一位老先生来县衙击鼓告状。升堂后郑板桥问:“老先生,你状告何人?”老先生答:“回大人话,我在一户姓张的人家教书,可辛辛苦苦地交了一年,他不但没给我钱,还把我辞退了。,”老人一边说,一边掏出了一张契约

  • 郑板桥:墨竹册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郑板桥,墨竹册,荣宝斋,扬州八怪,书法作品

    郑板桥墨竹册郑燮,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画以竹、石、兰为最工,以书入画,用笔秀劲潇洒,风格明快劲峭。工书法,融隶书于行楷中,自称“六分半书”。此郑板桥《墨竹册》,分别写墨竹、山石、丛兰等,轻灵放逸,耐人寻味。注:本文所展示图片来源于荣宝斋,为荣宝斋

  • 清代郑板桥这首《沁园春》,世人称其是古今之最“癫狂”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郑板桥,沁园春,汪士慎,风月

    “沁园春”这个词牌的代表作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沁园春·雪》等。也正是毛泽东的这首词,让我一想到《沁园春》这个词牌名,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一个词,就是:“大气磅礴!”今天我们与大家分享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沁园春·恨》。沁园春·恨作者:郑板桥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

  • 画家中的诗人,诗人中的画家,扬州八怪郑板桥

    历史解密编辑:蓝鹰书画标签:郑板桥,扬州八怪,诗人,题诗,画家

    说起“扬州八怪”,一般对国学不甚了解的人恐怕很少听说,但其中有一位却是家喻户晓的代表人物,这便是清代号称“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 启功曾评价道“坦白胸襟品最高,神寒骨重墨萧廖。朱文印小人干占,二百年前旧板桥。”郑板桥是诗人,而他最让人熟知的诗便是《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

  • 被绑石头不说话,郑板桥怒斥恶霸:敢诬告石头?恶霸大惊:愿赎钱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郑板桥,问道,财主,公堂

    郑板桥看着被五花大绑的石头大怒道:若这石头既不会说话,又不会走路,那怎么说是它故意绊倒老汉,这分明是你们做了坏事,嫁祸于石——给我打!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1742年,曾任范县县令,他为官清廉,一心为民,深得百姓赞扬。一天,郑板桥在外办公,回来已是傍晚,轿子快到衙门口时,却走不动了,原来,

  • 郑板桥风骨傲然,刘伯温暗藏大智慧,古人的辞职信太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乾隆,明朝,诗人,郑板桥,刘伯温,朱元璋,胡惟庸,科学家,天文学家,官宦世家

    春暖花开,处处好风光。有多少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DNA又动了?十个打工人,至少就有八个想过辞职,剩下的正在写离职信。说到辞职,最有经验的该是那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了。他曾五次辞职,还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辞》,“归去来兮归去来,长安纵好休徘徊”。他向往着回到幽静闲适的故乡,“吟且咏,

  •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有多怪诞?为自己选了墓“邻居”?

    历史解密编辑:宝宝爱我标签:墓地,风水,郑板桥,扬州市,大运河,扬州八怪,中国文物,中国世界遗产

    提起郑板桥,我们都知道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为人随性率直,甚至有些怪诞。有一次他专门给表弟写信。提出要购买一块墓地,特别的是这块墓地上已经有了一座无主孤坟。郑板桥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但他却还是想要买下它,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郑板桥表弟家的庄园,有一块土地,论起地理位置确实不错。可不巧的是上面有一座

  • 袁枚与郑板桥:红桥修禊写诗唱和的忘年交,惺惺相惜或文人相轻?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袁枚,郑虔,修禊,郑燮,诗人,清朝,郑板桥,王羲之,散文家,千古名句

    “禊”者,古代春、秋两季为祈福和禳除灾疠而举行的祭祀。这种古老的仪式源于周代,一般是在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取涤旧荡新之义,借以除灾去邪,称作“祓禊”;而文人相约饮酒赋诗、谈玄论理的集会,则称为“修禊”。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个修禊地,当属兰亭和红桥。兰亭修禊的召集人,是东

  • 糊涂县令郑板桥:乡人状告和尚与尼姑有私,审判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郑板桥,尼姑,糊涂县令郑板桥,寺院,和尚

    糊涂县令郑板桥:乡人状告和尚与尼姑有私,审判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相信大家都知道郑板桥的名字,然而,我们所知道的大多是郑板桥的画和诗词。其实郑板桥也做过官,虽然只是小小的县令。从郑板桥的作画风格可以看出,郑板桥有着高风亮节的品质,因为他一生画的只有三种肥西,分别是兰花、竹子和石头。同时,郑板桥还被列入扬州

  • 山东手造|潍坊:非遗传承人在铜器上“临摹”郑板桥字画 千锤百炼“秀”出真功夫

    历史解密编辑:闪电新闻标签:郑板桥,潍坊,魏伟,年画,非遗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8日讯潍县砸铜作为潍坊代表性非遗项目,距今已有几百年的传承历史。为保护和弘扬非遗技艺,潍坊专门打造了东亚锤铜技艺文化交流中心,助力“东亚文化之都”创建。8月18日,记者来到东亚锤铜技艺文化交流中心,看到潍县砸铜技艺传承人魏伟正在专心打造铜器。他告诉记者,潍县砸铜技艺主要是利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