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板桥巧用对联判案,原告被告都服气,后世传为美谈

郑板桥巧用对联判案,原告被告都服气,后世传为美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害羞的脸 访问量:2164 更新时间:2024/1/10 16:04:17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做过县令。当年他巧用对联断案的一段佳话至今还被人广为传颂。

有一天,一位老先生来县衙击鼓告状。升堂后郑板桥问:“老先生,你状告人?”老先生答:“回大人话,我在一户姓的人家教书,可辛辛苦苦地交了一年,他不但没给我钱,还把我辞退了。,”老人一边说,一边掏出了一张契约。

郑板桥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教书一年,付酬金8吊钱。郑板桥问:“老先生,他为何不给你开钱,还要辞退你呢?”

老人气愤地回答:“他说我才疏学浅,不会教书。”郑板桥沉吟一下,说:“老先生,我考考你如何?”老先生回答:“请县令大人赐教.。”郑板桥左右上下环顾了一下,最后盯了一会悬挂的的灯笼,说道:“这样,老先生,我给你出个对联,你对出下联。上联是: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郑板桥话音刚落,老先生开口就答:“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秋冬。”郑板桥听完,感觉这老先生的下联对仗工整,朴实而巧妙。不但对了对联,还案子结合到一起。这完全能够证明老先生具有真才实学,绝非空有其名、误人子弟之辈。

郑板桥当即让人把那姓张的传来审问,姓张的无话可说,只好当堂认错。郑板桥提笔写下判书:由张氏立即支付给老先生八吊钱的学费,另外再罚张氏八吊钱,作为老先生无故被其辞退的经济补偿。老先生再三拜谢,连声称赞郑县令断案公正。

标签: 对联县令下联郑板桥扬州八怪

更多文章

  • 郑板桥:墨竹册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郑板桥,墨竹册,荣宝斋,扬州八怪,书法作品

    郑板桥墨竹册郑燮,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画以竹、石、兰为最工,以书入画,用笔秀劲潇洒,风格明快劲峭。工书法,融隶书于行楷中,自称“六分半书”。此郑板桥《墨竹册》,分别写墨竹、山石、丛兰等,轻灵放逸,耐人寻味。注:本文所展示图片来源于荣宝斋,为荣宝斋

  • 清代郑板桥这首《沁园春》,世人称其是古今之最“癫狂”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郑板桥,沁园春,汪士慎,风月

    “沁园春”这个词牌的代表作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沁园春·雪》等。也正是毛泽东的这首词,让我一想到《沁园春》这个词牌名,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一个词,就是:“大气磅礴!”今天我们与大家分享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沁园春·恨》。沁园春·恨作者:郑板桥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

  • 画家中的诗人,诗人中的画家,扬州八怪郑板桥

    历史解密编辑:蓝鹰书画标签:郑板桥,扬州八怪,诗人,题诗,画家

    说起“扬州八怪”,一般对国学不甚了解的人恐怕很少听说,但其中有一位却是家喻户晓的代表人物,这便是清代号称“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 启功曾评价道“坦白胸襟品最高,神寒骨重墨萧廖。朱文印小人干占,二百年前旧板桥。”郑板桥是诗人,而他最让人熟知的诗便是《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

  • 被绑石头不说话,郑板桥怒斥恶霸:敢诬告石头?恶霸大惊:愿赎钱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郑板桥,问道,财主,公堂

    郑板桥看着被五花大绑的石头大怒道:若这石头既不会说话,又不会走路,那怎么说是它故意绊倒老汉,这分明是你们做了坏事,嫁祸于石——给我打!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1742年,曾任范县县令,他为官清廉,一心为民,深得百姓赞扬。一天,郑板桥在外办公,回来已是傍晚,轿子快到衙门口时,却走不动了,原来,

  • 郑板桥风骨傲然,刘伯温暗藏大智慧,古人的辞职信太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乾隆,明朝,诗人,郑板桥,刘伯温,朱元璋,胡惟庸,科学家,天文学家,官宦世家

    春暖花开,处处好风光。有多少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DNA又动了?十个打工人,至少就有八个想过辞职,剩下的正在写离职信。说到辞职,最有经验的该是那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了。他曾五次辞职,还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辞》,“归去来兮归去来,长安纵好休徘徊”。他向往着回到幽静闲适的故乡,“吟且咏,

  •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有多怪诞?为自己选了墓“邻居”?

    历史解密编辑:宝宝爱我标签:墓地,风水,郑板桥,扬州市,大运河,扬州八怪,中国文物,中国世界遗产

    提起郑板桥,我们都知道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为人随性率直,甚至有些怪诞。有一次他专门给表弟写信。提出要购买一块墓地,特别的是这块墓地上已经有了一座无主孤坟。郑板桥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但他却还是想要买下它,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郑板桥表弟家的庄园,有一块土地,论起地理位置确实不错。可不巧的是上面有一座

  • 袁枚与郑板桥:红桥修禊写诗唱和的忘年交,惺惺相惜或文人相轻?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袁枚,郑虔,修禊,郑燮,诗人,清朝,郑板桥,王羲之,散文家,千古名句

    “禊”者,古代春、秋两季为祈福和禳除灾疠而举行的祭祀。这种古老的仪式源于周代,一般是在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取涤旧荡新之义,借以除灾去邪,称作“祓禊”;而文人相约饮酒赋诗、谈玄论理的集会,则称为“修禊”。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个修禊地,当属兰亭和红桥。兰亭修禊的召集人,是东

  • 糊涂县令郑板桥:乡人状告和尚与尼姑有私,审判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郑板桥,尼姑,糊涂县令郑板桥,寺院,和尚

    糊涂县令郑板桥:乡人状告和尚与尼姑有私,审判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相信大家都知道郑板桥的名字,然而,我们所知道的大多是郑板桥的画和诗词。其实郑板桥也做过官,虽然只是小小的县令。从郑板桥的作画风格可以看出,郑板桥有着高风亮节的品质,因为他一生画的只有三种肥西,分别是兰花、竹子和石头。同时,郑板桥还被列入扬州

  • 山东手造|潍坊:非遗传承人在铜器上“临摹”郑板桥字画 千锤百炼“秀”出真功夫

    历史解密编辑:闪电新闻标签:郑板桥,潍坊,魏伟,年画,非遗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8日讯潍县砸铜作为潍坊代表性非遗项目,距今已有几百年的传承历史。为保护和弘扬非遗技艺,潍坊专门打造了东亚锤铜技艺文化交流中心,助力“东亚文化之都”创建。8月18日,记者来到东亚锤铜技艺文化交流中心,看到潍县砸铜技艺传承人魏伟正在专心打造铜器。他告诉记者,潍县砸铜技艺主要是利用金

  • 郑燮「郑板桥书润格」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郑燮,兰竹,清朝,画家,郑板桥,黄庭坚,书法家,书法作品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郑板桥早年学书相当刻苦,写众家字体均能神似,但终觉不足。有一次,他竟在妻子的背上划来划去,揣摩字的笔画和结构。妻子不耐烦了,说:“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你老在人家的体上划什么?”这无意间说出的一语双关的话,使板桥恍然有悟:不能老在别人的体格上“规规效法”,只有在个人感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