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62岁汤和一日纳妾20人,朱元璋大笑:准!次日一验,没一个完璧女

62岁汤和一日纳妾20人,朱元璋大笑:准!次日一验,没一个完璧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金史说 访问量:2780 更新时间:2024/1/20 6:50:08

1388年,62岁的汤和,抱着一坛子酒,扑通地跪在一个太监面前,“我身体好着呢,让皇上别操心!”

太监嫌弃地推开他,命人将20个女子拽进内室,由一个老宫女一一检查,果然,全部中招。

太监冷哼一声,匆匆回宫向朱元璋复命,“皇上,20个美人,都非完璧之身。”

朱元璋听罢,骂了两句,哈哈大笑,又赏汤和金银无数。

一转身,朱元璋心中暗笑,“老东西,你又逃过一劫!”

这君臣二人,究竟在玩什么阴谋?

一、酒后妄言,险些丧命

汤和大朱元璋2岁,打记事起,二人就手挽手,在孤庄村的山坡上放牛。

多年后,当朱元璋还在黄觉寺敲钟,机灵的汤和,就早早加入了郭子兴的造反队伍。

有了靠山,汤和也不忘小老弟,拉他一起来吃酒喝肉。不料,朱元璋竟反客为主,娶了郭子兴的义女,一跃骑在汤和头上。

很多军官不服气,汤和却豁达仗义,主动站出来帮小老弟拉拢人心,成就他的霸主地位。

可朱元璋占尽便宜,却并不领情,甚至因一句酒后戏言,差点剁了汤和。

众所周知,汤和爱喝酒,喝大了就口无遮拦。

一次,汤和又喝高了,醉醺醺地对部下说,“我在常州,如卧屋脊上,左转则在东,右转则在西。”

这话说得很明白,左边是张士诚,右边是朱元璋。言外之意,他投奔谁,谁就能得天下。

其实,这话不过是吹牛皮,汤和受徐达牵制,就他那点兵力,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可偏偏,这话被朱元璋的间谍听到了,本就多疑的老朱,此刻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

但若真这么干,岂不是逼汤和投敌?想到这儿,朱元璋假意温和,“我俩穿一条裤子长大,他不过说个醉话,算了吧!”

可怜汤和还在前方奋勇杀敌,却不知,自己已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张士诚被灭后,汤和回京,朱元璋请他吃饭时,突然问了句,“你喜欢卧在屋脊上?”

汤和压根儿想不到这一茬儿,还傻呵呵憨笑,朱元璋冷哼一声,又把那个告密的奸细叫来,当众重复汤和的话。

汤和听罢,吓得魂飞魄散,朱元璋看他那副半死不活的样子,噗嗤笑了,“你要小心哟!”

汤和顿觉后背发凉,自此,走在路上,他都不敢挺起腰。

朱元璋登基后,大封功臣,好兄弟都被封为公爵,只有汤和是侯爵。

徐达气不过,一拍桌子,“我去和皇上理论!”

汤和一听,吓得翻倒在地,连哭带喊,“你若去,我就得见阎王!”

徐达若有所思,回家后,也学他夹起尾巴做人。

二、酒鬼审案

那些年,汤和南征北战,只要不上阵,就喝得烂醉如泥。

负责军纪的官员,气呼呼找老朱告状,“军中不得饮酒,汤和明知故犯!”

朱元璋听了,不但不恼,反而觉得汤和十分有趣。

而汤和,则更加卖力表演,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喝酒的路上。

更奇葩的是,他喝醉了酒,还喜欢审案。

审案时,他常常判错,把好人看成坏人,下令斩首。

为此,副将绞尽脑汁,命人做了些假脑袋,撒上血,在汤和醉醺醺时,故意拿给他看。

汤和只猫一眼,就拍着脑袋说,“罪犯已死,结案!”

有意思的是,第2天,他在大街上看到已被处决的犯人,竟能不动声色,扭头就走。

朱元璋得知后,更加喜爱汤和,“这个酒鬼,果然是个糊涂蛋!”

1378年,汤和被召回南京,朱元璋大摆宴席,不料,众人还没端起酒杯,汤和已喝得铭酊大醉,趴在朱元璋脚下,险些昏睡过去。

朱元璋笑得无比灿烂,拍拍他的背,“晋封汤和为信国公!”

而汤和也懂得分寸,没多久,就自请告老还乡。

朱元璋心照不宣,假意客套了几句,大手一挥,送他一座别墅,一笔退休金。

汤和如获大赦,猛磕响头,“谢陛下体谅老臣!”

三、一坛酒、一群妾、一张嘴

回到凤阳,汤和过了几天清静日子,可没想到一年后,沿海倭寇猖獗。

朱元璋无人可用,只得再请汤和出山。

白发苍苍的汤和,带3万精兵,直捣贼巢,并在江浙沿海筑城59座,征集5万兵勇驻守。

朱元璋得知大喜,果然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而凯旋的汤和,却人间清醒。他不等封赏,急匆匆要回家陪妻妾。

朱元璋正率百官送别,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想不到你除了喝酒,还好这口!快说说,要什么赏赐?”

汤和眼睛一转,扑通跪在朱元璋脚下, “我不要钱,不要地,给我20个美人!”

朱元璋憋住笑,“你个老东西,也不知保重身体!”

说罢,下旨在后宫女子中,挑20个武媚的,送到汤和宅子里。

汤和千恩万谢,抱着酒坛子,跌跌撞撞回家候赏。

次日,探子来报,那20个美人,全部中招。

这下子,朱元璋彻底释怀,拿出一本小名册,勾掉了汤和的名字。

小太监偷偷瞥了一眼,只见上面还剩两人:傅友德、冯胜。

1393年,朱元璋突然想见汤和,众人把他抬到宫中,他竟还抱着个酒瓶子。

朱元璋叹了口气,“把酒扔了,你都端了半辈子!”

见汤和一脸诧异,朱元璋又提高了嗓门,“我说你装了半辈子,现在放下,咱们谈点兄弟之间的事!”

汤和的脸一阵抽搐,趴在地上哇哇大哭……

朱元璋眼角泛红,从哭声中,他听出了老哥哥半辈子的委屈,和侥幸不死的恐惧。

2年后,汤和终于走完了战战兢兢的一生,朱元璋嚎啕大哭,追封他为东瓯王.

更多文章

  • 健康食谱推荐:菠萝山楂汤和酱肉四季豆

    历史解密编辑:福建城事快看标签:四季豆,菠萝,山楂,大蒜,白糖

    菠萝山楂汤原料:菠萝1个,山楂20克调料:白糖、盐水各适量做法:1.菠萝处理干净,用盐水浸泡后捞出洗净切成片。2.锅内放入清水,放入白糖、山楂、菠萝片烧沸。3.转用小火煮半小时即成。养生心得:菠萝有生津止渴、助消化的作用,与开胃消食的山楂搭配功效更显著。酱肉四季豆原料:四季豆300克,猪里脊肉200

  • 同样是朱元璋发小,汤和善终,周德兴却被诛杀?都是好色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仲木笔谈标签:朱元璋,周德兴,徐达,傅友德,常遇春,平定,汤和,小说家,明朝

    前言:在明朝众多的开国功臣之中,有两位功臣比较特殊。一个是汤和,另一个是周德兴,他们都是正儿八经的同村发小。跟汤和不同的是,同样身为发小,汤和在朱元璋大杀功臣时得以善终,周德兴却被诛杀满门。实际上论少年时的情感,周德兴与朱元璋的感情更加深厚。根据《明史.周德兴传》记载:周德兴,濠人。与太祖同里,少相

  • 汤和上交兵权时,朱元璋问要何赏赐,汤和提1特殊要求逃过死劫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汤和,皇帝,兵权,皇上,元帅,元朝,明朝,朱元璋,小说家

    翻开中国古代历史,我们可以知道,朱元璋是一位疑心病很重又很残暴的皇帝;他出身贫寒,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好不容易才爬到天底下最高的位置。当上皇帝之后,朱元璋生怕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被别人夺去,因此一直怀疑东怀疑西,连当初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兄弟,都成为猜忌的对象;后来他大杀开国功臣,能幸免于难的少之又少。▲朱

  • 朱元璋:手下菜鸡不多,但是汤和的确是个中翘楚

    历史解密编辑:九门提督章鱼哥标签:朱元璋,汤和,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郭子兴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有一帮是家乡来的,这些人在明朝历史上也是榜上有名的人物,比如常遇春,汤和,郭兴和徐达等人,但是他们在朱元璋本人那里的评价却是高低不一的,其中汤和的评价直接是垫底的存在。汤和与朱元璋的关系可是不一般,他原是朱元璋的发小,比朱元璋还要早地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之后朱元璋也是在汤和的

  • 故事:汤和不愿帮朱元璋猎杀黑熊,亲信们不理解,汤:熊字拆开看

    历史解密编辑:混沌录标签:朱元璋,汤和,郭子兴,蓝玉,李韩公,李文忠

    洪武二十八年(1395)的一个春夜,明太祖朱元璋突然来到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都督、信国公汤和的府邸,“探望”这位重病中的硕果仅存的老兄弟。就在一个月前,朱元璋刚刚赐死了他的另一位老兄弟——宋国公冯胜,从这时起,明朝初年朱元璋亲口加封的“开国六公爵”全部离开了人世,曾经不可一世的淮西

  • 徐州有名的早餐店,饣它汤和八股油条是绝配,客人太多拼桌也排队

    历史解密编辑:多多生活馆标签:早餐店,油条,锅贴,牛肉,汤和

    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是听得耳朵起茧子了,毕竟不少网友的家里都有老人一起居住,这些老人经常会在大家的耳朵旁念叨这些事情。而早餐也是同样十分重要,因为早餐能够为大家提供一整天的工作能量,假如说大家不吃早餐的话,工作效率就会大大降低,一整天都没什么精神。因此,我们最好还是能够有一个美好的早餐

  • 急流勇退的汤和:他最后悔的一句酒后疯话,反而因此保住了他的命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汤和,徐达,常遇春,朱元璋,李韩公,李文忠

    汤和比元璋大二岁,是早年一起放牛的穷兄弟。1356年汤和在镇守常州时说过“坐屋脊,左右倒”的一句酒后疯话。这件事朱元璋牢牢地记在心里,也使汤和悔恨终生。他时时想法将功补过,处处做事小心谨慎。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个错误和挫折,使汤和变得更冷静,更聪明,因而倒是保住了他的一条性命。开国前夕,汤和已经成

  • 当汤和向朱元璋告老的时候,朱元璋和汤和两个人心里在想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朱元璋,汤和,徐达,皇上,郭子兴,刘邦

    朱元璋很喜欢看书,一有空就要摸出一本书来读。他读书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得出计谋策略。这一天,朱元璋又趁空摸起一本书来看,这本书里讲的是西汉的故事,正是他最喜爱看的。他一直不忘学习刘邦,模仿沛公,西汉的故事正合他的意。他翻开书本,一页一页地往下看,看了数页,忽然停下了,两眼目不转睛

  • 汤和晚年7年口不谈兵,赶走家中100妻妾,换来子孙200年富贵平安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汤和,朱元璋,明王朝,郭子兴,元朝,兵权

    大家都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说起朱元璋就不得不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同乡好友,也是他的得力干将之一汤和。历史上的汤和比朱元璋年长三岁,他们两个人是同乡好友,从小一起长大。小时候的汤和,经常带着一帮孩子们玩耍,在此期间他也和朱元璋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可这段童言无忌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随着他们一天

  • 汤和晚年7年口不言兵,赶走家中百余小妾,护佑子孙200年富贵平安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汤和,朱元璋,郭子兴,小妾,李韩公

    “天下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天下太平的局面本就是在将军们的浴血奋战下造就的,但是皇帝却担心其功高震主,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不允许这些功臣良将看到天下太平的景象。在封建皇权社会,卸磨杀驴的事件屡见不鲜。明太祖朱元璋晚年疑心越来越重,在继承人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老朱不得不替子孙后代考虑,为大明的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