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汤和向朱元璋告老的时候,朱元璋和汤和两个人心里在想什么?

当汤和向朱元璋告老的时候,朱元璋和汤和两个人心里在想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旧闻故史 访问量:975 更新时间:2024/1/20 13:29:42

朱元璋很喜欢看书,一有空就要摸出一本书来读。他读书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得出计谋策略。

这一天,朱元璋又趁空摸起一本书来看,这本书里讲的是西汉的故事,正是他最喜爱看的。他一直不忘学习刘邦,模仿沛公,西汉的故事正合他的意。他翻开书本,一页一页地往下看,看了数页,忽然停下了,两眼目不转睛地盯住书上的一段话沉思起来。那段话写道:“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韩信发刘邦牢骚的,并不是什么好话。但朱元璋却很欣赏。

他想:这话说得有道理呀!天下的飞鸟已经打尽了,还要那良弓干啥呢?山上的野兔已经死了,还要那好猎狗何用?敌国已被攻破,还要那些谋臣勇将干什么?他猛地合上书,站了起来,口里不禁喃喃念叨:“这个韩信,还发牢骚,沛公做的事别人看不出,我可明白呀!他做得是很对的。”

由此他想到自己朝中的一些功臣勋将,他们虽说过去都曾驰骋疆场,为大明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如今天下已经平定,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还要他们占着位置,有何益呢?自己的年纪也大了,不早点把他们除掉,往后,又有谁还能管得了他们呢?想到此,他不禁又翻开了书,把刚才看到的那段话,又反复看了几遍。

正在这时,忽然一个人在外禀报:“万岁我主,臣下恭贺龙体顺健。”朱元璋一听,是汤和的声音,便连忙合上书,说道:“是汤爱卿吗?快点进来。”汤和即刻走了进去,连忙磕头,口呼万岁。

汤和早在朱元璋之前就投奔了郭子兴,参加了红巾军。朱元璋投奔郭子兴,正是汤和串联的结果。后来,汤和跟着朱元璋打滁州,取和州,攻集庆,和徐达一道攻打镇江,很快被升为统军元帅,以后又与张士诚多次交战,屡建奇功,先后被进为中书左丞,平章政事等要职。朱元璋做了皇帝,他仍然带兵南征北讨。因他的功劳很大,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封中山侯,岁禄一千五百石,子孙享受。以后,又拜征西将军,征虏将军等职,一直是兵权在握,成为朝中赫赫有名的宿将功臣。

却说汤和见了朱元璋,连忙磕头,口呼万岁。朱元璋见了,笑呵呵地说道:“行了行了,想当年你我同一乡里,都是共患难的,就快坐下说话吧!”汤和感激不尽,又磕了头,嘴里连连称谢,方才坐下。“爱卿此来,是有什么话要说吗?”朱元璋表面亲热,心里却很不高兴,心中暗想:像徐达等那样的老将都已死了,就你怎么还不死呢?

汤和见朱元璋先问了话,连忙答道:“臣下有一件心思,想要禀报皇上,不知眼下该说不该说?” “你有话就说!”朱元璋耐着性子道,“问什么该说不该说!你有啥心思,快说与我听听。”

“那就恕臣下直言了。”汤和随即不紧不慢地说道,“臣下自从戎以来,跟随皇上多年,每受皇上恩德,永生难忘。如今,臣下犬马齿长,常觉体力不济,实在不能再负驱策之任了,特来求祈皇上恩允,许臣下告老还乡。”原来汤和是告老来了。

若问汤和这年到底有多大年纪呢?他原本比朱元璋大三岁,其实也刚刚六十出头。他为啥要主动告老呢?原来他已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不想要他们这些老臣了。特别是徐达的死,使他看得最明白。

徐达一向对朱元璋尊崇备至,忠心耿耿,从没有一处失过君臣之礼。那年,朱元璋因见他年年征守在外,没有定居之地,要把原来的吴王府旧邸赏赐给他,他坚决不收,说:“皇上住过的地方,我怎么能去住呢?”后来,朱元璋亲自将他领到那里,设宴摆酒招待,硬将他灌醉了,然后将他弄到床上去睡觉,打算造成既成事实,使他收了那处房子。由此可见其关系亲密了。徐达醒来以后,一见他睡在吴王府里,惊恐万状,连忙翻下床来,跪于阶下,连呼: “臣下死罪!臣下死罪!”还是不肯要那座房子。徐达也真是够数的了。可就是这样—个徐达,后来还是被朱元璋暗中除掉了。

徐达死后,汤和就一直在想:以徐将军那样的忠诚与谨慎,尚且不免遭到剪除,何况是我汤和呢?他知道自己与徐达相比,那是差得太多了。论功劳,不如徐达高;论与朱元璋的关系,也不如徐达亲近。自己又因喝醉酒,发过一次牢骚,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很不高兴,后来,又因作战失利,挨过朱元璋的惩戒。这一切,都使他越想心里越不安,最后只好决定:自己放漂亮些,功成身退,以免日后遭到不幸。

当下汤和说完了,静静等待着朱元璋的回话。因怕朱元璋由此多心,责怪他存心不忠,又连忙跪下,把头低着,心里扑通扑通地跳个不止。

“啊,就是这个心思啊!”朱元璋听了汤和的话,不由得呵呵一笑,心想:好得很,我早就想要你歇住了,正愁着不好开口呢。忙将汤和叫了起来,顺水推舟地说道:“你想的也是。你打了许多年的仗,如今天下太平,也该去享享福了。你原想在凤阳耍一块地方,凭你往日的功劳,我明日就叫人拨给你,你就到那里颐养天年吧!”但又假心假意地说,“不过,你与我乃是同乡手足,又跟随我多年,立了许多功,我不能忘你,要是一下子走了,真叫我有些舍不得呢。”汤和明知他这是假意,也不好多说,只答谢道:“皇上的恩德,臣下也是忘不了的。好在凤阳离京城不远,往后,我常来看望皇上就是了。”

“那也好。”朱元璋就势进一步说,“你要是一定想回去,我也不强留。我再准备些银两给你,去好好盖些房子,也不枉你跟我辛苦了这些年……” “谢主龙恩!”就这样,两下言定,算是一个主动告老,一个当场批准。最后,汤和再次磕头,称谢而去。

汤和走后,朱元璋又拿起先头看过的那本书,翻到原来的地方,盯住“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那段话,心中暗暗发笑。

不久,朱元璋便传令有司,在凤阳赐给汤和一大片土地,并准了许多银子,给他建了房舍院落,后人称为“汤府”,汤和也得以在朱元璋手下善终。

标签: 朱元璋汤和徐达皇上郭子兴刘邦

更多文章

  • 汤和晚年7年口不谈兵,赶走家中100妻妾,换来子孙200年富贵平安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汤和,朱元璋,明王朝,郭子兴,元朝,兵权

    大家都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说起朱元璋就不得不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同乡好友,也是他的得力干将之一汤和。历史上的汤和比朱元璋年长三岁,他们两个人是同乡好友,从小一起长大。小时候的汤和,经常带着一帮孩子们玩耍,在此期间他也和朱元璋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可这段童言无忌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随着他们一天

  • 汤和晚年7年口不言兵,赶走家中百余小妾,护佑子孙200年富贵平安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汤和,朱元璋,郭子兴,小妾,李韩公

    “天下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天下太平的局面本就是在将军们的浴血奋战下造就的,但是皇帝却担心其功高震主,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不允许这些功臣良将看到天下太平的景象。在封建皇权社会,卸磨杀驴的事件屡见不鲜。明太祖朱元璋晚年疑心越来越重,在继承人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老朱不得不替子孙后代考虑,为大明的千秋

  • 汤和逃过一劫,不是朱元璋心慈手软,而是因为这三点做人的真谛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朱元璋,汤和,蓝玉,李韩公,赏赐

    朱元璋诛杀开国元勋,都杀红了眼,为什么却对"大明三大帅"之一的汤和手下留情了,除了汤和卸下了身上所有的兵权,最重要的一点,是淮西勋贵中很多人都做不到的,甚至是你也不一定做得到吧?汤和是跟随朱元璋最早的人,也可以说是汤和带领着朱元璋进入了权力的角逐中的,所以说汤和对于朱元璋来说算是一个领路人。朱元璋其

  • 汤和63岁时交出兵权,厚着脸皮要一样赏赐,朱元璋听后大笑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旺旺旺标签:朱元璋,汤和,李韩公,胡惟庸,兵权,明朝

    明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公六人,侯二十八人,并赐免死铁券。然这34位拥有明太祖赏赐免死铁券的大臣,实际上得到的是一张催命符,他们当中有32人的最终结局都是以家破人亡告终。经胡蓝党案和靖难之乱,本人没有被杀、子孙不受牵连的幸存者仅剩有两家 ,其一是巢国公华高,在得免死铁券后一年便病逝琼州,且

  • 朱元璋屠戮功臣,唯有汤和一人幸免,并在太子朱标死后得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走丢了标签:朱元璋,朱标,汤和,郭子兴,蓝玉,明朝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真正以布衣出身的皇帝,他疾恶如仇、事必躬亲,为大明王朝的发展,奠定了极为良好的基础。他杀伐果断、狠辣无比,死在他手中的开国名将也不在少数,朱元璋登基之后,和刘邦一样,将屠刀伸向了曾追随自己的亲信。他不仅杀死了陪着他一起打天下的蓝玉,而且还牵连了许多无辜之人。狡兔死,走狗烹,

  • 朱元璋幼时为汤和杀地主的牛,做皇帝后杀尽功臣也不杀他,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秋月凉有你标签:朱元璋,汤和,蓝玉,皇帝,朱允炆,朱标

    朱元璋幼时为汤和杀地主的牛,做皇帝后杀尽功臣也不杀他,为何?小生谈历史2022-07-0315:03山东军事领域创作者关注朱元璋杀功臣,但是独独没有杀小时候的朋友,也就是家乡的朋友。不单单是没有杀汤和,基本上从凤阳走出来的,朱元璋都厚待了他们。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朱元璋念及旧情,虽说朱元璋残暴,可是不是

  • 河南的胡辣汤和山东的糁汤哪个好吃,它们很相似你能分清楚吗?

    历史解密编辑:美食考察员标签:油条,羊肉,糁汤,河南,早餐,胡辣汤,山东省,山东小吃,适量清水

    随着各个城市大量人口融合,各地的美食也随着人口迁移走入很多人的视野中。许多山东人发现,终于在能许多陌生的城市品尝到来自家乡的美食——糁汤了。但许多河南食客见河南的胡辣汤与糁汤极其相似,便纷纷品尝。虽说外貌相似,但许多河南食客对此并不满意,声称糁汤并不如胡辣汤“上头”,并不能使其“过瘾”。那么胡辣汤与

  • 汤和年近70,仍妻妾成群、花天酒地,却保全后世子孙二百年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糖果乐娱乐标签:汤和,徐达,富贵,明朝,元朝,郭子兴,李韩公,张士诚,开国皇帝朱元璋

    一、儿时玩伴,未曾想掀起血雨腥风在那个百姓尚不能饱腹的年代,汤和也不曾想到,自己竟与未来的皇帝结为布衣之交。有道是:“每逢天灾,必成人祸”,元末时期,中原遭遇连年大旱,彼时尸横遍野、饿殍满地。而朝廷却骄奢淫逸,甚至为了给皇妃庆祝诞辰,提前征收税赋。正可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朝廷吩咐征收税银,而到了

  • 汤和为何最终能够善终?年过七十依旧花天酒地,抱病仍进京面圣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汤和,朱元璋,郭子兴,太祖,义军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几乎都会在登基之后,对原本辅佐自己的功臣大开杀戒,这其中又以明太祖朱元璋做得最狠,大部分的功臣都被他屠戮殆尽,而信国公汤和却能独善其身,不仅活到了七十岁而且是寿终正寝,这个汤和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01汤和严格算起来应该是太祖的发小,他比太祖大三岁,两人是同乡,住的地方

  • 四君子汤、四物汤、四神汤和四神丸,均是经典名方且物美价廉

    历史解密编辑:鑫姐关爱健康标签:汤和,四神汤,四物汤,白术丸,四神丸,四君子汤

    这几个经典名方,除四神汤外,其余三个均已经制成现代口服中成药,且有多种剂型,服用方便,且物美价廉。今天我就给大家以四君子丸、四物颗粒、四神汤、四神丸为例进行科普。1、四君子丸: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补气基础方千古补气第一方,也是补气的基础方。适合于单纯的气虚,比如疲乏无力,懒言少语,食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