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湘军悍将李臣典:第二个攻入天京,27岁暴毙而亡

湘军悍将李臣典:第二个攻入天京,27岁暴毙而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1629 更新时间:2024/1/3 22:25:25

1858年11月,号称湘军第一悍将的李续宾阵亡,所部6000精兵被陈玉成军团一锅端。对此,胡林翼悲叹:“三河败后,军气已寒,非岁月之间所能复振”,承认惨败。对曾国藩而言,三河之战既是一次沉重打击,又是一次机遇:弟弟曾国华阵亡沙场,自然伤心欲绝;李续宾军团覆没,胡林翼身体又不好,九弟曾国荃麾下“吉字营”崛起,后来居上。没有三河惨败,李续宾没阵亡沙场,轮不到曾国荃唱主角,“吉字营”也不会在近代史上大放异彩。“吉字营”崛起后,一批批悍将随之诞生,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李臣典,坊间传言:“曾国藩靠曾国荃,曾国荃靠李臣典”。1864年7月,李臣典紧随朱洪章之后,第二个杀入天京;27岁时,因纵欲过度,暴毙而亡。

01、两次救援主帅曾国荃,李臣典成“吉字营”第一悍将李臣典,湖南邵阳人,早年追随王珍作战,没啥名气。1856年初,曾国藩在江西遭遇惨败,全省8府47县落入太平军之手,自己也被包围在南昌孤城,处境十分危险。此时,曾国荃主动请缨,得到湖南巡抚骆秉章同意后,招募3000兵马,前往江西作战,因首战是吉安,故而称之为“吉字营”。曾国荃抵达江西,李臣典也追随,充当哨长。1856年底,曾国荃主动向太平军发起进攻,因轻敌冒进,遭赖裕新军团包围。交战中,曾国荃被长矛刺中,受伤坠落马下,太平军蜂拥而来,准备将其擒拿。此时,李臣典一马当先,奋不顾身杀入军中,将曾国荃救出来。救援主帅有功,李臣典升任守备。1860年初,曾国荃率军攻打安庆,亲自带兵攻打安庆东面重镇枞阳,被太平军枪支击中,坠落马下。此时,还是李臣典率军冲锋,挡住太平军攻势,成功救出曾国荃。如此,李臣典名气暴涨,成为曾国荃最器重的悍将。

02、雨花台之战,李臣典死战不退,挡住太平军攻势1861年9月,“吉字营”攻克安庆,曾国荃纵容士兵劫掠三天三夜,李臣典、朱洪章等大赚一笔,成了赢家。1862年初,曾国荃率“吉字营”东征天京,一路所向披靡,直接扎营城南雨花台,开始了2年多的天京之战。此战,曾国荃将面对最强劲对手,就是忠王李秀成率领的20余万大军。要知道,“吉字营”受瘟疫影响,非战斗减员严重,能战斗的不足两万。1862年10月,李秀成发动雨花台之战,主力猛攻曾国荃大营。得益于苏杭财税支撑,太平军大量列装洋枪、洋炮,火器十分强大。湘军兵力有限,不敢出营垒野战,只能凭借多层防御工事坚守,死战不退。交战中,太平军火炮摧毁第一道防线,士兵拔桩越壕攻击,利用枪支齐射湘军。第一道防线被突破,曾国荃亲自指挥反击,被枪支击中左额,流血不止,湘军阵脚大乱。此时,李臣典、倪桂节护卫两侧,与太平军进行肉搏战,将第一批突入壕沟的太平军杀退,守住了大营。此战,李臣典受重伤,倪桂节阵亡。

03、紧随朱洪章之后,第二个攻入天京,任意劫掠雨花台之战,李秀成凭借强大的火力优势,连续44天向湘军大营发动攻击,湘军损失惨重,主帅差点命丧疆场。但是,太平军后勤补给跟不上,天京城内又没有足够粮食,大战44天后,李秀成只好下令撤兵,湘军守住了雨花台大营,为日后破城奠定基础。但是,此战太过激烈,李臣典受了重伤,埋下了心理阴影。1864年6月,天京保卫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城内粮草断绝,但李秀成依然屡次击败湘军进犯,大量杀伤“吉字营”有生力量。为此,曾国荃下令挖掘地道,准备从龙脖子处爆破,然后杀入城内。那么,谁来充当敢死队呢?也许是畏惧,李臣典不发言,朱洪章第一个签字,武明良第二,刘连捷第三。7月,湘军爆破成功,朱洪章率800敢死队冲入缺口,遭太平军反击,除本人侥幸逃脱,全部被枪炮打死,或者大火烧死。接着,朱洪章再次冲入缺口,列阵迎战太平军,李臣典紧随其后,双方进行巷战,城内乱成一团。当然,劫掠也少不了,居民深受其苦。

04、26岁暴毙而亡,传言纵欲过度,朝廷修建专祠杀入天京后,“吉字营”任意劫掠,霸占民宅、抢夺民女,抢劫财物,俨然如同一帮强盗。曾国藩首席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士日记》中写道:“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湘军糟糕之纪律,由此可见一斑。那么,李臣典又是如何表现呢?《清史稿》记载:“下令见长发者、新剃发者皆杀,於是杀贼十馀万人。李臣典连御十女,恃壮不休息,不久,卒於军,年二十七”。杀贼10余万,其实都是平民百姓。忠王李秀成《自述书》中提到,天京陷落时,能战斗之兵,不足3000人;李臣典杀贼10余万,水分自然很大。杀人如麻不说,还纵欲过度,暴毙而亡,时年27岁。曾国藩为“遮羞”,将攻破金陵之首功给了李臣典,说他战斗而亡,殉国了。清朝追赠太子少保,谥号忠壮,吉安、安庆、南京等李臣典战斗之城市,修专祠祭祀,以示怀念。

湘军悍将李臣典,作战勇猛无敌,悍不畏死,屡次拯救“吉字营”主帅曾国荃于危难之际。但是,李臣典军纪败坏,劫掠过度,恃壮不休息,暴毙而亡,年仅27岁。从李臣典这里可以看出,湘军为了“发家”而战,纪律很糟糕,这也是曾国藩没有胆子举兵称帝,甘愿做“忠臣”之原因。参考书目:《清史稿》、《能静居士日记》

更多文章

  • 李臣典:吉字营第一悍将,攻克天京的头号功臣,离奇暴毙死因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雪滿長安道标签:李臣典,吉字营,太平军,曾国藩,李鸿章,太平天国

    同治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南京近郊雨花台湘军大营外,一众将领簇拥着主帅曾国荃鱼贯而入。数日之前,湘军刚刚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按理说,获如此“不世之首功”,作为吉字营主帅,此时自当“人逢喜事精神爽”才对,但缓缓走入军营的曾国荃,不仅一言不发,面色还格外的阴沉而凝重——他刚刚接到消息,李臣典病危。光线昏暗

  • 明朝汤和:被曾经不如你的人超越,你是否真的淡定?

    历史解密编辑:手工匠人标签:汤和,朱元璋,郭子兴,徐达,明朝,平定

    文丨小小那身处世俗社会,人的很多烦恼,都源自于两个字:比较哪怕你并不热衷攀比,那也难免要通过与周围人的对比来找寻自己的定位。如果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那么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在对比中发现——曾经不如你的人现在远远超越了你。想象一下:当年的小弟,如今成了你老板,你是否能坦然接受?资历相当的同事,获

  • 为何汤和晚年能善终?70岁向朱元璋要100美女,为自保声誉都不要

    历史解密编辑:羞羞的谈标签:朱元璋,汤和,皇位,起义军

    明朝开国功臣汤和主动离官,向朱元璋讨要100个美女,不仅保住了性命还得以善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汤和和朱元璋两人都是一个村子里的,年纪大的汤和总是对朱元璋百般照顾,虽然双方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关系亲近,当时战乱年代百姓过着民不聊生的生活,很多百姓都因为饥荒去世了,朱元璋的父母去世最直接的

  • 健康食谱推荐:猪脑枸髓汤和花生核桃猪骨汤

    历史解密编辑:湖北城事网选标签:猪骨汤,核桃仁,花生仁,猪脑,调料

    一、猪脑枸髓汤材料:猪脑1具、猪脊髓15克、枸杞子10克。调料:盐、味精、料酒、酱油。做法:1将猪脑、猪脊髓、枸杞子洗净,放碗中。2放入枸杞子、盐、味精、料酒、酱油等,蒸熟食用即可。营养提示:猪脑含蛋白质较高,因此有益脑健康。二、花生核桃猪骨汤材料:花生仁50克、核桃仁20克、猪骨500克。调料:盐

  • 喝汤能补钙?汤和肉哪个更有营养?看完这些,你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鸡肉,脂肪,煲汤,汤和

    天气越来越冷了,进入秋冬,很多人都有煲汤喝的习惯。他们觉得汤不仅好喝,也是营养滋补利器,不少人还认为“喝汤比吃肉还有营养,有利于抵御严寒”,这种说法靠谱吗?01为什么汤这么好喝?很多人喜欢喝汤,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汤好喝,味道鲜美。为什么汤这么好喝呢?煲汤,其实就让食材和水一起加热,所以煲的汤中很大一

  • 62岁汤和一日纳妾20人,朱元璋大笑:准!次日一验,没一个完璧女

    历史解密编辑:老金史说标签:汤和,徐达,太监,皇上,明朝,元朝,朱元璋,郭子兴,张士诚,小说家,平民百姓

    1388年,62岁的汤和,抱着一坛子酒,扑通地跪在一个太监面前,“我身体好着呢,让皇上别操心!”太监嫌弃地推开他,命人将20个女子拽进内室,由一个老宫女一一检查,果然,全部中招。太监冷哼一声,匆匆回宫向朱元璋复命,“皇上,20个美人,都非完璧之身。”朱元璋听罢,骂了两句,哈哈大笑,又赏汤和金银无数。

  • 健康食谱推荐:菠萝山楂汤和酱肉四季豆

    历史解密编辑:福建城事快看标签:四季豆,菠萝,山楂,大蒜,白糖

    菠萝山楂汤原料:菠萝1个,山楂20克调料:白糖、盐水各适量做法:1.菠萝处理干净,用盐水浸泡后捞出洗净切成片。2.锅内放入清水,放入白糖、山楂、菠萝片烧沸。3.转用小火煮半小时即成。养生心得:菠萝有生津止渴、助消化的作用,与开胃消食的山楂搭配功效更显著。酱肉四季豆原料:四季豆300克,猪里脊肉200

  • 同样是朱元璋发小,汤和善终,周德兴却被诛杀?都是好色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仲木笔谈标签:朱元璋,周德兴,徐达,傅友德,常遇春,平定,汤和,小说家,明朝

    前言:在明朝众多的开国功臣之中,有两位功臣比较特殊。一个是汤和,另一个是周德兴,他们都是正儿八经的同村发小。跟汤和不同的是,同样身为发小,汤和在朱元璋大杀功臣时得以善终,周德兴却被诛杀满门。实际上论少年时的情感,周德兴与朱元璋的感情更加深厚。根据《明史.周德兴传》记载:周德兴,濠人。与太祖同里,少相

  • 汤和上交兵权时,朱元璋问要何赏赐,汤和提1特殊要求逃过死劫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汤和,皇帝,兵权,皇上,元帅,元朝,明朝,朱元璋,小说家

    翻开中国古代历史,我们可以知道,朱元璋是一位疑心病很重又很残暴的皇帝;他出身贫寒,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好不容易才爬到天底下最高的位置。当上皇帝之后,朱元璋生怕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被别人夺去,因此一直怀疑东怀疑西,连当初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兄弟,都成为猜忌的对象;后来他大杀开国功臣,能幸免于难的少之又少。▲朱

  • 朱元璋:手下菜鸡不多,但是汤和的确是个中翘楚

    历史解密编辑:九门提督章鱼哥标签:朱元璋,汤和,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郭子兴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有一帮是家乡来的,这些人在明朝历史上也是榜上有名的人物,比如常遇春,汤和,郭兴和徐达等人,但是他们在朱元璋本人那里的评价却是高低不一的,其中汤和的评价直接是垫底的存在。汤和与朱元璋的关系可是不一般,他原是朱元璋的发小,比朱元璋还要早地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之后朱元璋也是在汤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