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忠王李秀成,谁的军事才能更厉害?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忠王李秀成,谁的军事才能更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466 更新时间:2023/12/21 4:03:25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今蒙山)后,确定官制,天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了五个王,分别是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所封诸王,皆受东王节制。

这也就是著名的首义五王,其中,石达开的翼王,意为“羽翼天朝”,此时,石达开只有二十岁,二十岁就封王,可谓意气风发,自古英雄出少年。

这时,洪秀全只封了五个王,可见含金量之高,不像后期,洪秀全大肆封王,一口气封了两千多个王,含金量越来越低,越来越离谱。

石达开出身农民家庭,但是,他的军事才能非常突出,能力非凡,打了很多胜仗。石达开最出色的战绩是湖口大捷和破江南大营等。

咸丰五年(1855年)2月,石达开在九江、湖口重创曾国藩的湘军水师,乘胜西征,三克武昌。11月,进军江西,攻占皖、赣、鄂三省大片疆土。

咸丰七年(1857年),天平天国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被北王韦昌辉诛杀,韦昌辉杀了杨秀清全家及两万多太平军战士,石达开谴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杀了石达开全家,石达开翻出城墙逃走,随后,洪秀全又诛杀了韦昌辉,经此内讧,太平天国实力大减。

此时,天平天国五个王,四个先后都死了,只有翼王石达开没死,洪秀全想依靠石达开辅政,但是,又不信任石达开,封自己的两个草包哥哥为王,牵制石达开,石达开受不了窝囊气,随即带兵离开天京,负气出走。

同治二年(1863年)5月,在大渡河,因为汛期涨水,石达开的军队无法过河,被清军包围,石达开为了救部下,孤身一人进入清军大营,想以一人之死,挽救全军,结果清军欺骗了石达开,炮轰石达开军营,并将石达开凌迟杀害,石达开死时年仅三十二岁,石达开受凌迟酷刑,至死没有喊叫一声。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见大厦将倾,于是,大胆用陈玉成和李秀成等青年将领,封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其中,李秀成的忠王意为“万古忠义”,这两位后起之秀,力挽狂澜。

李秀成出身农民家庭,参加太平军后,因为作战勇敢,很快升为青年将领,李秀成最突出的战绩是三河大捷和二破江南大营等。

天京事变后,天平天国元气大伤,李秀成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挽救并中兴了太平天国。

然而,大厦将倾,独木难支,1862年,英王陈玉成中了叛徒苗沛霖的奸计,被俘后遭清军杀害。1864年6月,曾国藩的湘军攻破了天京,城破前,李秀成劝洪秀全“让城别走”,另图大计,可是,洪秀全贪图天京的豪华王府和美女,不肯撤离天京,不久,洪秀全病死。

天京城破后,李秀成带着幼天王,即洪秀全的长子洪天贵福突围,为了保护幼天王,李秀成把自己的战马让给了幼天王,自己骑了一匹普通的马,幼天王因为骑这匹战马得以快速逃脱,而李秀成因为马不能行,最终被俘。

李秀成在狱中,写下数万字的自述,追述自己的经历和太平天国的历史,几天后,李秀成被曾国藩杀害,李秀成死时,年仅四十一岁,死前,李秀成毫无惧色,谈笑自若。

有人说李秀成写自述,是想投降曾国藩,我认为李秀成根本不会投降,他是有骨气的,李秀成假如真要投降就不会等到天京城破了。

这里抛开其他,只讨论石达开和李秀成谁的军事才能更突出?

石达开和李秀成两人都很会打仗,虽然石达开封王在先,但是,其实石达开比李秀成还小八岁。石达开生于1831年,死于1863年,李秀成生于1823年,死于1864年。

石达开和李秀成的军事才能在太平天国里都是非常靠前的。

李鸿章评价李秀成:伪忠王李秀成为诸贼之冠,不甚耐战,而最多狡谋。

曾国藩评价石达开: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

左宗棠评价石达开: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

李秀成评价石达开: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

陈玉成评价石达开:太平军将领皆非将才,独冯云山石达开差可耳。

石达开和李秀成的军事才能,各有特点,各有所长,石达开打仗猛,李秀成打仗稳,有句话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在这里就不下定论了,还是请大家来评判吧!你认为谁最厉害?

更多文章

  • 大渡河之战:2位三流将领,追着“战神”石达开吊打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石亚达,大渡河,太平军,清军,骆俊

    1863年6月,曾经追着中兴名臣,号称“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吊打的翼王五千岁石达开,在大渡河畔陷入绝境,无奈之下主动“请降”,受凌迟处死。翼王石达开,太平天国一代“战神”,居然落得如此悲惨下场,着实可悲、可惜、可叹。那么,大渡河之战,究竟是谁击败了石达开,他们可否是清朝名将呢?俗话说,“虎落平阳被犬

  • 石达开在太平天国前期,百战百胜,为何单飞之后,跌落神坛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石亚达,太平天国,太平军,李秀成,清军,曾国藩

    引言:石达开是太平天国诸多将帅当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是永安建制诸王当中,最年轻的王,被封为“翼王”,意思是“羽翼天朝”。太平军攻打长沙时,西王萧朝贵阵亡。石达开接过了西王的担子,带领太平军突破清军的包围圈,在湘江夺得了口粮。这是石达开的成名之战,之后石达开指挥太平军,一路凯歌,攻克武昌、占领南京

  •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是必然结果?率狐疑师处四战地,焉能不败?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清军,石亚达,大渡河,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太平天国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倒不是在事后诸葛亮,而是就当时他面临的局势,以及他一系列的操作,就已经注定他必败不可。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捋一捋从“天京事变”,到石达开抵达大渡河期间发生的事。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9月初,由于佐天侯陈承镕的告密,称东王杨秀清蓄意谋反,因此天王洪秀全密令

  • 石达开在大渡河全军覆没,真是因为给新生儿子庆生耽误了时间吗?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石亚达,大渡河,清军,骆俊,太平军

    石达开过大渡河会全军覆没的原因,老百姓最喜欢和最记得的答案是:大军抵达大渡河的当晚,石达开的小妾生了个儿子。为了给儿子庆生,石达开下令原地休息三天,结果错过了渡河最佳时机。三天后,大渡河河水暴涨,清军也已在北岸布防完毕,石达开无路可遁,只好束手就擒。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来自于许亮儒的《擒石野史》,其

  • 披露石达开众叛亲离的至暗时刻:坐视友军败亡引发的义军东返

    历史解密编辑:王嫂说事标签:大军,翼王,将领,石亚达,杨秀清,石达开,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穷途末路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事实上他的悲剧命运早在翼殿大军未入四川前就已注定。由于种种原因举旗单干的石达开千里转战一胜难求,自宝庆会战主力尽丧后心灰意懒再无锐气。败入广西后翼王更是只图自保不顾大局,最终耗尽了部下将领的追随之心。本文笔者就以翼王石达开的视角,说说当年众望所

  • 被困大渡河,石达开为何没能飞夺泸定桥?只因他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清军,红军,大军,石亚达,大渡河,泸定桥,太平军,石达开

    1863年5月,在滔滔的大渡河畔,翼王石达开的四万大军陷入清军的重围,最终全军覆没。面对着滔滔江水,石达开慨然而叹,留下了“ 大江横我前, 临流曷能渡”的著名诗句。正如西楚霸王项羽所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或许面对末路,英雄的想法都是相同的。然而石达开的覆亡,真的是因为“老天在和他作对”?数十年

  • 石达开渡河之地距泸定桥极远加之其大摆三日宴席最终兵败被俘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石亚达,泸定桥,清军,渡河,安顺场,大渡河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的故事,流传很广,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失败的深刻教训也写进了国内外的军事教科书里。当石达开来到紫打地(如今叫安顺场)的时候,他是有充分的机会过河的,只是好巧不巧,他的妃子在他过河的时候生了个儿子,石达开一高兴就在当地停留了三日大摆宴席,错过了渡河的最佳时机,才最终导致渡河失

  • 石达开能力强,做人讲义气,为何结局很惨?档案解密:犯了三个错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石亚达,太平天国,洪秀全,太平军,韦昌辉,清兵

    对于很多人来说,太平天国因为有了私欲膨胀的洪秀全等人,所以容易遭到钻牛角尖者、好事者诋毁。不过,虽然太平天国有瑕疵,但几乎没人抹黑翼王石达开,反倒把他当成太平天国中最完美的男人。跟许多投身太平天国的人一样,石达开也是贫苦人家出身,大约在他六七岁时,父亲就因病早逝,母亲只得带着四个嗷嗷待哺的幼子四处讨

  • 石达开败亡之序幕:一场没有必要战斗,6万精锐阵亡沙场

    历史解密编辑:瑞雪小童年标签:清军,石亚达,太平军,李秀成,石达开,左宗棠收复新疆

    1863年6月,石达开第14位夫人刘王娘在大渡河畔,生下幼子石定基。石达开非常高兴,认为是“祥兆”,于是下令庆祝三天三夜。谁知,宴席还未结束,上游冰雪融化,河水暴涨,太平军缺少船只,无法抢渡。前有滔滔洪水,后有追兵,对岸还有清军炮火“伺候”,石达开绝望了。几次抢渡失败后,石达开拒绝军师曹伟人建议,不

  • 广西山洞墙壁发现一首诗,内容重塑历史,学者:难怪石达开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清军,广西,翼王,石达,石亚达,洪秀全,太平天国

    广西山洞墙壁发现一首诗,内容重塑历史,学者:难怪石达开会失败翼王石达开,他是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在战场上,石达开曾是神一般的存在,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湖口大败湘军,差点打的曾国藩跳湖自杀。天京事变后,石达开被洪秀全猜忌,被迫带20万精兵出走。此后,石达开率军征讨于南方多个省份,最后进入了四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