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达开受寸磔之刑时为啥一声不吭?不是他不想吭,是根本不能吭

石达开受寸磔之刑时为啥一声不吭?不是他不想吭,是根本不能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昕梦倾城 访问量:2208 更新时间:2024/2/12 13:28:09

自古以来,一个王朝统治到末期,都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一般都是内患。好的情况下,能及时镇压住,但也只是饮鸩止渴,最后还是会走向亡国的结局。离我们现代社会很近的满清王朝就是如此,它如同千年前的秦朝一样,最后也遭遇了太平天国起义。但这场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下去,因为起义队伍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很多人在说这段历史的时候,都抱有不好的态度,因为起义队伍的短板过于明显。他们作为农民,见识并不如政治家那么远见卓识,还发生内讧。然而,在这样一群人,有一个人却得到了很多史学家高度评价,这个人就是石达开。可惜的是,石达开最后被施以寸磔之刑。但在接受寸磔之刑时,石达开却一声不吭。那么,他为何不吭声呢?是因为大义凛然吗?并非如此,实际是他根本不能够吭声。

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大丈夫当顶天立地,成就一番大事业。无论古今,这是很多有志之士的心声。尤其是当社会进入了不好的发展境地,就会有更多这样的人站出来,于是便有了“乱世出英雄”的说法。在满清末期,这样动荡的社会境地,自然也会涌现出很多造时势的“英雄”。

不过,我们很多人在学习近代社会致力于改变社会的变法以及反抗中,更多的都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些代表各种阶级的变革,对于当时社会中代表最大社会群体的反抗,基本上都是寥寥几语说一下,根本不会细说。

这或许是因为在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发展中,代表最大社会群体的农民起义已经有很多,很多人已经见怪不怪,并且他们最终很多人都失败了,因此总是认为他们具有局限性,所以很少提及。

但是,在古代动乱的社会中,只要愿意反抗社会的不公的人,都是值得歌颂的,所以太平天国也不应该被埋没,并且里面的人也并不是人人都鼠目寸光,比如石达开,他虽然是个农民,但眼界与视野完全脱离了农民这个群体。

石达开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中,但即便是衣食不愁,石达开却不想近代的清朝人那样不思进取,沉迷于吸大烟,而是想方设法学技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他不过十六岁,就开始走南闯北,学习经商,开始养家糊口。

在闯荡的过程中,他认识了很多有名有姓的大人物,而石达开本人也应该大气豪爽的性格,得到了很多人的赏识。1847年的道光年间,民生困苦,但朝廷官员却不作为,只想着自己的奢靡生活,于是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这其中包括出生在不怎么富裕家庭的洪秀全

当时的洪秀全创办了上帝教,然后在这一年前来拜访石达开,邀请他和自己一起起义。石达开本就是大义凛然的性格,看见人民过成这样,很痛快地答应了洪秀全的提议。在起义的过程中,由于石达开毁家纾难,带领了四千多人参与,因此洪秀全就封他为左军主将,意为“羽翼天朝”。

在对峙清王朝的过程中,石达开表现出了超凡的能力,他力克曾国藩,让曾国藩差点交不了差而自杀。除此之外,他还取得“水陆洲大捷”、夺岳阳、占武汉,打得清军毫无还手之力,因此有了神话故事里面的称号——石敢当。

稗史漫传曾羽化,千秋一例不平鸣

正是因为石达开的英勇,所以太平天国军队很快就占领了天京,洪秀全盘踞在这里,建立新的国家。有了政权,又有了金银珠宝,因此以洪秀全为代表的人开始奢靡享乐,慢慢放纵自己。但清朝毕竟是一个在中原地区盘踞了三百多年的王朝,所以洪秀全还是高兴太早了,胜利并不在望。

原本就有清军枕戈待旦,而洪秀全等人沉浸在极乐生活中还没有醒来,新的矛盾已经出现。那就是东王杨秀清因为势力的扩大,对于洪秀全已经开始不满,表现出了极大的政治野心,恨不得取而代之,因为他多次代天王传旨。

这个时候,天王身边的韦昌辉和赖汉英等人就建议杀掉杨秀清,而最终杨秀清也确实被他们杀害,身下的部属全部被牵连。石达开因为不参与他们的放纵生活,因此没有在一处,当得知杨秀清被杀害时,急忙赶回去劝解,哪里知道韦昌辉等人没有意识到自己错了不说,甚至还想要杀害石达开。

无奈之下,石达开只能逃走。后来因为离不开石达开,洪秀全只能以杀了韦昌辉为诚意让石达开回来。石达开虽然回来了,但却遭到了洪秀全的忌惮,于是石达开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带走十万兵卒逃走。最后,在与曾国藩大战的过程中,因为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被活捉。

犯人石达开被押解至成都,要被处以刑罚。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给清朝造成的打击是巨大的,所以石达开这样的人即便要被处罚,也要遭受极刑,事实也是如此,石达开被处以寸磔之刑,即凌迟。

据资料记载,石达开当时被凌迟了三千多刀,这是一种非常痛苦的过程。但是在处以极刑的过程中,石达开却一声不吭,很多人就好奇,石达开居然如此忠心么?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一个人即便是再厉害,在遭受这样的痛苦中,终究还是要哀嚎出声的,那些一声不吭的人只是小说故事中为了塑造人物性格而写的,现实根本不可能。

石达开之所以一声不吭,是因为他在被处以寸磔之刑的时候,嘴里被塞了木核桃。在这样的情况下,石达开即便想要说话也是不可能的,只能有呜呜声。

结语

毫无疑问,石达开的能力是绝对很强的,而且他的人格魅力也很大,完全脱离了太平天国这个队伍的所有局限性,然而就是这样优秀的一个人最终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他不能够带着所有人飞升。只要他不想自己称王,那么他就得处处被掣肘,所以他终究是不能力挽狂澜,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这般站得高、看得远。

相比较来说,石达开给人的感觉就是意难平。因为他明明足够优秀,要是首领,说不定也能成为历史上如刘邦朱元璋之类的帝王,但他不是,最终的结局还十分惨烈。输了就是输了,即便惋惜,今天的我们也不能改变历史,唯有以历史警戒自己:当一个人不靠谱时,要学会改变自己的路,要学会果断一些,如此才不会走到两厢惨败的结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忠王李秀成,谁的军事才能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石亚达,李秀成,太平天国,太平军,洪秀全,清军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今蒙山)后,确定官制,天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了五个王,分别是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所封诸王,皆受东王节制。这也就是著名的首义五王,其中,石达开的翼王,意为“羽翼天朝”,此时,石达开只有二十岁,二十岁就封王,可谓意气风发,自古英雄出

  • 大渡河之战:2位三流将领,追着“战神”石达开吊打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石亚达,大渡河,太平军,清军,骆俊

    1863年6月,曾经追着中兴名臣,号称“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吊打的翼王五千岁石达开,在大渡河畔陷入绝境,无奈之下主动“请降”,受凌迟处死。翼王石达开,太平天国一代“战神”,居然落得如此悲惨下场,着实可悲、可惜、可叹。那么,大渡河之战,究竟是谁击败了石达开,他们可否是清朝名将呢?俗话说,“虎落平阳被犬

  • 石达开在太平天国前期,百战百胜,为何单飞之后,跌落神坛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石亚达,太平天国,太平军,李秀成,清军,曾国藩

    引言:石达开是太平天国诸多将帅当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是永安建制诸王当中,最年轻的王,被封为“翼王”,意思是“羽翼天朝”。太平军攻打长沙时,西王萧朝贵阵亡。石达开接过了西王的担子,带领太平军突破清军的包围圈,在湘江夺得了口粮。这是石达开的成名之战,之后石达开指挥太平军,一路凯歌,攻克武昌、占领南京

  •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是必然结果?率狐疑师处四战地,焉能不败?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清军,石亚达,大渡河,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太平天国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倒不是在事后诸葛亮,而是就当时他面临的局势,以及他一系列的操作,就已经注定他必败不可。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捋一捋从“天京事变”,到石达开抵达大渡河期间发生的事。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9月初,由于佐天侯陈承镕的告密,称东王杨秀清蓄意谋反,因此天王洪秀全密令

  • 石达开在大渡河全军覆没,真是因为给新生儿子庆生耽误了时间吗?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石亚达,大渡河,清军,骆俊,太平军

    石达开过大渡河会全军覆没的原因,老百姓最喜欢和最记得的答案是:大军抵达大渡河的当晚,石达开的小妾生了个儿子。为了给儿子庆生,石达开下令原地休息三天,结果错过了渡河最佳时机。三天后,大渡河河水暴涨,清军也已在北岸布防完毕,石达开无路可遁,只好束手就擒。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来自于许亮儒的《擒石野史》,其

  • 披露石达开众叛亲离的至暗时刻:坐视友军败亡引发的义军东返

    历史解密编辑:王嫂说事标签:大军,翼王,将领,石亚达,杨秀清,石达开,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穷途末路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事实上他的悲剧命运早在翼殿大军未入四川前就已注定。由于种种原因举旗单干的石达开千里转战一胜难求,自宝庆会战主力尽丧后心灰意懒再无锐气。败入广西后翼王更是只图自保不顾大局,最终耗尽了部下将领的追随之心。本文笔者就以翼王石达开的视角,说说当年众望所

  • 被困大渡河,石达开为何没能飞夺泸定桥?只因他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清军,红军,大军,石亚达,大渡河,泸定桥,太平军,石达开

    1863年5月,在滔滔的大渡河畔,翼王石达开的四万大军陷入清军的重围,最终全军覆没。面对着滔滔江水,石达开慨然而叹,留下了“ 大江横我前, 临流曷能渡”的著名诗句。正如西楚霸王项羽所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或许面对末路,英雄的想法都是相同的。然而石达开的覆亡,真的是因为“老天在和他作对”?数十年

  • 石达开渡河之地距泸定桥极远加之其大摆三日宴席最终兵败被俘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石亚达,泸定桥,清军,渡河,安顺场,大渡河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的故事,流传很广,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失败的深刻教训也写进了国内外的军事教科书里。当石达开来到紫打地(如今叫安顺场)的时候,他是有充分的机会过河的,只是好巧不巧,他的妃子在他过河的时候生了个儿子,石达开一高兴就在当地停留了三日大摆宴席,错过了渡河的最佳时机,才最终导致渡河失

  • 石达开能力强,做人讲义气,为何结局很惨?档案解密:犯了三个错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石亚达,太平天国,洪秀全,太平军,韦昌辉,清兵

    对于很多人来说,太平天国因为有了私欲膨胀的洪秀全等人,所以容易遭到钻牛角尖者、好事者诋毁。不过,虽然太平天国有瑕疵,但几乎没人抹黑翼王石达开,反倒把他当成太平天国中最完美的男人。跟许多投身太平天国的人一样,石达开也是贫苦人家出身,大约在他六七岁时,父亲就因病早逝,母亲只得带着四个嗷嗷待哺的幼子四处讨

  • 石达开败亡之序幕:一场没有必要战斗,6万精锐阵亡沙场

    历史解密编辑:瑞雪小童年标签:清军,石亚达,太平军,李秀成,石达开,左宗棠收复新疆

    1863年6月,石达开第14位夫人刘王娘在大渡河畔,生下幼子石定基。石达开非常高兴,认为是“祥兆”,于是下令庆祝三天三夜。谁知,宴席还未结束,上游冰雪融化,河水暴涨,太平军缺少船只,无法抢渡。前有滔滔洪水,后有追兵,对岸还有清军炮火“伺候”,石达开绝望了。几次抢渡失败后,石达开拒绝军师曹伟人建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