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半人半神的噶尔丹表示:康熙你骗不了我!你要战,那便战

半人半神的噶尔丹表示:康熙你骗不了我!你要战,那便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4746 更新时间:2024/2/3 11:36:26

引言

现在网上对于清朝和准噶尔人之间的战争史研究颇多,许多事件也都有了定论,可是唯独对一场十分重要的战争——乌兰布通之战,各个研究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分歧,小编也对这场战争十分好奇,也想为大家复盘这场清廷与准噶尔人之间的大战,可是精力和手头资料有限,所以现在还只能敲敲边鼓,仅能给大家讲述一些大战前夕双方的尔我诈,并给大家分析出一些靠谱的解释来,比如乌兰布通到底是谁预先选择的战场。

乌兰布通之战前夕

乌兰布通之战与乌尔会河之战的相距时间很短,因为早在乌尔会河之战刚刚分出胜负之时,了解到噶尔丹所掌握的强大力量后,康熙帝便调集大军准备征伐噶尔丹了。

1690年7月2日,康熙帝命皇兄和硕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皇长子胤禔副之,率一路大军出古北口,命皇弟和硕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和硕简亲王雅布、多罗信郡王鄂札副之,率另一路大军出喜峰口,内大臣佟国纲、佟国维、索额图、明珠、阿密达等参赞军务。

7月6日起,二路10万大军陆续出发,14日,康熙帝程北上,决议亲征噶尔丹,但24日康熙帝意外染病,随后因病从波罗河屯(今河北隆化)半路返回。

不过康熙帝虽然半路返回养病了,但还是给前线将士下达了多重指示,要求其吸取乌尔会河之战失利的教训,严禁前线侦探及各军自行开战,要求不断刺探敌军动向,并用各种方法对噶尔丹进行战略欺诈、羁縻,防止其逃回北方草原,以便各军协同攻击,确保能够一次歼灭。

收到清廷大军北上消息的噶尔丹清楚知道康熙绝对不是想真谈判,而是假谈真打才对,于是他随后就将计就计的对清军进行了一系列战术和战略欺骗,对清廷使者做出种种假消息、假谈判(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康熙帝雄才大略,但一顿操作猛如虎,却没能让这个草原枭雄上当 )。

终于,在乌尔会河之战后的第40天,双方虚情假意的谈判破裂,北伐的清廷大军与准噶尔人在克什克腾旗的乌兰布通展开大战。

有资料显示双方之所以会在乌兰布通展开大战,是因为清军统帅福全对噶尔丹的欺诈起了作用,福全为了能够全歼准噶尔人,特意以谈判、交还土谢图汗和哲布尊巴丹等条件迷惑准噶尔人,主动将准噶尔人骗到了乌兰布通,这一说法出自《亲征平定朔漠方略》里福全致济隆的信:

“今因博硕克图汗(噶尔丹)索土谢图汗、哲布尊丹巴之故,圣上特遣我等来议,永定和好。博硕克图汗既近我地,乞近至乌兰布通,应以土谢图汗、哲布尊丹巴畀汝与否,各遣显贵大臣定议。”

但是这一说法存在很大的疑点,因为首先乌兰布通距离北京实在是太近了,两地不过相距700里而已,从乌兰布通骑马几天就能抵达北京,这对清廷的首都是一个莫大的威胁,福全即使是为了进行战略欺诈,他怎么敢将京师的安危做为战争赌注呢?

同时,如果乌兰布通是福全提前挑选的战场,那么他应该比准噶尔人先抵达此地进行侦察、预设和建立营地等事项,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等到噶尔丹带军抵达后不给其反应时间,直接发起会战才对。但是事实上第一个抵达乌兰布通的却是噶尔丹,福全是在噶尔丹抵达乌兰布通都休整了多天之后才姗姗来迟,并且战场对清军非但没有任何帮助,还平白受到了许多阻碍,而战场对准噶尔人来说是倒是极为有利。

路线图

所以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双方在乌兰布通展开大战,并不是清廷对噶尔丹实施了战略欺诈,而是噶尔丹成功将清廷大军带入了自己的预设战场——乌兰布通。

噶尔丹在一个多月前的乌尔会河之战中,以极小的代价就歼灭了一支两万余人的清军,他的信心因胜利而膨胀,十分相信自己有佛祖保佑(噶尔丹号称半人半神,因为他之前是藏传佛教的活佛),为了抓获自己的仇人——土谢图汗和哲布尊巴丹,他一直带军在清朝边境地带寻找喀尔喀蒙古人的踪迹,并劫掠一路上发现的蒙古部落,满足准噶尔人的生存所需。

当收到清军动向的消息后,噶尔丹并不慌张,他非但不撤退,反而主动靠近目标,因为信心爆棚的他已经决议用一场更辉煌的胜利来解决自己的所有麻烦,所以他丝毫不害怕清军的动向,他在7月15日时还对清军使者这样说:

“夫执鼠之尾,尚噬其手。今虽临以十万众,亦何惧之有。”

噶尔丹的举动在现在看来十分疯狂,因为噶尔丹的实力相比于清廷还十分弱小,根本无法像成吉思汗那样直接打下中原,顶多南下劫掠一番就得撤回草原,根本无法在中原站稳脚跟,在中原多待一会儿都是取死之道,和清廷针锋相对也不是一个好选择。

可是对噶尔丹来说,他之所以要和清廷争斗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受他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叛乱的影响,噶尔丹此时已经无法返回新疆老家了,也无法从自己的根据地获得一丁点补给,当时的他仅能控制蒙古高原西北部的科布多一带,俄罗斯虽答应支援,却不派一兵一卒,而且受之前战争的影响,漠北的几十万喀尔喀蒙古人又都一溜烟的跑到清廷边境寻求庇护了,只留给准噶尔人一个偌大的漠北草原,噶尔丹时刻面临着资源短缺的窘境。

注意看地图的势力分布

漠北草原本身就没有漠南那样肥沃,而且没有了牧民,再好的草原对噶尔丹来说也都是荒漠一片!因此他十分想获得那些南逃的喀尔喀蒙古人统治权,这样他才能够有足够的实力进行下一步动作,可是清廷也绝不会轻易就将吃下肚的肥肉吐出来,让噶尔丹吃个肚圆。

因此噶尔丹就想用几次战争的胜利来向清廷展现自己的实力,好让清廷摄于兵威归还喀尔喀部众。

因此他才对清军做出种种战略欺诈,好像作死一样主动将一部分清军引入到乌兰布通的预设战场中,可是噶尔丹虽然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可是接下来的结果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为他的败亡埋下了祸根。

标签: 噶尔丹康熙清廷清军

更多文章

  • 《康熙王朝》中,噶尔丹实力强大,为何他很容易就被康熙打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掠影后有感标签:清朝,噶尔丹,皇太极,蓝齐儿,康熙帝,康熙王朝,化学武器,金庸笔下角色

    在《康熙王朝》中,康熙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蓝齐儿,而蓝齐儿也活得很快乐。当时蓝齐儿喜欢上了李光地,噶尔丹出使大清,意外邂逅了蓝齐儿,并喜欢上了她。出于和平的考虑,孝庄太后说服了蓝齐儿,最终蓝齐儿嫁给了大清的敌人噶尔丹。不过十年以后,双方还是撕破了脸,噶尔丹带领军队入侵大清,而康熙也有足够的实力与之应战

  • 康熙兄长福全大败噶尔丹,却不准班师回京,福全:我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浮意落尽标签:噶尔丹,福全,康熙,尔丹,顺治,亲王

    在天津蓟州区有一座山,叫黄花山,黄花山下有几座大型的清朝王爷墓,既有顺治帝的儿子,也有康熙帝的儿子。在这些王爷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被称作“大王陵”,里面埋葬着康熙唯一的兄长,他就是裕宪亲王福全。1、愿为贤王的“皇长子”福全是顺治帝第二子,生于顺治十年七月十七日,比康熙大八个月,生母是宁悫妃董鄂氏。顺

  • 准噶尔大汗噶尔丹到底是怎么死的?从清朝史料入手,分析真实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噶尔丹,尔丹,准噶尔,清朝,康熙

    清代康熙 、雍正 、乾隆三朝为统一西北地区与准噶尔贵族进行的多次战争,在清代文献中通称为平定准噶尔。这场战争历时六十八年,历经三朝,最终以清朝的胜利告终。抛开政治立场,噶尔丹其实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是巴图尔珲台吉的第六子,本来已经出嫁不问世事,但因为其兄僧格在准噶尔贵族内讧中被杀,所以

  • 康熙不愧为千古一帝,三次亲征噶尔丹,打得噶尔丹最后服毒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清朝,噶尔丹,康熙帝,小说家,化学武器,慈禧太后,金庸笔下角色

    清朝时,蒙古分为漠西、漠南和漠北三部分。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自从噶尔丹统治准噶尔部以后,由于他有想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蒙古国的野心,所以先后兼并了漠西及漠北。漠北蒙古有数十万人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府保护。康熙便派遣使者与噶尔丹交涉,但噶尔丹不但不退兵,反而大举进攻漠南。噶尔丹生于1645年,是蒙古准

  • 费扬古:董鄂妃弟弟,康熙平定噶尔丹他是主将,有一嗜好关羽也有

    历史解密编辑:棠棣说史标签:关羽,三国,费扬古,董鄂妃,噶尔丹,康熙帝,小说家,化学武器,雍正王朝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费扬古,姓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卒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终年56岁,内大臣鄂硕次子,顺治宠妃董鄂妃弟弟。费扬古满文的意思是小儿子。康熙年间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叛乱的著

  • 野心勃勃的草原霸主噶尔丹,怎落得服毒自杀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野记标签:噶尔丹,尔丹,沙俄,清军,土尔扈特部,准噶尔

    一 明清交接之际在蒙古草原上崛起的准噶尔汗国准噶尔部落是由蒙古瓦剌部分裂而来。瓦剌部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 明英宗时期,明朝50万精锐就是在土木堡丧于瓦剌部之手,后来于谦带领北京军民赢得北京保卫战之后,也先带领瓦剌部重新退回草原。没过多久,蒙古鞑靼部崛起,在鞑靼部不断的打击下,瓦剌部向西迁移并发生分裂

  • 噶尔丹雄心如成吉思汗,实力强劲,为何最后却败给了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沙俄,清朝,噶尔丹,康熙帝,小说家,成吉思汗,准噶尔部,化学武器

    噶尔丹和康熙都是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两人在十七世纪末期的那场史诗般的对决,真可谓棋逢敌手,将遇良才。噶尔丹从一出生就光芒万丈,据说是温萨活佛投胎转世。少年时期的噶尔丹,师从扎什伦布寺四世班禅,其后又跟随达赖喇嘛学习。长期的系统学习,让他打下了深厚的佛学基础,也让他具备了敏锐的眼光和聪慧的头脑。

  • 号称半人半神的噶尔丹,到底有多厉害?让康熙亲自御驾亲征三次?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噶尔丹,康熙,尔丹,半神,清朝,准噶尔

    噶尔丹是准噶尔首领巴图尔的第六子,性情豪放不羁,是一匹实力派的草原野马。不仅具有军事才能,还具有煽动人心的手段,虽然他有过潜心研究佛法,但此人没有菩萨心肠,具有挑战性的欲望,内心只有权利和欲望。康熙皇帝之所以如此重视噶尔丹,御驾亲征准噶尔,是因为噶尔丹对清朝生死存亡的影响是一个致命的威胁。在人们看来

  • 巅峰时期的噶尔丹有多厉害?以一人之力,能敌清朝和沙俄两大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噶尔丹,沙俄,清朝,康熙,蒙古

    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道:“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陆游对于战争的描写,诗句中虽然没有直接的描写战争,但是凭借我们的想象,还是可以在脑海中形成战争中的场面。战争从来都是不可避免的,可能在现代来说,更多的是科技和经济等方面的对抗,但是在古代时候,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最直接的一种对抗

  • 蒙古诸部早已凋零,噶尔丹是从哪里来的,为何突然就辉煌一时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噶尔丹,尔丹,蒙古,准噶尔部,准噶尔

    噶尔丹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他如流星一样辉煌一时。那么,这个噶尔丹是怎么崛起的?他对中国历史,发挥过什么作用呢?(噶尔丹)1368年,朱元璋的大军攻入北京,蒙元政权土崩瓦解。蒙古诸部散居各地,以大漠为界,可分为漠北、漠南及漠西三大蒙古聚居地。明朝中叶,1449年,发动“土木堡之变”、俘虏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