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富弼:30岁才结婚,人称北宋最帅女婿,背后故事令人啼笑皆非

北宋富弼:30岁才结婚,人称北宋最帅女婿,背后故事令人啼笑皆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3882 更新时间:2024/1/14 13:09:11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代词人晏殊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童,十四岁考取功名,仕途顺风顺水,如此传奇的人物,他的女婿也注定不平凡。

富弼,就是那位不平凡的女婿。

一代名相:富弼

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对富弼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刻画,他端庄儒雅,丰神俊朗,一度让观众们对富弼这一角色十分喜爱,亲切的称呼他为“北宋最帅女婿”。

然而,历史上的富弼也是如此吗?每一个历史名人的出生都伴随着神话的色彩,富弼也不例外。

广为流传的便有这样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在北宋的某一天,洛阳的一户普通人家里,有一妇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梦境中,一只在天上展翅高飞的大雁“扑通”一声落在妇人的院落中,张口便说出人话。

它告诉妇人:“它并非普通大雁,它是从天上来的,马上就要投胎做人。”话音刚落就消失不见了。

没过多久,妇人果然怀孕了,顺利生下一男婴,此男婴正是富弼,因这一传奇的“出生记”,富弼注定自幼不凡。

他年幼时便展现出惊人的才华,天生的聪明让他鹤立鸡群,“腹有诗书气自华”,写得一手好文章的他,更有“洛阳才子”的美誉,举手投足间都带有难得的君子气概,气度不凡。

宋仁宗时期,富弼以高中茂才一等入仕为官,曾历任监丞、直集贤院、知谏院等要职。

多次出使辽国,对宋、辽、西夏三国关系了解透彻,助北宋稳固三足鼎立的格局,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退居洛阳,年近八十,寿终正寝。

如此才华斐然,丰神俊朗之人,无论古今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才华颇为范仲淹赏识,称赞他是“王佐之才”,常将他的文章拿给晏殊等文豪欣赏,竟促成了一段千古姻缘。

范仲淹做媒,晏殊的女婿

在宋朝时期,男子的法定婚嫁年龄为十五岁,女子为十三岁,本就早婚早育的古人,在十几岁就会早早婚配。

然而,才貌双全的富弼却近三十岁才遇到属于自己的良配,因范仲淹的赏识,富弼的治国文章在文人圈广为流传,更是在晏殊看后,对其前途十分看好。

彼时,晏殊的女儿正待字闺中,他向范仲淹询问富弼是否婚配,在得知并未婚配后,随即主动求亲。

一代词人主动求亲,范仲淹牵线搭桥,对富弼而言,是极大的荣幸,在众文人的祝福下,富弼欢喜将晏殊之女迎娶为妻。

从后来的发展来看,富弼果然在朝堂上大放异彩,从一代“洛阳才子”官至“宰相之位”。

不畏权贵,公私分明

宋仁宗年间,山东贼匪横行,官府几番镇压无效,只得采取“狼狈为奸”的法子,用人情往来的送礼政策,缓解双方矛盾,二者相安无事。

然而,官贼勾结的政策还是很快抖落出去被朝廷知晓,宋仁宗派范仲淹严查此事。

虽说严查,范仲淹宅心仁厚的个性到底还是继续采取怀柔政策,甚至解释“官贼勾结”为拉拢代剿,并非狼狈为奸。

如此圈权宜之策皆是为百姓着想,不应定官府的罪名,然而,如此说辞怎能服众呢?富弼便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人。

相较于范仲淹的心存宽厚,富弼则是嫉恶如仇的个性,官府是官府,贼寇是贼寇,二者厮混在一起无异于在放纵权利,危害百姓。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山东州县长官员拿着朝廷的俸禄做着姑息养奸的事情,分明就是在挑战朝廷,通匪谋逆,罪不可恕,严惩不怠!

面对恩人兼媒人的范仲淹,富弼任据理力争,言辞颇为激烈,在朝堂上,官员们对此也颇有微词,常常指责他以上犯下,目无尊长,忘恩负义。

对此,富弼并不以为意,他直截了当地说道:“范先生与我是君子之交,若我事事以他的意图为我的意图,保持一致的立场,才是对他的辜负。”

富弼的想法如此,范仲淹也是如此吗?面对常常与自己“对立”的富弼,范仲淹的态度和富弼出奇的一致。

他对富弼的欣赏从来不是需要对方的应声附和,范仲淹曾对指指点点的朝臣说,“我欣赏富弼正是因为他的不同俗流。”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范仲淹与富弼之间的情谊也大抵如此。

临危受命,奉旨使辽

宋初的“檀渊之盟”让宋朝与辽国之间和平共处几十年,到宋仁宗时期,宋朝重文轻武的弊端突显,一直臣服与宋朝的西夏突然翻脸,亦欲造反。

宋朝虽有起兵对抗,到底不敌西夏的强硬,被打得节节败退,“文明”被“野蛮”暴打,一旁的辽国也坐不住,准备趁火打劫。

辽国使者一封国书传入朝廷,内容毫无俯首称臣的卑微,只要要回燕云十六州,面对如此嚣张的辽国,宋仁宗气愤不已,既不能用武力,只能采取文斗。

在宰相吕夷简的推荐下,富弼成为了被推出去成为面对敌人刀俎下的鱼肉,富弼毫无推迟之意,仅留下一句话:“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

富弼与辽国间聊得焦头烂额,双方已到剑拔弩张的地步,在第二轮拉锯战时,富弼跟随辽国使臣前往辽国与辽兴宗耶宗真面谈。

面对辽兴宗耶宗真咬定“土地”不松口的态度,富弼呛声道:“你们以得地为荣,我们也已失地为耻。”

在漫长的等待辽国的回复中,也是在等待着自己的命运,然而,强硬的富弼已经没有得到想要的结局。

因为此事,宋朝继续选择和平解决,由原来的每年三十万钱的基础上又增加二十万钱,以换来宋辽的和平。

富弼刚正不阿,不为强权实属贤臣,可惜,如此人才依旧没能改变后期宋朝的悲剧命运。

幸运的是,历史上留下了他的姓名,“北宋最帅女婿”、“一代宰相”都是他存在过的证明。

标签: 富弼范仲淹宰相宋仁宗吕夷简

更多文章

  • 看富弼如何立足朝堂,得到宋仁宗赏识,赈灾得当成为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宋仁宗,富弼,宰相,范仲淹

    《议富弼配享状》中曾有言道:“秉心直谅,操术闳远。历事三世,计安宗社。熙宁访落,眷遇特隆。菲躬正色,进退以道。爱君之志,虽没不忘。”如这段文字中所评价的那样,富弼绝对是一位真正忠君爱国的国家栋梁。自从他进入朝堂为官之后,他便兢兢业业地为国家服务,先后历经过三任皇帝,可谓是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所幸

  • 宋代宰相富弼写字条走后门,因字迹漂亮被保留,后来卖了462万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富弼,宰相,范仲淹,宋仁宗,清官

    宋朝某宰相认为自己“写了字条打算走后门”一事难以启齿,并嘱咐别人阅后即焚,岂料对方忘了损毁而流传至今,成为卖了“462万”的宝贵文化财富!被拍卖出高价的《儿子帖》,字迹优美内容有趣这封“走后门”的书信被我们现代人称之为《儿子帖》,曾和宋代其他珍贵文物一起流失在海外,直到1996年才回归国土。2005

  • 《千家诗》76《夏日登车盖亭》蔡确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夏日登车盖亭,千家诗,王维,蔡确,处士

    夏日登车盖亭蔡确(北宋)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译文纸围屏风石作枕头,卧在竹床多么清凉,久举书卷手已疲累,抛书一旁渐入悠长梦乡。醒来后不觉独自微笑,把世事细细思量,忽听几声清亮的渔笛回旋在沧浪水上。注释⑴车盖亭:在湖北安陆西北。⑵书:蔡确诗有“卧展柴桑处士诗”

  • 结党营宋(二六)元丰改制后,宋神宗为什么让次相蔡确主宰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蔡确,元丰,宰相,宋朝,唐朝,宋神宗,结党营,王安石

    宋神宗时期的变法经过了两个主要阶段,一个是熙宁年间王安石牵头的熙宁变法,另一个便是在元丰年间他自己主导的元丰改制。元丰改制对整个宋朝的影响极大,改变了宋朝初年赵匡胤和赵光义为限制宰相权力为设计的制衡格局,加强了朝廷的中央集权,也成为此后两百余年宋朝制度的根本。在这次改制中出现了个奇怪的现象,改制后拜

  • 宋代宰相韩缜,史书上没留下功绩,文坛上留下一首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真游泳的猫标签:韩缜,宰相,宋神宗,史书

    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历史上的好诗词璨若星河,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诗人都非常了不起。只不过,网友们对很多古代诗人不太熟悉,缺乏了解的机会。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诗词的读书人。记得关注我哦。今天我和朋友们聊聊宋代宰相韩缜,史书上没留下功绩,文坛上留下一首千古绝唱!先来看看韩缜的家庭出身。就算环顾整

  • 【地图科普】补绘北宋吕大防《长安图》

    历史解密编辑:古地图数字博物馆标签:石刻,补绘,诗人,宋朝,唐朝,吕大防,长安图,王树声,地图科普,唐宋八大家

    王树声团队所补绘的北宋吕大防《长安图》(局部,不含题记)。图最上部的“补绘宋吕大防长安图”九个字为吴良镛先生题写。图中深色部分为遗存的原碑残片和拓片,浅色部分为补绘内容。图的最下部为城外的山水。资料照片唐代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面积达84平方千米,比同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大7倍,

  • 北宋名相吕大防的成都印迹

    历史解密编辑:华西都市报标签:吕大防,宋仁宗,太守,杜甫,宋神宗,宋英宗

    吕大防《示问帖》。吕大防曾对成都合江亭进行重建。□贾登荣吕大防(公元1027年-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宋史·吕大防传》介绍他说:“身长七尺,眉目秀发,声音如钟。自少持重,无嗜好。”查看吕大防生平不难发现,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曾先后在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等四朝

  • 名臣之后—“睢阳少年”范纯仁,在宋朝的官场中跌宕起伏

    历史解密编辑:乐观探历史标签:韩琦,宰相,英宗,宋朝,唐朝,范纯仁,宋仁宗,范仲淹,散文家,官宦世家,唐宋八大家

    范纯仁(公元1027—1101年),字尧夫,北宋著名政Z家、文学家范仲淹之次子,是北宋中后期政坛上一位誊老重臣。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仕宦历程长达五十余年,一生遵奉儒学“内圣外王”这一崇高理想,勤政爱民,忠直敢言,公忠体国,宽厚仁恕,并积极通过自身努力试图抚平激烈的党争,在北宋中后期政

  • 宋徽宗翻墙头时被卡在墙上,喊宰相王黼帮忙,戏谑地称其为司马

    历史解密编辑:淋筱绘故事标签:宋徽宗,王黼,蔡京,皇帝,宋神宗,画家,宋朝,香草

    话说,宋徽宗当皇帝不久,就把即位之初做一个好皇帝的梦想抛到了九霄云外,天天不是练字画画,就是和蔡京等奸臣一起胡闹。蔡京这个人被称为宋朝第一大奸臣,不过这个人非常有才气,特别是擅长书法,也正因为书法好,蔡京才被宋徽宗格外重视。重视到什么程度呢?用现在的话来讲,宋徽宗把蔡京当作艺术上难觅的“知音”、朝堂

  • “北宋六贼”王黼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雾漫了江南标签:王黼,蔡京,宰相,宋徽宗,宋钦宗,尚书

    王黼是北宋宋徽宗时期宰相,以超八品的晋升速度从通议大夫提为宰相,是北宋时期有名的奸臣。王黼最开始叫王甫,因为与东汉时期的王甫重名,于是得圣上赐名黼。人物档案姓名:王黼别名:王甫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地:开封祥符出生时间:公元1079年去世时间:公元1126年职业:北宋宰相历史记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