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穷书生柳永,生前被歌女争相“包养”,死后满城风尘女子为他送葬

穷书生柳永,生前被歌女争相“包养”,死后满城风尘女子为他送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七彩铅笔 访问量:2276 更新时间:2024/1/26 3:27:53

一介穷书生柳永,生前被歌女争相“包养”,死后让满城风尘女子为他送葬,他何德何能有如此待遇?

在北宋,有这样一个词人,他穷困潦倒、身无分,却能让歌妓舞女们争相“包养”,不仅生前能享受“小白脸”的生活,甚至在他去世以后,满城的风尘女子都自愿给他送葬,其中还不乏一些主动为他披麻戴孝的名角。

能有如此待遇的可不是什么什么大官,只是一个挂着六品闲职的柳永。

大约公元984年,柳永出生在一户官宦世家,和大多数的官宦家族一样,长辈做官,自然也希望孩子也能走上仕途。所以柳永小时候受到的教育一直都离不开“功名利禄”四个字,所以等到年龄足够、学业有成之时,自然就要赴京考试了。

可是,这血气方刚的少年,怎么逃得开温柔乡的诱惑呢?

在途径杭州的时候,柳永停下了脚步,作为平日埋头苦读,只见过自然风光的人,看见杭州城内都市繁华的景象,自然就挪不开步子了,再加上还有妙龄女子相伴,柳永一停就是三年的时光。

虽然没去考科举,但在杭州,柳永为歌女写的新唱词也让他有了不小的名气,甚至他那首千古名篇《望海潮》当中描述西湖周边景象的“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说传到金国以后,成为了金国君主完颜亮攻下南宋、欣赏西湖美景的愿望。

文学方面已经成为了“红人”的柳永,在杭州待了三年以后就要出山科举了,不少文人墨客都关注着这件事,可结果,却大跌眼镜。

以文采出名的柳永,竟然落榜了。

由于当朝皇帝宋真宗更为欣赏平实的语言,依靠隽永诗词出名的柳永自然得不到皇帝的青睐,在落榜以后,他写下了一首《鹤冲天》发了发牢骚,“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这句词,影响了柳永之后的人生,不过我们暂且按下不表。

虽然科举失利了,可等待下一次科举的这段时间,一点也不影响柳永逛遍京城的青楼。

在古代,每首词前面的词牌名,指的就是乐曲的名字,而我们看到的宋词,其实就是给这些曲子填的歌词。在宋朝,那些公贵族们,在明面上,都只听那些“古代名曲”,所以对于那些新创作的曲子,绝大部分的文人是不屑于给它们作词的。

但柳永却不一样,他填的这些新词自成一派,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此在民间流传极广。

所以,歌女们只要得到了新曲子,必定要来找柳永作词,只要人们听说是柳永作词,那关注度立刻就会暴涨,而她们的身价也水涨船高。

柳永这个落榜才子,在阴差阳错之下就成了风月场所的“顶流”,不用花钱就能成为这些歌女的入幕之宾,在人们口中的“销金窟”里过上了“小白脸”的生活。

不过情场得意,可官场却要失意了,真宗一朝,柳永三次科举都因为相同的原因落榜,可等到宋仁宗即位,情况也没有什么改变,还记得刚才提到的那首《鹤冲天》吗?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科举试卷放到仁宗面前时,仁宗一看到柳永的名字就忍不住想起词中的这句话。

既然你柳永这么喜欢浅斟低唱,那就去吧,别要我这朝廷的浮名了。

柳永的第四次科举依然以失败告终,而仁宗的批示已经传遍了京城,柳永以后也没有机会考取功名了。

从此,柳永就用“奉旨填词柳三变”来自嘲,过上了浪迹天涯的漂泊生活,直到年过半百,才借助特许的“恩科”考试回到京城,做了一名管理农业的六品闲官“屯田员外郎”。

此时的柳永早已没了年少时的傲气,不过在民间多年的摸爬滚打,也让他更加体会到底层民众的艰难,他已经明白,宋朝不只有那些王公贵族,还同样有芸芸众生。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他所做的词都更加适合在民间传唱,造就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佳话。

他这一生,既无家室,也无遗产,没人在意这样的一个人。当他去世的时候,只有京城的一众歌姬舞女们,自发地给他送葬,甚至有人感念他的才情,自愿以妻子的名义为他守丧,如果说这些歌女和他之间到底有什么感情,或许就是尊重吧。

更多文章

  • 柳永有首诗词千古传唱,却暗藏恋爱的技巧,不知教会多少人处对象

    历史解密编辑:风尚论说标签:柳永,诗词,长亭,才子,诗人,宋朝,雨霖铃,古典乐,千古名句

    能仅凭一首词便让人永远记住自己,古往今来能做到这点的文人,似乎也只有宋朝柳永。众人认识柳永大多来自那首脍炙人口的《雨霖铃》,这首词的造诣很高,享有千古第一送别词的美称。柳永的名气有多大,明代史诗级才子冯梦龙在《喻世明言》写道“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柳永因兄弟中排行七位,又

  • 柳永:女人读懂“苦难守恒定律”,人生才有福气

    历史解密编辑:布衣粗食68标签:柳永,爱情,丁一舟,苏轼,有情人,守恒定律

    欲高反下,触底反弹。人生该吃的苦,一点都不会少。但是你不要担心,吃苦越多,福气越多,彼此相对均等。作为女人,如果你觉得生活很苦,那就悟透“苦难守恒定律”,让命运先苦后甜。北宋词人柳永,很长时间靠填词为生,混迹在青楼等低层次的场所,关心民间女人的疾苦。就在高层的人不看好他的时候,他却改变了很多女人的命

  • 宋仁宗为何两次颁布诏书照顾落第士子?五十岁柳永熬到心想事成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宋仁宗,柳永,进士,宋朝,诏书,声乐,古典乐,中国传统音乐

    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宋仁宗赵祯做了一个关于科举的重大决定:"进士与殿试者始皆不落",从宋仁宗宣布那一刻开始,以后只要通过由礼部举行的省试的科举考生,在参加殿试时不再淘汰,将全部任用为官。在宋仁宗嘉祐二年之前的科举考试中,殿试是要淘汰一批考生的,每次根据成绩淘汰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不等,以嘉

  • 大争之宋(九章)宋仁宗不但没有让柳永落榜,还降低难度让他做官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宋仁宗,柳永,赵恒,进士,科举考试

    宋朝中国古代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其中以宋词为代表的各种文化作品风行于世,它们成为中国古代文明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那个时代出了很多以宋词闻名于世的词人,也产生了很多流派,其中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柳永便是典型代表。他可以说是宋朝初年最为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风靡大江南北,在各大城市的传唱不休。可是作为

  • 北漂学者柳哲撰文:柳永教子有方,不是浪荡公子,留下《劝学文》

    历史解密编辑:五道堂标签:柳永,劝学文,进士,柳宗元,宋仁宗

    柳哲家谱中的柳永遗像孔夫子旧书网淘书,幸得和刻本嘉永元年(公元1846年)戊申初春印行的《诸儒注解古文真宝前集》(简称《古文真宝》),为宋黄坚所编。此本为日本学者根据宝历十二年(1762年)之再刻本重印,其中收录了北宋大词人、先祖柳永的《柳屯田劝学文》,令我喜出望外。宋元时期,我国出现过多种文学总集

  • 柳永参加丞相寿宴,席间写下一首狂词,惊艳朝野,却断了仕途

    历史解密编辑:船到桥头PLUS标签:柳永,西江月,词坛,仕途,青楼

    柳永,这个名字是他自己所取,一开始他不叫这个名字,他父亲给他取名三变,不过从小大家都叫他柳七,因为他在家排名老七。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18岁以前的柳永也和当时读书人一样,梦想通过科举踏上仕途,改变人生,成就梦想。18岁那年,柳永拜别父母,离开家乡,准备入京赶考,但是他没有直接上京

  • 柳永|寒酸的衣服裹着闪光的才华,浅斟低唱的爱情更似热闹的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柳永,蝶恋花,范仲淹,李清照,青楼,歌妓

    如果回到千年前的宋朝,最想去看看都门外的长亭,在深秋的氤氲下,有骤雨后的寒蝉,还有忧郁彷徨的你。瞧瞧你这样的一个人,是否像市井风月所说的风流才子?是否像世家名门所说的江湖浪子?是否像深闺才女所说的花花公子?然而,你说,你是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衣卿相柳永

  • 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柳永: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

    历史解密编辑:郝铭说资讯标签:柳永,歌妓,李煜,青楼,宋朝,诗人,古典乐,白衣卿相,千古名句

    宋仁宗平日也好些诗文书画,但对词曲类向来排斥,在他眼里,这些词大都为民间歌妓所唱作,登不得大雅之堂,特别是对当时名气极大的词人柳永,更是鄙视。他在位的时候,一日,负责会试的礼部官员将即将放榜的进士名录呈上,交仁宗过目。“柳永,柳耆卿,莫非就是那个好写艳词俚曲之人?”宋仁宗看到榜单上柳永的名字,马上便

  • 因家族“诅咒”报复社会,一年内连杀20人,韩国变态杀人魔柳永哲

    历史解密编辑:西瓜纪录标签:柳永哲,杀人,变态杀人魔,韩国,柳父

    2008年情人节,根据韩国头号变态杀人魔柳永哲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追击者》,在韩国各大院线同步播出。电影上映后,立刻受到民众热捧,连续占据韩国电影票房的前几名。▲电影院电影里,男主角河正宇饰演的变态杀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眼神还是表情,都让胆小的观众心有余悸,人们纷纷赞叹他的演技,甚至调侃

  • 白衣卿相柳永:8首最美的词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柳永,白衣卿相,风月,怀人,名句

    他是白衣卿相,是才子词人,他有傲人的才华,却仕途失意,他眠花宿柳,写下流传千古的词章。他就是才子柳永。今天给大家介绍他的八首诗词,体会他跌宕起伏的一生。《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