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仅凭一首词便让人永远记住自己,古往今来能做到这点的文人,似乎也只有宋朝柳永。众人认识柳永大多来自那首脍炙人口的《雨霖铃》,这首词的造诣很高,享有千古第一送别词的美称。
柳永的名气有多大,明代史诗级才子冯梦龙在《喻世明言》写道“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柳永因兄弟中排行七位,又名柳七。这两句话想必不需要深入地翻译,这就是柳永在当时少女心目中的地位,远比现在的小鲜肉要火万倍不止。
柳永写词以细腻揪心闻名文坛,他的诗词往往能够凭借很小的切入点,将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细节,表达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直击俊男美女的心灵。柳永一生留下213首诗词,其中以《雨霖铃》造诣最高。曾有一种观点说,读不懂《雨霖铃》的人,不敢说自己会处对象。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雨霖铃,原本是个词牌名。最初是由唐玄宗发明,后来各路名家都曾写过同名的诗词。柳永版本的《雨霖铃》诞生后,“雨霖铃”三个字便成为柳永的专属。这首词写得真好,好在哪呢?好在柳永为后人提供一种低成本谈恋爱的方法,巧妙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制造煽情的氛围。
一二句:选择恋爱的地点很重要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雨霖铃》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诗词,柳永开篇点明地点。刚刚下过雨的长亭下,喝过三杯浊酒,一时间万种思绪涌上心头,自己虽然很留恋这里的人和美景,但是船夫已经催促着要出发了。
柳永选择的地点十分精妙。翻阅数千年来的爱情故事,越是感人肺腑的凄美爱情,往往发生在离别之际。所以,很多爱情影视剧中,都喜欢将催人泪下的情节,设置在车站月台。由于古时候的交通工具只有舟车,驿站和渡口则成为烘托升华男女感情的场所。
才子柳永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绝佳的机会,他选择乘坐舟船方式,将地点约定在渡口的长亭,与自己心爱的女子道别。那些麻醉于纸醉金迷生活的青楼女子,怎能不被如此用心煽情的场景所感动。
三四句:表白的方式很独特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不愧为混迹灯红酒绿的夜场高手,对恋爱中的细节把握十分到位。他甚至没有说一句话,便将为自己送别女子的心深深地俘获。柳永只是默默地牵着对方的手,双方都不要开口说话,相对凝视着对方的眼睛,似乎传达一种声音“我想对你说的话有千千万万,它们全部都在我的眼睛里”。
女人心海底针,女人最信奉一句话“ 懂的人不用多说,不懂的人说再多也没用”,她们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制造生活的小惊喜和小浪漫,感觉男人喜欢猜测自己的小心思,便是心中有自己的表现。柳永深知这些雕虫小技,所以他选择不猜,什么话都不说,只是简单地相互看着对方。真是无为胜有为的高招。
五六句:制造生活的小浪漫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有人说,女人都很势利。这种观点是不完全正确,大部分女人只想着被对方时刻放在心上,让对方重视自己,所以她们喜欢追求生活的小浪漫。柳永一生纵横情场,50多岁的人生中,近30年是在青楼过夜。纵观整个宋朝词坛,诗词造诣比柳永高的人,没有他懂女人心,比他懂女人的诗人,没有他会写诗词。
萧条的清秋时节,稀稀落落地排列着几棵杨柳树。残月初升时,河对岸吹来一股凉风。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思绪万千,问世间还有哪样的浪漫,能够抵得过分别时这份别样的氛围。
七八句:学会打破沉默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结尾两句是全词的经典所在,它成就柳永版《雨霖铃》的同时,也让后人见识到柳永高超的恋爱技巧。恋爱中,难免会遇上尴尬不语的情况。情商高的人往往会用恰当的话语,适当的时机打破这种沉默。
在这方面,柳永做得非常好。他只说了一句话“便纵有风情更与谁说”,试问哪有比这句话更等带节奏。任何女人听到这样的话,此生再也难以忘记柳永了。
结语
柳永的词向来褒贬不一。王国维都曾感概对柳永又爱又恨,爱他雕琢辞句的技巧,恨他写的词有些格调不高。无论怎么说,柳永写词风靡一时,流传至今仍然备受欢迎。只是自古文人多滥情,柳永因为太有才,也使得他的感情很混乱,一生都活在感情的凄风苦雨中。然而,作为后人适当的取舍,又可以培养自己的情商,丰富自身的才华,提高自己的恋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