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柳永有首诗词千古传唱,却暗藏恋爱的技巧,不知教会多少人处对象

柳永有首诗词千古传唱,却暗藏恋爱的技巧,不知教会多少人处对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风尚论说 访问量:106 更新时间:2024/1/26 3:28:37

能仅凭一首词便让人永远记住自己,古往今来能做到这点的人,似乎也只有宋朝柳永。众人认识柳永大多来自那首脍炙人口的《雨霖铃》,这首词的造诣很高,享有千古第一送别词的美称。

柳永的名气有多大,明代史诗级才子冯梦龙在《喻世明言》写道“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君召,愿得柳七叫”。柳永因兄弟中排行七位,又名柳七。这两句话想必不需要深入地翻译,这就是柳永在当时少女心目中的地位,远比现在的小鲜肉要火万倍不止。

柳永写词以细腻揪心闻名文坛,他的诗词往往能够凭借很小的切入点,将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细节,表达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直击俊男美女的心灵。柳永一生留下213首诗词,其中以《雨霖铃》造诣最高。曾有一种观点说,读不懂《雨霖铃》的人,不敢说自己会处对象。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雨霖铃,原本是个词牌名。最初是由唐玄宗发明,后来各路名家都曾写过同名的诗词。柳永版本的《雨霖铃》诞生后,“雨霖铃”三个字便成为柳永的专属。这首词写得真好,好在哪呢?好在柳永为后人提供一种低成本谈恋爱的方法,巧妙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制造煽情的氛围。

一二句:选择恋爱的地点很重要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雨霖铃》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诗词,柳永开篇点明地点。刚刚下过雨的长亭下,喝过三杯浊酒,一时间万种思绪涌上心头,自己虽然很留恋这里的人和美景,但是船夫已经催促着要出发了。

柳永选择的地点十分精妙。翻阅数千年来的爱情故事,越是感人肺腑的凄美爱情,往往发生在离别之际。所以,很多爱情影视剧中,都喜欢将催人泪下的情节,设置在车站月台。由于古时候的交通工具只有舟车,驿站和渡口则成为烘托升华男女感情的场所。

才子柳永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绝佳的机会,他选择乘坐舟船方式,将地点约定在渡口的长亭,与自己心爱的女子道别。那些麻醉于纸醉金迷生活的青楼女子,怎能不被如此用心煽情的场景所感动。

三四句:表白的方式很独特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不愧为混迹灯红酒绿的夜场高手,对恋爱中的细节把握十分到位。他甚至没有说一句话,便将为自己送别女子的心深深地俘获。柳永只是默默地牵着对方的手,双方都不要开口说话,相对凝视着对方的眼睛,似乎传达一种声音“我想对你说的话有千千万万,它们全部都在我的眼睛里”。

女人心海底针,女人最信奉一句话“ 懂的人不用多说,不懂的人说再多也没用”,她们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制造生活的小惊喜和小浪漫,感觉男人喜欢猜测自己的小心思,便是心中有自己的表现。柳永深知这些雕虫小技,所以他选择不猜,什么话都不说,只是简单地相互看着对方。真是无为胜有为的高招。

五六句:制造生活的小浪漫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有人说,女人都很势利。这种观点是不完全正确,大部分女人只想着被对方时刻放在心上,让对方重视自己,所以她们喜欢追求生活的小浪漫。柳永一生纵横情场,50多岁的人生中,近30年是在青楼过夜。纵观整个宋朝词坛,诗词造诣比柳永高的人,没有他懂女人心,比他懂女人的诗人,没有他会写诗词。

萧条的清秋时节,稀稀落落地排列着几棵杨柳树。残月初升时,河对岸吹来一股凉风。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思绪万千,问世间还有哪样的浪漫,能够抵得过分别时这份别样的氛围。

七八句:学会打破沉默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结尾两句是全词的经典所在,它成就柳永版《雨霖铃》的同时,也让后人见识到柳永高超的恋爱技巧。恋爱中,难免会遇上尴尬不语的情况。情商高的人往往会用恰当的话语,适当的时机打破这种沉默。

在这方面,柳永做得非常好。他只说了一句话“便纵有风情更与谁说”,试问哪有比这句话更等带节奏。任何女人听到这样的话,此生再也难以忘记柳永了。

结语

柳永的词来褒贬不一。王国维都曾感概对柳永又爱又恨,爱他雕琢辞句的技巧,恨他写的词有些格调不高。无论怎么说,柳永写词风靡一时,流传至今仍然备受欢迎。只是自古文人多滥情,柳永因为太有才,也使得他的感情很混乱,一生都活在感情的凄风苦雨中。然而,作为后人适当的取舍,又可以培养自己的情商,丰富自身的才华,提高自己的恋爱技巧。

更多文章

  • 柳永:女人读懂“苦难守恒定律”,人生才有福气

    历史解密编辑:布衣粗食68标签:柳永,爱情,丁一舟,苏轼,有情人,守恒定律

    欲高反下,触底反弹。人生该吃的苦,一点都不会少。但是你不要担心,吃苦越多,福气越多,彼此相对均等。作为女人,如果你觉得生活很苦,那就悟透“苦难守恒定律”,让命运先苦后甜。北宋词人柳永,很长时间靠填词为生,混迹在青楼等低层次的场所,关心民间女人的疾苦。就在高层的人不看好他的时候,他却改变了很多女人的命

  • 宋仁宗为何两次颁布诏书照顾落第士子?五十岁柳永熬到心想事成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宋仁宗,柳永,进士,宋朝,诏书,声乐,古典乐,中国传统音乐

    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宋仁宗赵祯做了一个关于科举的重大决定:"进士与殿试者始皆不落",从宋仁宗宣布那一刻开始,以后只要通过由礼部举行的省试的科举考生,在参加殿试时不再淘汰,将全部任用为官。在宋仁宗嘉祐二年之前的科举考试中,殿试是要淘汰一批考生的,每次根据成绩淘汰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不等,以嘉

  • 大争之宋(九章)宋仁宗不但没有让柳永落榜,还降低难度让他做官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宋仁宗,柳永,赵恒,进士,科举考试

    宋朝中国古代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其中以宋词为代表的各种文化作品风行于世,它们成为中国古代文明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那个时代出了很多以宋词闻名于世的词人,也产生了很多流派,其中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柳永便是典型代表。他可以说是宋朝初年最为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风靡大江南北,在各大城市的传唱不休。可是作为

  • 北漂学者柳哲撰文:柳永教子有方,不是浪荡公子,留下《劝学文》

    历史解密编辑:五道堂标签:柳永,劝学文,进士,柳宗元,宋仁宗

    柳哲家谱中的柳永遗像孔夫子旧书网淘书,幸得和刻本嘉永元年(公元1846年)戊申初春印行的《诸儒注解古文真宝前集》(简称《古文真宝》),为宋黄坚所编。此本为日本学者根据宝历十二年(1762年)之再刻本重印,其中收录了北宋大词人、先祖柳永的《柳屯田劝学文》,令我喜出望外。宋元时期,我国出现过多种文学总集

  • 柳永参加丞相寿宴,席间写下一首狂词,惊艳朝野,却断了仕途

    历史解密编辑:船到桥头PLUS标签:柳永,西江月,词坛,仕途,青楼

    柳永,这个名字是他自己所取,一开始他不叫这个名字,他父亲给他取名三变,不过从小大家都叫他柳七,因为他在家排名老七。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18岁以前的柳永也和当时读书人一样,梦想通过科举踏上仕途,改变人生,成就梦想。18岁那年,柳永拜别父母,离开家乡,准备入京赶考,但是他没有直接上京

  • 柳永|寒酸的衣服裹着闪光的才华,浅斟低唱的爱情更似热闹的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柳永,蝶恋花,范仲淹,李清照,青楼,歌妓

    如果回到千年前的宋朝,最想去看看都门外的长亭,在深秋的氤氲下,有骤雨后的寒蝉,还有忧郁彷徨的你。瞧瞧你这样的一个人,是否像市井风月所说的风流才子?是否像世家名门所说的江湖浪子?是否像深闺才女所说的花花公子?然而,你说,你是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衣卿相柳永

  • 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柳永: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

    历史解密编辑:郝铭说资讯标签:柳永,歌妓,李煜,青楼,宋朝,诗人,古典乐,白衣卿相,千古名句

    宋仁宗平日也好些诗文书画,但对词曲类向来排斥,在他眼里,这些词大都为民间歌妓所唱作,登不得大雅之堂,特别是对当时名气极大的词人柳永,更是鄙视。他在位的时候,一日,负责会试的礼部官员将即将放榜的进士名录呈上,交仁宗过目。“柳永,柳耆卿,莫非就是那个好写艳词俚曲之人?”宋仁宗看到榜单上柳永的名字,马上便

  • 因家族“诅咒”报复社会,一年内连杀20人,韩国变态杀人魔柳永哲

    历史解密编辑:西瓜纪录标签:柳永哲,杀人,变态杀人魔,韩国,柳父

    2008年情人节,根据韩国头号变态杀人魔柳永哲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追击者》,在韩国各大院线同步播出。电影上映后,立刻受到民众热捧,连续占据韩国电影票房的前几名。▲电影院电影里,男主角河正宇饰演的变态杀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眼神还是表情,都让胆小的观众心有余悸,人们纷纷赞叹他的演技,甚至调侃

  • 白衣卿相柳永:8首最美的词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柳永,白衣卿相,风月,怀人,名句

    他是白衣卿相,是才子词人,他有傲人的才华,却仕途失意,他眠花宿柳,写下流传千古的词章。他就是才子柳永。今天给大家介绍他的八首诗词,体会他跌宕起伏的一生。《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

  • 戏说柳永:作词,我是认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柳永,宋仁宗,词作,鹤冲天,浮名

    公元1002年,一个从福建崇安县城来的年轻人在杭州停住了脚步。欣赏着眼前这见所未见的繁华与艳丽,他大笔一挥,写了一首很快就被当时歌姬广为传唱的词作: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