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柳永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下阙一个妙处,还勾起了苏轼的争斗之心

柳永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下阙一个妙处,还勾起了苏轼的争斗之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二哥谈事 访问量:4974 更新时间:2024/1/21 2:59:22

北宋大词人柳永擅作慢词,并能“变旧调为新声”修改词曲。他有一首《雨霖铃》,被认为是史上第一首“双调慢词”。词牌本身自带典故,词曲正文更是金句层出不穷。

词中书写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曲里带直,密中带疏,诉常人难诉之情。尤其是“今宵酒醒何处”起头的三句,把一个失意浪子的伤感与寂寞,成功地传递出来,激发了读者的自动联想。

当中的妙处,竟然勾起了苏轼与之“争斗”之心。因此八九百年来,一直被人竞相传诵。

一、《雨霖铃》婉约中犹带风骨

《雨霖铃·寒蝉凄切》——北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作意译:骤雨初歇,秋蝉悲鸣。与爱人傍晚话别于长亭。她在都门设下酒宴为我送别,正依依不舍,船家却来催促起程。彼此握着双手,流泪道别,却哽咽着发不出声音。我将要去的地方波光千里,天高海阔,但是雾霭沉沉。

从来多情人,最怕遇见别离,更何况是在秋天这个清冷的季节。不知今晚醒来又在何处?想那河岸边依依的杨柳,还伴随着今晨的清风和昨夜的残月。此次一别,年复一年,再遇良宵也枉然。即使它有千种的风情,没有了你,我又能向谁去说?

柳永好写慢词。描写感情尤其“直白”。这既是他遭到文人轻蔑的理由,也是他在民间大受追捧的原因。比如在这一首《雨霖铃》中,他诉说与爱人分别时,双手交握,含泪相望,正“无语凝噎”。

虽然有些文人会认为柳永写得“平铺直叙”,但是普通人看了,却对词中感情一目了然。词的上半阙对于分手的细节描写得比较细腻,那种离别之间,无语凝噎的感觉也能让大多数人产生共鸣。

细写儿女情长之后,柳永笔锋一转,开始写自己的前途。原来他与爱人分别后,要去的地方是千里烟波之外的江南。那里看似一片广阔的天地,可惜暮霭沉沉。这是柳永词的一大特色,他喜欢在婉约词中喜欢掺入对个人仕途不平的忧虑,并非单写儿女情长。

到了词的下半阙,柳永省略了行舟的过程,直接写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句后来在不同的场合被人反复引用,成为表现文人失意心态的千古佳句。

杨柳在中国古词中,自带离别的意象。《诗经·采薇》有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而杨柳随风动的时候,似在向远行的人挥手送别。因此,柳永用杨柳发读者对于离别的联想。

“晓风”是今晨的清风,“残月”是昨夜留下来的月。再加上“杨柳”,和“酒醒”,自然就把一个落寞的浪子与恋人告别,对“昨日”那种依依不舍之情表现出来了。

并且由于“今霄”一句中没有明确地带出恋人,这一句词自带唐诗的意境,可以随意被运用到多种场合。表达一种落寞浪人“与自己的昔日告别”的感情,所以历来受到人们喜爱。

相传苏轼看到这一句词后,忍不住与友人吹嘘自己。说柳词只合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而唱。他自己的词,则需要关东大汉弹铁琵琶来合。

其实,个人认为“杨柳岸,晓风残月”带出来的是一种儒士文人的落寞之情。虽然不如苏词豪迈,却自有一番“风骨”,并不会显得女里女气。

因为本词是讲述与爱人离别,所以词作最后几句又回到了儿女情上。于是他说:从今往后,一别经年。纵使是花好月圆,良辰美景,任它有千万种风情,没有了你,我又要向谁去诉说。

二、柳永生平与其词作特色

柳永出生于北宋一个官宦之家,少年时代喜欢流连花丛,与教坊女子填词。因为词作风靡,直接影响到他个人的名声。后来他参加科举考试 ,又被这些文人诋毁攻击。

宋代假道学多,哪里看得惯一个浪子。于是他愤而作诗,说要“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没想到他再去参考,皇帝就讥笑他说:“且去浅斟低唱,考什么功名?”

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40岁的柳永第四次科考失败。当时他有一个爱人叫虫娘,据说他和虫娘打赌,没有考中就必须兑现诺言离开京城。于是,在与虫娘分别时,他写下了上面提到的《这一首雨霖铃》。

柳永生性散漫,又带着一些孤傲。在遭到文人排挤和仁宗皇帝的讥笑后,他本心不愿意再低头求取功名,可是内心依然会感到失落。

中国古代,出仕几乎就是文人事业的唯一正途。一个文人年逾四旬还没有出头的迹象,那么他就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另作打算。

所以我们在这首词中会看到,柳永在叙写儿女离别之情的同时,还掺杂进了一种“贫士失志的落寞”的感情,这是柳永区别于之前词作家的一大特色。

柳词属于婉约词,比起前代的花间词派,他在书写儿女私情的同时,不忘借黄花落叶来描写一个仕途失意者的悲愤与感慨,在词的领域里开拓出了一个新的境界。苏轼虽对柳词中直白的地方表示鄙薄,但对他仕人高远的志向却大加赞赏,认为“唐人高处,不过如此”。

事实上柳词中的那些“高远”的意象吸引了文士,而直白俚俗的部分却抓住了普通人。真正地做到了雅俗共赏。尤其是“今宵酒醒”后几句,以绘画手法入词,打造出了唐诗一般高远的气象,同时也展现出了柳词的风骨。

结语

柳永写下这首《雨霖铃》后,与虫娘从此一别永诀,不复再见。十年之后,他因朝廷开设恩科,才与兄长同登进士榜。后来,他当过九年地方官。因为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可是,皇帝并不喜欢他,所以他始终不被朝廷重用。

到了九年任满,按例可以升调的时候,他也被排斥在外。后来,在范仲淹帮助下才得以调职。最后官至屯田员外郎,六十八岁与世长辞。传说他去世的时候穷得无钱安葬,还是当年那些与他有交情的青楼女子出钱给他买的棺材。

标签: 柳永苏轼雨霖铃词作虫娘慢词

更多文章

  • 穷书生柳永,生前被歌女争相“包养”,死后满城风尘女子为他送葬

    历史解密编辑:七彩铅笔标签:柳永,歌妓,舞女,青楼,宋朝,声乐,鹤冲天,古典乐,艺术家,风尘女子

    一介穷书生柳永,生前被歌女争相“包养”,死后让满城风尘女子为他送葬,他何德何能有如此待遇?在北宋,有这样一个词人,他穷困潦倒、身无分文,却能让歌妓舞女们争相“包养”,不仅生前能享受“小白脸”的生活,甚至在他去世以后,满城的风尘女子都自愿给他送葬,其中还不乏一些主动为他披麻戴孝的名角。能有如此待遇的可

  • 柳永有首诗词千古传唱,却暗藏恋爱的技巧,不知教会多少人处对象

    历史解密编辑:风尚论说标签:柳永,诗词,长亭,才子,诗人,宋朝,雨霖铃,古典乐,千古名句

    能仅凭一首词便让人永远记住自己,古往今来能做到这点的文人,似乎也只有宋朝柳永。众人认识柳永大多来自那首脍炙人口的《雨霖铃》,这首词的造诣很高,享有千古第一送别词的美称。柳永的名气有多大,明代史诗级才子冯梦龙在《喻世明言》写道“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柳永因兄弟中排行七位,又

  • 柳永:女人读懂“苦难守恒定律”,人生才有福气

    历史解密编辑:布衣粗食68标签:柳永,爱情,丁一舟,苏轼,有情人,守恒定律

    欲高反下,触底反弹。人生该吃的苦,一点都不会少。但是你不要担心,吃苦越多,福气越多,彼此相对均等。作为女人,如果你觉得生活很苦,那就悟透“苦难守恒定律”,让命运先苦后甜。北宋词人柳永,很长时间靠填词为生,混迹在青楼等低层次的场所,关心民间女人的疾苦。就在高层的人不看好他的时候,他却改变了很多女人的命

  • 宋仁宗为何两次颁布诏书照顾落第士子?五十岁柳永熬到心想事成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宋仁宗,柳永,进士,宋朝,诏书,声乐,古典乐,中国传统音乐

    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宋仁宗赵祯做了一个关于科举的重大决定:"进士与殿试者始皆不落",从宋仁宗宣布那一刻开始,以后只要通过由礼部举行的省试的科举考生,在参加殿试时不再淘汰,将全部任用为官。在宋仁宗嘉祐二年之前的科举考试中,殿试是要淘汰一批考生的,每次根据成绩淘汰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不等,以嘉

  • 大争之宋(九章)宋仁宗不但没有让柳永落榜,还降低难度让他做官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宋仁宗,柳永,赵恒,进士,科举考试

    宋朝中国古代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其中以宋词为代表的各种文化作品风行于世,它们成为中国古代文明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那个时代出了很多以宋词闻名于世的词人,也产生了很多流派,其中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柳永便是典型代表。他可以说是宋朝初年最为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风靡大江南北,在各大城市的传唱不休。可是作为

  • 北漂学者柳哲撰文:柳永教子有方,不是浪荡公子,留下《劝学文》

    历史解密编辑:五道堂标签:柳永,劝学文,进士,柳宗元,宋仁宗

    柳哲家谱中的柳永遗像孔夫子旧书网淘书,幸得和刻本嘉永元年(公元1846年)戊申初春印行的《诸儒注解古文真宝前集》(简称《古文真宝》),为宋黄坚所编。此本为日本学者根据宝历十二年(1762年)之再刻本重印,其中收录了北宋大词人、先祖柳永的《柳屯田劝学文》,令我喜出望外。宋元时期,我国出现过多种文学总集

  • 柳永参加丞相寿宴,席间写下一首狂词,惊艳朝野,却断了仕途

    历史解密编辑:船到桥头PLUS标签:柳永,西江月,词坛,仕途,青楼

    柳永,这个名字是他自己所取,一开始他不叫这个名字,他父亲给他取名三变,不过从小大家都叫他柳七,因为他在家排名老七。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18岁以前的柳永也和当时读书人一样,梦想通过科举踏上仕途,改变人生,成就梦想。18岁那年,柳永拜别父母,离开家乡,准备入京赶考,但是他没有直接上京

  • 柳永|寒酸的衣服裹着闪光的才华,浅斟低唱的爱情更似热闹的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柳永,蝶恋花,范仲淹,李清照,青楼,歌妓

    如果回到千年前的宋朝,最想去看看都门外的长亭,在深秋的氤氲下,有骤雨后的寒蝉,还有忧郁彷徨的你。瞧瞧你这样的一个人,是否像市井风月所说的风流才子?是否像世家名门所说的江湖浪子?是否像深闺才女所说的花花公子?然而,你说,你是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衣卿相柳永

  • 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柳永: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

    历史解密编辑:郝铭说资讯标签:柳永,歌妓,李煜,青楼,宋朝,诗人,古典乐,白衣卿相,千古名句

    宋仁宗平日也好些诗文书画,但对词曲类向来排斥,在他眼里,这些词大都为民间歌妓所唱作,登不得大雅之堂,特别是对当时名气极大的词人柳永,更是鄙视。他在位的时候,一日,负责会试的礼部官员将即将放榜的进士名录呈上,交仁宗过目。“柳永,柳耆卿,莫非就是那个好写艳词俚曲之人?”宋仁宗看到榜单上柳永的名字,马上便

  • 因家族“诅咒”报复社会,一年内连杀20人,韩国变态杀人魔柳永哲

    历史解密编辑:西瓜纪录标签:柳永哲,杀人,变态杀人魔,韩国,柳父

    2008年情人节,根据韩国头号变态杀人魔柳永哲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追击者》,在韩国各大院线同步播出。电影上映后,立刻受到民众热捧,连续占据韩国电影票房的前几名。▲电影院电影里,男主角河正宇饰演的变态杀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眼神还是表情,都让胆小的观众心有余悸,人们纷纷赞叹他的演技,甚至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