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狄青真是被以欧阳修为首的文官集团迫害至死的吗?

狄青真是被以欧阳修为首的文官集团迫害至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酒苼清栀 访问量:713 更新时间:2024/1/19 1:59:49

狄青:沙场边塞事,横槊赤子情

北宋出相,南宋出将,这是今人对宋代两朝官员的基本认识,北宋时,名相辈出,范仲淹吕蒙正、王安石;南宋时,将星闪耀,岳飞、韩世忠、孟珙,俱是千古之名臣名将。

但是,一旦反过来,那就有些惨不忍睹了,南宋好像除了奸臣还是奸臣,北宋除了初期跟着太祖起兵的一帮战将外,其他能上到台面来的,怕是不多,算来,狄青是其中名气最大的,因为,我见有人称他为“北宋王朝的第一将星。”

在前一阵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中,狄青还有着不少的戏份,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名相范仲淹和韩琦,以及尹洙等人,同他的交集还是很有不少,可以说他的成名,这几位是很给力的,范相还赠书于他,让他多学习,这对他的成长来说,是很关键的一环。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即今山西汾阳人,出身贫寒,因事下狱,被刺字充军,善骑射,有谋略,时人称“面涅将军”。

仁宗时,凭借战功累迁延州指挥使。在宋夏战争中,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以战功逐步升迁,直至升到了加彰化军节度使身份出任延州知府。

回朝后,他升任枢密副使,并以领兵夜袭昆仑关,平定广源州蛮侬智高叛乱之功,升至枢密使,后以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出知陈州,不久病故,时年仅49岁,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终有宋一朝,极少由武人担任,连如日中天的岳飞,也仅仅是挂了枢密副使的虚衔,是宋仁宗有改变宋王朝一直奉行的“重文抑武”之国策,还是对狄青特别的喜爱,这个就不好猜测了,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很让人费解之事。

他作战的对手是西夏,这是一个很让大宋头疼的王朝,反复无常,如一贴狗皮膏药般地粘在大宋的身上,很是不爽,当时包括辽国在内的国家,都不承认其立国。

但是,宋王朝却又拿他无可奈何,而同其交战时,宋王朝是没有占到任何便宜的,好水川会战,宋军大败,数万将士命丧疆场,最后宋王朝还是将五个州县还给西夏,换来两国的和平。

有些奇怪的是,宋朝同西夏的三次大规模战役中,狄青的身影总是显得很单薄,他没有一次单独率军作战,都是作为“偏师”进行阻击或支援,尽管“青功最多,故超四资授官。”但史书都没有作相应的介绍。

是当时他的地位较低还是其他原因,我不得而知,感觉上有他参加的战斗,规模都较小,斩获最大的一次,也仅仅是“收其生口五千七百”,远不足以同后来南宋抗金时岳飞等人的大规模战役。

不过我相信,在同西夏的作战中,狄青一定是奋不顾身,英勇作战,战功多多,“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不然不会提升得这么快,只是因为他不是主角,故而史书一笔带过。

虽然他是在同西夏的战争中扬名,但其最高光之时,是还朝任枢密副使后,率兵平定平定侬智高叛乱,但怎么说那也是一股如山贼一般的土匪,他带着三万精兵,打这些人还不是小菜一碟,不过,他也以此功得以晋升为枢密使,成为宋代三百年间武将官职最高之人。

作为一个来自最底层的禁军大头兵,以卑微之出身,能够奋勉于行伍之中,他历经三十余战,勇猛异常,敌人闻风丧胆,无一败绩,尽管作战的规模都不算很大,但在那个“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的时代,也是战神般的存在。

北宋是文人的天堂,武将的地位是很低的,朝堂上的大佬们个个都是文士出身,这时突然挤进来一个脸上刺字的汉子,这心里面定是有着点点地不爽。

按文献来说,狄青是被整个士大夫集团迫害致死的,这“整个”中包括曾经对他赞赏有加的范仲淹,也包括文人文人标杆的文彦博,而急先锋便是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

要说狄青是被一帮“小人”陷害,这怎么也说不过去,不说仁宗朝这文士们的道德水准,就是上面所说的这几位,那在历史上都是鼎鼎大名的高洁之士,要说是被这些“心胸狭窄”之人构陷,怕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所以,这必须要从狄青本身的所作所为来考察,何以他就会被这么多正直的文臣们群起而攻之呢?

首先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这就是他以同平章事知陈州,类之于被贬出京,对此,我们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来看待这一现象,在宋徽宗重用蔡京之前,几乎所有的担任执宰级的人物,都有过这一经历。

范仲淹两贬出京,文彦博四起四落,王安石、章惇们哪个不是这样,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严格来说,这同是否犯罪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最高统治者不会让一个人长期执政,这也是防止权臣产生的常用手段。

除了那些因罪被贬的人,比起那些直接去地方为官的人,狄青要幸福太多,至少他还顶着个同平章事的头衔“荣罢”,那欧阳修被贬去滁州有什么?人家还高高兴兴的游山玩水,写出万古不朽《醉翁亭记》,为何你狄青就会“抑郁而终”,说明还是自己格局太小了嘛。

至于为何狄青会被整个文官集团厌恶,是他的私德有着很大的问题,他是多次背叛曾经支持过他的贵人,如范仲淹,如韩琦,如庞籍,如尹洙,将自己一次次地主动投入到政治旋涡之中,要是放在三国,他可以说就是宋代版的三姓家奴吕布

世上任何一个生存或博弈场所,都有着一定的游戏规则,作为一个身在这个游戏场中之人,如果你不遵守或破坏了这个规则,那定会被整个玩家阵营所抛弃,也就是没人陪你玩了,你只能出局,这在系统识别的封建社会,这是硬伤。

就如同崇祯朝时的一个叫韩一良的官员,为了配合崇祯反贪腐,上疏说即使如自己这样的低级官僚,还有人送五百两纹银;而当崇祯让他说是谁送他时,他是打死也不说。

因为他知道,一旦说了,就是破坏了整个官僚系统的潜规则,用我们四川袍哥的话来说,就是“不落教”,会被整个系统所鄙视,所以,他宁愿被一撸到底,卷铺盖回家也不能坦白,这同狄青的所处的环境是一样的。

狄青的悲剧就在于,他是一名来自底层的武官,在一帮文臣中厮混,自要夹起尾巴做人,而他却是对此浑然不知,高调行事,将原来自己阵营中的大佬们一个个地推向对立面,全然不顾影响,终于将自己熬成为众矢之的。

他的政治敏感度几乎为零,而节操则是负数,对仁宗让他远离政治旋涡的苦心也未能体察,直至将自己活活地憋屈致死,这个,能怪谁呢?

标签: 狄青欧阳修范仲淹韩琦岳飞王安石

更多文章

  • “北宋无将,南宋无相”, 杨家将、狄青说:谁说的?给我站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狄青,张浚,西夏,陆秀夫,神话剧,古装剧,中国传统音乐,杨家将(无线电视剧)

    “北宋无将,南宋无相”这句话出自于哪里,我们不去追究了,总之是个名人。我们今天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这句话怎么去理解。从字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北宋没有良将,南宋没有良相。这话要是被北宋的种家将、折家将、杨家将、狄青听见,不跳出来跟他拼命才怪。种家将,山西名将世家。第一代,种世衡,受范仲淹提拔,镇守北

  • 真奇怪啊,欧阳修逼死名将狄青,为何没人像骂秦桧那样骂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欧阳修,狄青,秦桧,皇上,岳飞

    谁说没人像骂秦桧那样骂欧阳修?有人骂了,只不过声音太小,没什么人关注罢了。而且,拿欧阳修和秦桧相提并论,可能得不到人们的认同,基本上是谁骂谁遭到鄙视。事实上,更多人的认为欧阳修不但没害狄青,还在用心呵护狄青。下面就这两种人谈一谈。像骂秦桧一样骂欧阳修陷害狄青的代表人物是清人昭梿。昭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 欧阳修本想救狄青,为何却要上奏弹劾他?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欧阳修,狄青,宋仁宗,范仲淹,司马光,宰相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名人云集的年代,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灿烂时光。在这段岁月中,我们可以点出的名人有很多,比如欧阳修、苏轼、晏殊、范仲淹、狄青等等。而这些人,很多其实是有所交集的,比如欧阳修和狄青便是曾经的同事,前者因为才华横溢而闻名天下,后者因为骁勇善战而为人们所称颂。一文一武,成为北宋时期的著名人物

  • 悲催莫名!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定罪的不光是岳飞,还有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托尼富标签:岳飞,狄青,宋仁宗,秦桧,宰相,欧阳修

    【悲催莫名!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定罪的不光是岳飞,还有狄青】两宋时期,出了两个战神,一个是北宋的狄青,另一个是南宋的岳飞。这两个人还有一个特点:都被北宋的文臣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致死,只不过,狄青最后是郁郁而死,岳飞却是被杀而死。狄青是被宰相文彦博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郁郁而终;岳飞被奸相秦桧以“莫

  • 文官两句话凉了大将狄青的心:武将地位这么低宋朝不挨揍才怪呢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狄青,宋朝,韩琦,岳飞,皇帝,文官,范仲淹

    说起富而不强,宋朝敢称第二,就没有哪个朝代敢称第一:拥有全世界GDP的三分之一或一半(也有人说占八成),每年军费占国库收入的六七成乃至八成,但是周边只要是个国家就可以吊打它,辽、金、蒙古自不必说,就连从陕北横山县起家西夏,也能靠痛打赵宋,每年都能得到15万匹绢、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的“岁赐”。按照现

  • 侬智高叛乱所向披靡,狄青只用300骑兵,把侬智高打得落荒而逃

    历史解密编辑:金英说历史标签:狄青,智高,宋军,赵祯,平定,骑兵

    1052年,狄青率领3万人马前去平定侬智高叛乱,连续10天没一点动静。侬智高觉得狄青也是酒囊饭袋一个,不足为惧。就在这时,狄青让士兵带好10天的干粮,立即出发。侬智高本是广源州大侬部族(壮族的先民)的首领,带领族人一直在交趾国和大宋的夹缝中生存。后来得罪了交趾国,1051年,他上表请求归顺。其实,早

  • 北宋名将——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金英说历史标签:狄青,范仲淹,宋仁宗,西夏,岳飞

    西夏李元昊严重威胁着北宋王朝,无良将可用的宋仁宗急需杰出的军事将领。这时,普通士兵出身的狄青便进入了求贤若渴的仁宗的视野。狄青家世代为农,入伍后即参加了对西夏的战斗。当时宋军常打败仗,士兵更是士气低落,而狄青每次作战却都身先士卒。他总是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手持利刃冲人敌阵,熟知往往所向披靡。在对西

  • 北宋名将脱颖而出于渭州揭秘你所不知道的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蜀南培培标签:狄青,宋仁宗,西夏,范仲淹,宋军,韩琦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称帝,建立西夏。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固原南),北控大漠。元昊称帝后,仁宗不予承认,下令削去其西平王爵位,撤销所赐“赵”姓,并抽调一批禁军到延州(今天陕西延安)和渭州(今甘肃平凉)卫戍协防。在守卫渭州的

  • 年轻时脸上被刺字,当将军后皇帝劝用药抹去,狄青的回答让人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狄青,宋仁宗,西夏,李元昊

    年轻时脸上被刺字,当上将军后宋仁宗劝用药抹去,狄青回这句北宋虽然提倡重文轻武,却因为常受到邻近国家侵扰,也诞生不少名将。狄青就是北宋名将之一,不过他16岁时,因为和人起冲突被捕入狱,接受“黥刑”充军,却意外让他当上将军。不过宋仁宗却不喜欢狄青脸上的刺青,希望对方用药水除掉刺字,狄青却用一句话让宋仁宗

  • 北宋战神--狄青,文官称他为贼配军,一代名将最终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自衣温琼标标签:狄青,韩琦,宋仁宗,宋军

    在整个北宋,若说名留史册的文官文人那真的太多了,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三苏、韩琦、文彦博、寇准甚至被神话的包拯……,简直数不胜数,若说这是一个文人的盛世的话,那北宋就是一个武将的寒冬,一个把保家卫国的将士踩踏成泥的时代,所以除了开国之时出现过几位名将之外,我们几乎很难再在北宋历史之中找到将星,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