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官两句话凉了大将狄青的心:武将地位这么低宋朝不挨揍才怪呢

文官两句话凉了大将狄青的心:武将地位这么低宋朝不挨揍才怪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体验娱乐说 访问量:553 更新时间:2023/12/27 8:19:00

说起富而不强,宋朝敢称第二,就没有哪个朝代敢称第一:拥有全世界GDP的三分之一或一半(也有人说占八成),每年军费占国库收入的六七成乃至八成,但是周边只要是个国家就可以吊打它,辽、金、蒙古自不必说,就连从陕北横山县起家西夏,也能靠痛打赵宋,每年都能得到15万匹绢、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的“岁赐”。

按照现在的思路想问题,有钱而且肯把钱花在军队建设上,经济第一,军力自然也应该是世界第一,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宋朝的军队除了镇压农民起义还有两下子之外,对外战争几乎都输了。即使是被金国打得只剩半口气的辽国,用不到一万残兵败将,也能打得童贯带领的二十万北宋精锐。现在很多人都说宋朝“花钱买平安”的政策是多么“英明”——那点小钱换来和平发展的机会,这笔账很划算。可是却不知道就是宋朝和现代文人瞧不上眼的“小钱”,让辽、金、西夏增强了武备,宋朝花出去的钱不是“买平安”而是“资敌”的自杀政策——不给钱我揍你,用你的钱买来刀枪,可以更狠地揍你,于是宋朝被吊打了三百多年,终于被揍死了。

这时候有人会奇怪:宋朝那么有钱又那么肯花钱,怎么还打不过任何一个异族呢?其实原因只有一个:钱并没有花在军队身上,武将的生活比文官差了不止一两个档次,社会地位更是低得可怜——宰相级别的太尉、枢密副使岳飞,在文官眼里也是一文不值,随便一个文官出身的于是一封告状信,就能把岳飞投进监狱,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赐死。

其实如果岳飞不是武将而是科举出身的文官,别说“莫须有”,就是“真的有”罪,岳飞也不会被害,顶多罢官免职,过几年“起复委用”,又是个不小的官职。这跟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有关,因为他给子孙制定的“国策”就是强干弱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老百姓和军人是不被皇帝放在眼里的,就连他历仕仁、英、神、哲四帝,出将入相五十年的名臣文彦博也告诉皇帝:“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意思是士大夫与百姓是对立的,士大夫的利益是第一位的,皇帝应首先考虑士大夫的利益而不是百姓的利益,这就是与士大夫共天下的真实意思。

宋朝官场还有一个约定成俗的规矩:“非进士及第者不得不美官。”行伍出身的岳飞和韩世忠当上了宰相级别的高官,实际已经招致了满朝文官的“义愤”,所以韩世忠只好交出兵权回家养老,而岳飞惨死风波亭,其原因只有一个——他们不是进士出身,他们的崛起侵犯了文人士大夫的利益,于是“人人得而诛之”。设想一下,如果岳飞科举出身,别说状元榜眼探花,即使是考上了一个普通的进士,在宋太祖留下的“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祖训”保护下,是个秦桧也杀不了一个进士岳飞。

宋代武官的地位有多低,文官们是如何瞧不起武将,我们通过两位众所周知的“名相”“忠臣”的两句话就可以知道,而这两句话真正能让武将沸腾的热血变得冰凉。

首先我们来看韩琦狄青的一段对话。韩琦大家都知道,是个正牌进士出身的名相,还曾以文官身份带兵去打西夏,“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两个文官韩琦与范仲淹的名头要远远大过名将狄青,狄青即使当上了岳飞一样的枢密副使,也不停地遭到言官的诋毁攻击,甚至说他家“狗生角,且数有光怪”,最后只好辞官回家郁郁而终。虽然狄青跟韩琦范仲淹尹洙关系都不错,但是这三位文官都是打心眼里瞧不起狄青。又一次韩琦在军中耍威风,要杀掉一个军官,狄青站出来讲情:“我看这个人也是一条好汉,还是留下来为国家做点事吧”。韩琦斜着眼睛看看狄青:“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意思是这小子就会玩玩刀子打打仗,算什么英雄好汉?他要是考中状元那才是真好汉。

韩琦这话实际是说给狄青听的,因为狄青本人就是个大老粗,不但没考过进士,还因为替哥哥顶罪而被面上刺字充军(狄青上阵戴面具就是为了掩盖刺青),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草根,跟士大夫是不沾边的,所以韩琦尹洙范仲淹虽然认为狄青很能打,但是“没文化真可怕”,范仲淹还亲自教狄青读《左氏春秋》。虽然尹洙在当经略判官时向韩琦范仲淹推荐过狄青,但他也是最瞧不起武将的,他的一番话代表了当时整个朝廷的意见:“即便是统兵数十万,恢复幽燕,奏凯太庙,也比不上状元及第那么荣耀。”

要知道,幽燕十六州是宋朝三百年的痛,失去幽燕十六州的宋朝没有屏障这才被北方游牧民族吊打,但是当时的“主流意见”却认为即使哪个武将收复了幽燕十六州,也不如一个书呆子苦读十年考上状元荣耀。文官们犯了啥事都不用担心掉脑袋,所以什么通敌卖国的事情都敢干,而且他们掌控着舆论大权,可以为秦桧张邦昌刘豫鸣冤叫屈,而武将们在皇帝的狐疑之下动辄得咎,不是郁闷致死就是干脆被杀,细数宋朝名将,狄青宗泽岳飞,几乎个个含恨而终,同样是对杨业杨令公之死富有领导责任,武将潘美被描绘成了无恶不作的大奸臣,而最应该负责任的王侁,因为出身“名门望族”,只是被免职,不久之后又当上了均州团练副使,并且还要被召回京城升官。

文官犯罪武将背锅,这就是宋朝国富而兵不强的真实写照——疆场血战不如熟读四书五经,研发出国之重器却不如戏子演一出戏,将军墓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这样的宋朝,要是花钱能买来平安而不被周边小国欺负吊打,那才奇怪了呢……

标签: 狄青宋朝韩琦岳飞皇帝文官范仲淹

更多文章

  • 侬智高叛乱所向披靡,狄青只用300骑兵,把侬智高打得落荒而逃

    历史解密编辑:金英说历史标签:狄青,智高,宋军,赵祯,平定,骑兵

    1052年,狄青率领3万人马前去平定侬智高叛乱,连续10天没一点动静。侬智高觉得狄青也是酒囊饭袋一个,不足为惧。就在这时,狄青让士兵带好10天的干粮,立即出发。侬智高本是广源州大侬部族(壮族的先民)的首领,带领族人一直在交趾国和大宋的夹缝中生存。后来得罪了交趾国,1051年,他上表请求归顺。其实,早

  • 北宋名将——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金英说历史标签:狄青,范仲淹,宋仁宗,西夏,岳飞

    西夏李元昊严重威胁着北宋王朝,无良将可用的宋仁宗急需杰出的军事将领。这时,普通士兵出身的狄青便进入了求贤若渴的仁宗的视野。狄青家世代为农,入伍后即参加了对西夏的战斗。当时宋军常打败仗,士兵更是士气低落,而狄青每次作战却都身先士卒。他总是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手持利刃冲人敌阵,熟知往往所向披靡。在对西

  • 北宋名将脱颖而出于渭州揭秘你所不知道的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蜀南培培标签:狄青,宋仁宗,西夏,范仲淹,宋军,韩琦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称帝,建立西夏。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固原南),北控大漠。元昊称帝后,仁宗不予承认,下令削去其西平王爵位,撤销所赐“赵”姓,并抽调一批禁军到延州(今天陕西延安)和渭州(今甘肃平凉)卫戍协防。在守卫渭州的

  • 年轻时脸上被刺字,当将军后皇帝劝用药抹去,狄青的回答让人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狄青,宋仁宗,西夏,李元昊

    年轻时脸上被刺字,当上将军后宋仁宗劝用药抹去,狄青回这句北宋虽然提倡重文轻武,却因为常受到邻近国家侵扰,也诞生不少名将。狄青就是北宋名将之一,不过他16岁时,因为和人起冲突被捕入狱,接受“黥刑”充军,却意外让他当上将军。不过宋仁宗却不喜欢狄青脸上的刺青,希望对方用药水除掉刺字,狄青却用一句话让宋仁宗

  • 北宋战神--狄青,文官称他为贼配军,一代名将最终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自衣温琼标标签:狄青,韩琦,宋仁宗,宋军

    在整个北宋,若说名留史册的文官文人那真的太多了,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三苏、韩琦、文彦博、寇准甚至被神话的包拯……,简直数不胜数,若说这是一个文人的盛世的话,那北宋就是一个武将的寒冬,一个把保家卫国的将士踩踏成泥的时代,所以除了开国之时出现过几位名将之外,我们几乎很难再在北宋历史之中找到将星,好不

  • 【宾阳历史故事】狄青部将廖监元与宾阳八景诗

    历史解密编辑:宾阳印象标签:狄青,八景诗,廖监元,宾阳,山口,民国

    大凡在宾阳知识界,绝大多数人都读过或能背诵自明朝流传至今的巜宾阳八景》诗。其诗曰:宾阳宝水涌春涛,流出镜湖秋月高。夕照鞍山藏虎豹,朝霞石壁产英豪。迎晴淑女留仙迹,消暑葛翁显圣韬。鹤观灵泉水滚滚马潭烟雨浪滔滔。此诗的作者为明代弘治年间在宾阳任知县的人,名叫梁鱼。宾阳民国县志有载:梁鱼,字克龙,广东顺德

  • 北宋第一名将狄青:20年精忠报国,50岁却客死他乡,到底啥缘故?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狄青,精忠报国,宋仁宗,范仲淹,堂上,战功

    现如今我们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网络世界已经全面覆盖人们的生活,而我们在享受网络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还拥有着言论自由,在网上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人人都可以在网上言无不尽,将自己独特的见解说给众人。平时腼腆害羞,不敢交流的人,在这里,也可以侃侃而谈,网络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友好的交流。但它也有个弊端

  • 怪论侠义(番外五)太师庞吉被塑造成奸臣,其原因与名将狄青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狄青,宰相,奸臣,李元昊,平定,文臣

    在查阅历史资料中,我发现庞籍的人生历程中有个典型之处,这是大多数宋朝宰相都不具备的特点。庞籍是文武全才的宰相,在宋朝的宰相群体中屈指可数。宋朝是重文轻武的朝代,文臣对武将极为歧视,甚至可以用压迫来形容。因此宋朝的文臣都不屑与武将相交,只有少数文臣能够放下偏见重视武将的才能,这些人中就有庞籍。在进入中

  • 武将地位尴尬?从北宋名将狄青遭遇,看北宋武将的社会现况

    历史解密编辑:漂江孤影标签:狄青,宋太祖,韩琦

    俗话说强国必先强军,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大与否,关系到这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百姓人民是否能不能安居乐业。而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的宋朝时期,借鉴与前朝武将作乱的现象,在开国之时就制定下了“重文抑武”的国策。历经杯酒释兵权、北宋军事领导体制改革等等一系列的措施后。北宋时代武将的地位愈发底下。以至于

  • 北宋第一名将狄青,真的是被欧阳修害死的吗?先看真相,再下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狄青,欧阳修,宋仁宗,宰相,岳飞,宋太祖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北宋无将,南宋无相”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北宋是有名将的,而且其历史功绩堪比卫青霍去病,人品能力不输岳飞戚继光,他就是有着“北宋第一名将”之称的大将军狄青。只是,他不为北宋君臣所容,最终竟活活被憋屈死了。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他出身贫寒,重情重义,16岁因兄长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