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欧阳修本想救狄青,为何却要上奏弹劾他?

欧阳修本想救狄青,为何却要上奏弹劾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奇案故事本 访问量:248 更新时间:2023/12/22 11:18:55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名人云集的年代,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灿烂时光。在这段岁月中,我们可以点出的名人有很多,比如欧阳修苏轼晏殊范仲淹狄青等等。而这些人,很多其实是有所交集的,比如欧阳修和狄青便是曾经的同事,前者因为才华横溢而闻名天下,后者因为骁勇善战而为人们所称颂。一文一武,成为北宋时期的著名人物,也因为志趣相投而成为好朋友。

狄青是个典型的将士,虽然有一身的好功夫,并且勇敢善战,但是却不是一个擅长和他人打交道的存在,他做事情往往直来直去,不喜欢逢迎他人。

有一次,狄青打了胜仗回来,宰相陈执中为了拉拢他,率领百官前来祝贺。狄青也不拒绝,很高兴地邀请大家吃饭。不过在宴席之中,狄青显然和欧阳修的关系更好,这让陈执中非常不舒服,甚至觉得他怠慢了自己,怨恨于心。

后来,狄青因为名声在外而受到百姓们的追捧之时,陈执中嫉妒不已,并添油加醋地告诉宋仁宗这件事情,他说道:“狄青已经深得民心,倘若不除的话,很容易酿成大患。”显然的,大部分的皇帝都是对自己皇位非常看重的,而宋朝天下得来的原因也是因为大将深得民心,因此宋仁宗想到了狄青黄袍加身的可能性,对其有了忌惮之心。

后来,岭南出现了问题,宋仁宗派遣陈曙带兵前去迎敌,但是却打了败仗,只能够再次派遣狄青出击。果不其然,狄青获胜了,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他听了欧阳修的劝告,不要风头太盛,最好可以对百姓差一点,否则将有性命之忧。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由于陈曙在军中高呼“万岁”,所以狄青还是惹了一身的争议。虽然他杀了陈曙,但是依旧瞒不住这件事情,也因此有了杀人灭口的嫌疑。

欧阳修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立马就开始为狄青想对策,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稳住陈执中,第二则是主动让狄青降职。为了达成这两个目标,欧阳修找到好友刘敞,派其前去拜访陈执中,并尽量拖延时间。陈执中也是个好客之人,自然不会怠慢刘敞,所以两个人聊了许久,也给了欧阳修很多的准备时间。

欧阳修匆忙赶到了宫中,向皇帝请旨罢黜狄青的官职,理由是天象表明狄青和最近的灾难有着些许的联系。宋仁宗是个比较迷信的人,他非常敬重欧阳修在《易经》上的见解,于是便同意了欧阳修的提议,将其贬往陈州。

看到太监拿着圣旨出去后,欧阳修松了一口气。而在不久之后,陈执中来了,请求皇帝处置狄青,但是宋仁宗却告诉他,狄青已经处置完了。天子的旨意一出,自然也就很难进行修改,于是陈执中也不再说什么,只能够说“陛下英明”,然后灰溜溜地离去了。

就这样,在欧阳修的帮助下,狄青虽然官职变低了不少,但是却保住了性命,并且安安乐乐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也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参考资料:《宋史》、《宋会要辑稿》、司马光《涑水记闻》

更多文章

  • 悲催莫名!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定罪的不光是岳飞,还有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托尼富标签:岳飞,狄青,宋仁宗,秦桧,宰相,欧阳修

    【悲催莫名!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定罪的不光是岳飞,还有狄青】两宋时期,出了两个战神,一个是北宋的狄青,另一个是南宋的岳飞。这两个人还有一个特点:都被北宋的文臣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致死,只不过,狄青最后是郁郁而死,岳飞却是被杀而死。狄青是被宰相文彦博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郁郁而终;岳飞被奸相秦桧以“莫

  • 文官两句话凉了大将狄青的心:武将地位这么低宋朝不挨揍才怪呢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狄青,宋朝,韩琦,岳飞,皇帝,文官,范仲淹

    说起富而不强,宋朝敢称第二,就没有哪个朝代敢称第一:拥有全世界GDP的三分之一或一半(也有人说占八成),每年军费占国库收入的六七成乃至八成,但是周边只要是个国家就可以吊打它,辽、金、蒙古自不必说,就连从陕北横山县起家西夏,也能靠痛打赵宋,每年都能得到15万匹绢、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的“岁赐”。按照现

  • 侬智高叛乱所向披靡,狄青只用300骑兵,把侬智高打得落荒而逃

    历史解密编辑:金英说历史标签:狄青,智高,宋军,赵祯,平定,骑兵

    1052年,狄青率领3万人马前去平定侬智高叛乱,连续10天没一点动静。侬智高觉得狄青也是酒囊饭袋一个,不足为惧。就在这时,狄青让士兵带好10天的干粮,立即出发。侬智高本是广源州大侬部族(壮族的先民)的首领,带领族人一直在交趾国和大宋的夹缝中生存。后来得罪了交趾国,1051年,他上表请求归顺。其实,早

  • 北宋名将——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金英说历史标签:狄青,范仲淹,宋仁宗,西夏,岳飞

    西夏李元昊严重威胁着北宋王朝,无良将可用的宋仁宗急需杰出的军事将领。这时,普通士兵出身的狄青便进入了求贤若渴的仁宗的视野。狄青家世代为农,入伍后即参加了对西夏的战斗。当时宋军常打败仗,士兵更是士气低落,而狄青每次作战却都身先士卒。他总是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手持利刃冲人敌阵,熟知往往所向披靡。在对西

  • 北宋名将脱颖而出于渭州揭秘你所不知道的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蜀南培培标签:狄青,宋仁宗,西夏,范仲淹,宋军,韩琦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称帝,建立西夏。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固原南),北控大漠。元昊称帝后,仁宗不予承认,下令削去其西平王爵位,撤销所赐“赵”姓,并抽调一批禁军到延州(今天陕西延安)和渭州(今甘肃平凉)卫戍协防。在守卫渭州的

  • 年轻时脸上被刺字,当将军后皇帝劝用药抹去,狄青的回答让人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狄青,宋仁宗,西夏,李元昊

    年轻时脸上被刺字,当上将军后宋仁宗劝用药抹去,狄青回这句北宋虽然提倡重文轻武,却因为常受到邻近国家侵扰,也诞生不少名将。狄青就是北宋名将之一,不过他16岁时,因为和人起冲突被捕入狱,接受“黥刑”充军,却意外让他当上将军。不过宋仁宗却不喜欢狄青脸上的刺青,希望对方用药水除掉刺字,狄青却用一句话让宋仁宗

  • 北宋战神--狄青,文官称他为贼配军,一代名将最终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自衣温琼标标签:狄青,韩琦,宋仁宗,宋军

    在整个北宋,若说名留史册的文官文人那真的太多了,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三苏、韩琦、文彦博、寇准甚至被神话的包拯……,简直数不胜数,若说这是一个文人的盛世的话,那北宋就是一个武将的寒冬,一个把保家卫国的将士踩踏成泥的时代,所以除了开国之时出现过几位名将之外,我们几乎很难再在北宋历史之中找到将星,好不

  • 【宾阳历史故事】狄青部将廖监元与宾阳八景诗

    历史解密编辑:宾阳印象标签:狄青,八景诗,廖监元,宾阳,山口,民国

    大凡在宾阳知识界,绝大多数人都读过或能背诵自明朝流传至今的巜宾阳八景》诗。其诗曰:宾阳宝水涌春涛,流出镜湖秋月高。夕照鞍山藏虎豹,朝霞石壁产英豪。迎晴淑女留仙迹,消暑葛翁显圣韬。鹤观灵泉水滚滚马潭烟雨浪滔滔。此诗的作者为明代弘治年间在宾阳任知县的人,名叫梁鱼。宾阳民国县志有载:梁鱼,字克龙,广东顺德

  • 北宋第一名将狄青:20年精忠报国,50岁却客死他乡,到底啥缘故?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狄青,精忠报国,宋仁宗,范仲淹,堂上,战功

    现如今我们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网络世界已经全面覆盖人们的生活,而我们在享受网络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还拥有着言论自由,在网上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人人都可以在网上言无不尽,将自己独特的见解说给众人。平时腼腆害羞,不敢交流的人,在这里,也可以侃侃而谈,网络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友好的交流。但它也有个弊端

  • 怪论侠义(番外五)太师庞吉被塑造成奸臣,其原因与名将狄青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狄青,宰相,奸臣,李元昊,平定,文臣

    在查阅历史资料中,我发现庞籍的人生历程中有个典型之处,这是大多数宋朝宰相都不具备的特点。庞籍是文武全才的宰相,在宋朝的宰相群体中屈指可数。宋朝是重文轻武的朝代,文臣对武将极为歧视,甚至可以用压迫来形容。因此宋朝的文臣都不屑与武将相交,只有少数文臣能够放下偏见重视武将的才能,这些人中就有庞籍。在进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