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名将脱颖而出于渭州揭秘你所不知道的狄青

北宋名将脱颖而出于渭州揭秘你所不知道的狄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蜀南培培 访问量:3589 更新时间:2024/3/11 9:29:07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称帝,建立西夏。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固原南),北控大漠。元昊称帝后,仁宗不予承认,下令削去其西平王爵位,撤销所赐“赵”姓,并抽调一批禁军到延州(今天陕西延安)和渭州(今甘肃平凉)卫戍协防。在守卫渭州的禁军中,有一名年轻将领一战成名,脱颖而出,他就是后来立下赫赫战功的北宋名将狄青

狄青(1008—1057),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身长七尺,浓眉大眼,出身贫寒,从小就胸怀大志,本领高强,擅长骑马射箭。十六岁时,因兄长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逮罪入京,窜名赤籍”。当西夏元昊大举向宋地进犯,攻城略地之时,宋仁宗下令挑选一批善于骑射的年轻人组成禁军,驻守边防。狄青由于有一身好武艺,又胆壮力大,遂中选并被派往延州边境防守,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由于狄青“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于是就从普通士兵提升为小军官,先后任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挥使。

尹洙任经略判官时,狄青以指挥使的身份求见,二人纵论军事与边防,尹洙十分欣赏,便将他推荐给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此人真乃良将之材也。”韩范二人一见狄青,果然是个奇才,只是读书不多。范仲淹教他读《左氏春秋》,并告诫说:“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狄青从此改变志趣,读起书来,终于精通秦汉以来将帅的兵法,因此更加知名。

公元1041年,元昊派兵攻打渭州,逼近怀远城(今宁夏西吉东部),宋军行营总管任福领兵迎战,在好水川遭遇惨败。次年,西夏军再次进犯定川寨(今平凉西北),再次大败宋军。西夏军队直趋渭州(今平凉)城下,在此危急之时,宋仁宗急调狄青前去应战。狄青到达前线后,趁对方尚未做好防备就迅速发动突袭。狄青上阵时,披头散发,带铜面具,只露出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带领众将士杀入敌营中,往来冲杀,勇猛异常,敌军均以为是天神天将下凡,阵脚大乱,纷纷败退。

狄青从军后,从下级军官做起,转战于延州、庆州、渭州之间近十年,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二十五次,身上受了八次箭伤,因屡立战功而逐步晋级,至仁宗庆历三年(1043)升任为泾原路经略安抚副使、马步军副总管(又名副都部署),镇守渭州。在渭州任内,狄青还曾主持扩建渭州城池。

之后,狄青因在渭州的战绩和政绩十分突出,被派往邕州(今南京)南征侬智高,继平广西,功勋卓著,逐步成为朝廷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和股肱之臣,最后入朝为枢密副使,又进枢密使。狄青虽贵为枢密,面部刺字犹存(宋代士兵入伍后,为防止逃走,要在面部刺字)。一次,仁宗皇帝曾劝狄青敷药除掉字迹,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以功用臣,不计门第;臣之所以有今日,正是因

面部有字,臣愿意留下,以激励军中将士,不敢奉诏。”仁宗愈加赏识他。

可以说,渭州是狄青脱颖而出的福地。

参考资料:

1.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三》(1989年中华书局出版)

2. 〔元〕脱脱等《宋史·狄青传》(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

来源丨新平凉

标签: 狄青宋仁宗西夏范仲淹宋军韩琦

更多文章

  • 年轻时脸上被刺字,当将军后皇帝劝用药抹去,狄青的回答让人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狄青,宋仁宗,西夏,李元昊

    年轻时脸上被刺字,当上将军后宋仁宗劝用药抹去,狄青回这句北宋虽然提倡重文轻武,却因为常受到邻近国家侵扰,也诞生不少名将。狄青就是北宋名将之一,不过他16岁时,因为和人起冲突被捕入狱,接受“黥刑”充军,却意外让他当上将军。不过宋仁宗却不喜欢狄青脸上的刺青,希望对方用药水除掉刺字,狄青却用一句话让宋仁宗

  • 北宋战神--狄青,文官称他为贼配军,一代名将最终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自衣温琼标标签:狄青,韩琦,宋仁宗,宋军

    在整个北宋,若说名留史册的文官文人那真的太多了,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三苏、韩琦、文彦博、寇准甚至被神话的包拯……,简直数不胜数,若说这是一个文人的盛世的话,那北宋就是一个武将的寒冬,一个把保家卫国的将士踩踏成泥的时代,所以除了开国之时出现过几位名将之外,我们几乎很难再在北宋历史之中找到将星,好不

  • 【宾阳历史故事】狄青部将廖监元与宾阳八景诗

    历史解密编辑:宾阳印象标签:狄青,八景诗,廖监元,宾阳,山口,民国

    大凡在宾阳知识界,绝大多数人都读过或能背诵自明朝流传至今的巜宾阳八景》诗。其诗曰:宾阳宝水涌春涛,流出镜湖秋月高。夕照鞍山藏虎豹,朝霞石壁产英豪。迎晴淑女留仙迹,消暑葛翁显圣韬。鹤观灵泉水滚滚马潭烟雨浪滔滔。此诗的作者为明代弘治年间在宾阳任知县的人,名叫梁鱼。宾阳民国县志有载:梁鱼,字克龙,广东顺德

  • 北宋第一名将狄青:20年精忠报国,50岁却客死他乡,到底啥缘故?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狄青,精忠报国,宋仁宗,范仲淹,堂上,战功

    现如今我们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网络世界已经全面覆盖人们的生活,而我们在享受网络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还拥有着言论自由,在网上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人人都可以在网上言无不尽,将自己独特的见解说给众人。平时腼腆害羞,不敢交流的人,在这里,也可以侃侃而谈,网络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友好的交流。但它也有个弊端

  • 怪论侠义(番外五)太师庞吉被塑造成奸臣,其原因与名将狄青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狄青,宰相,奸臣,李元昊,平定,文臣

    在查阅历史资料中,我发现庞籍的人生历程中有个典型之处,这是大多数宋朝宰相都不具备的特点。庞籍是文武全才的宰相,在宋朝的宰相群体中屈指可数。宋朝是重文轻武的朝代,文臣对武将极为歧视,甚至可以用压迫来形容。因此宋朝的文臣都不屑与武将相交,只有少数文臣能够放下偏见重视武将的才能,这些人中就有庞籍。在进入中

  • 武将地位尴尬?从北宋名将狄青遭遇,看北宋武将的社会现况

    历史解密编辑:漂江孤影标签:狄青,宋太祖,韩琦

    俗话说强国必先强军,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大与否,关系到这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百姓人民是否能不能安居乐业。而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的宋朝时期,借鉴与前朝武将作乱的现象,在开国之时就制定下了“重文抑武”的国策。历经杯酒释兵权、北宋军事领导体制改革等等一系列的措施后。北宋时代武将的地位愈发底下。以至于

  • 北宋第一名将狄青,真的是被欧阳修害死的吗?先看真相,再下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狄青,欧阳修,宋仁宗,宰相,岳飞,宋太祖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北宋无将,南宋无相”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北宋是有名将的,而且其历史功绩堪比卫青霍去病,人品能力不输岳飞戚继光,他就是有着“北宋第一名将”之称的大将军狄青。只是,他不为北宋君臣所容,最终竟活活被憋屈死了。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他出身贫寒,重情重义,16岁因兄长与

  • 大话杨门(二十三)名将狄青为何被人抹黑为奸臣,成为故事反派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狄青,韩琦,宋仁宗,杨文广,范仲淹,奸臣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喜欢在打仗的时候戴面具的将领,一个是南北朝时期的兰陵王高长恭,另一位便是北宋的"面涅将军"狄青。兰陵王高长恭是因为长得太帅,为了战场上不受轻视,所以才戴上面具的。面涅将军狄青也是宋朝数一数二的大帅哥,可是戴上面具却是迫不得已,因为他脸上被破相了。狄青是贼配军出身,按照宋朝的规矩脸上刺

  • 狄青惊惧而亡,实际上就是死于士大夫的集团谋杀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狄青,韩琦,宰相,岳飞,宋朝,宋仁宗,士大夫

    北宋名将狄青,征战沙场无一败绩,最后却被活活吓死,只能说是北宋的士大夫不能允许有这样的名将存在,用韩琦的话说就是:“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为好儿”。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北宋皇帝对于武将从灵魂里的不信任,以及大宋王朝士大夫群体对武将和军人的蔑视与警惕。“贼配军”是当时社会对职业军官的正常称谓,这也是狄青与岳

  • 狄青是北宋的左宗棠,没有他,两广可能不会在中国的版图之内!

    历史解密编辑:托尼富标签:狄青,左宗棠,李元昊,西夏,韩世忠,岳飞

    【狄青可以说是北宋的左宗棠,没有他,两广可能不会在中国的版图之内!】狄青之所以成为北宋战神,因为他战胜了两个厉害的战将,让他们没当成皇帝,并且收复了两广地区,让两广重回中国的版图。第一个厉害的男人就是西夏的李元昊,李元昊可是西夏的开国皇帝,但是在狄青的军事打击下,硬生生地把皇帝的名号给去掉了。李元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