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范仲淹同时代良臣你还知道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范仲淹同时代良臣你还知道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搜狐说娱乐 访问量:301 更新时间:2023/12/20 1:20:58

两宋三百年的光阴,是中国最好的时代之一,却也是最坏的时代之一。两宋的科技和经济政治发展,都可以称得上光辉灿烂,唯一令人诟病的便是军事方面的孱弱,但对于一个古代的王朝来说,这恰恰是最为致命的一点。

宋朝的两段历史,北宋还好一点,毕竟开国的一段时间总是忠臣良相比较多,然而南宋却如同两晋一般,开国之际就已经奸臣当道,如此朝廷能够支持一百五十年,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北宋缺将南宋缺相,这是历史上公认的说法,北宋的大将总共也没有多少,如范仲淹韩琦实际上是被算在文臣的范围内的,除了开国初期的大将,也只有狄青和杨继业寥寥几个人,或许末年出了一个宗泽,还有种师道,但两三个将领挽救不了国运。

北宋的最鼎盛时期是仁宗在位的年代,名臣辈出,所谓三苏、曾巩富弼、韩琦、范仲淹、欧阳修都是这一时期的人物,正是宋仁宗选拔的这些人,支撑起了五十年的大宋江山。

当然,臣子多了难免有败类,从程颢程颐兄弟俩开始,一直到蔡京等人,都算得上败类奸臣,但纵观整个仁宗时代,还是名臣辈出的年代。

欧阳修,这位是三苏和曾巩等人的老师,属于范仲淹一个时代的人物,称得上是名臣,选拔人才的功力很深厚,基本之后的名臣都能和他扯上师徒关系,晏殊当然是这样,欧阳修也算得上一个。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后世的人无疑是对范文正很偏爱的,范仲淹也的确称得上一句文武全才,无论是击退西夏的犯边还是提倡庆历新政,范仲淹都有自己的一系列见解,在那个时代的确是难能可贵,时间当然会证明一切,让真正有本事的人名留史册,范仲淹就是其中之一。

仁宗时代的另一位名臣就是庞籍,这位也是北宋名相,卓有才干,不过后世的名声却不怎么好,拜金超群先生的包青天系列所赐,本来是一代名相的庞籍被污蔑成了大奸臣庞太师,怎一个冤字了得。

庞籍此人的确是有才干的,而且政治和军事才干兼具,也曾经参与过对外的战争,可以称得上一声名臣良相,奈何在电视剧之中被黑成了碳。看官老爷,你怎么评价范仲淹啊?欢迎留言交流!

更多文章

  • 宋朝名相范仲淹家族八百年来一直兴盛不衰

    历史解密编辑:夏觅一年标签:宰相,宋朝,民国,诗人,范仲淹,孔夫子,范纯仁,古典乐,民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

    宋朝名相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年青时极穷,生活艰难,心想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苦者。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年轻时念书没有东西吃。在寺庙里念书,每一天煮一锅粥(我们现在称稀饭),把粥划成四格,每餐吃一块,过这样贫困的生活。到以后发达了,做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

  • 范仲淹真文人风范

    历史解密编辑:神州翰林院标签:范仲淹,仁宗,皇帝,风骨,气节,拨弦乐器,艺术家,宋朝,乐器

    我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我非常欣赏古代文人的气节,古代的文人才是真文人,他们有文人的铮铮风骨,不畏强权,不惧恶势,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敢于针砭时弊,月旦社会,匡世济民,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骨气和脊梁!他们的骨子里既有高尚与浪漫,又有气节与担当,深谙大义,明辨是非,

  • 读懂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你就明白了孤独、无常、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笨鸟读书标签:范仲淹,岳阳楼记,宋仁宗,苏轼,陈子昂

    不管怎样的风景,其实可都值得欣赏,真正的智者,日日是好日。范仲淹有诗云:“南阳有绝胜,城下百花洲。”那年,改革失败的范仲淹外放到河南南阳:修亭、筑阁、造百花洲、设立花洲书院,教化民风,忙得不亦乐乎。有一天,他收到朋友滕子京从岳阳寄来的信,还有一幅洞庭晚秋图。滕市长说,我管辖范围内的岳阳楼已重修完工,

  • 作家张一一质疑范仲淹,并写下《新岳阳楼记》,叫板《岳阳楼记》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范仲淹,岳阳楼记,新岳阳楼记,张一一,滕王阁序,作家

    《岳阳楼记》是宋代范仲淹的散文名篇。自宋代以后,一直有人把它拿来和王勃的《滕王阁序》论高低。但是无论结果如何,这两篇文章都是公认的古典散文杰作。不过,此前有一个叫张一一的“作家”,跳出来质疑《岳阳楼记》。张一一怀疑这篇文章根本不是范仲淹作品,并且认为它写得不过如此,于是自己重新撰写了一篇《新岳阳楼记

  • 张一一质疑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下《新岳阳楼记》,水平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范仲淹,岳阳楼记,新岳阳楼记,张一一,宋仁宗,欧阳修

    1043年的北宋内有庞大官僚队伍拖后腿,外有辽和西夏威胁边疆,范仲淹等人因此油然而生一种危机感。他们认为:“自此以往,只忧转炽,若不早为提备,事未可知!”宋仁宗也同意,于是让他们写使天下太平的方案。范仲淹并不很想写,他表示这些弊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不过宋仁宗强逼着他写,最后他真的写了,宋仁宗

  • 范仲淹最强背诵天团成员,其岳阳楼记广为传颂,却因滕子京遭质疑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范仲淹,滕子京,岳阳楼记,宋仁宗

    01前言: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我们学过的唐诗宋词数不胜数,其独特的韵律、用词更是让我们惊叹于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但幸福的同时也些许的恐惧,那就是语文书后面的:背诵全文。不论多么美的作品,似乎只要沾上这四个字就变得沉重起来。尤其是最强背诵天团的作品,更是让人们难以忘记。最强背诵天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

  • 范仲淹的这首边塞词,开篇就是千古绝唱,还被《西厢记》直接搬运

    历史解密编辑:小话诗词标签:范仲淹,苏幕遮,乡思,词作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王实甫《西厢记》这是元代戏曲家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的名句,是女主角莺莺奔赴长亭的路上唱的,主要以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来抒情写意。又因为《西厢记》的流行度与传唱度,这几句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尤其是“碧云天,黄花地”六个

  •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给好评,司马光却给差评,究竟谁在撒谎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重修,诗人,滕子京,范仲淹,司马光,岳阳楼,王安石,拨弦乐器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给好评,司马光却给差评,究竟谁在撒谎引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名句成就了范仲淹,也让岳阳楼闻名遐迩,至今岳阳楼仍是湖南省知名度最高的景点之一。岳阳楼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西晋南北朝被称为“巴陵城楼”。唐代诗人李白在行至江陵时写下“楼观岳阳尽,川

  • 范仲淹与王安石

    历史解密编辑:鹿鸣新闻标签:范仲淹,王安石,宋神宗,宰相,欧阳修,韩琦

    文/范小红被王安石称为“一世之师”,并赞其“由初迄终,名节无疵”的是范仲淹,评价一个人一生名节没有瑕疵,足见王安石对范文正公的崇敬。那么,到底范仲淹和王安石有着怎样的交往?让我们把时光追溯至北宋。回到那个时代的杭州。北宋时的杭州到底有多美?其时,仁宗作诗称杭州“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皇祐元年(1

  • 洮姐妹话家风丨范仲淹家训,让一个家族兴旺了八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洮南市妇联标签:范仲淹,家训,石延,孝道

    范仲淹先生从小就有救人救世的大志,一生积功累德,不疲不厌。他常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他的人生目的。范仲淹曾留下家训百字铭,他的子子孙孙代代相传,到民国初年,八百年不衰。我们一般世间人能够看到三代不衰,很难得了。1、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