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想成功,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家族,二是自身的努力。可人没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也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家庭,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在罗马,有的人一辈子都在赶往罗马的路上。
可有的人,就是能把一手烂牌打出王炸的效果,范仲淹就是其中一位。而硬核的范仲淹,是如何将一把烂牌打出王炸顶级配置的?
无依无靠的范仲淹
范仲淹是一个很苦的孩子,他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范仲淹的母亲不是妻子,只是个妾,他父亲一死,他母亲就被赶出家门,连带他自己也成了没有家族的人。
母亲带着他,改嫁了一个朱姓人家。他自己也改姓朱。
可是古代家族观念是很浓的,后来一步的范仲淹,显然没法融入朱家,他连朱家的族谱都没有入。
范仲淹觉得很奇怪,自己为什么没有办法入朱家的族谱。于是他去问母亲,母亲告诉了范仲淹他的身世,范仲淹想要认祖归宗,可是范家也不接纳他。
就这样,范仲淹又一次失去了家族,可范仲淹没有自暴自弃,恰恰相反,他开始努力学习,向家族证明自己。
范仲淹考进了应天书院,可这并不能改变范仲淹贫困的现实。范仲淹表现出了极强的自律性,他把每天的食物放到一起,每一餐都按照配额来吃。年轻人都爱玩,可范仲淹连皇帝亲临这种事情都能忍住不凑热闹。我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的。
后来,范仲淹中了进士,无论是范家还是朱家,都很后悔。范仲淹在成为官员以后,也很“不合时宜”他曾经和当朝太后当面争吵,还曾经得罪过宰相,曾经顶着巨大的压力实行庆历新政。
范仲淹得罪了一大批人,可是宋仁宗还挺喜欢他的。他也对太后天天干涉他感到不快,范仲淹对朝廷官员的现实情况感到不满。当时朝廷官员里,很多人都拉帮结派,把朝廷搞得新鲜血液难入。很是令人伤心。
范仲淹决定实行新政,把那些只拿钱不干事的人都给弄走。可是只拿钱不干事的人一般都是关系户。范仲淹的这个建议,顿时让很多人觉得不爽。
这些人天天在宋仁宗跟前说范仲淹怎么怎么不好,宋仁宗听了,也是不厌其烦,就把范仲淹给安排到了地方当官。
可范仲淹的心态已经很好了。他幼年就不被两个家庭接受,考入应天书院以后,又是贫困生,刚刚中进士,关开始做起,好不容易熬到京官,又因为得罪了当时的太后又被贬到了地方当官。
好在皇帝对他还算看重。没过多久就又把它调回了京城,这一次原本你们可以多待一段时间,谁知道因为对朝廷的拉帮结派的行为不满,得罪了当时的宰相,皇帝又把他给放到地方当官。
起起落落范仲淹
范仲淹的官途,可以说并不顺利,对于一个有才华的人来说,他一开始的升官之路中规中矩,可当了官的范仲淹,经常管一些不该他管的事情,范仲淹的性格让宋仁宗对他很欣赏。
宋仁宗给了他参知政事的官职,相当于副宰相,可在当副宰相的途中,范仲淹曾经很多次被贬官,成为地方官员。原因都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得罪了人。
范仲淹可谓是文武双全的人才,他不但在改革方面颇有成就,而且在武学方面也很不错,范仲淹曾经率领部队抵抗西夏军队,由于他很得军心,所以西夏的军队都很怕他,而且也很尊敬他。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在清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彻底被贬到了地方,他这一辈子都没有再回到京城,可范仲淹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愤怒,而是很用心地做事。这样的行为,让他在很多地方都赢得了人民的爱戴。
心胸宽广的范仲淹
如果我们遇到范仲淹的事情,可能很早就吃饱福气范仲淹不为自己的家族所容,被正妻赶出家门,也不为后来改嫁的家族所容,所有的家族都认为他是一个拖油瓶。
可范仲淹没有放弃自己。他硬是考入了当时的名校应天书院,而且凭借着惊人的毅力考中了进士。
他一开始的官职很低,一般情况下在这样的职位上,人们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很少会管一些别的事情,可范仲淹虽然官职很低,却对朝廷的事务很了解。他很清楚大宋王朝有哪些缺点,并且他屡次上书,请求改革。
范仲淹不畏惧权贵,他知道这件事情会得罪人。可他一定会去做,因为这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
范仲淹这一生得罪过太后得罪过宰相也得罪过皇帝,但他可他却赢得了所有百姓的尊敬,有的时候皇帝把他调到偏远的地方,仅仅只是为了保护他而已。
范仲淹不会抱怨,因为他知道抱怨是没有用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世上这么多不公平的事情,如果一定要伤春悲秋,哪里能伤得过来,对这些起起落落,范仲淹都接受,他既没有抱怨曾经拒绝接受他的家族,也没有抱怨把他贬到地方的皇帝。
人总是要有一些追求的。即便失败了也不要紧,只要自己真的努力过就可以。
范仲淹的一生是非常得民心的。无论是他的朋友他的敌人,他的上级甚至是他的政敌,都对他有敬佩的感觉,在庆历新政失败以后,范仲淹再也没有回到京城当官。范仲淹每离开一个地方,那个地方的百姓都会哭泣,会送范仲淹离开。
不得不说,范仲淹的这种心态,在官场上是很罕见的“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范仲淹真的做到了。
其实当官的人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就行,学生有几个人能够不在意自己的分数就行,老师有几个人能够不在意自己的升学率,就像技术员有几个能够不穿衣服,生气写的程序办事范仲淹真的不是很在意,他是需要努力过,就不在意结果。
我们在拿到范仲淹这样的牌以后,可能心态都要崩了。没有一个稳定的家庭,没有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当官的时候仗义执言却屡屡被贬,自己的理想到了最后也没有实现。自己没办法匡扶正义,也没有办法一举改变国家的一切。
可范仲淹心态很好,家族不接受,那就自己努力,贫穷,那就克制自己的欲望。国家出现问题,那就努力匡扶国家,被贬官,那就继续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
新政失败,没关系,自己已经尝试过了,不后悔。
正是因为范仲淹的心态,所有人都认为他可以被称作社稷之臣,后来,他被给了“文正”的谥号。这是宋朝文臣的最高荣誉。
在打牌的时候,我们很难决定自己手里是一张什么牌,可不管是什么牌,都要努力地打,毕竟能做到牌桌上,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范仲淹的故事放到现在,就是一个逆袭者的故事,他从社会底层一路走来,无论遭遇怎样的挫折都初心不改,官职很小,管的却是国家大事。
所以,范仲淹的不凡,从他初入官场那一刻就决定了。他不是那些混吃等死的人。范仲淹的一生,是勤劳,勇敢,宽容,豁达的一生,他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也给后世树立了一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