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历史介绍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50 更新时间:2024/2/16 7:14:53

提起清朝的即位制度,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争,的确,清朝前期的皇位都是靠争抢的,这种争抢到了康熙时期达到了白热化,由于康熙的儿子很多,多到康熙不能全部认识,而且这其中优秀的很多,而康熙当皇帝的时间非常长,给了这些皇子们充分的时间去展示自己,去争夺皇位,九子夺嫡就是这样来的,最终皇四子胤禛胜出,成为了皇帝,也就是雍正

有感于自己皇位来之不易,也减少皇子之间的争夺,所以雍正设立了秘密建储制度,也就是皇帝生前不立太子,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待皇帝驾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

虽然这个制度看起来比较好,但实际上雍正以后的皇帝中,只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是通过秘密建储制度确立的皇位,同治皇帝也就是咸丰的儿子,他的即位最顺利,因为他是咸丰唯一的儿子,所以也就没有必要秘密建储了,而光绪皇帝和宣统皇帝都是由慈禧太后指定的,更加不用秘密建储了。

另外,秘密建储的皇帝中道光皇帝的继承并不是完全按照雍正制定的规定来执行的,甚至可能都没有传位诏书,道光皇帝的皇位是由当时的皇太后确定的,而这个皇太后并不是道光的亲生母亲。

事情是这样的,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嘉庆帝到热河秋狝,道光还有他的弟弟随行,这个时候的嘉庆皇帝已经六十一岁了,到达热河以后,嘉庆皇帝就感觉到身体不舒服,于是就病倒了,没想到,嘉庆这一病就在也没起来,驾崩了。不管是《清史稿》还是《实录》都对这一点没有怀疑的,问题出在接下来的环节。

嘉庆去世,按照秘密建储制度,应该大臣和皇子程,带着皇帝的尸体到北京,拿下正大光明牌匾后的诏书和皇帝身边的诏书比对,然后确立皇帝,但是对于皇帝身边的那份诏书,却出现了不同的记载,《清史稿·戴均元传》记载,当时在皇帝身边找到了小金盒,拿到诏书,宣布道光为皇帝,然后发丧。而《清史稿·宗室禧恩传》却出现了不同说法,是由嘉庆的近侍找到了小金盒,开启的时候,道光并不在场,这是不符合规矩的。

流程如此的不严谨,道光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呢,主要还是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宗室代表禧恩的支持,禧恩在嘉庆死后,讨论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就一直支持嘉庆的,二是皇太后的认可,当时的皇太后是孝和睿皇后,她当时在北京,听说嘉庆去世,就下达了懿旨,其中有这样的旨意:但恐仓猝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谕,而皇次子秉性谦冲,素所深知。为此特降懿旨,传谕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

也就是说,让道光继承皇位,当然如果严格按照雍正所设立的制度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大臣们找到了金盒,里面有诏书,因此道光这才成为皇帝,不过道光继承了皇位,也没有记载有没有拿下正大光明后面的遗诏。这都已经无关紧要,得到那么多势力的支持,其他皇子想上也上不去了。

标签: 皇位

更多文章

  • 清朝是怎么控制宦官势力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

    历史上的太监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很多个王朝,最终都是经历过宦官专权,然后加速灭亡的情况的,比如东汉末年的十常侍,唐朝不断涌现出来的太监,还有明朝末期的魏忠贤,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个朝代的覆灭。然而为什么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并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清朝的太监为什么从来都没有专权的呢?封建时期

  • 西周的都城成周位于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周

    成周为西周都城,位于河南洛阳,其名见于周成王五年的“何尊铭文”:“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周武王灭殷商后就着手在中原建立新都,是为成周,成周城由周公负责营建,到周成王五年建成。何尊铭文详细记载的周成王五年“宅兹中国”即是此事。下面历

  • 唐朝为什么会出现三教并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

    唐代是一个宗教盛行、多元并包的社会,佛教、道教及各种外来宗教都获得巨大发展,相互之间也在影响、交融。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这一时期,发生了玄奘西天取经,却又出现了会昌灭佛;道教取得了类似于国教的地位,却始终不及佛教深入人心。在相互竞争又相互渗透的各种宗教之上,则是笼罩一

  • 战国时期鲁国实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鲁国

    鲁国(公元前1043年公元前255年),先秦诸侯国,姬姓鲁氏,侯爵,首任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周文公)之子鲁文公伯禽。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受封于奄国故土,由于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周成王,于是让自己的长子伯禽代为赴任,沿用周公初封地“鲁”称

  • 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西燕,北燕,南燕五燕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前燕

    燕国总共拥有800多年的历史,在战国时期还是七雄之一。不过我们这次要说的前燕、后燕、西燕、北燕、南燕,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们只是用了同一个国号。前燕是由鲜卑族创立,鼎盛时期统治的区域包含了冀州、兖州、青州、并州等,因为所处地是燕国的旧址,所以才用同样的国号“燕&rdq

  • 明朝卫所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卫所

    明朝军队主要由卫所、边军、京营三部分组成,其中卫所主要负责驻守全国各地,边军驻守九边重镇负责边防,京营驻守京城内外负责京城安全。明朝的军事编制其实主要以卫所制为主,所谓的京营和边军其实都是从卫所制演变而来,是对当地卫所的重新整编。卫所卫所是明朝全国各地的重要武装力量,以五军都督府为最高统帅机构。五军

  • 中国古代鲜卑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鲜卑族

    华夏文明史上出现了很多游牧民族,包括匈奴、突厥等等,这些民族曾经都给中原王朝带来过伤害,不过随着战争的出现,这些民族大部分都被消灭了。拿匈奴来说,从西汉时期汉武帝开始,匈奴就走向了下坡路,到了汉宣帝时期就更是如此了。在华夏历史上,秦朝、汉朝都被匈奴不断的侵扰,到了汉朝时期,才将匈奴打败。不过这时候的

  •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历史影响及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又称“塔城议定书”或“塔城界约”,是沙皇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割占中国西北地区领土(今称外西北)的不平等条约,由清廷代表明谊等与沙俄代表巴布科夫等于公元1864年10月7日(同治三年九月七日,俄历1864年9月25日)在塔尔哈巴台

  • 北平和平解放的历史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平

    在90万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的震慑下,在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和北平许多开明人士的敦促下,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接受了解放军提出的和平条件,并于1949年1月21日,签订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31日,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进驻北平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

  • 秦始皇巡游的路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虎踞中华大地后,构筑了从咸阳辐射全国、四通八达的驰道,从统一天下的第二年起,他开始举行了大规模的巡游。12年为帝,先后巡游达5次,平均2年多一次,死于第六次巡游途中。第一次第一次巡视是公元前220年,统一的次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这是秦始皇旅游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