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新中国二五计划的内容 二五计划结果

新中国二五计划的内容 二五计划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80 更新时间:2024/1/26 2:28:05

二五计划简介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发展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简称“二五”计划。在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由于实施过程中的巨大波动,“二五”计划实际上分成“大跃进”和调整时期两个阶段。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


二五计划时间

“二五计划”的实施跨越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与60年代前半期,这一时期的前后期表现出许多截然不同的特点。

首先,20世纪50年中后期,随着两极格局的逐渐稳固,国际形势日趋缓和。泽东当时认为:“现在,新的侵华战争与新的世界大战,估计短时期内打不起来,可能有十年或者更长一点的和平时期。”

世界局势的相对缓和与各国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国际形势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和平的经济建设环境。世界各国的经济已经基本从战争中恢复过来,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然而,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周边环境开始复杂化,其中美国侵越战争的升级和因中苏意识形态分歧导致的两国关系的紧张状态,严重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战略。

由于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出现裂痕,社会主义阵营开始松动,这种国际现实使中国的领导人开始严肃思考战争爆发的可能性,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二五计划内容

1、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

2、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

3、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杜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

4、努力培养建设人材,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化发展的需要;

5、在工业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要要求,就是要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基本上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样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各种主要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基本上满足我国扩大再生产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需要。

同时,它也能够生产各种消费品,适当地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二五计划的意义

“二五”计划提出了后人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高指标,工业增长速度与农业增速分别为“一五”实际增速的3倍与7倍,主要工农业产品指标都是1952年的10倍左右。实践结果表明,“二五”计划的实施十分失败,所有指标都没有完成,实际完成数的平均值只有19%。

这一时期工业增长大起大落,增速减慢,农业增长倒退。工业增长前3年,“大跃进”时期的大起伴随着随后两年的大落。

1957年工业产值704亿元,1960年为1650亿元,年增长率高达32.8%,但随后的两年就开始大幅倒退,1962年为850亿元,只比1957年略高,只完成计划数的7.2%。农业产值除1958年略有增长外,其他逐年减少,1962年为430.3亿元,与1957年相比年均减少4.3%。

在“二五”计划前三年的“大跃进”时期,工业产值增加了1.3倍,而农业产值则减少了23%,并酿成了三年灾害时期人口大量非正死亡的悲剧。

标签: 二五计划

更多文章

  •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果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介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

  • 南方谈话简介: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南方谈话有什么意义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方谈话

    南方谈话简介: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南方谈话有什么意义影响?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南方谈话简介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发生在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当时已正式告别中央领导岗位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凭着对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深切期待,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

  • 社会主义改造简介: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是什么?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简介: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是什么?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社会主义改造简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2

  •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背景是什么?《告台湾同胞书》的内容是什么?《告台湾同胞书》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台湾

    《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背景是什么?《告台湾同胞书》的内容是什么?《告台湾同胞书》有什么意义?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于2019年1月2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纪念会并发

  • 晋国四卿分别是谁?晋国六卿并为四卿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晋国

    晋国原本是春秋四大强国之一,但晋国内部六卿争权情况十分严重,从而导致六卿并为四卿,也为此后晋国分裂埋下隐患。晋国六卿全部是世袭制,但各卿逐渐对现状感到不满,从而发生不可避免的斗争,以至于互相兼并。当时晋国对外已经获得一番成就,但内部的十多个卿逐渐只剩下韩、魏、赵、智、中行、范六大宗族。此后范族和中行

  • 春秋时期历史事件:管仲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管仲

    管仲改革简介管仲改革又称管仲变法。管仲(约公元前723年或前716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人(今安徽省颍上县),周穆王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后世誉为“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

  •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坚持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当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收复南蛮各族,储备足够的兵甲物资后,便开始准备北伐中原。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蜀军有五次北伐,可是没有一次能成功,反而大耗人力物力。如果把这些资源投放到内政上,等到蜀国实力更强大一些再出击,结果是否会更好?其实,诸葛亮一直坚持北伐,原因可归纳为三点。据《晋书》记载,公元

  • 三国时间魏蜀吴三国军事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

    魏(220~265)、蜀(221~263)、吴(229~280)三国的军事制度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出现的武装割据势力,经过混战兼并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三国又不断为一统天下而争战。频繁的战争,促进三国军事制度在两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但各国因创建过程和地理差异,又有不同特点。军事领导体制

  • 三国时间魏蜀吴三国官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官制

    三国为一过渡时代,亦东汉之残局,而其同时建国称帝之时间极为短促。在战乱中,各国间有因时制宜之措施,但变革不多,在原则上一切承袭东汉制度,而略有改变,兹以曹魏为例,略述如下:1、上公:汉之上仅置太傅,魏别於太傅外偶置太保(郑冲曾为太保,钟繇、司马懿、司马孚等皆曾为太傅)2、丞相、相国、与三公:汉末曹操

  • 三国时间魏蜀吴三国宫廷政变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宫廷政变

    1、曹魏(1)249年,司马懿趁魏帝曹芳与曹爽祭扫高平陵(魏明帝墓,在洛阳南)之际,发动政变,控制洛阳,杀曹爽等人,司马氏遂专魏政。(2)251年,王凌谋立楚王曹彪,在淮南举兵反司马懿。司马懿袭擒王凌,王凌自杀。牵连者均遭灭族。司马懿又杀楚王曹彪,令曹氏王公悉居邺中,派官监视。(3)25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