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称帝后攻打东吴的目的:为关羽报仇还是夺地盘?

刘备称帝后攻打东吴的目的:为关羽报仇还是夺地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804 更新时间:2024/1/17 17:27:51

关于刘备到底是一个无情无义两面派虚伪之人,还是一个仁德兼备的君主?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了!为什么世人会对刘备的人品这么感兴趣呢?其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三国演义》的罗贯中!这位老先生在他写的小说中,过于捧刘备、贬低曹操了,以至于捧刘备的力度有些过头了,在小说中很多场景都把刘备描绘成一个哭哭啼啼且整日苦口婆心之人,这就让《三国演义》的读者们感觉刘备是一个无情无义的虚伪之人!

特别是刘备伐吴这一事件中,有人说刘备虽然口口声声说是为了给结拜兄弟关羽报仇,但他们认为刘备实际目的是为了夺取荆州,而所谓的为了给关羽报仇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今天就这个说法是否值得推敲,咱们好好探讨一番!

在正史上,刘备伐吴是在关羽死了2年后发生的事,刘备伐吴如果是为了给关羽报仇的话,那为什么要等到2年后才起兵呢?因此,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刘备伐吴只不过是为了夺回荆州罢了,什么关羽,什么结拜兄弟对于刘备来说只是浮云罢了!

但实际上,刘备伐吴虽然是在关羽死后两年才起兵的,但是这两年中其实刘备时刻都是在想着为关羽报仇!小说《三国演义》中,当关羽刚死的时候,刘备就准备立即起兵伐吴,但被丞相诸葛亮给劝了下来。虽然被诸葛亮给劝停了立即伐吴,但是此后刘备一直在为伐吴做着准备!直到刘备见了张飞后,与张飞谈及死去的关羽和他们三人之间的兄弟之情后,刘备就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此时诸葛亮再劝也没有用了,于是刘备起兵伐吴!

不可否认,小说《三国演义》中确实过于美化刘备了,我们换个角度来判断刘备伐吴的真实目的。实际上,对于刘备来说,夺回荆州和为关羽报仇是一回事!虽然说刘备伐吴是关羽死后两年发生的事,但是荆州也不是关羽死了两年后才丢的。

虽然是一回事,但总得需要有一个先后顺序,首先就是杀孙权!刘备伐吴口号喊得最大的就是杀孙权,如果杀了孙权,那荆州自然就回到了刘备的手里。但当时局势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是孙权向刘备归还荆州,刘备不是愚蠢的傻子,这种情况下还喊出“杀孙权”的口号,可以看出刘备伐吴最大的目的之一就是给关羽报仇了!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刘备伐吴的目的!首先,关羽被杀荆州被夺,这对于刘备来说其实就是个面子问题!刘备作为蜀国的皇帝君主,自己的结拜兄弟兼头号武将被人砍了脑袋,自己的地盘也被人抢了,那就必须得给文武百官和百姓们一个交代啊!否则面子上怎么能过得去、谁还能服你呢!

而且,刘备的想法是带上一大票小弟去把孙权打的屁滚尿流,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并挽回自己失去的面子!然后孙权就认怂,并且向刘备割地赔款和亲什么的!于是刘备就名利双收,还能把孙权变成自己的小弟!没错,刘备伐吴一开始肯定就是想要这么个结果,然而,事与愿违,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唐朝宦官为什么能弑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宦官

    说到唐朝的宦官,大家应该都知道,从古至今,宦官横行的朝代比比皆是,虽然宦官只是太监,但是却能够在朝政上气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是能够掌管朝政。最重要的是,唐朝的宦官为什么能弑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古代的封建社会,大家应该都知道,社会等级分的非常明白,而且帝王统治的过程中,臣子是必须服从

  • 明朝的权力构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相较于此前朝代,明朝的权利架构和朝廷运作可谓别具一格,且实际效果极为明显,即使皇帝不理朝政,凭借成熟的运作体系,朝廷仍能持续良好运作。弊端则是皇帝一定程度上被架空,这也

  • 秦二世胡亥登基3年都做了哪些荒唐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胡亥

    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以上问题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病逝,胡亥继承帝位,是为秦二世。此时的秦国其实并算不上一手好牌,秦国的内部矛盾仍然极为严重,统治其实并不稳固

  • 美国废除奴隶制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奴隶制

    美国人的“废奴主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估计是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一种思想。用为像美国这种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地方,怎么就会出现有人会主张废除奴隶制呢?同一时期,一边在肆无忌惮的血腥屠杀印第安人,一边却有人在主张着人人平等,两个完全互相矛盾的事情同时出现了,简直是难以理解这样

  • 战国时期“徐州相王”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徐州相王

    战国时期,齐魏马陵之战,魏国大败,为对付秦国,魏惠王与齐威王于公元前334年在徐州相会,互称为王,史称“徐州相王”。下面由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为何这个历史事件如此重要呢?有种说法是春秋、战国这两个时代真正的划分,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作为标志。

  • 连坐制的历史由来 秦国连坐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连坐制

    连坐制度不同状态下的起伏,实际上源自以君主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为政变化。这实际上是法制和君权的动态博弈。连坐作为法家重刑思想与其他治国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一旦有变则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意味着既要保证其稳定性,也要顺应潮流与时则俱进。一种法律制度的优劣,要看它是否符合预期、是否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任务。历

  • 西汉为何多次出现外戚专权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外戚

    西汉是我国古代封建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国家,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在西汉的历史上,外戚专权的现象一直屡禁不止,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西汉历经初期的“文景之治”后,在汉武帝执政时期发展到巅峰,史称“汉武之治”。后来又经历了&ld

  • 汉朝的契约分为哪三种?汉朝契约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朝

    契约,古代又称为劵书,即现代的合同,是当事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契约自我国古代起便已有之,从西周中期的铜器铭文是有文字可证、有实物可考大的最早的契约。直至汉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发展,契约发展的已是相当规范,这些规范涉及了百姓在交往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各个领域,而且他的保证制度也随

  • 唐末五代200多年的河北河朔三镇为何压而不灭?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河朔三镇

    河朔三镇,又称河北三镇,唐朝末年它一直是历任皇帝的心头刺。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朝历任皇帝都想灭掉河北三镇,但是真正行动起来却又发现困难重重。例如唐宪宗在位时期也进行了削藩,藩镇势力得到了暂时削弱;但最后他却被宦官陈弘志所杀。后来唐穆宗即位,他沉于酒色,对朝廷疏于管理,

  • 三国东吴“两宫之争”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吴

    赤乌十三年(250年),吴大帝孙权突然下令废黜孙和的太子位,并赐死自己的四儿子孙霸,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东吴两宫之争”的结局。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所谓两宫之争,是指孙权晚年的时候,立三子孙和为太子。但是,他的四儿子孙霸,却同样对太子位虎视眈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