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澶渊之盟的澶州在哪里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澶州在哪里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817 更新时间:2024/1/25 23:18:29

说到宋辽之间签订的这个澶渊之盟,不得不说,这个盟约确实是让宋朝有点丧权辱国的意思,但是同时也能够保证宋朝的一时稳定。不然就是战乱不断。那么话说回来“澶渊之盟”的这个澶州在哪里呢?历史上又是怎么评价澶渊之盟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澶渊之盟的澶州在哪里

当时北宋的时候国力很弱统治的地方很小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是在当时的河南澶州也就是今天的濮阳!

2、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关于澶渊之盟的前因后果,不必赘述过多,述其大概即可。1004年秋,辽萧太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边境告急。在主战派寇准的力谏下,宋真宗御驾亲征至澶渊。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此为澶渊之盟。

从经济方面来说,合约的内容之一是宋给辽岁币,每年银二十咱两,绢二十万。史学界多以此为诟病,认为这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这其实有违事实,虽说这些钱来自赋税,然则有宋一代,实行募兵制度,军费支出颇为巨大,而三十万两岁币,实不足军费支出的百分之一,且合约中规定的辽宋互市,宋完全可以从贸易中赚回三十万两白银,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合约中关于经济的条款,对宋来说是赚了的,此后辽宋上百年再无战事,有利地促进了北宋的经济发展,加重人民负担一说也是有失偏颇。

澶渊之盟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政治方面。纵观历史,有宋一代最为憋屈。战争的结果是北宋胜了,结果却是屈辱求和,与马关条约可谓有得一拼。不可否认,宋朝经济发达,所给岁币对于国家财政是无关痛痒的,甚至是有利无害,然,正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澶渊之盟所签订的合约是不平等的合约,虽胜却败。其代表的是民族气节的死亡,有宋一代,不思进取,偏安一隅,本可以趁着辽国深入宋国边境后勤补给难以跟进之时,一鼓作气收复燕云十六州,然主和派力主议和,毫无民族气节,其丧失的不止是岁币,是整个民族进取心的丧失,整个北宋至此再无统一北方之可能,始终未曾大一统中国,中于在积贫积弱中灭亡,澶渊之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宋朝自立国伊始,重轻武的传统不曾变过,武官受文官节制言重,而澶渊之盟后的一两百年,由于边境无战事,更导致了整个北宋的武备废弛,军事力量愈发衰落,而最终靖康之耻后,之能偏安江南一隅,令人唏嘘不已。

总体来说,我认为澶渊之盟是失败的,不可取的,其政治意义上的失败远大于经济上的利益。

标签: 澶渊之盟

更多文章

  • 窦建德为什么会失败 窦建德犯了哪些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窦建德

    窦建德会失败,和他缺乏政治远见有关,在管理和揽才方面,窦建德做的也不是特别的好。以窦建德为首的河北义军,是推翻隋朝的重要力量,而窦建德身为首领,他也是得到河北百姓的爱戴。说明窦建德还是很得民心的,不过这一点或许会给他带来灾难。窦建德的失败,结合他的性格以及能力,可能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当然,如果窦建德

  • 明朝内阁与宦官制度并存有什么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

    历代皇帝为巩固自身的权力和国家的管理,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手下官员结党营私,互相勾结,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很多在历朝历代威胁国家统治的旧毒创意,最后都成为他们灭亡的主要原因。在明朝,可谓是把皇权的集中加强做到了历朝的极致,皇帝独揽大权,集权力于一身。他发行的制度有一个历史上没有出现

  • 唐朝中后期的南衙禁军的历史由来及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禁军

    高宗龙朔元年,发兵远征高丽包围了平壤,但因同年十月铁勒叛乱而不得不放弃继续进攻。“时苏定方奉诏伐高丽,进围平壤,不克而还。高宗敕书与仁轨曰:‘平壤军回,一城不可独固,宜拔就新罗,共其屯守。若金法敏藉卿等留镇,宜且停彼;若其不须,即宜泛海还也。”此时,唐高宗已经放弃

  • 西周“三监之乱”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监之乱

    周武王灭商后,听取周公旦意见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利用他统治殷民。同时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卫三国以监视武庚。武王灭商后不久即病逝,周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及其群弟的疑忌,武庚见机拉拢发动叛乱。周王朝面临严峻的形势,周公

  • 牛李党争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指唐代统治后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宦官专权、唐朝腐败衰落的集中表现,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从唐宪宗元和三年至唐宣宗大中初年,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李德裕为代表的官僚集团之间展开了尖锐的斗争,史称&ldquo

  • 宋朝的朋党之争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朋党之争

    封建社会,士大夫为争权夺利,在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不同派别的争权斗争就叫朋党之争。朋党问题虽不始于宋代,却是宋代政治史上挥之不去的阴影。朋党之祸成为宋代政治生态最为突出的现象和内容。宋朝的朋党之争,真正的白热化时代,是从王安石变法开始。当时的北宋王朝,虽说表面繁荣,其实却已不堪重负。国家财政连年赤字,行

  • 春秋时期晋国赏赐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晋国

    春秋时期,地处北方的晋国东服齐鲁,西抗强秦,南拒蛮楚,北和戎狄,八十年间称霸一方,是霸业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在用人方面,晋国秉持着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在赏赐活动上,晋国则以论功行赏为原则。在春秋时期的风云变幻中,晋国的赏赐无疑对国家政治产生着重大影响。晋国用什么赏赐国人?又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什么样的影

  • 中国古代宗族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宗族

    组织传播作为传播的一种形式,存在于组织群体之间。祠堂作为宗族组织传播活动的重要场所,彰显着宗族的权威,关乎着宗族的兴盛。而传统的家礼,则是礼仪与秩序的象征。通过儒家忠孝思想的传播,宗族组织将家庭中的规范与秩序推至社会与国家层面,从而建构家国一体的社会形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与现代社会的追求,是相

  • 行省制度的历史由来 古代行省的权力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行省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行省制度的问题,很多人也都发现了这个行省制度还是非常的科学的,到现在我们也都在用,那么这个行省制度的概念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说说行省制度的概念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1、行省制度释义行省制,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在地方设

  • 东周造成礼崩乐坏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周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孔子所提出的这个礼崩乐坏就是指西周“郁郁乎文哉”的礼乐制度到东周时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但是对于在东周时期造成礼崩乐坏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吧!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四大制度西周有四大制度: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