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时期晋国赏赐制度历史介绍

春秋时期晋国赏赐制度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694 更新时间:2024/1/16 2:05:03

春秋时期,地处北方的晋国东服齐鲁,西抗强秦,南拒蛮楚,北和戎狄,八十年间称霸一方,是霸业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在用人方面,晋国秉持着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在赏赐活动上,晋国则以论功行赏为原则。

在春秋时期的风云变幻中,晋国的赏赐无疑对国家政治产生着重大影响。晋国用什么赏赐国人?又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赏赐的原因

晋国崇尚武力和贤才,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贵族是晋国的主要赏赐对象,但没有杰出功劳的普通贵族、庶人也在赏赐范围之内。同时,晋国给予赏赐不论国别,也不管亲疏远近,只要有才能都可以获得赏赐,国君能赏赐本国功臣贤人,也能赏赐他国大夫贤臣。

第一,军功。身负军功的贵族之所以能获得赏赐与其军功分不开,不过当中也有国君希望通过赏赐让这些贵族效忠国家君主的原因在。晋国的军功贵族受到封赏几乎贯穿整个晋国的历史,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特点。

晋献公晋襄公时期,政治波动频繁,内乱不断,赏赐制度也在此期形成,这时候的赏赐对象主要集中在有军功的贵族身上,赏赐内容几乎全为土地。晋献公将耿地赏赐给赵夙,这是第次赏赐异性贵族。到晋文公时期,“论功行赏”的制度逐渐形成,晋文公结束19年流亡生活后许多朝臣贵族都受到封赏,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又大加赏赐战功显赫的贵族。

晋景公时期,赏赐对象逐渐发生变化,晋景公到晋悼公执政时期,拥有军功的贵族受赏次数减少,同时对其他诸侯国的上次力度加大。显然,在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君王将关注点放在外交上,希望通过赏赐润滑晋国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晋平公晋出公时期记录于史料文献的军功贵族受赏次数很少,但每次力度都很大。这一时期的晋国君权处于沦丧的边缘,卿大夫作为昔日的受赐人,今日已变为施与者,甚至能将晋国土地赐给下属。

第二,安抚贵族。晋文公、晋悼公、晋成公刚刚继承王位时为了稳固政权,都进行了大规模土地赏赐。晋悼公继位时颁布了许多优惠政策封赏王公大臣;晋成公继位后将异姓卿族位列公族之中,授官赐地,明显是为了安抚贵族以稳固自己的地位。

最典型的为了安抚贵族进行赏赐的例子莫过于晋惠作爰田。自从晋惠公继承晋国君王之位,其举动措施屡屡出现失误,政局越发动荡不安。在秦晋韩的战争中,晋国惨败,急于求返的晋惠公为了得到国人支持当规模赏赐田地。为什么危急存亡之时晋惠公首先想到的是安抚国人呢?这与国人的身份有关。

国人主要是居住在晋国首都的普通贵族以及拥有巨额财富的工商业者,他们与国家政权的稳定密切相关。据相关典籍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国人不论在对内还是对外斗争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周就是因国人而亡,诸侯国的国军们深知国人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因此,晋文公在危急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安抚国人,赏赐国人田地至关重要。

第三,赢得民心。韩非将赏罚制度列为治国之柄,利用的便是人性中的趋利避害。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中,晋国对庶人的上次力度可以说数一数二。吃不饱、穿不暖的人能够得到生活上的补助,品行高洁的人也能得到金钱食物,甚至超过一定年龄的老人还能得到土地。这样的赏赐制度使晋国美名在外,民心所向。

第四,战略考虑。当时由于被秦国侵占,西戎被迫离开瓜州之地,向东迁徙投奔晋国,于是晋惠公将南方边境的田地赏赐给西戎。晋文公的赏赐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南鄙的田地离晋国宫室较远,对晋国来说治理不易,不如把这块土地让出去,还能作人情;二是晋国与戎狄邻近,处理前来投奔的西戎是国家治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不管会造成忧患,赏赐土地则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二、赏赐的内容

春秋时期的晋国赏赐内容不繁杂,主要是土地,土地的赏赐对象除了本国人也包括其他国家的人。除了土地之外作为赏赐品的还有金石之乐、食物等。

第一,土地。晋国用来作为赏赐品的土地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对外侵略获得的土地;二是没收获罪臣子的土地;三是来自周天子的赏赐。晋国因为赫赫战功曾多次获得周天子赏赐的土地,如晋文公赐给赵衰原地,这块土地便是周襄王赐给晋国的,此外周襄王还赐给晋国先茅县,后来被晋襄公赐给胥臣。

在晋国的历任君主中,晋献公是不断向外开疆拓土的一位,他指挥将领军队灭掉大小国家将近二十个,为晋国霸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晋献公十六年时,一年之内屡次出兵,相继灭掉耿、魏、霍三个国家,而后论功行赏,将耿赐给赵夙,魏赐给毕万。赵氏第一次在晋国获得采邑,从此有了立足之地。

第二,金石之乐。金石之乐也是晋国的赏赐内容之一,如晋悼公十一年,魏绛就获得金石之乐的赏赐,包括编钟、女乐等。先秦时期,音乐标识等级严格,同时音乐还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功能,据《周礼》记载,音乐无道常用来祭祀鬼神,同时也充当和谐国家人民的工具。可见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礼乐之数也成为身份低微的象征之一。

魏绛得到赏赐后才开始使用金石之乐,因为当时规定普通士人不能使用金石,卿大夫也要获得赏赐之后才有使用的权力。所以对魏绛来说,这次金石之乐的赏赐不仅是器物和女乐,更意味着他以后能在祭祀中使用音乐了。

第三,食物。晋国用食物作为赏赐的情况较少。晋灵公在位时,赵盾在灵山打猎,看到灵辄挨饿,就把食物赐给他,灵辄却请求将食物留给母亲,赵盾命令他吃完又赏赐饭食和肉以及钱财给灵辄。晋平公是晋悼夫人也曾赏赐给修成的劳工食物,聊表慰藉。

三、赏赐的影响

第一,对军功贵族赏赐带来的影响。晋国对军功贵族的赏赐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使晋国的政权获得暂时稳定,一方面也会让受赏者势力越来越大,威胁到晋国君主的地位。将土地作为赏赐物品进行大规模的赏赐活动,让卿大夫家族的发展更快,甚至让异姓卿族逐渐走向晋王室的政治核心。

赏赐作为一种丰厚的奖励,毫无疑问会加强将士们的作战热情,激发他们的能力。如跟随晋文公流氓的各个臣子得到上次后,为晋文公称霸中原屡献奇计,最终城濮一战称霸,这些臣子功不可没,曾经的丰厚赏赐是使他们效忠的原因之一。春秋末年时,晋国的君主也是通过承诺赏赐的方式极大鼓舞了将士们的作战热情,从而成功扭转不利局势。

与此同时,大规模赏赐军功贵族会让他们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迅速增长,随着一代代财权的积累,这些贵族的势力不断扩大,不但称霸一方,还威胁到君主的地位。如晋国的郤氏家族在晋厉公时期权势达到极盛,春秋末年,依靠着赏赐发展起来的异性贵族更是成为分崩离析晋国王室的核心力量。

第二,对普通贵族及庶人赏赐带来的影响。晋惠公在位时,晋国面临着接续不断的对外战争和王权争夺中,同时又被秦国大败,经济、军事损失惨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晋国财政急需扩充,此时作爰田便成为非常有效地激发劳动者劳动热情的有效方式。公田的耕田者常常懈怠,土地虽然肥沃但收获不多,作爰田之后这些田地无疑会得到更精心的耕种,晋国的经济状况也会随之好转。

作爰田无疑在晋国的发展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国内来说,土地赏赐的行为使得国内矛盾有所缓和,晋惠公也得到人心,同时又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为晋国成立一方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国外来说,作爰田的行为使晋国在与秦国的谈判中保持大国地位,促成友好关系。总的来说,晋惠公作爰田的举动在晋国历史上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对后人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结语

春秋战国时期,称霸一方的晋国出于奖励军功、安抚贵族、赢得民心等原因将土地、金石之乐、食物作为赏赐内容给予受赏者,其中土地是最主要的赏赐物。土地赏赐一方面起到稳定局势、赢得民心的积极作用,但军功贵族、异姓卿族也因丰厚的赏赐实力逐渐壮大,最终威胁到晋王室的地位,最终致使“三家分晋”的发生。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赏赐利弊并行,我们要以冷静客观的眼光看待历史,“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参考文献:《周礼》

标签: 晋国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宗族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宗族

    组织传播作为传播的一种形式,存在于组织群体之间。祠堂作为宗族组织传播活动的重要场所,彰显着宗族的权威,关乎着宗族的兴盛。而传统的家礼,则是礼仪与秩序的象征。通过儒家忠孝思想的传播,宗族组织将家庭中的规范与秩序推至社会与国家层面,从而建构家国一体的社会形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与现代社会的追求,是相

  • 行省制度的历史由来 古代行省的权力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行省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行省制度的问题,很多人也都发现了这个行省制度还是非常的科学的,到现在我们也都在用,那么这个行省制度的概念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说说行省制度的概念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1、行省制度释义行省制,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在地方设

  • 东周造成礼崩乐坏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周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孔子所提出的这个礼崩乐坏就是指西周“郁郁乎文哉”的礼乐制度到东周时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但是对于在东周时期造成礼崩乐坏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吧!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四大制度西周有四大制度: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

  • 东汉末幽州刺史公孙瓒为何败于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公孙瓒

    公孙瓒,字伯圭,东汉末年军阀之一,割据幽州一带,麾下大军十余万,更有一万白马义从,威震塞外,可惜后期与袁绍争霸之时,被袁绍率军击败,最后下场悲凉。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公孙瓒的军事力量还要强过袁绍,但最终却被袁绍击败了,如果我们回过头去,看看公孙

  • 秦二世东巡路线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二世

    秦始皇于出巡途中驾崩,车队在“秘之,不发丧”的情况下继续行进。秦二世胡亥与载运秦始皇尸身的辒凉车经行直道回到咸阳。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后,曾效法“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彊,威服海内”,以扩张行政权势为目的东巡,至辽东,还至咸阳,很可能再次经历直道。导致望夷宫之

  • 赵佗为什么会到岭南称王 赵佗是否背叛了秦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佗

    秦始皇完成一统大业后,便开始进军岭南百越之地。此后赵佗率领大军平定岭南,并任龙川县令。赵佗一边防止范越人反抗,一边大力安抚当地民众,还传播中原文化。而秦朝所面对的情况越来越糟,赵佗也是看在眼里。等任嚣病逝后,赵佗将南海郡的官吏换成自己的亲信,此后找准机会在岭南自立建国。有人觉得赵佗此举是背叛了秦朝,

  •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为什么要解散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曾国藩,湘军

    说到清朝曾国藩的实力,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他所带领的湘军可是击败了太平天国运动,而且当时的湘军可是数量庞大,就连清朝政府都会忌惮。但是为什么曾国藩最后却把湘军给解散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864年6月,湘军攻破天京城,太平天国灭亡,一个月后,也就是1864年7月,曾国藩下令,将12万湘军全

  • 畲族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畲族

    在我国的南方各地都居住着畲族人,人数很少,他们刀耕火种过着游耕生活,到一处,烧一处,烧毁了森林的地方种植粮食,产量低,人口发展不起来。畲族语言单调,自已没有文字,结绳记事,而且互相争斗。社会原始,属于原始部落奴隶制社会结构,黑暗,野蛮。汉族人称这个族群为南蛮。随着大量汉人的南下,这个族群进入了深山之

  • 唐朝“会昌中兴”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会昌中兴

    唐武宗李炎是唐朝第十五位皇帝,性情沉毅,雄谋勇断。在位期间,对内打击藩镇和毁佛运动,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度呈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幸福来得有点儿突然,作为唐穆宗的第五个儿子,唐敬宗和唐文宗的弟弟,王爷李炎眼看着大唐皇帝宝座在哥哥们的屁股下面挪来挪去,原想着

  • 秦朝与隋朝的区别 为何两朝都是短命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

    秦始皇嬴政横扫八荒六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可惜的是,繁荣强盛的秦国,却仅仅只存活了15年便二世而亡。和秦朝相似的是隋朝,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却也只能二世而亡。秦朝和隋朝都是在乱世中建立的王朝,为何最后却都二世而亡?历史往往存在着惊人的相似,秦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