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东珠”是什么东西?

清朝的“东珠”是什么东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93 更新时间:2024/1/21 2:07:11

在封建时期皇帝的命令就是天,违反皇帝旨意都是要砍头的大罪,皇帝自以为是真龙天子,其地位和身份不容他人侵犯,历史上批判皇帝而能够幸存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招致杀身之祸。

清朝乾隆时期有一重臣和坤,他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所贪之财据说超过国家所有之财。和坤刚开始是一个商人,后在同官府的多次交往中获得了做官的门道,从此官商互惠开始了他的生财之路。

和坤不仅会做生意还很会讨好人,在乾隆时期正是凭着一双嘴将乾隆帝哄得很是信任他,据说在当时和坤的话就代表着圣旨,可见在那个时期和坤手中职权有多大,在朝中有着广泛的势力和人际关系网,乾隆晚期的朝堂上有很多人都是和坤的门生并为和坤谋利。

乾隆晚年虽然也知晓一些和坤等人所做之事,但是和坤他们这些大奸臣都哄着乾隆,晚年的乾隆也没有再问此事,直到乾隆去世后嘉庆即位,才把和坤的乌纱帽扯了下来。

和坤此人在乾隆逝世后立刻被嘉庆下令抓了起来,列数和坤众多罪名。嘉庆帝在即位之前都是知道和坤此人贪到了极限,他坐上皇位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和坤依律法办理。

在给和坤定罪的二十几条罪名中其中有一个是私藏“东珠”,其罪当诛。在嘉庆帝查抄了和坤家后,派人清算和坤家产,在和坤家里发现了六十多颗大东珠,比身为皇帝的嘉庆帝头上所用东珠还要大不少,这让皇帝颜面存如何能忍。

“东珠”产于东北三江之地,它的另一个名字是“塔娜”。在清军还未入关之前,清朝皇室满族的前身是居住在辽宁等地的女真族,而东珠就是满族人家乡所产之物。清朝皇室虽然入主中原已久,但他们对于他们的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将东珠置于高位,是一种他们地位的体现。

东珠是清朝皇室之人可用之物,清朝规定皇帝、皇太后、皇后能够使用的是上等东珠,宫中嫔妃所用都是下等东珠。东珠是皇权象征地位的体现,用来彰显皇室至高无上的地位。

清朝时期每一年东北地区能够产出的东珠大概有2000多颗,而区分其中的质量,只有十几颗才能成为上等。东北作为皇室的龙兴之地对于东珠的采集制度有着严格的规定,每一年采取和赏赐都是有着明确的记录。

清朝的官级有着九品十八分,一品有着正从之分,朝臣所穿的衣服和帽子上所用珠子都被清朝严格规定着,官帽之上的珠子颜色正是官职地位的体现。

后人观察和坤所留画像,看到和坤一生所佩之物都是不凡之品,可见当时他在朝中不一般的地位,但这不代表他可以大肆的私藏东珠。和坤过去曾位居正一品之职,在乾隆时期获得了很高的地位,朝中许多大臣他看齐,他成了在朝中仅次于皇帝的人,和坤能够位居正一品是可以佩戴东珠的,说是私藏多少有些不妥。

但是嘉庆帝从和坤家中找到了六十多颗大东珠,这让嘉庆帝以及朝中大臣都很是震惊,和坤这是对皇权的挑战和无视。上贡朝廷的东珠少之又少,和坤一届朝臣所用东珠比皇帝所用还要大,和坤能被免死成了妄想。

和坤为官几十年在朝中权力滔天,当他被乾隆重视时他被朝中人巴结,而他被嘉庆帝抓进监狱后更有不少人去上缴和坤罪证,参和坤的奏折多之又多。嘉庆帝列举和坤的罪证,发现竟有二十几条能够让和坤死去的罪证。

最后猖狂了大半辈子的和坤被嘉庆帝处死了,生前家中金银财宝无数,死后无人问津,百姓听说和坤这个大贪官被判了死刑无不拍手叫好。只能说和坤多行不义必自毙,做了太多伤天害理之事,压迫百姓贪得无厌。

总结:大贪官和坤私藏东珠一事就可以看出他藐视皇权之威,不把清朝皇室放在眼里的态度。在那个封建皇权、等级森严的时期,当政者自是不能够容忍这样的臣子存在,和坤在职期间也未给百姓做过实事,带给百姓更多的是压迫,犯了二十几条大罪死的不亏。

标签: 东珠

更多文章

  • 蜀汉尚书令蒋琬提出的从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为何会遭到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蒋琬

    《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中记载: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 宣太后芈八子何时称后并执掌朝政?宣太后如何掌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宣太后

    宣太后(?―前265年),芈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始称太后太后称谓,始见于她。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一》云:“《史记

  • 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的格局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安史之乱

    唐朝时期创造了我国封建王朝的数个盛世,比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太宗时期万国来朝,创造了中原王朝的鼎盛时代,只是太宗之后边患问题就一直悬而未决。为了应对外部压力,唐朝在北部地区设立军事藩镇,用来对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攻,但是长时间的放纵让各藩镇逐渐脱离了中央的控制,地方节度

  • 高平陵之变时曹爽放弃兵权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爽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以上问题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曹操英雄一世,但最终还是没敢篡位,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孩子一定会做这件事,曹丕终于还是没有辜负他老爹的信任,篡汉称帝。但由此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因为

  • 秦朝军事领导体制有何特点?兵权高度集中和临阵任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朝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军事领导体制是在统一前秦国军事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统一后的新情况修改制定而形成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秦代军事领导体制的基本特点同秦王朝政治上的高度中央集权相一致,将一切军事大权,诸如军队调动、作战指挥、部队管理、国防建设等等,都高度集中在皇帝个人

  • 关于北伐中原蒋琬提出过什么样的计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蒋琬

    蒋琬字公琰,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蜀汉建立时,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在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体现出了哪些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

    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这也是诸葛亮的北伐战争中最有初期战果最大,影响最大,机会最大一次北伐,因为汉军所到之处,陇右三郡投降,曹魏朝堂震动,魏明帝不得不亲自坐镇长安,抵御诸葛亮的军事征讨。可以说一时间之间,凉州的确有易手的架势,如果不是曹魏及时的反应,张郃率部击退了马谡,迫

  • “司徒”官职的历史由来 三国时期司徒官职权责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徒

    王朗本名王严,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王朗应该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和诸葛亮之间的唇枪舌剑。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时,王朗不顾已七十六岁高龄,与大都督曹真等人于祁山迎战诸葛亮。在阵前与诸葛亮挑起

  • 李密不采用奇袭关中的上策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密

    隋朝末期,李密主导的瓦岗军在当时属一流水准,而瓦岗军的崛起离不开李密的就让,翟让是无法让瓦岗军快速壮大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而李密也是在一段时间,接近于李氏父子所创造的局势的,当时谋士柴孝和就建议过,让李密派遣精兵,绕过洛阳,直袭关中,拿下关中则大事可定,这个计策堪称是上策,李密也

  • 明朝设立西厂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厂

    最近这一两年,内卷成了一个非常时髦和流行的词汇,以表明当下的竞争是多么的激烈,以至于每个人都要付出比之前更多的努力,才能勉强活下去。你要想功成名就,那基本上就是一运二命三风水了,最后才是你拼了老命的努力,不过在古代,一个人若是豁得出去,倒是还有一个成功的捷径,虽然成功的概率并不高,但却是一条不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