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设立西厂的目的

明朝设立西厂的目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14 更新时间:2024/2/6 11:38:38

最近这一两年,内卷成了一个非常时髦和流行的词汇,以表明当下的竞争是多么的激烈,以至于每个人都要付出比之前更多的努力,才能勉强活下去。

你要想功成名就,那基本上就是一运二命三风水了,最后才是你拼了老命的努力,不过在古代,一个人若是豁得出去,倒是还有一个成功的捷径,虽然成功的概率并不高,但却是一条不同寻常的捷径,那就是割了进宫。

有人就主动把自己割了进宫,事实上明朝历史上名声最大和最坏的两个太监,都是自己成年后主动割掉进宫的,他们就是振和魏忠贤

他们属于太监中的极品,当然大部分的太监都是很小的时候就进宫了,有些是被父母卖掉,有些则是来自于战俘之类的。

巧合的是,在一次平定广西的叛乱中,当时的大将按照惯例带回来一匹幼童,有男有女,而这里面有两个人后来都成了明朝非常重要的人物。

女的做了宫女,后来被皇帝临幸之后,生了一个皇子,并最终成了皇帝,而男的就是今天要说的主角,汪直

这两个人可以算是老乡,不过可能是带回来的时候年纪还小,也可能是宫廷生活残酷,底层的人为了活命,大部分时候都不得已。

汪直后来成了此后万贵妃的太监,而这个万贵妃就是害死了汪直这个老乡的罪魁祸首,但史书里明没有记载汪直在这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但为了生存,大概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汪直给万贵妃服务,这的确是他能青云直上的运气,但是要想获得更大的权力,你就要自己想办法,太监的竞争也很激烈,况且但是的权力结构基本上已经确定了。

皇帝控制着锦衣卫和东厂,这两个部门是皇帝最为倚重的,而东厂更是因为是太监直接控制的部门,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压锦衣卫一头。

权力越大,争夺的人也就越多,想当东厂头目的太监那就多了去了,要想登上权力的最高峰,必须要另辟蹊径。

这个汪直还真不是一般人,似乎对于刺探情报打仗之类的事情,特别有兴趣,于是趁着成化年间宫里闹妖怪这件事,亲自带了十几个小弟,出去给皇帝打探消息。

主要是皇帝很讨厌这种宫里闹妖怪的事情,这种打探尽管是徒劳的,但汪直的作风,让朱见深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刺探情报这种事,并不是谁都能干的来的。

随着汪直的才能逐渐展露,朱见深越来越需要汪直为他做一些事情,于是在大明朝建国百年后,一个全新的特务机构诞生了,这就是西厂。

当时的明朝已经有锦衣卫和东厂两个直属于皇帝的特务机构了,但是在汪直的努力下,朱见深决定再设置一个西厂,用来监视一切人和一切事,包括当时的东厂和锦衣卫,于是明朝历史上权力最大的部门出现了。

西厂不但有权力监视百姓和百官,他们还有权监视锦衣卫和东厂,以至于西厂刚成立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群特务其实凶凶的去抓另一群特务的情况。

汪直是个有想法的太监,他另辟蹊径,知道竞争过于激烈,于是干脆另外开辟了一条赛道,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机构。

可能是因为天热对太监怀疑敌意,所以对汪直的印象很不好,但实际上汪直能力还是很出众的,曾经在辽东做监军。

因为在辽东有功,后来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这个一直算是太监的劣迹,但本质上还是看皇帝的意愿,这个先例不算好,但如果抛开成见的话,汪直还算是个能力非常出众的人。

只不过后来成也能力,败也能力,汪直太有能力里,皇帝干脆让他长时间在辽东待着,于是本就是靠着亲近皇帝才上去的高位,反倒是你在做事的时候,跟皇帝疏远了,最后因为实在是打破了既有的权力格局,被百官弹劾。

最终还是因为隐瞒战败的消息被皇帝弃用,不过倒是没有杀他,让他回南京养老去了,也算是明朝太监里面,名气很大,但又能得了善终的人,其他的有名的太监,大多数死的都很惨。

汪直创造了西厂,成了监督特务的特务,皇帝为了分权制衡,在已经有了东厂和锦衣卫的前提下,最终还是设立了西厂,朱见深的能力不咋地,不过挑逗群臣相互斗,还是深得老朱同志的精髓的。

标签: 西厂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晚年的昏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玄宗

    李隆基,即唐玄宗,在位四十四年,是大唐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开创了唐朝极盛之世开元盛世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一共使用过三个年号,登基之初为“先天”,只用了两年,期间发动了“先天政变”,坐稳了皇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进入开元年间后

  • 东晋“王与马共天下”格局中王敦为什么反叛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敦

    永嘉元年(即公元307年),西晋经历八王之乱以后,终至晋愍帝遇害而灭亡。随后西晋皇族司马睿在王导与王敦的帮助之下,于建康为都城,建立了东晋王朝。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都说“王与马共天下”,但王敦为什么会对司马睿发起叛乱?在司马睿决定来建康建立东晋时,江东的各大家族是看不起他

  • 明朝内廷司礼监的权力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礼监

    朱元璋大搞冤案,在明朝全境掀起了一场血腥的屠杀。其中以胡惟庸案最为庞大,一次便牵连3万余人,前前后后被杀者竟多达七万人!也正因此事,朱元璋巧废行中书省,并设立三司,将皇权全部集中在自己手上。此后,经朱棣等帝的重视及发展。朱元璋时期曾废除的锦衣卫被恢复,东厂也由此诞生。而这两处,更是成为了明朝官员的噩

  • 曹操建立的封国取名“魏”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亲信荀攸、董昭等人公开表示丞相曹操功勋卓著,爵位仅为武平县侯,有失天下所望。“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在他们的谋划奏议下,汉献帝刘协被迫遣御史大夫郗虑持节册封曹操为公爵,封国建号为“魏”,赐予象征权威的九锡之物。同

  • 唐朝“废王立武”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

    永徽六年十月,唐高宗李治不在考虑元老派的反对,下诏废除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大赦天下,史称“废王立武”事件。这普天同庆的结果,经历了重重困难、经历了残酷斗争、经历了无数的人头落地,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已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皇后废立那么简单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

  • 唐高宗为什么要让参政的武则天单独摄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高宗

    参政与摄政虽然只差一字,但性质完全不同。参政是得到皇帝的允许,可以对政事公开发表自己的主张,最终决定权还在皇帝手中;而摄政是代替皇帝处理政事,可自行发布政令,决定权在自己手中。武则天参政始于显庆五年(660),是她成为皇后的第六个年头。当时,李治严重的风疾首次发作,头疼眩晕,言语不利,甚至出现暂时失

  • 中国还有色目人吗?还有多少色目人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色目人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色目人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色目人到底是什么人,话说在明朝还有这个清朝事情,这个色目人也都被阉杀干净了,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中国人还有色目人吗?或者说现在的中国还有多少色目人的后代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中国现在肯定没色目人了啊,色目人是

  • 清朝入关后封了几个异姓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藩王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朝代,虽然是狼狈退出历史舞台,但清朝在统治期间也有骄傲的政绩。就拿削藩来说,那是多少个朝代都头疼的事情,而清朝康熙皇帝一鼓作气镇压三个藩王。皇太极入关之后,想要攻打明朝,苦于自己又要应付明朝的军队,又要镇压农民的起义分身乏术。不得不依靠明朝投降的官兵,从事招抚以及武力镇压,皇太极

  • 汉末三国时期有多少位诸侯?刘姓诸侯有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侯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较量,并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对于东汉末年的诸侯来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汉室后裔,或者可以说是刘姓诸侯,比如刘备、刘表、刘焉、刘璋等。二是非汉室后裔,比如曹操、袁绍、袁术、吕布、马超、韩遂、张绣、公孙瓒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汉室衰微,但是,在不少

  • 洋务运动为何没力挽狂澜反而导致清朝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洋务运动

    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主要宗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原则,在中央的主要代表是以恭亲王奕訢、瓜尔佳·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宗亲贵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这里,既然说到了洋务派,那么,我们就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