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匮之盟是真实存在么?金匮之盟的历史影响

金匮之盟是真实存在么?金匮之盟的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03 更新时间:2024/2/16 6:58:42

金匮之盟,俗称金柜之盟,说的是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太祖赵匡胤在一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

赵光义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赵光义继承,正史记载是奉太后“金匮遗诏”之命行事。

“金匮”一事首次在朝廷中正式公开是在太宗即位的第六年,即太平兴国六年九月。此次为赵普所献,并为太宗发现和公开的“金匮之约”正为“独传约”。

在《宋史·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后病,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太后自知命已不长,召宰相赵普入宫。太后问太祖:‘你知道怎样得天下的吗?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统治天下耳。假如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所拥有乎?汝死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国家之福也。太祖顿首泣道:‘敢不如教诲!太后转过身对赵普说:‘尔同记吾言,不可违背也。赵普于床前写成誓书,普于纸尾写‘臣普书。藏在金匮(同柜),命谨慎小心的宫人掌之。”意思即传位于弟赵光义,北宋官方文献中《实录》《国史》等所记录和承认的“金匮之约”也只是“独传约”。此即金匮之盟的由来。

另一方面,北宋时期的私史稗乘对金匮之盟多有“三传约”的记录,即“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

宋太祖

金匮之盟这个说词,解决了宋太宗取得帝位的合法性问题,宋太宗很是感激,召见赵普说:“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封普为梁国公。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宋太宗逼宋太祖之子赵德昭自刎身亡,太祖次子赵德芳离奇病死,后宋太祖的另一个弟弟赵光美,亦遭流放而死。

金匮之盟在宋太祖时代,人所未闻,又恰好可帮助宋太宗获得即帝位的合法性,事实上宋代时宋太宗弑兄登基的“烛影斧声”说已大行于世。时至今日,后代学者大多考证,其为宋太宗命赵普助其伪造。且杜太后去世之时,赵匡胤之子赵德昭已十余岁,富于春秋,随即成年,根本不会出现“后周世宗遗下七岁的后周恭帝”之局。1940年代邓广铭、张荫麟等论证金匮之盟为虚构,影响至今,成为最普遍的说法。但近年也有学者质疑虚构说,如施秀娥、王育济、何冠环。

王立群认为,杜太后不可能知道宋太祖什么时候死,也不可能知道宋太祖死时其儿子有多大,因此不可能提前预知幼子登基。如果真有金匮之盟,赵普应在宋太宗登基时拿出,而不是多年以后,因此金匮之盟为虚构。由于卢多逊迫害赵普本人及其妹夫、儿子,因此赵普决定重新任宰相报复卢多逊,而此时宋太宗的权力不稳,因此当年反对宋太宗即位的赵普此时用金匮之盟作为条件,支持宋太宗,换取宋太宗支持他报复卢多逊。

影响

历史上人们虽然相信有所谓的“金匮之盟”,但却找不到盟约的原文。学术界普遍认为金匮之盟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对金匮之盟的具体内容有较大争议,多数学者支持三传论。

标签: 金匮之盟

更多文章

  • 西夏立国200年中出现了几次“母党专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母党专政

    母党专政,汉代吕后就曾临朝称制八年,西夏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夏毅宗与夏惠宗时期时,夏廷对内进一步巩固统治,对外常与宋辽两国处于战争与议和的状态。夏毅宗继位时年幼,由其母没藏太后与没藏讹庞专政。当时辽朝辽兴宗再度攻打西夏,最后西夏向辽朝称臣。没藏太后荒淫好色,多次勾结外人,其中李守贵与吃多己多次争宠。

  • 辽朝“重元之乱”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重元之乱

    重元之乱亦称“滦河之变”,是辽皇族内部争夺帝位的事件。滦河之变,是辽皇族内部争夺帝位的事件。清宁九年(1063年)七月,重元父子及其同党四百余人乘道宗往太子山(今内蒙古宁城西南)秋捺之机,发动叛乱,进攻道宗行宫。重元自立为皇帝,任萧胡睹为枢密使。由于南院枢密使耶律仁、耶律乙辛

  • 王安石变法内容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宋神宗熙宁年间,意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

  • 北宋王安石变法之:置将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置将法

    置将法又称将兵法,是北宋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中的一项措施。简介王安石变法王安石为了富国强兵,改制变法,推行了很多新政,置将法就是其中之一。置将法是兵制改革,就是把禁军的厢、军、营、都四级编制,改为将、部、队三级编制,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弊端。作为强兵的措施,王安石一方面精简军队、裁汰老

  • 北宋王安石变法之:保马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保马法

    保马法,王安石变法之一,又称保甲养马法。神宗时,宋朝战马只有十五万余匹,政府鼓励西北边疆人民代养官马。凡是愿意养马的,由政府供给马匹,或政府出钱让人民购买,每户一匹,富户两匹。马有生病死亡的,就得负责赔偿,但遭遇到瘟疫流行,死了不少马匹,徒增民扰。不久废止,改行民牧制度。明朝洪武年间,亦行过此法。王

  • 北宋王安石变法之:均输法和平准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均输法

    “均输法”是王安石所推行的一种新法。仿桑弘羊、刘晏之法而加以变通,始于熙宁二年(1069年)。简介其法针对汴京物资需要和东南6路供应严重脱节,富商乘机牟利,农民困于租税的情况,均输法规定扩大运使职权,使其总握东南9路(江南东西、淮南、两浙、荆湖南北、福建、广南)财赋,并主管茶

  • 北宋王安石变法之:青苗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青苗法

    青苗法,也叫常平给敛法、常平敛散法,北宋王安石变法之一。简介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由制置三司条例司颁布施行。变法内容主要是:改变旧有常平制度的“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的呆板做法,灵活地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以

  • 北宋王安石变法之:市易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市易法

    市易法,是宋代政府设置专门机构,直接收售物资,参与交易,以平抑市场物价的一种政策措施。王安石变法时在城市中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新法。介绍市易法是中国宋代政府设置的专门机构,是直接收售物资,参与交易,以平抑市场物价的一种政策措施。也是王安石变法时在城市中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新法。市易法规定:在汴京(今河南开封

  • 北宋王安石变法之:保甲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保甲法

    保甲法,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之一,该法规定,乡村住户,每十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目的是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其虽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受到了保守派的猛烈攻击。内容熙宁三年颁行。保甲法规定:各地农村住户,不论主户或客户,每十家组成一保,五

  • 北宋新旧党争的背景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新旧党争

    新旧党争,发生在北宋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变法新政的执行上所引发的一场党争。背景神宗改革,拜王安石为宰相,开以新政,是为王安石变法。新政虽切中时弊,但实行上颇有问题,遭到朝中保守党大臣极力反对,是为旧党。旧党其中不乏有影响力的人物,如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王安石唯有晋用吕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