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宣王在位时期分封的六个诸侯国分别都是哪些国家?

周宣王在位时期分封的六个诸侯国分别都是哪些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337 更新时间:2024/2/8 23:40:32

前829年(共和十四年),周厉王死于彘国,太子静在召穆公家长大了,召穆公、周定公以及诸侯拥立太子静继位,即周宣王。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周宣王继位后,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仍叔、张仲一帮贤臣辅佐朝政。并且,周宣王借助诸侯之力,陆续讨伐猃狁、西戎、淮夷、徐国和楚国,使西周的国力得到短暂恢复,史称“宣王中兴”。同时,周宣王在位时,还分封或者改封了6个诸侯国,从而来拱卫周王室。那么,问题来了,这六个诸侯国最终都是什么结局呢?

一、申伯国

根据《史记》、《左传》等史料的记载,西周后期,申伯是周宣王的母舅,也是西周的卿士,文武兼备,在辅佐周宣王“中兴”的过程中立有大功,因此周宣王又增封申伯。当时周宣王为了防御南边的楚国,所以将申伯册封到了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以此建立申国。

周宣王去世后,周幽王即位。众所周知,西周正是在周幽王时期走向灭亡的。周平王东迁以后,申国是东周王室的南大门,为了防备楚国的袭扰,周王室甚至在该地区驻扎了大军。申国也加强了与中原内地诸侯的联系,曾将申女嫁于郑武公。春秋早期,楚国北上,地处要冲的申国成了攻击目标之一。

周庄王姬佗九年(公元前688年),楚国于春秋初期开始扩张,楚文王讨伐申国,楚国和申国之间有邓国(南阳邓州市),楚国进攻申国,必须要经过邓国。然而邓国为姻亲,即当时的邓君祁侯为楚文王的舅舅。对此,邓国上下都反对借道给楚国,不过,邓君祁侯却对楚国没有设防。于是,申国被楚文王亲率大军消灭以后,变成楚国的一个大县宛(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而就邓国来说,也在申国灭亡之后被楚国顺手吞并了。

二、吕国

在改封申国的时候,吕国也在同时被周宣王改封于申国以西,从而来遏制楚国的扩张势头。

吕国(虞夏时期公元前688年)是虞夏时期至春秋时期的侯国,由吕氏部落所建立,定都于今山西省吕梁市一带。在新石器时代的末期,吕部族由羌人分出,与申部族由甘肃东部东迁到山西中部的汾水中游,因协助禹治水有功,封于吕,也即今山西省吕梁市一带。

《史记·齐太公世家》所说“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路史·后纪四》说“共工之子噎鸣,又叫伯夷,为寞心吕,且功于水,封吕”。商朝末年,吕国协助周武王姬发击败了商纣王。西周建立后,周武王仍封吕国为侯国。

周宣王时期,将吕国迁移到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公元前688年,吕国被楚国消灭。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周宣王意识到了楚国的威胁,并且改封了申国和吕国来抗衡楚国。但是,从最终的结果来看,申国和吕国,却成为了楚国问鼎中原的跳板了。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来否定周宣王的初衷。

三、韩国

根据《史记》、《左传》等史料的记载,韩国(西周初年―前757年),西周至春秋初期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始封君主是周武王之子。到了西周后期,周宣王在位时,将韩国改封到韩城,也即今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和今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一带。周平王十四年(前757年),也即春秋时期,韩国被晋国消灭。值得注意的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其君主就出自周宣王册封的韩国。换而言之,战国时期的韩国,也是一个姬姓诸侯国。

四、樊国

樊国,古国名,姬姓,公元前11世纪虞仲所建。西周初期,樊国的都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到了周宣王在位时,将樊国改封到太行之南,黄河之北的阳邑(今河南省济源市一带),故曰"阳樊"。

《待·大雅·蒸民》曰:"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的记述。仲山甫(父)即周宣王的卿士,食采于樊,《国语·周语上》有仲山父谏阻周宣王,不要立鲁武公幼子为鲁国太子之事。仲山父还劝阻宣王不要"料民于太原"。《左传·庄公二十九年》云:"樊皮叛王"。樊皮即樊侯仲皮,是樊仲甫的后人。

公元前664年,周王室命虢公讨伐樊国,并把樊皮抓回京师。公元前635年,周王室将阳樊之地赐给晋国,晋文公围樊,樊人不服,后有感于樊人德行,才放樊人出城,樊国遂为晋国所有。由此,对于姬姓樊国的疆域,最终被晋国占据了。

五、杨国

根据《史记》、《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在西周时期,原本存在一个姞姓杨国。姞氏是汉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被认为是上古八大姓之一。5000年前黄帝赐封的12个基本姓氏(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之一,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具有传统的姓氏。西周时期,姞姓杨国被戎狄消灭。

姞姓杨国灭亡后,周宣王把儿子尚父封到杨国(今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一带),为杨侯,这就是姬姓杨国。进入到春秋时期,晋献公吞并了杨国。

六、郑国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弟弟友于郑(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一带),建立郑国。郑桓公听从了太史令的建议,于周幽王八年(前774年,郑桓公三十三年),将他的族人迁移到洛水东部,居住在虢(今河南省密县东南)、郐(今河南省荥阳市北)献出的10座城邑,也成为了后来郑国的基础。

由此,到了东周时期,郑国迁移到今河南省一带,建都于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一带)。对于郑国来说,主要版图位于今河南郑州一带。春秋初期,郑庄公,以其雄才大略,使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并称霸诸侯,从而有春秋小霸的说法。在春秋时期,郑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诸侯国,比如郑国的立场,往往会影响到晋国和楚国的争霸战争。到了战国初期,郑国被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消灭了。郑国立国共计432年,传位24君。

标签: 周宣王

更多文章

  • 秦国“二十等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

    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了“二十等爵制”,在这套制度中秦国爵位的含金量如何?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二十等爵制中,秦国的爵位含金量,其实还是很高的。每提升一级,都会增加相应的土地和俸禄。只要在战场上足够英勇,得到足够的军功,房子、田地、仆人…&helli

  • 唐朝“渭水之盟”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是在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与入侵的东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的结盟,这对于李世民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耻辱,为什么这么说?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因为自他领兵开始,一直都是战无不胜,从来没有过被人兵临城下,被迫签订和约的先例。而且,为了让突厥退兵,唐朝也付出了很大的经济代

  • 朱元璋称帝后为何要行幸开封古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开封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建立蒙古汗国,55年后,他的孙子忽必烈改汗国

  • 宋朝“枢密院”机构设置的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枢密院

    宋朝的国祚共319年,是古代封建王朝中重文轻武的现象最为严重的朝代,武将的地位很低,这与当时的军事体制有很大关系。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从唐朝中期开始,中原王朝就受到战火的连累,持续了二百多年的战乱,这持续百年的战乱终于被宋太祖结束了。宋太祖为了不想在重蹈覆辙总结经验开始

  • 唐朝后宫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

    前面我们提到,唐太宗时,武则天在“五品才人”上停留了12年,未获提升。待唐高宗将她从感业寺重新接回后宫,不过一年,便被提拔到“二品昭仪”之位。从才人到昭仪,连跳几级,这对后宫来说也不算事儿,在我们看剧的印象中,一名普通宫女都可能逆袭成贵妃。那么唐代后宫

  • 吕布退出长安后为何会选择争夺兖州和徐州?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布

    初平三年(192)四月丁巳日,吕布下达的命令,李肃执戟刺杀董卓。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董卓死后,吕布任职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并与王允同掌朝政。在董卓去世后,他的部署李傕和郭汜等人,本想解散部队,归隐田野,但当时谋士贾诩认为却如果此时选择归隐,朝廷只需要随便派出一支

  • 牛李党争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牛李党争

    晚唐时代的朋党之争,又名“牛李党争”,是指九世纪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从朝廷内部到地方政府、藩镇内部展开的广泛权力斗争。“党争”从宪宗朝开始,到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将近40年,武宗一朝,李党势力达到鼎盛

  • 唐朝的牛李党争到底是在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牛李党争

    在中国古代王朝更迭的历史中,朋党一词可以说经常可以见到。不同于近现代意义上的党派,古代的朋党则脱胎于复杂的个人网络,其内部往往有着极大的不稳定性,所以古代的朋党同近现代党派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如历史上明朝的东林党、唐朝的牛党与李党,实际上全都属于古代朋党的范畴。这中间历史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大凡历史上有

  • 西夏全盛时期疆域地图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夏

    西夏本来的国号并没有西字,党项人虽然是蛮夷,可是他们始终还是要自认为中华正朔,故而选择了夏作为他们的国号。公元前1038年,李元昊如愿以偿的建立起了党项人自己的国家,在李元昊这位野心勃勃的皇帝手中,西夏的国力一度飙升,国土面积也得到了扩大。而疲于应付辽国的宋朝根本就没有将这个小国放在眼中,只不过是雷

  • 北宋全盛时期疆域地图介绍 北宋行政区域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汴梁,后改为东京(开封)。这是北宋的开端,但北宋还远远没有完成统一,事实上统一的任务北宋和南宋永远都完不成。赵匡胤和其弟赵光义,是为宋太祖和宋太宗,两人用了30多年时间,完成了大部分的统一工作。但是包括北京在内的燕云十六州,仍然控制在辽国手中,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