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曹操真的刺杀过董卓吗?

历史上的曹操真的刺杀过董卓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882 更新时间:2024/1/19 2:02:20

历史上曹操真的刺杀过董卓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曹操和董卓也是有交情的,于是准备在拜访董卓的时候,寻找机会刺杀这位权臣。曹操来到董卓府上的时候,恰巧董卓正在瞌睡打盹,于是曹操拔出宝刀欲杀董卓,而董卓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醒来,并且董卓的部下吕布也来了。曹操心中非常害怕,于是急中生智,就以献刀为名将宝刀送给董卓,然后就逃之夭夭了。不过,这毕竟是《三国演义》里的情节,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则没有曹操刺杀董卓的记载。在此基础上,历史上,刺杀董卓之人不是曹操,而是这个汉室忠臣!

首先,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徵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驾崩、宦官失势之机诛灭十常侍,但没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于是何进采纳袁绍的建议,不听曹操和陈琳的劝谏,便征召停留在河东郡的董卓,以便于胁迫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

董卓尚未抵达东汉都城,何进已被宦官下手谋杀。同年九月,董卓来到都城,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称太师。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洛阳市)。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按照正史的记载,曹操并没有和董卓有什么交锋,就直接离开东汉都城洛阳,并起兵讨伐董卓了。换而言之,曹操和董卓之间没有什么交集,这促使他根本没有机会接近董卓。

但是,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伍孚,则是当面行刺了董卓。

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伍孚,字德瑜,少有大节,为郡门下书佐。其本邑长有罪,太守使孚出教,敕曹下督邮收之。孚不肯受教,伏地仰谏曰:“君虽不君,臣不可不臣,明府奈何令孚受教,敕外收本邑长乎?更乞授他吏。”太守奇而听之。后大将军何进辟为东曹属,稍迁侍中、河南尹、越骑校尉。

伍孚(?-约191),东汉末年越骑校尉,字德瑜。汝南郡吴房县(今河南省遂平县一带)人。按照史料的记载,伍孚少有大节,为郡门下书佐。后来,伍孚被大将军何进辟为东曹属,再迁侍中、河南尹、越骑校尉。其中,就河南尹这一官职,直接负责东汉都城一带的事务,这可以说是朝廷大臣了。而这,自然是伍孚后来能够接近董卓,并行刺董卓的重要基础。况且,伍孚还是原先大将军何进的部下,这对于董卓来说,也是需要笼络的对象。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各州郡的官吏推举袁绍为盟主,领车骑将军,讨伐董卓。反董势力分为三处:酸枣联军为兖州、豫州两路人马;河内联军为冀州人马;鲁阳联军为荆州人马。初平二年(191年),孙坚再次率军北上,董卓派胡轸、吕布迎战,结果却被孙坚击败。

初平二年(191年)四月,董卓迁都长安。面对各地诸侯讨伐的董卓,以何颙、郑泰等人为首的朝廷官吏,也对董卓不满,于是他们采纳荀攸的意见,由董卓亲近得越骑校尉伍孚担任刺客,试图刺杀董卓。

行刺当日,伍孚在衣服里藏了一把佩刀去拜见董卓。董卓也不怀疑,毕竟之前伍孚已经投靠了自己。会见结束后,董卓还亲自为伍孚送行,在阁道中,董卓还搂着伍孚的肩膀,十分亲密。

趁着这一机会,伍孚突然抽出佩刀刺向董卓,董卓反应迅速,连退几步,并疾呼周围的士兵将伍孚制服。面对想要刺杀自己的伍孚,董卓大骂:“你想造反吗?!”伍孚大声说:“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乱国篡主,罪盈恶大,今是吾死日,故来诛奸贼耳,恨不车裂汝于市朝以谢天下。”言罢,当场遇害。

在杀了伍孚之后,董卓没有就此罢手,而是立即派人查办伍孚的党羽。在此背景下,何颙、荀攸入狱,郑泰、华歆等人逃亡投奔袁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荀攸这位后来大放异彩的谋士,当时因为参加了伍孚刺杀董卓的谋划,自然也被抓了起来。彼时,何颙忧惧自杀,荀攸言语饮食自若,恰好碰上董卓被杀而得以免罪。董卓被杀后,荀攸弃官返归,又被官府征召,考试名列优等,升迁为任城相,没有赴任。荀攸因蜀汉地险城坚,百姓生活殷实,于是请求担任蜀郡太守,因道路不通,停驻在荆州。最终,荀攸投靠到了曹操麾下。

最后,虽然伍孚没有成功刺杀董卓,但是,作为一位汉室忠臣,伍孚此举彰显了自己的气节和忠义,这无疑是令人钦佩的。一定程度上,这也激励了另外一位汉室忠臣——司徒王允。对于王允来说,选择劝说董卓的部将吕布,促使其背叛了董卓。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董卓乘车前往皇宫计划参加皇帝的庆祝会,吕布随从护卫。对于董卓来说,显然不会想到吕布会背叛自己。

当董卓车队行至北掖门外时,李肃等人持长戟冲出,刺向董卓,董卓朝服内穿铠甲,所以未伤及要害,而李肃刺伤董卓手臂,并将其刺下车来,董卓疾呼:“吕布何在?”

这个时候,吕布不慌不忙地掏出准备好的诏书,喊道:“有诏讨贼臣!”直到此时,董卓才发现吕布背叛了自己,不过,这个时候才发现,显然为时已晚了。于是,吕布毫不犹豫地率领众人上前将董卓当场斩杀。太师府主薄田景及仆人上前抱住董卓的尸体,吕布又将他们杀死,杀了这三人之后,在场其他的人都不敢动了。

最终,对于董卓这位东汉权臣,在公元192年被吕布杀害。不过,比较可惜的是,王允和吕布之后没能控制局面,尤其是没能抵挡董卓部将的反击,这导致东汉都城长安被董卓部将攻占,王允被杀,汉献帝刘协也继续被权臣挟持。

标签: 曹操刺杀

更多文章

  • 刘协从登上皇位之日起,为何一直受制于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位

    刘协从登上皇位之日起,为何一直受制于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要说汉献帝平生最恨谁,却不一定是董卓和曹操。没有董卓,就没有汉献帝的皇位,所以,他对于董卓的感官,应该是很复杂的。对于曹操,同样是如此,没有曹操,东汉也不可能多延续二十多年。即使汉献帝为“复兴汉室”,跟曹操做过激烈的

  • 兵力如此悬殊,袁绍为何会惨败于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悬殊,兵力,曹操

    兵力如此悬殊,袁绍为何会惨败于曹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一、盲目自大,不听劝阻,急于求成建安五年,统一了黄河以北四州的袁绍意气风发,决定乘势出击,展开了对曹操的全面决战。而田丰极力反对出兵,袁绍一气之下以扰乱军心之由将田丰下狱。失去了谋士劝谏,袁绍则因狂妄自大的个性,忽略了

  • 官渡之战前,为何曹操要和袁绍叙叙旧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

    官渡之战前,为何曹操要和袁绍叙叙旧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袁绍这时也来了兴致,刚准备前去,众多谋士纷纷阻拦,说这曹操诡计多端,袁公切勿上当,直接开战便是。袁绍非是不听呢,他觉着自己军队数倍于曹操,灭曹操易如反掌,管他有什么计策,也许是和他请降也说不定呢,临走还说了一句“且看我

  • 曹操和袁绍从小就一起玩,两人是如何反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目的

    曹操和袁绍从小就一起玩,两人是如何反目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走到内间一看,只见曹操仲展四肢,仰面张嘴,睡得正香袁绍看了不禁好笑,想不到平日里威风的孩子王,时竟是这副模样。他只恨自己不会作画,否则画出一张画来四处张贴,看这孩子王的面子还往哪搁!尽管不会画画,但袁绍眼珠一转,又

  • 曹操是如何评价袁绍的呢?为何评价不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评价,曹操

    曹操是如何评价袁绍的呢?为何评价不高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这段话虽出自《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借着曹操的口说出来的,但有史料记载,曹操也确实说过类似的话,罗贯中只是把这些句子整理了一下,编成了段落说出来了而已。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袁绍这个人,胆小怕事,有点谋略做事情却不果断,想

  • 项羽为什么不愿意过江 如果过江又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项羽

    对项羽和乌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人们都把乌江当成了天堑,仿佛江那边就是铜墙铁壁般的另一个世界,刘邦抓耳挠腮、无计可施,实际上这不过是一个美好而又不现实的愿望罢了。要知道,项羽从渡过江的那一刻就注定会诞生两个现实:一是刘邦称帝,二是他本人成为逃犯。道理很简单,成王

  • 田千秋如何靠着一句话当上汉朝丞相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丞相,千秋

    汉武帝算是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对外征伐四方,创下赫赫武功,是能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存在,然而晚年的汉武帝也做了不是错事。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却因为汉武帝老年的昏庸,反而仅仅靠几句话就翻身成为丞相,他就是田千秋。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晚年的汉武帝非常的疑

  • 楚汉之争时,恭敬慈爱的项羽为何不如刘邦更得民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恭敬,慈爱,民心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秦灭楚,项燕战死,

  • 项羽的武力值极高,为什么樊哙还敢对他瞪眼?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瞪眼,项羽,武力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楚霸王项羽的武力值极高,除了武侠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之外

  • 司马懿留下一道难题,此后400年困扰无数皇帝,李世民也伤透脑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早在东汉的时候,东北就已经有一个叫做高句丽的小国家。这个国家看到汉朝的制度相当先进,为此就不遗余地加以学习、引进和吸收。待到羽翼丰满之后,周边那些地盘完全就是蛮荒之地,自然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因此就被他们给侵吞了。到了三国乱世,这个小国家就更是异想天开,居然想着要玩个“蛇吞象”的游戏,把侵吞的目